縱論2006中國品牌經營大變局

2006年,雖然服裝行業的競爭還是比較混亂,但我們可以看到競爭的難度在逐步加大,進入門檻在逐步提高。

縱觀2006,服裝品牌-全球品牌網-經營呈現出以下幾個趨勢——

  經營的回歸

globrand.com

  今年很多企業由注重管理向注重經營轉變。服裝企業經歷了注重經營→注重管理→注重經營的過程:最近兩年,企業發覺對於服裝這個領域來說,管理存在著先天不足,不可能如IT領域進行規範的模式化管理,而由於競爭的激烈,服裝企業的經營陷入遲緩,因此今年服裝企業在管理靈活化的基礎上,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經營上來,在市場營銷方面也出現了一些經營方略的變化。從經營到管理,再回到經營,並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有了質的變化。

  競爭態勢格局化

  服裝領域的進入門檻雖然低,但目前競爭態勢趨向格局化。雖然服裝不像家電產業一樣,由幾個品牌瓜分天下,但大品牌保有一定的比例,基本上品牌達到10%的市場份額時,就已經具備了左右市場動態的力量,這樣的大企業越來越多。我們從各地統計的銷售數據來看,男裝、女裝等類別的前幾位基本保持穩定,這些品牌瓜分了市場上中檔品牌的份額,低端部分多個小品牌混雜,高端則由國外品牌佔據,這種格局越來越明顯。

  品味的注重

  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經歷「品類→品質→品牌→品味」的過程,「品味」這兩個字在今年體現得尤為明顯。最初企業提出「質量是生存之本」,立足於質量的穩定;進入品牌階段,很多企業還是停留在對品質的追求,實際上品牌涉及到很多問題,如研發、企劃,需要體現出品牌文化,而品牌文化又取決於人們的品位,於是企業抓住了品位這個源頭,無論是店鋪,還是廣告,甚至產品的設計元素,都開始提高自己的品位。

  強調終端的力量

  幾年前,我們看到一個品牌在進行市場運作時,第一步是請代言人,接下來是打廣告,第三步是四處發傳單,現在這些運作方式雖然還存在,但在成熟企業的市場運作中佔得比例已經很小,企業更多地將品牌的展示放在終端:開大店,開形象好的店,寧可這個店不贏利,也要通過終端去展現品牌的實力,展現品牌的經營形式,通過最直觀的形式來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加強合作夥伴的經營信心。終端是最好的廣告載體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知。

  更明確自己做什麼

  服裝產業的經營業態可以分為四種:產、供、銷一體的實業型企業;純加工生產的企業;虛擬經營企業;純營銷的企業。產、供、銷一體的企業需要很大的資本投入,很多企業開始依據自己的能力將自身定位更加細分和明確。即使是產、供、銷一體的企業,也將品牌營運、生產逐漸剝離。

  聘請外腦加速成長

  企業更注重藉助外腦來改變企業的經營現狀。現在服裝企業更加務實,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需要哪方面有優勢的諮詢企業來和自己合作。服裝企業在聘請外腦時可以一擲千金,更注重的是做事的方法和結果。  

  2006年服裝行業出現了一些讓人欣喜的亮點。體現在——

  營銷網路的創新

  營銷網路的創新不是在2006年才出現,但在這一年得到了很好的發揚。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卡爾丹頓在機場顯著位置設立自己的專賣店,這更主要的是一種展示。另一個營銷網路的創新是集成店鋪走向成熟,這方面連卡佛做得比較突出。這些大賣場除了經營國際大牌的二線品牌之外,也會有自己單獨的產品來進行經營,通過一流店鋪,超大的經營面積,知名品牌的進入等形式來帶動其它品牌,達到更廣泛的銷售,管理方式更為簡單,物流上也為企業提供了好的條件。

  細分市場的合理創新

  我們之前一直在提服裝產品在逐步細化,分出正裝、休閑裝之後,休閑裝又會細分為運動休閑和周末休閑。今年我們看到卡爾丹頓在高爾夫系列下又推出女子高爾夫系列,在這方面的獨特見解使其迅速佔據這個領域的市場份額,這便是在細分市場下的合理創新。

  

  多品牌運作進一步發展

  在多品牌運作上,有幾家企業做得比較成功。一是江蘇的紅豆集團,在原有紅豆品牌的基礎上又衍生出相思豆,並開始代理男裝品牌,逐步開發多品牌,以期望佔領市場。再如波司登下面的雪中飛、康博等品牌,都獲得了不錯的發展。

  當然,2006年,服裝行業也存在一些遺憾,而這些正是今後中國服裝企業的努力方向。

  兩類產品下滑

  2006年,有兩類服裝產品出現下滑,一是高爾夫運動休閑系列,一是海洋運動系列,2004、2005兩年,我們可以從CHIC展上看到高爾夫運動、海洋運動的系列服裝大行其道,今年我們看到這兩類服裝明顯的下滑。消費者逐漸發現這些品牌只是企圖通過貴族運動的概念來提升產品,產品並不能體現出品牌的價值。當然,這種下滑與淘汰正是去粗取精的過程,這兩個系列下還是有一些品牌獲得了發展,比如在海洋運動系列,金狐狸等品牌越來越成熟。

  商務休閑停滯不前

  商務休閑在2006年還是沒有越過瓶頸,只是維持原有的市場份額。一線城市的一類商場的商務休閑裝銷售下滑,而二、三類商場或二線城市的二類商場則有上升趨勢。因為商務休閑裝的款式一般比較傳統,可開發的餘地不大,可引起消費者購買的活動比較少,這使得高端消費層逐漸拋開國內品牌,而去追求國外品牌,再加上國外一流企業的二線品牌大量進入中國,設計理念、品牌價值遠遠高於國內品牌,在價位上可以接受,因此更獲得國內的高端消費者的青睞。而在二線城市的二類商場,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消費者則出現追趕國內商務休閑產品的趨勢。正是因為這一漲一消,今年商務休閑產品仍保持原有市場份額不變。

  時尚女裝規模化癥結

  時尚女裝方面,國內企業一直很推崇的是ZARA、ONLY等品牌,大家都在拚命向這兩個品牌的方向靠攏,但在追趕過程中卻往往事情沒有做成,企業反而受到拖累,原因在於國內企業在物流、快速反應鏈方面還相差很遠。無論是設計,還是全球的產品供應鏈,原料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等一系列鏈條的快速反應都達不到國際成熟品牌的標準。只看到表面現象,而沒有看到形成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之前相關資源的協同運作,盲目的追隨只能與企業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我們看到很多時尚女裝品牌很快出現,又很快消亡。

  尋求個性中迷失了自我

  近年,我們看到很多品牌在尋求個性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這方面的典型就是依文和馬克·華菲,這兩個品牌的企劃、市場營銷活動都不錯,但銷售並不是很好,兩者脫節。無論是依文的大肆玩概念,還是馬克·華菲玩小資情調,都希望給人營造一種感覺,但這種感覺在終端店鋪或產品設計上卻很少有所涉及,普通消費者很難將產品與品牌文化、市場活動聯繫到一起。

  硬體易模仿,軟體難創新

  白領的成功引發了很多品牌的模仿,在店面的投資等硬體上達到了白領的級別,甚至超過白領,但這些企業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未抓住深層次的東西,在品牌的內部管理,如研發的管理,店鋪文化與產品的聯繫,服務與品牌的聯繫上沒有下更多的功夫,最終品牌只能「其貌不揚」,被掩蓋在眾多的品牌之中。

  海外合作盲目樂觀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MEXX。MEXX通過合作夥伴在中國進行開發,但中國人與國外品牌經營者在價值觀和利益分配上的分歧,使得合作中出現了很多糾紛。國外品牌的擁有者更希望長期發展,提升品牌的價值,而國內的經營者更希望獲得經營價值;一些國內的經營者缺少對品牌規劃、研發,甚至品牌未來發展的思索,國外經營者又對本地市場不夠了解,雙方在對待品牌經營上產生很大的衝突;在利益分配上,作為代理夥伴,國內的企業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國外的很多企業對於利益的衡量並不單純體現在金錢價值上,而將企業經營能力的提升等也考慮進去,種種矛盾造成這種海外合作大部分都只是短期的行為。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內企業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國際合作會更多,這種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


推薦閱讀:

稀土掘金日報(第96期)
在中國怎麼做好獨立服裝設計品牌?
關於foodspring這個牌子~
今天我們定義品牌
chaumet是怎麼樣的一個品牌?

TAG:品牌 | 中國 | 經營 | 中國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