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體任督二脈與十二經絡

任督二脈屬於「經脈」中的「奇經」,具有明確穴位,而十二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意指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

經絡是我們身上的一個交通網,它分布於我們全身各處,氣血沿著這個交通網運輸到全身去。一旦經絡出問題,人的氣血不能正常運行,身體就會變差。

先看看任督二脈在哪裡,打通任督二脈,內力提升快,武功大有長進……

任脈,總任諸陰,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里,上行入腦,並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繫。

十二經脈包括:

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肺經(3點至5點肺經旺)乃以肺為中心,連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經脈。本經經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橈側和手掌及拇指的橈側。起於中府,止於少商,左右各11個穴位。

本經腑穴主要調理喉、胸、肺等方面的問題。

手陽明大腸經(5點到7點大腸經旺)是和肺經關係非常密切的經脈。手陽明大腸經經穴分布在上肢前外側面、肩部、鎖骨上窩、頸部、面部。起於商陽穴,止於迎香,左右各20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頭面、五官、皮膚、腸胃等方面的問題。

足陽明胃經(7點到9點胃經旺)是有關於消化系統非常重要的經脈。足陽明胃經經穴分布在頭面部、頸部、胸腹部、下肢的前外側面。起於承泣,止於厲兌,左右各45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胃腸、頭面、目、鼻、口、齒等方面的問題。

足太陰脾經(9點至11點脾經旺)和脾臟相關,主要機能是溫暖五臟,並吸收運送胃部消化,讓養分入五臟六腑。胃和脾兩個臟腑,具有表裡關係,主宰著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大趾,內踝,下肢內側,腹胸部第三側線。起於隱白,止於大包,左右各21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脾胃、婦科等方面的問題。

心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組織。心經(11點至13點心經旺)是維持心臟功能的經脈,假使有任何損害的話,機能便會降低或亢進,並呈現出各種不適的癥狀。

本經經穴分布在腋下,上肢掌側面的尺側緣和小指的橈側端。起於極泉,止於少沖,左右各9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心、胸、神志等方面的問題。

小腸經(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在消化機能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腸經的機能衰退,會使身體不調和,並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癥狀。

本經經穴分布在指、掌尺側、上肢背側面的尺側緣,肩胛及面部。起於少澤,止於聽宮,左右各19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頭、項、耳、目、咽喉等方面的問題。

中醫認為,膀胱是當小腸把無用的固態物和水份分開後,水份流入的主要器官。膀胱經幾乎是貫通全身的一條經脈,故此經脈發生異常時,會影響全身。

足太陽膀胱經(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經穴分布在眼眶,頭,項,背腰部的脊柱兩側,下肢後外側及小趾末端。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頭、項、目、背、腰、下肢部等方面的問題。

在中醫里,腎臟是生殖力的源泉,即是健康、生命之源,經常艾灸腎經上的穴位,有很大的好處。

足少陰腎經(17點至19點腎經旺)經穴分布在足心,內踝後,跟腱前緣,下肢內側後緣,腹部,胸部。起於湧泉,止於俞府,左右各27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婦科、腎、肺等方面的問題。

心包有保護心臟、使心臟機能正常運轉的功能。

手厥陰心包經(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經穴分布在乳旁,上膠掌側面中間及中指末端。起於天池,止於中沖,左右各9穴。

本經腧主要調理心、胸、胃等方面的問題。

中醫醫學則言:「司掌後天元氣之源」。腎是人「先天之氣」的發源地,而三焦乃是人出生後,將經由食物而獲得的「後天之氣」吸收體內,並讓其循環內髒的機能。

手少陽三焦經(21點到23點三焦經旺)經穴分布在無名指外側,手背,上肢外側面中間,肩部,頸部,耳翼後緣,眉毛外端。起於關沖,止於絲竹空,左右各23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側頭、耳、目、胸脅、咽喉等方面的問題。

肝膽相照透露出肝、膽同一體的深厚關係,而膽其實更居於輔助肝機能的重要地位。

足少陽膽經(23點至1點膽經旺)經穴分布在目外眥,顳部,耳後,肩部,脅肋,下肢外側,膝外側,外踝的前下方,足第四趾端等部位。起於瞳子髎,止於足竅陰,左右各44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側頭、目、耳、咽喉等方面的問題。

在中醫里,肝擔負著維持人生命機能的重要任務。肝屬木,可稱之為人體的將軍。將軍率領著抵禦外敵的軍隊,肩負排除體內外毒素的任務,是一個專司解毒的臟器。

足厥陰肝經(1點至3點肝經旺)經穴分布在足背,內踝前,脛骨內側面,大腿內側,前陰,脅肋等。起於大敦,止於期門,左右各14穴。

本經腧穴主要調理肝、婦科等方面的問題。

若您想調理身體,或想學中醫文化,尤其是穴位方面知識,可聯繫檸檬味道。

推薦閱讀:

從「胰俞」「胰腑」「胰經」論中醫臟腑經絡腧穴理論的
子午流注圖(中醫時辰與經絡關係)
人體經絡養生與十二時辰
太極的養生作用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TAG:人體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