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良知到底是什麼意思?
良知這個概念,始於孟子,但王陽明的良知與孟子的良知有所不同。王陽明講的良知,有兩層意思,分述如下:
見在良知,即先天的道德本心
在這一層面上,陽明的良知與孟子講的良知內涵是一致的。
孟子《盡心上》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陽明 《大學問》說: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孟子的良知,指的是一種天賦道德本能,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但不是生命本體中最根本的東西,即非生命本性,它仍屬於本體之作用。
孟子提出良知這個概念後,後代儒者很少提及;直至明代,王陽明才重提良知。王陽明一方面肯定並借用了孟子這個層面的良知內涵,另外也有所發展。
本體良知,即先天的天道本體
在這一層面上,陽明與孟子兩人所論的良知有所不同,陽明又進一步把良知提高到本體的高度。
在孟子那裡,良知為人所獨具,禽獸與萬物是沒有的;在陽明那裡,良知為宇宙萬物所共有。
在傳習錄中,陽明這樣說: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
很顯然,這都是從本體層面講良知的,陽明在此把良知提高到了本體的高度。
另外要說明的是,孟子的良知和王陽明的良知雖然相通而又有別,但這不是他們的境界修為有差別,而是概念定義上的不同。從孟子講「形色即天性」、「盡性即知天」、「上下與天地同流」等言可知,對萬物一體同仁這個境界,孟子與王陽明都是證悟到了的。王陽明所定義的本體良知,相當於孟子說的「性」和「天」,又或者相當於《中庸》中的誠。在這裡,良知,性,天,誠,都是就本體而言的。
推薦閱讀:
※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也。"什麼意思?
※防晒霜該怎麼選 SPF30 PA+++都是啥意思?
※食傷、食神是什麼意思?
※絕對都是親生的!血緣就是這麼神奇!有意思
※羊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