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山:誰為高官「越獄」提供了「特權通道」 【貓眼看人】

原標題:高官「越獄」追問高牆內的「特權通道」據新華社報道,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已發現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線索188件,已建議將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的247名罪犯收監執行,其中副廳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18人。通過保外就醫等手段,一些原本應在監獄接受懲罰的犯人,在監獄外過著堪比自由人的逍遙生活,類似故事在現實中並不鮮見。可以發現,這些成功「越獄」的故事主角,被判刑前往往都是權錢階層。這也是18名副廳級以上罪犯被收監,極為刺激眼球的原因所在,他們在位時的貪腐,觸發民眾的公平焦慮;就連落馬進了監獄,都不能「泯然眾人矣」,還可以繼續耍特權,讓人情何以堪?所以,監獄高牆內的腐敗,某種程度上說,是在「最後一公里」弱化了反腐的成效。尤其是對那些「大老虎」而言,能查明他們的腐敗並依法追究已屬不易,但他們竟能輕鬆「越獄」,前期諸般反腐努力豈不功虧一簣?當然,值得欣慰的是,對類似「越獄」現象,從制度到行動都已開始訴諸亡羊補牢的努力。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公布了《關於嚴格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意見》,劍指高牆內的腐敗;而如今對職務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類罪犯」刑罰變更執行情況重點監督,也是找准了「目標人群」,18名原高官被收監即為專項檢察活動的一大成效。但對任何貪腐行為,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治標治本。從簡短的新聞中,我們看到對18名副廳級以上人員收監的理由是,「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從這簡短的信息中,其實很難推斷此前的監外執行,到底是不是違法,背後有沒有腐敗。只是從常理來看,類似「越獄」現象,往往都少不了徇私舞弊、權錢交易等。還記得去年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就痛斥某地原副市長林某因受賄罪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但在審理期間就花了不到10萬元辦好「保外就醫」,一天牢沒坐。這種還沒進高牆即已成功「越獄」的,或許是個極端案例,但也揭示了「越獄」是否能成功的關鍵——「提錢出獄」。最高檢之所以將職務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列為重點監督對象,自然也是這三類罪犯普遍經濟條件好、社會關係多,「越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正如行賄受賄案件,不能單單立足於查有條件行賄者一樣,要遏制通過監外執行等達成「越獄」的現象,除了瞄準三類罪犯外,重點打擊高牆中的「內鬼」無疑更加重要。在集中檢察下,18名原高官監外執行條件突然就「消失」了,如果沒有這次檢察呢,如果這次檢察的風頭過去了呢?只有讓那些為罪犯開「後門」者得到懲處,只有讓高牆內的一切更加透明,才可能真正堵上監獄裡的「特權通道」。
推薦閱讀:

你喜歡美劇《越獄》中的哪個角色?
從罪中越獄 奔向公義(三)
3米長黃金蟒上演"越獄" 這樣的寵物該養不該養?
百獸越獄之想上學深造的海獅MM 二
5億國人血糖已悄悄「越獄」,小心你已成了糖尿病候選人

TAG:看人 | 特權 | 越獄 | 貓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