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從台灣選舉看大陸民主化的道路選擇

劉軍寧:從台灣選舉看大陸民主化的道路選擇

  公元2000年3月18日,在大陸和台灣長期執政的國民黨,終於因失去絕大多數選民的支持而失去了執政地位。台灣此次選舉所帶來的政黨更替為我們反思大陸的民主化道路提供的特別重要的素材。

  在非民主社會,尤其是在一黨獨大的威權社會,執政黨自身是否願意民主化往往是一個社會能否成功地實現民主化轉型的關鍵。在台灣,民主化轉型就是與由蔣經國、李登輝所領導的國民黨的順應和配合分不開的。

  然而,在大陸,執政黨有可能、有意願去扮演類似的角色嗎?很多人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認為只有依靠大陸執政黨內部的民主派,才能推動大陸的民主化進程。網上的一篇文章中所提供的理由包括:

  在客觀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實際具備全民族各階層的代表性和動員力。數千萬黨員分布於社會各個角落。

  從組織的發達程度、人才素質的程度和對政治資源控制的程度來講,中國共產黨都具備了一個一元化集權政黨向多元化民主體系中的主流政黨轉變的條件。它不是政治制度中純粹意義上的黨派,而是一切政治資源的代名詞。它已經不再是一個具有統一意志的超級怪物,而是一個派系林立、關係複雜的利益綜合體。

  當它發現它的根本利益取決於自己在推動民主化中的地位時,黨內的民主派就會逐漸起到主導地位。無論未來中國共產黨以民主派為主導走入民主或民主派從黨內萌發進而分裂導入民主,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派將是未來民主發展的主流。

  從主觀上講,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對自己的前途和社會發展趨勢的認識應當比任何局外人都會更加清楚。對於民主化這一生死攸關的問題不可能不做出全盤的思考。

  沿著這條先執政黨民主化再全社會民主化的思路,有人主張,在中國全面推行民主難度太大,或許可以在黨內先實行民主,讓少數人(執政黨員)先民主起來。

  民主是大勢所趨,但中國的國民素質以及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之不均衡,中國的民主進程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民主化中國只能從黨內開始,把黨內各級領導幹部從上級任命轉為黨員選舉,這是中國民主進程的關鍵。

  這可以分步走,先從鎮級、再縣級黨委逐步推開,實行真正的競選。其主張是在黨內允許成立不同的派別,在沒有可能實行兩(多)黨制的情況下,先實現兩(多)派制,同時黨內的各級領導職務由名符其實的選舉方式產生。類似的思路還有,如讓東部沿海地區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省份先民主起來等等。

  如果執政黨內部民主了,全社會的民主當然有希望。這一思路的靈感是來自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主張。因此,也有人建議中國共產黨改名為中國社會民主黨,進而通過逐步改變執政黨的性質和執政黨的民主化。

  在非民主社會,人們常常把希望寄托在執政的政黨身上,指望通過執政黨先行實現自身的民主化從而來帶動整個社會的民主化。然而,這樣的良好願望常常被冷峻的現實所拒絕。正如這次國民黨的失敗不是外部的原因,而是基於其自身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對外不相信民意,對內打擊反映民意或代表民意的任何可能和力量。國民黨這次大選之敗,敗在黨內不民主,敗在黨主席權威愈來愈大以至聽不得別人的不同意見,敗在把個人意志凌駕於所有黨員之上。

  國民黨號稱推動了台灣的民主政治,但是國民黨內部的民主化程度卻十分原始。即使是最近的12年,一人的意志幾乎決定了黨的權力結構與政策路線,黨內的民主機制形同虛設,無論是總統提名或修憲方向,國民黨決策者面對黨內不同的意見,即便是聲音再卑微,也都以敵我矛盾對待,中間少有妥協包容空間。

  國民黨成了黨主席的政治工具,儼然成為一人黨、一言堂,變成家長制,坐失了轉型為民主政黨的契機。

  總之,國民黨拒絕隨著台灣社會的民主化而同步民主化。國民黨的落選表明,民主社會中的不民主政黨,終將被民主社會所淘汰。

  要國民黨與台灣社會同步民主化尚且做不到,怎麼能指望國民黨先於台灣社會的民主化而先行主動地民主化呢?台灣海峽兩岸的執政黨都是按照列寧主義的建黨模式建立的,其弊端也大致相同,只有程度的差異。所以,要這樣的政黨先於社會實現民主化之難,在國民黨自身的民主化之難上可見一斑。

  台灣的經驗則表明,起源於民主化之前的獨大的執政黨自身缺乏民主化的動力,非民主社會實現民主化的阻力,不是普通民眾,恰恰是執政黨和統治者自身。

  即使社會上民主了,執政黨的民主化仍然十分困難,更不用說指望執政黨在實現民主上「身先士卒」了。這種思路固然願望良好,但其難度可能比讓整個社會都民主起來的難度更大。就算是行得通,民主卻又變成了只有執政黨員才有資格享受的特權,這合乎民主的本意嗎?在中國,畢竟絕大多數人在執政黨之外。

  對國民黨的落選可以從中得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訓:一種教訓是國民黨的錯誤是在允許社會中實行民主之後拒絕在自身內部實現民主,因此從這一教訓中得出的結論是,不僅應在社會中實行民主,而且要在政黨內部實行民主。另一種教訓是既不應該在政黨內部實現民主,更不應該在社會中實現民主。

  據《南華早報》4月21日報導,大陸執政黨的決策層,從國民黨因敗選淪為在野黨中得出的教訓是,正是蔣經國開始的改革措施,給人民太多的政治權力,導致了國民黨的最終失敗。共產黨要避免重蹈國民黨的覆轍,就決不能效仿其開放黨禁、報禁等政治開放的做法,並決定擱置大陸的政治改革。

  於是乎,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陷入了兩難的局面:執政黨是最有潛力的、甚至是最難以取代的民主化力量,另一方面,其領導人又斷然否定了在社會與該黨內部實行民主化的可能性。這就似乎使大陸的民主化陷入了無解的僵局。

  從台灣的經驗與大陸的現狀看,可能的解也許在於:歡迎獨大政黨的民主化,但是不能把全部的賭注押在執政黨自身民主化之上。有時候,也許只有擱置希望才能兌現希望。BBC中文網,2000年5月22日


推薦閱讀:

楞嚴經(第131集/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陳弘毅:憲政主義在台灣與香港的實踐
帶你逛逛最真實的台灣 每一處都有大陸的縮影
中美貿易戰剛退燒,為什麼台灣又成爆點?
在台灣女校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台灣 | 選擇 | 道路 | 大陸 | 選舉 | 台灣選舉 | 民主化 | 劉軍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