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智力,而是體力
最近有一篇新聞,讓我感觸頗深。
根據ABC新聞報道,身家60多個億、風流多金的年輕富豪小派克(James Packer)因為身體出現重大健康問題,退出董事會,遠赴美國療養。
說實話,很多人從來都沒有想過,小派克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黯然離場。
畢竟他才50歲,在澳洲人的觀念里,中年是一生中最容易出成績的時候,半生的經驗積累、身體機能尚未退化,理應繼續在商海里沉浮拼殺。
可是如今,他只能放棄手上巨額的財富,退居幕後,放棄對公司的掌控,躺在病床上,無力地看著自己的賭場帝國,日薄西山。
當年我們都覺得,決定人生高度的,是勤奮或者是智商。智商不夠勤奮補,總之一共就兩個變數。
「可如今小派克的遭遇,卻告訴我們,智慧、或者勤奮,都不是主因。體力,或者說身體的健康,才是成功決定性的因素。
」你爬不上去,是因為你身體不行
如果你在澳洲職場打拚過一段念頭,那麼你一定會觀察到這樣的一種現象:很多高層到了40歲以上,如果辭職的話,那麼理由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體力無法跟上職位的需要。
年輕人看到這裡,通常會戳之以鼻,畢竟所有人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都以為自己永遠是精力充沛的勇士,但其實很多人瀉得比誰都快,畢業後七、八年再看,就已經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了。
他們的典型狀態是這樣的:職場上堆積的壓力,已經處在爆棚的邊緣,每天光是處理蜂擁而來,每個都無比煩心的工作任務,就已經耗完所有時間和精力,更不用說去做點什麼有創造力的東西。家裡再有點老人小孩的額外事情便需要超頻運作。
這時候如果工作上再給他們稍微加點擔子,都不用你想辦法搞他,他自己就退出競爭了。
小派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有反例,就有正面例子。澳洲四大銀行的CEO們,曾經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每天只睡3、4個小時。
這不僅讓人懷疑,自己睡3、4個小時,一整天都會昏昏沉沉,可為什麼他們就可以常年高強度工作?
答案動動腦就能知道——你如果沒有這個精力,你早就在40歲之前就被篩掉了,哪有機會讓你做到CEO?
所以,縱覽澳洲各個大公司的高層,你會發現即使他們智力水平或者勤奮程度參差不齊,
但肯定會有一個點是相同的:精力旺盛。
我這裡叨叨了半天精力精力,那究竟怎麼去定義精力?
我自己總結的話,精力,就是你的身體好壞在工作環境中的映射。
身體好壞對於工作的影響,在人20歲剛踏入職場,每天元氣滿滿的時候,是感覺不到的。就像健康的人永遠無法想像,在病痛中的人做一件簡單的事情是多麼不易。
只有當你在職場沉浮了多年, 到了一定了歲數,才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這樣一個事實——
工作一天下來疲憊的要命,回家就只想往沙發上一癱,可仔細回想一下,卻發現今天一天其實並沒有幹什麼。
這裡的疲倦,不是年輕時加個班,就發在朋友圈略帶矯情的「疲憊的身心」,而是真正的力不從心。
出去辦個事回來要緩大半天;注意力專註不超過1個小時就再也收不回來了;戰通宵早就是天方夜譚。
這其實是因為用進廢退。
長期的安逸和舒適,削減了我們應對變化環境的能力,我們身邊一切讓生活變得更便利的東西:網購、外賣、空調,都在試圖讓我們逐漸依賴現代文明的保障,這種保障在不知不覺中奪走你的體能,同時也會將你的意志力一併打包帶走。
但這裡有個問題,你的體力是這輩子就100點么?用完就走了?並不是,人的體力和精力是動態的。
身體好,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實力
如果你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其實位高權重者特別熱衷鍛煉身體。經常的出差,坐飛機、坐火車,不規律的作息,沒有良好的體質是吃不消的。
比如澳洲最大的通信商Telstra的Ceo,Andy Penn,中午就不吃飯,午休的時間,背個運動包就去健身房了。下午回來順手買幾片菜葉子就是午餐。
Andy Penn今年54歲了,但你看他每次露面,兩個眼睛像老虎一樣炯炯有神,精力旺盛得像個小夥子,和他拼體力你是沒戲的。
像他這樣經常鍛煉的人,體力可能不是100點,而是120點,體力恢復速度比普通人快50%;因為他們的鍛煉既有周期性,又有強度,且強度足夠高,高到可以挑戰當下的耗氧量邊界。
這種挑戰每次都能讓邊界不斷地微弱上移。長此以往,邊界上升非常可觀。
他們在體能上超過你一點點,反應到每件事情上就都比你強那麼一點點。這裡多一點點,那裡多一點點,時間一長,
他在做其他任何事情上都會比你做得好,那他當然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相反,我之前工作過的一個Local公司里的一個同事,就是因為身體差,影響了他的職業生涯。
有一次,我們項目Leader召開一個內容枯燥的會議。這個同事精力不好,特別容易打瞌睡,聽著聽著竟然睡著了,腦袋還時不時「小雞啄米」。圓桌會議室里,他正好坐Leader對面,Leader重重地咳嗽了兩聲,他從睡夢中驚醒,繼續聽講。結果沒一會兒,他又犯起困來,Leader一一收在眼底。
精力差,給工作帶來影響,生活質量也大打折扣,還談什麼奮鬥拼搏呢?
人與人拼到最後,拼的就是身體。身體好,就是一種最大的實力。
在澳洲,你的身體好壞,就決定了你的階層
在澳洲,你的身體好壞,就決定了你的階層。
「為什麼?因為好的身體很昂貴,窮人根本消費不起。
」那些掙扎在澳洲社會底層的人們,經常因為要為生計奔波而熬夜、缺少睡眠、暴飲暴食或飲食不規律;生存的壓力山大,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鍛煉身體、控制飲食?
更況且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也難有身材管理的意識和知識。
而富人正相反。越來越多的富人意識到,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你看澳洲的政客們,哪個是肥頭大耳,哪個是大腹便便?大多都是身材勻稱、溫文爾雅的人。
而那些家境貧困、庸庸碌碌、不思進取的人群,我們更容易看到大腹便便、體態臃腫、舉止粗魯的人。
想想也是,身體好壞,其實折射出來的是背後日復一日的自律和驚人意志力。
好的身體,是奮鬥出來的。不是一朝一夕,不是時斷時續,不是一天的熱情,要制住誘惑、克服惰性,說到做到。
那些今天喊減肥,明天喊運動的人,大多只是嘴上喊喊,安慰一下自己脆弱的心。
「而澳洲受過良好教育、有強烈進取心、努力奮鬥、事業有成的人,他們的自律,遠遠強於底層階級。
」在澳洲這個階層逐漸固化,上升通道越來越窄的今天,也只有擁有好身體的人,才有可能跨越階層,逆襲到更高的階層。
你身體的好與壞,其實藏著你的自律,而自律能改變你的人生。
三島由紀夫說,「人生只有這麼一回,為何不多加珍惜短暫無常的身軀,予以鍛煉雕琢呢?」。
願你努力奮鬥,精心雕琢出一副好身體。願體力不要成為你在澳洲奮鬥,從未預料的那塊最短的木板。
願你在這裡跑過的每一步路,灑下的每一滴汗水,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最終都會讓你,功不唐捐。
開始鍛煉吧!
推薦閱讀:
※感冒時,吃素怎麼補充體力及抵抗力
※整體力線的理解
※老婆找帥男填床 讓我把體力留給其他女人
※博海拾貝1017:智力不行就得靠體力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