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就楊氏太極拳"單鞭"勾手一勢與楊式太極拳同好商榷

1999年10月15日、王天玉與所敬重的梅應生老師(左)和傅聲遠師兄

從現有各名家所著的多本傳統楊式太極拳書籍中,對「單鞭」勾手一式的闡述,正如圖一和圖二;與各專家所著的多本新套路練法書籍中複印的圖甲和圖乙所示,其練法大致相同。假設圖像面同正南方為時鐘12點位置,勾手在2點位置未動,然後左掌才從2點位置或12點位置開始向9點位置推出。即圖一和圖二兩圖的右勾手都同在2點位置,從圖二的左掌立於9點位置顯示,說明左掌運行較長距離的過程中,而右勾手基本未動。(見圖) 據筆者觀察近幾十年來,無論傳統練法與新套路練法,無論國內的一些大城市與比賽場上,無論近年來世界上曾有幾十個國家代表團的表演與比賽,大部份都是這種練法。可暫稱之為「習慣練法」共具有以下特徵: 一、與楊公澄甫遺著相悖 楊公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文光印/1931年版)對「單鞭」的右勾手與左推掌的手法有如下闡述:「設敵人從我身後來擊,我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作吊手式,以稱左手之勢,同時左手向里由面前經過往左伸,伸至手心朝外時,向彼之胸部劈去……俱要同時合作自得之。" 楊公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中華書局1933年版)對「單鞭」的右勾手與左掌的手法有如下闡述:「設敵人從身後擊來,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兩手盪至左方時。乃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作吊字式。……左手向里……手心向外。松腰胯。同敵之胸部逼去……俱要同一時動作。」 從楊公澄甫兩部遺著對勾手的使用法,雖文字闡述不盡相同,而著法含義實乃一致。從兩本遺著的拳照,只有「攬雀尾」中「按勢」的定勢拳架與「單鞭」定勢拳架,可惜在兩個定勢拳架之間,沒有過渡姿勢的拳照說明勾手的著法,憑籍對「單鞭」闡發的兩段文字解釋,僅此可澄清今人「單鞭」拳架中苦幹不同練法的正確與謬誤。 顯然,今人先將勾手定位基本不動,然後再將左掌推出的練法,與楊公澄甫遺著:「俱要同時合作自得之」與「俱要同一時動作」兩部著述對勾手的使用法相悖。 二、與太極拳經典理論相悖 《太極拳論》:「無使有凹凸外。無使有斷續處。」、「周身節節貫串勿令絲毫間斷耳」;《十三勢行動心解》:「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五字訣》:「舉手不可有呆像……兩手支撐,一氣貫串。」、「一身之勁,練成一家」;《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有合。」

楊公澄甫在《太極拳說十要》有訓: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又曰:「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則渾然無間矣。」 今人「單鞭」勾手之習慣練法,以拳經、拳諺衡量,相去遠矣。 太極拳經典論著,為歷代太極先哲練拳所得之結晶,終身苦心「冶煉」之精華,經長期論證之真理,字義精闢,教誨後人,夠我輩後學運用終身,對任何人皆為行拳準則。我等雖「窮畢生之精力,而不能盡其玄妙」,但經實踐苦練,不斷向此推求,終達「益壽延年不老春之妙境。願我太極同仁舉《拳經》而共勉。 三、不符合技擊要領 楊公澄甫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對「單鞭」勾手的使用法、講得明明白白:「設敵人從身後擊來,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兩手盪至左方時……文中重心移在左腳有兩層意思:一是非消極躲避,而是主動接近對方,二是將兩手黏住對方,實則為達「聽勁」而來,是偵察敵情,了解事態階段:「我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作吊手式,以稱左手之勢」。右手作勾手迎敵、「不丟不頂」化解來力,即是「引進落空」,為左手還擊發勁創造條件,是摸清敵情之後,將要對事態作出處理階段。至此,兩手巳完成「聽勁」、「黏連沾隨,不丟不頂,」撮成勾手、將敵之來力「引進落空」。此時,勾手及左掌應在正南位置,既已完成「引進落空」,緊接住便該是「合即出」階段。「左手向里,手心向外,向敵之胸部逼去,俱要同一時動作。」文中指明左掌及右勾手應同時向左右兩端對拔拉開,猶如一隻弓的兩端力臂,分別向左右張開。楊公澄甫遺訓「我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吊手式,以稱左手之勢」,是明確指示兩臂對稱張開之意。正如拳諺所云:「一開俱開」、「化中有打,打中有化」,是在打擊對方的前堤下保存自己,使敵我處於「我向人背」、「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如果按今人習慣練法,右勾手—端之力臂停住不動,不同時向右側張開,僅左掌—端力臂向左張開,定不得力。所以,能否「俱要同一時動作」,成為能否合乎技擊要領的首要標誌。 右勾手在化解來力之際,又是借對手來之時。用右勾手借來對手之力,以「腰為軸心,臂為車輪」,用左掌及時還於對手,有如旋轉門動力原理:你若用手推前門扉,後門扉便從後來推你,你用多大勁推前門扉,後門扉用多大勁從後來推你;正如雜技演員表演『翹板」那樣:演員甲從三公尺高度跳向翹板的甲端,將站在乙端的演員乙彈起三公尺的高度,正是《拳經》所云:「立如枰准,活似車輪。」、「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按靜力學轉動力矩原理:「順時針力矩的總和都等於逆時針力矩的總和。在「單鞭」一式中,用右勾手借來對方50公斤衝擊力,轉換給左掌,再加上「起於腳根,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還給對方的衝擊力,已遠遠不只是借來的50公斤衝擊力了。太極拳這種打人的方法,原本不是我想這樣打你,而是你叫我這樣打你的;原本不是我存心用大力來打你,而是你借給我的大力打你的,你要問我用多大力來打你,你應先問你自己用多大力來打我。太極先哲這些老先人「捨己從人」、「借力還力」的打人方法,簡直太高明了! 現時習慣練法:用勾手化解對手在時鐘9點方位打來之力至12點位置,既已經「引進落空」,這時左掌還不及時出擊,而將右勾手繼續向右停留在2點位置,早已遠遠丟掉來力,違犯「不丟不頂」技法,已將來力丟掉之後,才將左掌推出。如此,既不能向對手「借力」則不能「還力」於對手,也失卻「引進落空合即出」之機會,不合「無過不及」技法,同時左右兩手都已抹回右側,把自己左脅部暴露給了左側的對手,且不自討打么?老拳師將這種弊病貶之為「挨打拳」。切忌! 「單鞭」的勾手,現時還有另一種練法:當右勾手在3點位置形成之後,隨左手推掌的同時,勾手向2點位置而去,其技擊功能為何,使人費解。(正如甲圖與乙圖的練法) 楊公澄甫遺著「兩手盪至左方時,乃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作吊字式。」與其弟子陳微明老先生所著《太極拳術》(1925年由中華書局印刷,致柔拳社發行)相同;楊公澄甫之得意門生李雅軒老先生,雖對「單鞭」無文字著述留世,但筆者曾拜謁老先生的七位高足,眾位老師的講解與練法,都是「兩掌抹至左側時勾手掛至右側」(請參照粟子宜老師與陳龍驤老師之著述)以上合於拳理的練法,明顯有別於現時楊式太極拳界大部份人「兩手從左側又抹回右側才開始勾手」的練法。 以上兩種不同的練法,關係著「單鞭」勾手的用途:楊公澄甫是以「後發先至」技法,在勾化來力的同時,借對手來力還制其身。另一種解釋為「用勾手頂端打擊對方」,其實,打擊對方何必不用拳和掌,而勾手要短於拳和掌的長度,且又不得力,即使打中對手,自己的腕關節也會受傷。而且對手從左側向我擊來,我用勾手停在右側,將何以方向對敵? 有闡釋「單鞭」技法者:右側用勾手頂端打擊對手,左側用左掌向左側對手擊去。顯然與拳經「發勁須沉著松凈,專主一方」相悖。太極散手在應招群體向我打來時,稱為「打群」,也應按「沉著松靜,專主一方」的原則,不能右邊打來,我以右勾手頂著;左邊擊來,我以左掌抗擊。拳經云:「率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 楊公澄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闡釋拳架時,對所有單式拳架,都本著「專主一方」的原則,倘以某一拳架闡釋千變萬化,高深莫測之太極散手,恐有欠妥。 四、有損藝術形象 太極拳動態的自然美,出自道家「道法自然」的理論基礎,有取之於自然,回歸自然之取向。故有其獨特的宇宙觀念和藝術含義,是追求對人自身和對自然的超越意識,是通過大腦對通體各部份統一支配動作的表象而體現,通過外表造型而達到高層次的境界。為尊崇這種境界,太極先哲們饋贈世人許多詩情畫意般的拳諺。 拳諺:「行雲流水」,當浮雲在太空遨遊,雲朵柔和而緩慢,整個雲團流動的每一部份,甚致組成雲團的每一個水分子同時都在動蕩;流水東逝於江河,僅管有時水紋方向不一,或為旋渦,或為主流,或水面波濤騰躍,或暗流澎湃洶湧,其組成流水的每—部份,或運行方向不一,或運行距離長短有異,但江河流水,必須整體動蕩才合自然景象。 拳諺:「風吹柳枝搖」。君臨西子湖畔,觀償徐徐春風拂動青青垂柳,縷縷細枝,輕靈搖曳,「一動無有不動」;輕風一時靜息,絲絲柳枝則「一靜無有不靜」。柳絲和諧自然之動態美,蓋出自「柔韌」,其「柔韌性」賦於縷縷青絲整體之「協調性」,構成償心悅目之總體,美不勝收。陳公鑫《太極拳論》有云:「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蕩,活潑潑地毫無滯機。」倘若輕風拂動一縷柳絲之時,其中有—技失卻「柔韌性」與「協調性」而不動,那末,這一枝不動的柳枝,必已乾枯僵死。我「單鞭」的勾手從中應得何啟迪? 太授拳「總須完整一氣」、「周身—家」的要求,難度極高,意義也特重大。所表現「協調性」的和諧美,是人體四肢八骸在運動中的比例關係而產生,「單鞭」勾手的習慣練法,失卻協調和諧,不但失卻技擊格鬥性,同時也失卻武學藝術性,既是不符合技擊格鬥的拳架,也是不符合武學藝術的拳架。 五、不符合氣功要求 以松靜為體,柔圓為用的太極拳架,其形以導氣,聚氣凝神,是以神統形,必須在意識統領下,才能表現出舒緩自然、豐滿勻稱的得體拳架,亦才能引動內氣循行。 筆者多年來盤架中的實踐體驗,不合拳理的拳架,只須某一部份有違拳經的練法,兩手則無得氣感覺,一經改正,不但兩手尚能得氣,而覺通體氣血流暢。有如自動照相機在開拍前,相機的某一部份不到位,不合攝影要求,自動控制為保不出廢底片,快門則不得起動。正像太極拳架的某一部份不合拳經要求,為保不出氣功偏差,避免「走火入魔」,內氣則不得引動不隨外形妄為而妄動。拳架尚未引動內氣,只是「外練筋骨皮」,未能「內練一口氣」,實為可惜。 據現代科學測定,人體在練功的氣功態中肌電位及皮膚電位、人體粒子流,以及構成人體「氣」的這些物質,在大腦中樞對身體各部份的支配下,由於動作方法及速度之不同,這些物質流量與流動順序亦不徑相同,從而,對人體健康亦有不同影響。太極拳走架時「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等準則,都直接關係著氣血的運行。「單鞭」的勾手,雖只右臂失卻協調而不動,實則使右側軀幹共百多塊肌肉處於相對靜止狀態,同其餘全身數百塊肌肉處於活動狀態相異,則有損全身上下內外之陰陽開合,影響全身經絡之疏通。氣勢開展、協調和諧之太極拳架,方得通體氣血流暢之良好效果。 總結 太極拳架的每一式,都由起、承、轉、合四部份結構而成,每式的開始,全身應參與動作的每一部份,必須同時「起」動,即「一動無有不動」;經同時「承、轉」之後,全身應參與動作的每一部份,亦必須同時「合」攏,即「一靜無有不靜」。在表達動與靜的顯著標志是手、眼、身法、步當中,以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最為明顯。為完成各自的作用,由於兩手與兩腳各自所處的起點位置不同,且各自有各自的運行軌跡,加之各自運行的距離亦大有差別,故而手與腳必須同時「起」動,經不停頓地「承、轉」之後,必須同步「合」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與相當大的難度。 「單鞭」一式的兩手,繼「攬雀尾」向西的「按勢」之後,向東抹掌的開始為「起」,繼而為「承」,抹到正東方向之後,開始抹轉向西為「轉」,勾手到時鐘2點位置為「合」。現時普遍習慣練法,左掌待勾手已完成「合」之後,尚未與勾手同時「合」攏,而是遲遲才向9點位置推掌完成「合」的動作,顯然不合拳理要求。 「單鞭」在繼「按勢」之後,兩掌從西向東均勻而舒緩地抹掌之時,兩掌應從立掌漸變到正東才成為俯掌。因為「按勢」定勢之立掌屬「合」、屬「實」、屬「陽」;連接「單鞭」之「起」、屬「虛」、屬「陰」。應由陽漸變為陰,由實漸變為虛,才合「須知陰陽」、「虛實宜分清楚」之理,也才合「行雲流水」漸變之象。所以,不應將「按」定勢在西屬陽的立掌突變為屬陰的俯掌後向東抹掌;也不應將在西兩立掌不變,即「按」的定勢「合」的立掌手型不變地留給了下一式「單鞭」抹向正東之後,又將立掌不變地抹回正西才突變成勾手。如此不合太極圖陽極而漸變生陰,陰極而漸變生陽(不是突變)的原理。在「單鞭」一式的抹掌中,就陰陽虛實之變換,以及其他有待商榷的練法,尚存不少,恕不一一贅述。 「單鞭」繼「按勢」之後,兩掌從西向東抹到正東時,右掌漸變為勾手在前為之陽,向內向右化解來力至南時,已至「陽極」漸而「陰生」,左掌向右向南抹掌至正南為陰,已至「陰極」,漸而「陽生」;當兩掌在正南上下匯合時,左掌向東推掌為之陽,右勾手同時配合左掌向右對拔拉開為之陰;左掌推至時鐘9點位置的同時為之陽,右勾手同步到達2點位置為之陰。如此「陰陽互為其根」、「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中寓陽,陽中寓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單陰不能成陰,單陽不能成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現時習慣練法的勾手,勾化來力在正南已至「陽極」,若左掌不及時「生陽」將勾手轉換為陰而左手為陽,則有諱:太極圖之陰陽原理。 傳統楊式太極拳有許多兩手間運行軌跡距離極不相等之拳架,如繼「斜飛式」後的「提手上勢」右手運行距離極短,而左手距離極長兩手間運行距離反差極大,故而兩手間動態,不易完成「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要求。而「單鞭」一式繼「按勢」之後,左右兩手同時從西抹向東,又同時抹回正南,然後左手向東,右手向西,「合」為「單鞭」定勢。故而兩手運行距離基本相等,按理兩手運行速度應該相等,也較容易完成「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要求。習慣練法大有人為地將兩手運行距離拉大之嫌。 1995年新出版一本傳統楊式太極拳書籍,由楊公澄甫之門生崔毅士老先生門系傳人所著,有對「單鞭』』闡述的拳照:左腳上步正東的坐步,左右兩手上下交匯於正南。正是本文所述合拳理的練法,鼓勵著筆者解除多年疑慮,僅此,與我楊式太極拳同好商榷,若此拙文對「單鞭」勾手的認識還合拳理的話,在此引用列寧一句名言:「雞有時飛得比鷹高,但雞始終飛不到鷹那樣高。」

推薦閱讀:

台灣流傳的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動作歌訣 85式
太極拳樁法
太極拳內勁的培養
【精華】太極拳名句欣賞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