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描寫愛國憂民 ?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愛國憂民,報國,殺敵,收復

【名句】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出處】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譯註】

男子漢大丈夫難道還能不帶武器,去收取那被藩鎮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

?吳鉤:「吳鉤,刀名也,刃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沈括《夢溪筆談》)。

【說明】   

  此詩作於元和八年(813)詩人辭官回昌谷後。昌谷有南北二園,南園為李賀讀書處。這首詩是南園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應是他讀書後有感之作。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氣焰囂張。朝廷年年征討,投身幕府的文人也往往致身顯通,因而形成了輕文尚武的風氣。面對當時黃河南北五十州中央管制的分裂局面,詩人感到焦慮不安,渴望自己也能參加削藩平叛的戰鬥,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賞析】

  這首詩直抒胸臆,由兩個反問句組成,激昂頓挫,氣勢磅礴,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兩句一氣呵成,節奏明快;是泛問,也是自問:作為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上戰場殺敵報國,收取那被藩鎮割據的關塞河山呢?起句峻急,以「何不」作反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軍情危急和詩人焦慮不安的心境,表現力極強,增強了表情達意的力量。次句緊連而下,猶如懸流飛瀑,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帶吳鉤」指從軍殺敵的行動;「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風飄絮,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一個「取」字,舉重若輕,表現了詩人意氣風發的戰鬥熱情。

  然而「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李賀是一介書生,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卻因為「避父諱」而不能參加進士考試(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因此失去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他說「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自古以來,那些封侯拜相之人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的呢?這第二個反問句,含有明顯的牢騷意味,進一步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作者認為作為書生,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山的大業;可是如若想投筆從戎,又苦於沒有入仕機會。這一矛盾,突出表現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責任編輯:夏素箏)


推薦閱讀:

芮成鋼,愛國賊的光輝典範
陶文鵬:愛國丹心 光照史冊——文天祥《過零丁洋》 | 大家
既然不愛國,請滾出中國!聽到國歌會嘔吐的「張小姐」被怒懟
遭遇愛國劫持的聯想,如何緊急迫降

TAG:愛國 | 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