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件龐萊臣藏宋元名畫,藝術人的眼睛有福了
南博龐萊臣藏畫展昨日開幕。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龐萊臣藏畫的第一次公開展示,相當難得。
此次展出的80件名畫中,不少都是一級品。拿故宮出動的24件龐萊臣收藏來說,其出宮陣仗堪比皇上,在恆溫恆濕的特種車上度過了兩天一夜,才到達南博。
而這些一級品,人們至少要在三年之後才能再次得見。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展覽,人們看到的,是一代名藏家的藏畫品格,其格調之高,令人仰止。
「藏·天下」
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
展覽時間: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3月8日
展覽地點:南京博物院(南京市中山東路321號)
展覽內容:龐萊臣所藏五代、宋元以來名畫80件
開放情況:周一 9:00-12:00(11:00停止入場)/周二-周日 9:00-17:00(16:00停止入館)
要說2014年的重量級壓軸大展,非「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莫屬,本月26日,即將在南京博物院開展。
南博、故宮、上博三家強強聯合,院長親自策展;80多件「壓箱底」宋元名畫;數十件一級品出動……它們都出自同一個主人的收藏——民國最大的書畫收藏家——龐萊臣。
作為今年龐萊臣誕辰150周年的紀念,此次展覽將呈現宋徽宗真跡《鸜鵒圖》,宋代李迪的《獵犬圖》,黃公望的《富春大嶺圖》……很多以前只在教科書上提到的名跡將真實地擺在觀眾眼前,堪稱半部中國美術史。
龐萊臣,何許人?
姓 名:龐元濟
字 號:萊臣、虛齋
齋 號:退修庵
年 代:1864-1949
籍 貫:浙江吳興
擅 長:山水
著 述:《虛齋名畫錄》
作為近代南潯巨富「四象」之一龐雲鏳的次子,龐萊臣是個典型的富二代,據說龐家家業一年賬面收入可與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持平。在創辦實業之餘,龐萊臣積極投身於古物收藏,被譽為「在海派收藏界坐頭把交椅」「近代的大收藏家中的頂級大師」。
「如果做一個有趣的比較,他應該比今天的馬雲、王健林更富有」,南博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龐鷗說。
龐萊臣早年便喜字畫碑帖,並從事字畫買賣。他憑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獨到的眼光,建立了自己的「虛齋」收藏。
龐萊臣舊居
「虛齋」是龐萊臣的號,也是其收藏書畫所在的齋名,主要分置在南潯、蘇州、上海三地居所。「虛齋」收藏的歷代名畫數量達幾千件,大多藏畫流傳有序。
其中,唐宋元三代名跡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不少字畫是歷代鑒藏大家趙孟頫、項元汴等人的庋藏舊珍,還有一些是從清宮流出來的皇室舊藏,蓋有乾隆皇帝的鑒藏璽印。
龐萊臣另還收有宮廷散佚藏畫,如宋代宣和、政和遺珍,清代三希堂舊藏,《石渠寶笈》著錄之物。至於明清諸家,更是不一而足,名家名作應有盡有。
當時社會動蕩,很多收藏世家為生活而變賣藏品,龐萊臣大量收購,並與其他藏家交換,同時清朝滅亡後,宮廷收藏大量流入民間,相當多的精品被龐萊臣收入囊中。
他以畢生精力收藏保護了我國古代繪畫的大量藝術珍品,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龐萊臣所著《虛齋名畫錄》書函
《虛齋名畫續錄》內頁
虛|齋|藏|畫|賞
其實,這80件珍品放到龐萊臣龐大的收藏中來看,不過是冰山一角。
南博專家曾經到龐萊臣元配夫人在南潯的家中去探訪,驚嘆於房子之大,「家裡很多進,感覺如果上到二樓一百多號人藏起來都不容易找到。」
不過,從藝術、歷史和收藏價值上來看,這80件名畫已經足以讓觀者驚艷。
--------部分展品一覽---------
趙佶 《鸜鵒圖》 宋代紙本,墨筆,縱88.2厘米、橫52厘米
圖繪古松一株,自右向畫面伸出,一棲息枝桿喳喳和鳴,似聞於耳,下兩鶴鴿停半空展翅搏鬥神態生動逼真,筆力道幼。畫幅上方作者籤押於朱文「御書」方印上「天下一人」。畫幅中上方鈴有「乾隆御覽之寶」、「古希天子」、「三希堂精鑒壘」「宜子孫」等印
趙佶:公元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第八個皇帝,傑出書畫家,擅畫花鳥、山水、人物、以精緻工細著稱,書畫別具一格,稱為「瘦金體」,在書畫藝術上有牙良高的造詣。曾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書。
南宋 李迪 《獵犬圖》 絹本 設色 故宮博物院
犬的形態生動,造型準確,刻畫細緻入微,毛茸茸的細毛和腳爪清晰可見。畫面右上方署有[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年名款。此圖為李迪晚年小幅畫精作。本幅鈐有[都省書畫之印]及清代收藏家耿昭忠鑒藏印多方,對幅有耿昭忠題記一則。《虛齋名畫錄》著錄。
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職為畫院副使,歷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躍於宮廷畫院幾十年,畫多藝精,頗負盛名。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於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所作《楓鷹雉雞圖》溫柔嬌嫩可愛,《雞雛圖》形象生動超拔,刻畫細緻入微,各具神態。山水師李唐法,亦多佳作。論者謂其畫鳩「作寒冷狀,精俊如生」;畫鶺鴒「翹翹欲起」。
南宋 陳清波 《湖山春曉圖》 絹本,設色,縱625厘米、橫667.5厘米
本幅款署:「乙未陳清波。」鈐收藏印「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一方。龐元濟《虛齋名畫錄》著錄。
此頁以平遠之法繪春山平湖。湖堤一邊是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深院崇樓,湖對岸小路上一人騎馬遠行,執鞭回望崇樓,二仆負傘荷擔相隨,湖闊天高,遠山一帶。畫中人物是踏青,是出行,是省親,是遠宦,耐人尋味。樓閣雖以粗筆畫出,但飛檐戶牖洗鍊而不失準確。簡括明了的線條、大片空白的院體格式與清新淡雅的色調使畫面在含蓄蘊藉之中充滿了春天的明媚。
陳清波,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錢塘(今杭州)人。理宗寶祐年間(1253—1258)時為畫院待詔。工山水,最擅長畫西湖全景,筆致清潤秀媚。傳世作品有《湖山春曉圖》小幅、《瑤台步月圖》等。
南宋 李東 《雪江賣魚圖》 絹本 水筆畫 縱590厘米、橫630厘米
李東,南宋人。元代庄肅《畫繼補遺》謂:「理宗朝時,嘗於御街鬻所畫,多畫村田樂、嘗醋圖之類,不可以清玩,僅可娛俗眼耳。」可知他是一名民間畫家,《雪江賣魚圖》小幅系其僅存作品。
宋《青山白雲圖》 絹本,設色,縱572.5厘米、橫597.5厘米
本幅無作者款印,鈐「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鑒藏印1方。對幅行書詩題:「青山曉兮白雲飛,青山暮兮白雲歸。青松茂兮明月輝,了不了兮誰得知。」鈐橢圓形坤卦印。
此圖繪高山流水、白雲明月,古松團瓢前一老者坐看山間風起雲湧。畫面似寫唐代王維五言詩《終南別業》中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詩意。此詩在北宋郭熙的畫學論著《林泉高致》中被錄入「畫意」一節,作為可資入畫的題目。從此圖畫法看,亦是師法郭熙一派山水畫法,山石兼皴帶染,松枝作蟹爪形,空中用淡墨暈染出明月一輪,山間白雲以墨線勾廓,外圍施淡墨暈染,極好地表現出雲層的體積感。
對幅題詩為宋高宗吳皇后手筆,用筆蒼勁,極類高宗,則此圖應創作於南宋初年。
《虛齋名畫錄》卷十一著錄。
馬遠 《松下閑吟圖》 絹本,淡設色,縱 24.5厘米、橫24.5厘米
圖中繪一高士倚欄而坐,凝神遠眺,神情悠然;遠處正有一隻仙鶴迎面飛來;松崖旁有一書童侍立於石几前,石几之上紙硯鋪陳;近處松崖、竹石掩映成趣,整幅畫面氣象清曠,意境悠遠。畫面左下角題有「臣馬遠」款。上海博物館藏。
馬家世代以繪畫為業,先祖號稱「佛像馬家」。其曾祖父、祖父、父親、伯父、兄弟都先後在畫院任職。馬遠為光宗、寧宗兩朝畫院待詔,他繼承家學而超越先輩,傳承並發揚了李唐的山水畫風。
宋 李嵩 《西湖圖》 手卷,紙本,水墨,縱27厘米、橫80.7厘米
全圖採用鳥瞰構圖形式,畫的中央一片空白,為西湖湖面,湖上方山巒起伏,南北高峰對峙,蘇堤六橋隱約。全圖工筆寫意兼用,墨色清淡洗鍊,用筆老到。卷首有明沈周書「湖山佳趣」四字。
李嵩(1166—1243),宋錢塘(今杭州)人。出身貧寒,年少時曾以木工為業。好繪畫,頗遠繩墨。被宮廷畫家李從訓收為養子,承授畫技,終成一代名家。宋光宗、宋寧宗、宋理宗三朝(1190―1264)畫院待詔,時人尊之為「三朝老畫師」。工畫人物道釋,得從訓遺意,尤長於界畫。所作有精工鮮麗之院體畫,作品甚豐,僅著錄者就達50多幅。如《明皇鬥雞圖》《花籃圖》;有白描淡色之風俗畫,如《貨郎圖》;也有水墨渲染之山水畫,如《西湖圖》等。
宋 《斗雀圖》 紈扇頁,絹本,設色,縱605厘米、橫635厘米
本幅無款識。鑒藏印鈐「真賞」、「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珍秘」、「宜爾子孫」、「丹誠」、「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信公珍賞」、「公」、「會侯珍藏」、「紹勛」。裱邊鈐「信公監定珍藏」印。
善於抓住瞬間的精彩場面來表現自然界的勃勃生機,是宋人小品的特色之一。本幅繪兩隻小雀在平坡之上嬉戲爭鬥,滾作一團。畫家採用虛實結合、突出重點的畫法,於雀的翅、尾翎毛只是粗寫動態,頭、腹毛羽更是淡染輕描。著力加以刻畫的是雀之爪、喙和二雀相互逼視的雙目。圖中佔上風之雀,左爪緊抓住對方的喙,右爪緊握對方的爪,正待欲啄,其喙卻也被對方死死地抓住,形成誰也啄不得的僵持局面,頗有情趣。兩隻小雀皆羽翼大張,動感和力度在此充分體現。此情此景萬難想像而成,當是細緻觀察所得。
對幅有耿昭忠題記:「黃居寀能世其家學,點染具簡澹野逸之致。畫史以黃家富貴評之,未必無議。千山耿信公。」雖題為黃居寀作,無據。
存《名筆集勝》冊中。《虛齋名畫錄》著錄。
宋 《群魚戲藻圖》 紈扇頁,絹本,設色,縱612.5厘米、橫637.5厘米
本幅無款。鑒藏印鈐「季彤平生真賞」、「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裱邊鈐「虛齋審定名跡」。
《莊子·秋水篇》中有「濠梁觀魚」的著名典故,故「魚樂圖」成為中國繪畫的傳統題材。「魚」又諧「余」之音,有祝頌豐穰之吉祥寓意。
圖中繪小魚5尾,歡快地遊戲於荇藻之間。魚身用沒骨法墨染而成,其光滑、細膩而富於彈性的質感表現得非常充分,線條圓渾流暢;黑脊與白肚之間過渡自然;口、眼、鰭、尾之刻畫逼真而具立體感。魚的游向各異,遠近分明,荇藻輕靈而富於動感,構圖生動活潑,是宋人畫魚的名作。
存《名筆集勝》冊中。《虛齋名畫續錄》著錄。
黃公望 《富春大嶺圖》 紙本墨筆,縱74厘米,橫36厘米富春山,是黃公望最喜愛和多次表現的山水題材之一。圖中描繪一座高聳兀立的富春大嶺,山頂光潔明潤,山腰石隙間樹木茂盛。右側絕壁幽澗,飛流直下,一橋懸空,連接左右兩壁。左側山腰上,一條山道在絕壁之間逶迤穿行,向山谷縱深方向延伸而去,路邊山凹間樹蔭之下,數間客舍,掩映在山石之後。逶迤的山道,下臨江面,江水平靜,繞著絕壁緩緩流動。此作中山石畫法簡潔,枯筆淡墨,皴染有度。畫面構景緊湊,疏密虛實,對比鮮明。山石雖突兀奇崛,但其意境平淡,此奇中有平,乃畫法最高境界。
黃公望(1269-1354),元代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黃氏為子,居虞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中年當過中台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作經驗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元 吳鎮 《松泉圖》 紙本水墨 縱105. 6厘米、橫31. 7厘米
松樹以禿筆濕墨寫出,枝幹虯曲挺健,針葉用尖筆勾寫,間以濃墨作苔。坡石皴筆不多,僅以禿筆積墨點染,筆觸迷離,墨色蘊藉沉厚,畫作配以長題,書體奔放錯落,和畫幅顧盼生情,相得益彰。
吳鎮(1280—1354),元代畫家。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嘗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書,後從柳天驥研習「天人性命之學」,遂隱居,以賣卜為生。擅畫山水、墨竹。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取馬遠、夏圭,乾濕筆互用,尤擅帶濕點苔。水墨蒼莽,淋漓雄厚。喜作漁父圖,有清曠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調簡率遒勁。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精書法,工詩文。存世作品有《漁父圖》、《雙松平遠圖》、《洞庭漁隱圖》等。
元 王蒙 《丹山瀛海圖》 手捲紙本,設色,縱28.5厘米,橫80厘米
該圖繪東海蓬瀛諸島壯闊奇偉的景色。畫面上洲島參差涌列,島上崗巒層迭重深。海水浩淼無際,點點小舟揚帆風行。筆墨師承董源。草木交織使用夾葉、勾葉、點葉各法,極得豐茂之意。
王蒙(1308-1385),元代畫家。字叔明,號黃鶴山樵。趙孟頫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山水畫受趙孟頫影響,師法董源、巨然,集諸家之長自創風格。作品以繁密見勝,重巒疊嶂,長松茂樹,氣勢充沛,變化多端;喜用解索、牛毛皴,乾濕互用,寄秀潤清新於厚重渾穆之中;苔點多焦墨渴筆,順勢而下。兼攻人物、墨竹,並擅行楷。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青卞隱居圖》《夏山高隱圖》《丹山瀛海圖》等。
元 倪瓚 《叢篁枯木圖》 紙本水墨,縱103.7厘米 橫43.9厘米
老樹以淡墨干筆勾寫,枝節搓材,殘葉著以「渾點」,稀疏簡淡。坡石以枯筆作「披麻皴」,間用「折帝皴」,僅用少許濃墨點苔。叢竹以尖筆作「介字點」,分揚披撇,畫面清和幽寂,平逸淡泊。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庄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元 《荷亭對弈圖》 設色絹本,設色縱60厘米,橫612.5厘米
圖中描繪池塘邊敞軒水榭,綠柳掩映,塘中蓮花片片,碧水微波。水榭中二高士對坐博弈,全神貫注,另有一人側卧床榻,一手支頤,不知是弈後的疲憊小憩還是戰前的養精蓄神;又有三仕女,一執扇,一伏案,一取水,整幅意境悠閑雅淡。
本幅無作者款識。收藏印鈐「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項墨林父秘笈之印」二方。識。收藏印鈐「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項墨林父秘笈之印」二方。
明 戴進 《春山積翠圖》 紙本,墨筆,縱:141,橫:53.4厘米
《春山積翠圖》作於明正統十四年,是戴進六十二歲時的作品。此圖構圖、用筆與李唐、馬遠等南宋院體水墨畫派風格—脈相承,以疏爽之筆出之。整幅作品用二大塊斜向切入,近景以濃郁的松冠為主體;中景山岩以重濃墨點出樹林;遠景用談墨稍示山形,施以苔點。近、中、遠三個景物層次自然推出,簡潔明快,頗具氣勢。視覺中心幾株蒼勁虯松屈曲盤桓,生意盎然。松下一高士曳杖緩行,一書童抱琴侍隨,一前一後行進在高嶺小徑上。中景和遠景的兩座山巒相互交叉,左右相切,之間的茅舍隱隱約約,含蓄有致,與前景的人物相呼應。此圖雲氣採用浸化渲染留出空白,隱無筆痕又瀰漫流動。煙靄於畫底油然而生,依山坡斜勢施以皴筆,雖寥寥數筆,但將山坡質地表現畢至;小景山巒用筆輕快疏爽,虛實相映;山腰虛處薄霧環繞,宛如輕紗遮蓋,穿過兩山之間,消失在谷底盡頭。使峽谷中的茅舍樹林深幽隱藏,景緻愈遠愈迷濛。不僅加強了畫面的空間層次感,而且充滿了靜謐空幽,使整幅畫呈現出一種高古清遠,悠閑舒適的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戴進(1388—1462),字文進,號靜庵、玉泉山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為金銀首飾工匠,後改工書畫。宣德間(1426—1435)以畫供奉內廷,官直仁殿待詔。後因遭讒言被放歸,浪跡江湖。擅畫山水、人物、花鳥、蟲草。山水師法馬遠、夏圭,中年猶守陳法,晚年縱逸出蹊徑,卓然一家。所作雄俊高爽,蒼鬱渾厚,用筆勁挺方硬;畫人物筆法嫻熟,頓挫間風度益著;所作花鳥、蟲草亦饒有生意。為浙派開山鼻祖。作品有《春山積翠圖》《風雨歸舟圖》《三顧茅廬圖》《達摩至惠能六代像》等。
明 姚綬 《秋江漁隱圖》紙本,淡設色,縱:128.4厘米,橫:58.5厘米
畫面所描繪的是秋林遠岫,湖中釣舟。整幅作品意境蕭然而靜穆,給人以沉靜的美感。在表現技法和意趣上,風格粗放老辣,富於率達朴茂的情韻。
姚綬(1423—1495),字公綬,號丹丘生,又號谷庵子,雲東逸史。擅長畫山水及其竹石小景。《秋山漁隱圖》畫面所描繪的是秋林遠岫,湖中釣舟。給人以沉靜的美感。在表現技法和意趣上,畫家繼承了元吳鎮的筆墨傳統,風格粗放老辣,富於率達朴茂的情韻。在這幅作品中,畫面蒼涼蕭疏,充滿荒寒意境,雖有漁舟在天地間,但卻帶有一種悲苦、嚴峻和感傷的情調。畫法多變,層次森然有序,遠山近石,皴染結合,筆力沉穩,墨彩滋潤。
明 沈周 《東庄圖》局部 紙本設色,縱28.6、橫33厘米
沈周的《東庄圖》冊,是沈周中年「粗沈」的代表作,此冊頁紙本設色,共30開。引首1開,有王文治題「石田先生東庄圖」行書七字。畫21開,諸公題跋吟詠8開,每開高28.6厘米,寬33厘米,分別從不同視角,以平遠的繪畫技法分別描繪出「東庄」「振衣岡、麥山、耕息軒、朱櫻徑、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續古堂、知樂亭、全真館、曲池、東城、桑州、艇子垪、鶴洞、拙修庵、菱豪、西谿、南港、折桂橋」21處景緻。
沈周(1427~1509)明代傑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明 文徵明 《石湖清勝圖》 紙本設色,縱23.3厘米,橫67.2厘米
圖繪江蘇吳縣盤門西南石湖的景色。石湖相傳為范蠡入五湖之口,諸峰顧盼有姿,風景絕勝。筆墨清淡而流麗,筆致細密虛靈。色彩敷染分外簡潔淡雅,色感鮮明醒目。是文氏繪畫中的獨特風貌,為少見佳作。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1] ,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2] 」。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文徽明 《萬壑爭流圖軸》 紙本,設色,縱132.4、橫35.2厘米
寫峽峨山勢,山泉爭流而下,山下溪水淙淙,坡上林木蔥鬱。畫山用濕潤的披麻破,行筆細劫秀潤,滿紙青綠,場面壯觀。為文徽明細筆精品,右上方以小楷自題句。署款「是歲嘉靖庚戊六月既望。徽明識。時年八十有一」,鈴「徽明」、「停六」白方長方兩印。
明 唐寅 《春山伴侶圖》 立軸 紙本 設色 縱81.7厘米、橫43.7厘米
春山吐翠、流泉飛濺的山谷內,兩位文士盤坐於臨溪的磯石上尋幽晤談。高嶺回聳,枯樹新枝,綻發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懸泉如練,匯入溪流,跳珠濺出,冷冷有聲。環境清雅出塵。兩位士人的侃侃而談,平添些許詩情畫意。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朝著名的畫家、詩人。據說他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取名為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華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即民間所說「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
明 仇英 《臨溪水閣圖》 絹本,設色,縱1027.5厘米、橫844.厘米
本幅款署:「仇英實父制。」鈐「實父」印。收藏印鈐「誠府珍賞」、「龐萊臣珍賞印」2方。
仇英「初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後徙而業畫,工人物樓閣。」或許是出身的關係,其筆下的樓閣多用界筆,刻畫精工,但與純界畫不同的是,仇英的繪畫技藝同時受到職業畫師和文人畫家的雙重影響。此幅亦是將文人山水與界筆水閣巧妙結合的作品,追求含蓄蘊藉的格調,著意塑造文人高士所欣賞的藝術形象。
仇英,約1498年(一說約1509年)—1552年在世,字實父,號十洲,明代著名畫家,漢族,江蘇太倉人。後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明 項元汴 《梵林圖》 紙本,設色,縱25.8、橫86厘米
圖繪樓閣傍山而築,長坦圍繞之庭院內湖石、翠竹點綴,樓閣之上兩人對談,廊下布置佛堂,一僧人策杖入內,意境寧寂。此圖用筆工細,設色淡雅,構圖嚴謹。署款[項墨林作《梵林圖》],鈐[子京]朱文葫蘆印、[墨林山人]白文方印。引首自書[梵林]篆書。卷後自錄七言詩一首。另鈐[汪庭堅印]、[虛齋審定]等收藏章。
項元汴(1525—1590),字子京,號墨林,別號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嚴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鴛鴦湖長、漆園傲吏等,浙江嘉興人。明國子生,為項忠後裔,為明代著名收藏家、鑒賞家。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 紙本水墨設色,縱29.4厘米、橫22.8厘米圖冊描繪了八幅秋景,各有不同的詩一般的意境,表現技法多樣,集中體現董其昌的藝術才能。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漢族,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曾居松江。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謚文敏。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盪;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圖》《秋興八景圖》《晝錦堂圖》等。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文集》等,刻有《戲鴻堂帖》。他的書法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清 王時敏《答菊圖》 紙本,設色,縱128.4厘米、橫57.2厘米
山上林木密布,遠山之腰,雲騰霧繞,有似游龍,一直向縱深之處延伸而去。左側山谷之中,庭院深深,樓閣掩映,一條小道拾級而上,在山谷中蜿蜒。周圍林木茂盛,濃蔭蔽日,真一個清靜的好去處。這件作品構景繁複而集中,但因布置有序,因而層次井然,顯現出溫厚而博大的氣象之美。自題:「甲辰九月,含素以佳菊見贈,寫此奉答,王時敏」。甲辰為康熙三年(1664),為其73歲。畫右上端鈐「歸村」橢圓形朱文引首印。原為龐元濟家珍藏,鈐有「萊臣審定」、「萊臣審藏真跡」等鑒藏印。
王時敏(1592年—1680年)明末清初畫家。初名贊虞,字遜之,號煙客,自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首輔王錫爵孫,翰林王衡獨子。崇禎初以蔭官太常寺卿,故被稱為「王奉常」。擅山水,專師黃公望,筆墨含蓄,蒼潤松秀,渾厚清逸,然構圖較少變化。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翚、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王時敏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與王鑒、王翚、王原祁並稱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
清 王鑒·仿古山水圖 絹本,設色 縱3062.5厘米、橫1537.5厘米
自識:「庚子冬日仿大痴筆意。王鑒。」鈐「王鑒之印」、「玄照」印。
本幅右上有王時敏題:「元四大家風格各殊,其源流要皆出於董巨。玄照郡伯於董巨有專詣,所作往往亂真。此圖復仿子久而用筆皴法仍師北苑,有董巨之功力,又有子久之逸韻,瓶盤釵釧鎔成一金,即使子久復生,神妙亦不過如此,真古今絕藝也。余老鈍無成,時亦欲仿子久而粗率疥癩,相去愈遠。今見此傑作,珠玉在側,益慚形穢,遂欲焚棄筆硯矣。嘆絕愧絕!庚子仲冬王時敏題」。下鈐「王時敏印」、「遜之」印,引首鈐「歸邨」印。
「庚子」是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王鑒時年62歲。鑒藏印鈐:「虛齋審定」、「萊臣審藏真跡」。
此圖沿「S」形的水路,繪一河兩岸的景緻,筆墨技法嫻熟,設色清麗淡雅,表現了江南山水沉鬱深秀的自然氣象。圖中山石、樹木勾染以仿大痴,即黃公望的畫風為主,同時參法董源及宋人巨然的筆法,顯現出王鑒晚年對古人筆墨融會貫通的掌控能力。
王鑒(1598年—1677年),字玄照,後改字園照,元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出生於以衣冠詩書著稱的太倉王氏家族。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後仕至廉州太守,故稱「王廉州」。王鑒出生於書香門第,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鑒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並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為「清初六家」之一。
推薦閱讀:
※如何控制眼鏡度數加深?
※為何不提倡用激光手術矯正近視
※單眼近視400度怎麼辦?
※帶了很多年眼鏡 眼睛變得小而無神 兩眼間距也變寬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縮小兩眼間距?經常捏鼻樑管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