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博愛縣李氏太極拳譜拳論

博愛縣李氏太極拳譜拳論  無極養生拳論  無極養生功者,人未練之先,無思無意,無形無象,無我無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氣渾論,無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運之理,但斤斤於天地自然順行之道,氣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體質虛弱,陽極必陰,陰極必亡,於此攝生之術,概乎未有諳也。惟三教融易,聖人獨能滲透逆運之術,攬陰陽、奪造化、轉乾坤、扭氣機,於後天中返先天。復出歸元,保合太和,總不外乎後天五行八卦之天理矣。一氣伸縮之道,所謂無極功能生一氣者是也。吾練功探感之無極養生功乃人之無意無形,聯先天極妙之主體,沖和之本始,陰陽動靜之初源也。萬物之生負陰抱陽,人之真元所從而來,靈明所從而抱,無極生太極矣。於此而與五行八卦元通,通則變,完全人身之陰陽而保此靈明者也。永人之天年,暢達人之血脈筋骨,欲從後天返先天,而衛生之術無極養生功者也。苟以異端目元遠矣,無極養生功有百益而無一害,雖以之強吾氏族也,謂世裔賢徒大功練而遠矣。謹此無極養生論焉。  大明萬曆庚寅年歲次春月於太室祠傳拳訓論   李葉蓁  十三勢行功歌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獨動動猶靜,因敵變化是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刻刻留意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工夫無息法自修。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已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  大明萬曆庚寅年歲次春月太室祠創傳十三勢拳歌訓論 李春茂  十三勢釋名  長拳者一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十三勢者,朋履擠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勢也。朋履擠按即坎離震兌,正四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十三勢論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練。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高低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勿令絲毫間斷耳。  大明崇禎壬申年二月研拳草論李春茂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的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的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勁須沉著松靜,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氣遍身軀之謂也。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捕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似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行功心法辯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動往來,氣貼背,斂入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李仲  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欲長,退之則欲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耆能御眾之形,快能何為?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工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惟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已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於唐村講武堂  李鶴林  打手歌  掤履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聚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剛柔快慢自有為,形觀耄耋能御眾。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講於唐村講武堂  李鶴林  打手要言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身法:涵胸 拔背 裹襠 護肫 提頂 吊襠 騰挪 閃戰  刀法:里剪腕 外剪腕 挫腕 撩腕  槍法:平刺心窩 斜刺膀尖 下刺腳面 上刺鎖項  打手撒放  掤(上平) 業(入聲) 噫(上聲)  咳(入聲) 呼(上聲) 吭 呵 哈 唐村李氏拳譜所載的「十三勢」名目:  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勢/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勢/進步搬攬捶/如封似閉/抱虎推山/攬雀尾/肘底看捶/倒攆猴/斜飛式/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背/撇身捶/卻步搬攬捶/上勢攬雀尾/單鞭/雲手/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蹬腳/進步栽捶/翻身撇身捶/反身二起腳/上步挫捶/雙風貫耳/披身踢腳/轉身蹬腳/上步搬攬捶/如封似閉/抱虎推山/斜單鞭/野馬分鬃/玉女穿梭/單鞭/雲手下勢/金雞獨立/倒攆猴/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晾翅/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背/上勢/攬雀尾/單鞭/雲手/高探馬/十字擺蓮/摟膝指襠捶/上勢攬雀尾/單鞭/下勢/上勢七星/退步跨虎/轉腳擺蓮/彎弓射虎/上步攬雀尾/雙抱捶。  註:唐村拳譜十三勢名目有幾種不同的抄本,此譜為幾個抄本綜合校對的結果。
推薦閱讀:

如何練太極拳的鬆柔功
清太宗(皇太極)
原始太極十三勢
陳氏太極拳新架二路
圈內打人,圈外推人,太極圈三種劃分方法,最後一種傳承不講,一輩子悟不到!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