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發現13: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格局是否會被改寫-今日頭條

歷史是一部殘缺但又真實的紀錄片,我們試圖從歷史本身抽離出來,用多維的視角去發現一個個我們未知的已知。

【歷史大發現第13期】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論干支則為甲申年。這一年,在遙遠的西方,英國正在爆發內戰,議會軍與保皇軍在英格蘭的土地上正在為了資產階級革命浴血奮戰,一個新興的主宰社會的力量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踏過英格蘭古舊的土壤。在中國,歷史學家把這一年叫做甲申國變,曾經獨霸東亞的大明帝國在滔天巨變之中轟然倒塌。這一年中國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內亂,外患,饑荒,瘟疫,吳三桂降清,農民軍作戰失利,滿清入關......局勢瞬息萬變,種種因素交織著現實,而現實的結果告訴我們,明朝的滅亡絕非中國歷史上普通的一次改朝換代那麼簡單。

1、甲申國變前後,中國的歷史走向誰主沉浮?

公元1644年,這一年中國同時存在了三個年號,即明朝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大順朝永昌元年、清朝順治元年。李自成攻入京師之後,崇禎皇帝自殺,歷史的天平頃刻之間倒向了這個草莽出生的義軍領袖。他本來應該有最好的機會接過歷史拋給他的勝利果實。他完全有最好的機會重組當時混亂的秩序,安定好人心,收拾好殘局。他本可以像漢朝高祖皇帝劉邦剪滅秦楚一樣,接手明朝的天下,做一個開國的君主。就算他對劉邦的歷史不甚了解,那本朝太祖朱元璋的事例,也幾乎與他如出一轍,可以為他的造反生涯和建國之路提供良好的幫助。可是他誰都沒有去借鑒,反而無師自通學會了項羽「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套理論。他想回陝西做西北王,他沒有取代大明,封疆建土,做一個君臨天下的皇帝的氣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李自成在處理吳三桂的事情上這麼失敗。為什麼李自成不能有效地組織起農民軍抵抗入關的滿清。山海關一役,吳三桂的寧遠鐵騎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也徹底失去了精英部隊,歷史的天平在這一刻徹底偏離了李自成,靠向了野心勃勃的大清。

此時的大清已然不是當初那個茹毛飲血的邊荒蠻族了。他們的太祖努爾哈赤勵精圖治了幾十年,皇太極時期不斷招攬大批的明朝文人漢奸,充實他們的文官系統,傳授滿族人漢人的儒家經典。他們是一群漢化的無比徹底的「野蠻人」。

也正是這樣的一群「野蠻人」接替了大明的統治,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固步自封,閉關鎖國,使中國逐漸落後與西方國家的時代。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人習慣於把這個過程叫做「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民國時期革命黨推翻清政府的口號也仍然是「驅除韃虜,光復中華」。

如果把時間倒退回1644年,如果李自成沒有攻陷北京城,滿清韃虜沒有入關,災荒早早地結束,瘟疫被醫生們治癒,崇禎熬過了大明王朝的黑暗時代,那麼中國的格局會怎麼樣呢?

2、明朝的衰敗是偶然還是必然?

其實這是一個無限接近於「如果明朝沒有滅亡,中國會不會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滿清的閉關鎖國已經無需贅述。如果按照明朝的制度和模式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中國的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會不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呢?

大明王朝大廈傾覆,是在公元1644年。有一位歷史學者曾經說道,這個帝國滅亡的命運,早在60多年前的1587年就已經註定了。1587年,既是歷史上非常平凡的一年,又是驚濤駭浪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明帝國的頹勢已經不可挽回。這位學者是美籍華裔歷史教授黃仁宇。他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已經給明朝蓋棺定論:「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

這些因果關係究竟是什麼呢?

1587年,為西班牙無敵艦隊全部出動征伐英國的一年。當然,勝負的結果還未可知,但是這無疑體現了歐洲國家的航海技術正在蒸蒸日上,從東方傳過來的火器也經過了數代的改良。這些發展與衝突在之後的幾十年帶來的歐洲格局的巨大轉變,是雄踞在遙遠東方的大明所無法體會的。

1587年,也是鄭和下西洋整整停止154個年頭的一年。也是龍江水師造船廠荒廢整整100個年頭的一年。一百多年前的大明本來有著傲視全球的造船技術,可如今,昔日世界上最龐大的海船隻剩下孤零零的甲板還在蘇州海岸上停留。昔日輝煌先進的造船廠,如今人去樓空,不見往日高大的桅杆和龍船下水時的歡呼,只是滿處破敗的房屋和茂盛的野草。

1587年,歐洲的文藝復興已經持續了將近百年,宗教改革已經趨於完善,各個國家在陸續走出「上帝」的謊言後,經濟活動出現空前繁榮,積極的對外擴張已讓歐洲人開拓了世界,誕生了近代科學。

1587年,大明帝國繁複的禮儀,每月三次的經筵,耗神耗時的早朝,日復一日的重演,好像一個永遠在綵排而不會被上演的話劇,永遠都是固定的劇本,固定的台詞,固定的演員和導演。即使所有的人都已經感到厭倦,卻無力改變這個現實。死氣沉沉的朝廷,渾渾噩噩的官員,苦不堪言的百姓。禮儀,道德,這些原本是讓這個帝國更美好的遺產現在已經悄然變成了發展的掣肘。這個帝國沒有活力,沒有技術,所有的一切行政,改革,爭議,反抗,都是在為了維護這個落後而龐大的帝國。這樣的發展會磨平所有人的稜角,磨盡所有人當初滿腔澎湃的理想。磨滅所有人的青春年華為制度埋葬。

也許正如黃仁宇教授所說:「以道德代替法律,政令的實施,理論上就算是再完美,也不過是空中樓閣。我們的帝國既無崇尚武功的趨向,也沒有改造社會、提高生活質量的宏遠。它的宗旨,只是在於使大批人民不為饑荒所窘迫,以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的生活的標準以維持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時代,是一個靜止的時代。這種時代不會有屬於它的真空的環境。一旦它侵入了病毒,就會迅速患上疾病。除非給它吃一劑猛葯,否則它會慢慢地病入膏肓,直至死亡,腐爛。

1644年,如果沒有災荒,沒有瘟疫,沒有李自成,沒有滿清。大明也許還會是大明,江山還是漢人的江山。也許明朝的國祚會持續到1744年,甚至1844年。到那個時候,大明還是曾經的大明,禮儀,道德,制度,一往如昔。歐洲國家依然會滾滾而來,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

歡迎各位網友留言,我們會選擇有代表性的觀點與您共同探討。轉載還請註明作者信息「今日頭條興替鏡」。

推薦閱讀:

【史海鉤沉】兩件「 鎮館之寶」發現記略
暗戀——及時發現愛的訊號,讓愛情之神降臨在你身上 [一點資訊]
旅遊回到家發現老公跟後媽在床上
顧墓的發現歸功於李根源
雙語:哈勃望遠鏡的10大神奇發現

TAG:中國 | 歷史 | 明朝 | 格局 | 發現 | 過去 | 改寫 | 今日頭條 | 是否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