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的寬容及當代價值
潘世傑:伊斯蘭的寬容及當代價值
尊敬的高新錦業路清真寺阿訇、寺管會、各位坊民,以及前來參加今天講座活動的各位嘉賓、穆斯林兄弟姐妹們,賽倆目!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伊斯蘭的寬容及當代價值。」
一 、寬容的普世價值
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寬容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難以做到而且又不可或缺的美德,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寬容與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要素並行,屬於人類的普世價值,是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道德力量。當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寬容才會成為公認的普世價值。
由於全球化等因素的影響,對不同的文化缺乏寬容、不能容納與自己不同的行為方式和不能與各種文化進行有益的交流使世界面臨諸多的問題。如何制止仇恨,使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間加強理解、和諧共處,成為全球性的嚴重挑戰。因此,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下,聯合國大會1993年決定將1995年定為「國際寬容年」。那年還形成了每年11月16日為「國際寬容日」的提案。足見寬容的普世價值。
二、人類為什麼需要寬容? 真主造化的大千世界具有差異性,世界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的,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花朵。 個人差異:性別,個性,需求等;
民族差異:生存空間、地域、文化教育、經濟條件、歷史等;
宗教差異:教義、經典、教規、崇拜對象,歷史文化,飲食禁忌。即使同一個民族飲食禁忌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個宗教內部也有不同的認識和流派。
文化差異:由於歷史、地域、語言、服飾、飲食、習俗等差異人們在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綜合也不盡相同。
所以人類需要寬容,需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容忍差異。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和平。
三、寬容的概念及原則和底線: 寬容的同義詞,近義詞:寬恕、寬厚、包容、原諒、饒恕,也包括尊重、理解,諒解等。
定義:「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但是寬容是有原則和底線的。寬容不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可以逾越道德底線,如果沒有底線的寬容就是縱容。對於貪贓枉法的腐敗分子就不能寬容,要零容忍;對以強欺弱,以大壓小,以多凌少等有違背社會公平、正義的行為絕不能寬容,要零容忍。對社會上缺德行為寬容就是偽寬容,姑息養奸;食品安全,環境等造成危害的行為要零容忍。
宗教領域,無論哪個宗教,如果有人以宗教的名義搞極端,搞恐怖,就不能寬容,因為這違背了宗教教義。
「被侵略者,已獲得反抗的許可,因為他們是受壓迫的。」若不是真主使一部分人抵抗一部分人,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和常有人在那裡紀念真主之名的清真寺必定遭破壞了。」(22:39~40)
總之寬容不是沒有原則。「寬容不是讓步、俯就和遷就。」——聯合國《寬容原則宣言》
四、西方文化的寬容理念 西方文化早期有寬容的思想但是並沒有寬容這個辭彙,猶太教的《舊約》沒有對異族寬容的教導。基督教有打左臉給右臉的教導。 「寬容」一詞最早出現在14世紀的法語里,在英語里宗教寬容tolerare直到17世紀才出現,洛克1698年寫的《論宗教寬容》,寬容最初所指的是宗教寬容,以化解宗教派別和宗教內部的矛盾與衝突。基督教經歷了從羅馬早起的壓制迫害,到成為羅馬國教,而反過來成為宗教不寬容的施虐者。基督教的文化霸權和不寬容受到了人文主義思潮的衝擊,新教改革,尤其是近代啟蒙運動以後,基督教被迫放棄了不寬容的立場,允許異教存在。從黑暗的中世紀,宗教裁判所殺害數百萬宗教異己,數十萬思想家和科學家遭到迫害,西方文明為實現寬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五、中國儒家文化的寬容 儒家提倡「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庸也)。 所以中國文化早期有寬容的理念而沒有寬容的字眼。胡適在《容忍與自由》一文中,把tolerare一詞翻譯為容忍,並認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容忍的態度是難得的、最稀有的態度,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中國文化講究和為貴,但是也有不寬容的案例。春秋戰國時期,孟子:「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簡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主張滅楊、墨,視楊朱、墨瞿的學說為異端。 中國歷史上有過「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及「文化革命」等不寬容的歷史教訓。 改革開放後,寬容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美德,而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是政府及社會的寬容美德之體現。
六、伊斯蘭的寬容——真主和使者的寬容 真主的寬容: 「真主的憐憫包容天地」 ,比如,真主99個尊名中的「至仁至慈」就體現的是寬容。 使者的寬容: 1、對穆斯林大眾寬容:「只因為從真主發出的仁慈,你當溫和地對待他們;假如你是粗暴的、殘酷的,那麼,他們必定離你而散;故你當寬恕他們,當為他們向主求饒,你當與他們協商公事。」(《古蘭經》3:159) 2、對奸詐者的寬容:「你常常發現他們的奸詐,故你當饒恕他們,原諒他們,真主確是喜愛行善者的。」(5:13) 3、對愚人寬容:「你應當以德報怨」(23:96)善惡是不一樣的,你應當以最優美的品行求對付惡劣的品行」(41:34) 4、對敵人寬容:面對手持寶劍的敵人,舉劍刺殺穆聖,穆聖卻十分鎮靜地回答:「有真主保護我」,可是敵人手中的劍陡然落地,聖人拾起寶劍說:「如果現在我要殺你,又有誰來保護你呢?你歸信吧,你作證:真主獨一無二,我是真主的使者」,那人說:「你要殺就殺,我決不歸信」。然而穆聖並沒有傷害他,把寶劍還給他並說:「你走吧」。 和平解放麥加,大赦迫害了先知和穆斯林23年的麥加敵人。
《古蘭經》說穆罕默德「你是具有偉大品格的人。」所以穆斯林過聖紀主要是學習穆聖的美德和寬容精神。
七、伊斯蘭要求穆斯林應該具備的寬容 為人處世的寬容:「惡行應得同樣的惡報,誰願饒恕而且和解,真主必報酬誰,真主確是不喜歡不義者的。」(42:40) 對家庭子女寬容:「寬免是更近於敬畏的。」(2:237) 「信道的人們啊,你們的妻兒子女,有一部分確是你們的敵人,故你們當謹防他們,如果你們饒恕他們,原諒他們,赦宥他們,(真主就赦宥你們),因為真主確是至赦的,至慈的。」(64:14) 對愚人寬容:當愚人以惡言傷害他們的時候,他們說:「祝你們平安!」(25:63) 對非穆斯林寬容:「但你們要饒恕他們,原諒他們,直到真主發布命令,真主對於萬事確實全能的。」 在當代,對照伊斯蘭的教導,現代穆斯林很多做的不夠,與古蘭經和聖訓的教導相差甚遠。
八、伊斯蘭教法的寬容 教法的寬容: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五功:禮拜,因疾病、旅行或其它原因也可坐著、躺著甚至示意著禮拜。齋戒,因疾病、旅遊或婦女月經、懷孕及哺乳等原因,也可以暫時不封。天課對富人是應盡的義務,對窮人則是應享的權利。朝覲,本身就以有能力為條件。飲食方面,在被迫的情況下,也另當別論,誠如《古蘭經》所說:「他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不是因為真主而宰的;凡被迫無奈,既非自願,又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因為真主的確是至赦的,是至慈的。」(古蘭經2:173)足見伊斯蘭教法是個寬容、易行、靈活而富有彈性的生活大法。 ?九、伊斯蘭對不同民族的寬容 伊斯蘭的民族觀——平等同源:人類同出一源,都是阿丹的後代,是一個大家庭,至於種族、膚色、語言的不同則是為了相互認識和了解,絕對不能以此論貴賤,高貴的唯一標準就是敬畏,而不是民族或膚色。「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高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49:13)先知穆罕默德也說:「人類啊!你們的主宰是一個,你們的祖先是一個,你們都是阿丹的子孫,須知!阿拉伯人並不比外族人貴,外族人也不比阿拉伯人貴;紅種人不比黑種人貴,黑種人也不比紅種人貴,貴只憑敬畏。」
伊斯蘭文化不僅承認民族差異,還認為這種差異是真主的意志。《古蘭經》說:「我已為你們中每一個民族制定一種教律和法程。如果真主意欲,他必使你們變成一個民族。但他把你們分成許多民族,以便他考驗你們能不能遵守他所賜予你們的教律和法程。故你們當爭先為善。」(5:48)根據伊斯蘭文化的理念,民族的不同不僅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更是真主的意志,不同民族會有不同的教律和習慣,大家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相互尊敬,和諧相處。
十、伊斯蘭對不同宗教的寬容
1、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是衡量一個宗教文明和社會文明程度的尺碼。「對於宗教,絕無強迫。」(2:256)「你們有你們的宗教,我有我的宗教。」(109:6) 2、嚴禁穆斯林侮辱其他宗教所崇拜的神靈,《古蘭經》說:「你們不要辱罵他們舍真主而祈禱的(偶像),以免他們因過分和無知而辱罵真主。」(6:108)所以,雖然伊斯蘭教的先知、經典、甚至飲食禁忌有時會遭到其他人的侮辱,但是穆斯林從來不侮辱其他宗教。惟其如此,宗教間才能和諧相處。 3、包容異質宗教,反對狹隘的宗教主義。《古蘭經》:「信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仰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真主那裡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2:62)。 4、善待異教徒,甚至還給曾經迫害過穆斯林的多神教徒提供安全保護。《古蘭經》說:「以物配主者當中如果有人求你保護,你應當保護他,直到他聽到真主的言語,然後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9:6)
世界各大宗教之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十一、伊斯蘭對其他文明、科學的寬容 伊斯蘭對不同文明的包容:在伊斯蘭文化里,文明的不同、文化的差異,甚至語言的不同,不僅得到《古蘭經》的肯定和認同,還稱其為真主的跡象,從而這種異質就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古蘭經》:「他的一種跡象是:天地的創造,以及你們的語言和膚色的差異,對於有學問的人,此中確有許多跡象。」(30:22)語言既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符合。先知穆罕默德還鼓勵穆斯林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和知識,他曾命令弟子載德學習希伯來語和古敘利亞語,他曾指出:「智慧是信士的遺失物,無論在哪裡發現它,都最有資格獲得它。」 伊斯蘭教對科學的寬容:在一般人眼裡,宗教與科學是不可調和的,所以哥白尼、伽利略等大批思想家和科學家遭到迫害。而伊斯蘭教提倡宗教與科學璧合,不僅不反對科學,還大力提倡科學,《古蘭經》里有數百段經文是談論天文、地理、生物學、海洋學、山脈學、植物學的。所以,在伊斯蘭歷史上沒有宗教裁判所,也沒有如何科學家受到宗教迫害。伊斯蘭歷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正是在《古蘭經》對科學的倡導下進行的正是在這種包容精神鼓舞下,中世紀的穆斯林虛懷若谷的心情研究了古希臘哲學,古印度文化,古埃及文化,而創造了獨步中古時期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十二、伊斯蘭對待世俗的寬容 伊斯蘭教對世俗的寬容:在一般人的觀念里,宗教與世俗是矛盾的,今世與後世是對立的,有的完全出世,離群索居;伊斯蘭今後兩世兼顧,精神與物質並重,提倡「兩世吉慶」的人生觀,把握精神與物質,今世與後世之間的關係。《古蘭經》啟示說:「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後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有趣的是,根據電腦的統計,「今世」與「後世」的兩個阿拉伯辭彙在《古蘭經》里各出現了115次!聖訓:「當為今世某如永生,當為後世某如來日即亡。」
在世俗生活中,伊斯蘭主張人們應該在真主的指引下,享受應該享受的東西,這種享受是有條件的,並應適可而止,過一種充實的、而又有節制的生活。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時曾經說過「這個宗教簡便易行,誰都會容易接受」。這就講出了伊斯蘭教的寬容精神以及對人性採取的務實態度,伊斯蘭教不僅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指導和安慰,而且給世俗生活以新的意義!
今天的演講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賽倆目!
推薦閱讀:
※中華文化之源流與當代之傳承
※當代詩歌:神話·預言·道路(張清華)
※老古董化作新時尚 看中國古體詩詞的當代魅力
※當代劉明其人其藝
※自考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