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馬爾地夫的差距在哪裡?

中國與馬爾地夫的差距在哪裡?2013-06-14 13:13:45標籤: 三沙馬爾地夫差距海洋意識對比文化分類: 署名文章

中國與馬爾地夫的差距在哪裡?

撰文/單之薔

馬爾地夫被稱為「人間天堂」,而同樣由珊瑚礁島嶼組成的三沙市,其自然景觀並不輸於馬爾地夫。馬爾地夫的珊瑚礁島小巧而繁多,三沙市珊瑚礁島的數量略少一些,但造型更為別緻。若論海水透明度、生物多樣性,三沙市更不在馬爾地夫之下。然而,因為一些現實原因,二者的現狀相距懸殊。攝影/蘭建瓊

在三沙,每一寸土地都極其珍稀,因為這裡的「土地」都是由珊瑚礁形成的(只有西沙群島的高尖石由火山噴發形成),而珊瑚礁是由熱帶海洋中的珊瑚蟲遺骸堆積而成,這種土地能不珍稀嗎?因此三沙市建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應該是:珍惜每一寸土地。

這樣說似乎是老生常談,哪裡的土地不珍稀?但在三沙市,這個問題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因為三沙市目前已開發的土地很難說是珍惜了這些珊瑚用遺骸奉獻的土地。

三沙市的珊瑚礁數量多、面積大,但有些珊瑚礁淹沒在水下,人們稱之為暗沙、暗礁或暗灘;有些在高潮時被淹沒,低潮時露出,人們稱之為「干出礁」。始終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島嶼少之又少。少到什麼程度呢?三沙市珊瑚礁的總面積至少在1.4萬平方公里以上(按不同等深線計算,會有不同結果。這個數據來自曾昭璇先生等人所著《中國珊瑚礁地貌研究》一書,僅是採取最保守的20米等深線計算的結果,而且並未統計完全),但所有「島嶼」的面積之和僅有13平方公里,後者僅是前者的千分之一。因此說露出水面的「島嶼」是三沙最稀缺的資源。

如果從珊瑚蟲造礁的角度而言,這種露出水面的「島嶼」本來不應該存在。因為珊瑚只能生長在海水中,不應超過海洋的低潮面,由珊瑚死後的遺骸沉積而成的珊瑚礁也不應超出低潮面(當然,我們這樣說,是假定地殼和海平面的關係是穩定的)。也就是說,珊瑚造就的珊瑚礁不應超出海面成為「島嶼」。

雖然珊瑚蟲不願造島嶼,但是風暴和海浪不同意,它們要像藝術家一樣創造一些作品來證明自己。它們將一些珊瑚殘骸和海洋生物的碎屑收集起來,在珊瑚礁的礁坪上(這些礁坪早在千萬年前就形成了)推來推去:東北季風吹來了,這些碎屑被推向西南;西南季風來了,它們被推向東北。最後各種力量平衡,珊瑚殘骸和生物碎屑堆積起來,慢慢地越堆越高(高度受風暴和海浪所限,不會很高)、越堆越大(面積受珊瑚殘骸和其他海洋生物碎屑來源所限,不會很大),先是形成一片沒有植被的沙洲,慢慢地,草、灌叢、喬木等植被生長起來,一個小島就產生了。這種小島被地理學家稱之為「灰沙島」,因為它是由類似沙粒的碎屑物堆成,與那些岩石裸露的基岩島嶼完全不同。可以這樣形容灰沙島:它好像一塊大蛋糕上的一顆小草莓,大蛋糕就是灰沙島所在的巨大礁盤。從其生成過程可知,灰沙島是三沙市最稀缺的土地資源。

在遼闊的南海海面以下,有著一個不為我們所了解的、高低起伏的精彩「陸地」,海底地形剖面圖直觀地反映了海底的起伏狀況:從海南島南部大陸架向東南的海底,1000米水深以下是寬度約267海里的海底高原,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就發育在高原的嶺脊上(左上圖)。北緯4°至北緯12°的海底,大陸架外是寬廣的南沙台階,南沙群島的主體就坐落在這個台階上,台階上發育著星羅棋布的礁灘和縱橫交錯的槽谷,它們構成了南沙群島現今的形態。

首府永興島就是一座面積僅為2.1平方公里的小灰沙島,但是它坐落在一個比其大數倍的礁盤上。即使在高潮時,這個礁盤水深也不過幾米。我曾經繞著島的周邊走過一圈,那時正逢落潮,島的周邊都是覆蓋著一層薄水的礁盤,有人在水中捉魚,還有人在捉高潮時進入礁盤、低潮時被困在礁盤低洼處的小鯊魚。

既然灰沙島十分珍稀,猶如皇冠上的明珠,珍惜灰沙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然而遺憾的是,我看到三沙市以往的開發並沒有在意灰沙島的稀缺性、珍稀性。

這一點,如果我們將永興島與馬爾地夫首都所在的馬累島的城市建設比較一下,就很清楚了。永興島和馬累島都是珊瑚礁上的灰沙島,巧合的是,它們的面積都在2.1平方公里左右。說起來讓我們羞愧,我們的一些專家曾經很為永興島因為面積小而放不下政府機構憂心忡忡,可是同樣面積的小島,馬累已經建設成一個常住人口超過10萬的國際化大都市,永興島還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小城鎮。《誰能給中國造一個「天堂」?》已經說過這種對比,就不多說了,今天我要說的是二者在開發時,對待灰沙島的態度。

為了比較這一點,我們來看4張航拍照片:第一張是馬累島,第二張是永興島,第三張是馬累島和它旁邊的機場島,第四張是永興島和離它7 公里左右的七連嶼。

同樣由珊瑚礁構成、面積幾乎相等的馬累島和永興島,在開發利用的格局上呈現出巨大差異:馬累島密集的高樓群蔓延至礁盤邊緣,港口就勢利用礁盤外緣的深海(上圖攝影/單之薔);永興島有多層礁盤,面積巨大,卻大量閑置,又在極為珍稀的淺水礁盤內,甚至在灰沙島內挖出3個巨大的港口,再在北邊建了一個機場和長達2700米的機場跑道(下圖攝影/馬宏傑),它們原本都可以建在別處,以便為三沙市首府的建設留出更多「土地空間」的。對海洋上極為珍稀的土地的不珍惜,正是我們海洋意識薄弱的表現。

為了給首都馬累留出更多發展空間,馬爾地夫將首都國際機場建在了2公里外的小島(上圖攝影/ Sakis Ppadopoulos / c)。永興島面積本來不大,又建有機場,如果將來開發,勢必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慶幸的是,與永興島同在宣德大環礁上的七連嶼面積巨大。如果保留永興島的機場,而將三沙市政府搬遷至七連嶼,發展天地會更為廣闊(下圖)。

從照片上看,馬累島已經充分利用了灰沙島的每一寸土地(據說馬累島有一部分是填海造就的),高樓大廈已經到了礁盤邊緣。我在馬累的一些馬路邊行走時,向下望,路外就是深海,可以清楚地看見魚群在水中游來游去。而永興島的建築物僅僅局限在灰沙島上,並沒有擴展到周邊的礁盤上。

對灰沙島最不珍惜的表現是:馬累島的碼頭建在礁盤外用圍堰圍起來的港池內,而永興島的碼頭一直伸到灰沙島內,是在灰沙島上挖出來的。灰沙島上每一寸土地的形成都要經歷成千上萬年的時間,十分不易,在灰沙島上挖出幾個大池子做碼頭,實在是不可思議,唯一的理由是那裡可以躲避風浪,但在礁盤外圍用圍堰圍成碼頭,同樣可以屏蔽風浪。

永興島建設的最大敗筆還不是碼頭,而是把佔據了大量灰沙島土地的機場建在了小島上,很難設想,三沙市政府所在的中心城市會和機場同在一個僅有2.1平方公里的島上。但馬爾地夫政府是高明的,他把首都馬累島和機場分開了—— 機場建在2 公里外的島上,二者之間用輪渡擺渡。

我曾為永興島遺憾,以為附近找不到一個可以建機場的小島。後來一看地圖,發現距永興島7 公里外就是七連嶼,那是一個有著7 個島礁坐落其上的巨大環礁。既然如此,三沙市面臨著一個選擇:把機場或者政府搬走,建在七連嶼上。我倒是更希望將政府搬走,因為七連嶼比永興島大多了。有著長達十幾公里的、呈彎曲狀的礁坪,有如一個巨大的翡翠手鐲從天而落時被摔碎,在這裡留下一段。礁坪上有7 個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小島和沙洲,遠望沙白如雪,我想古人說的「千里長沙」,說的大概就是這裡的情景吧。

從上面4 張照片的對比可以看出,在對大海中幾個小島的開發和建設上,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做得確實不如一個僅有39萬多人口的袖珍島國。為什麼會是這樣?大概是因為我們的文明一直是農耕文明佔據主導地位,我們不如馬爾地夫人理解海洋吧。
推薦閱讀:

經合組織公布最新數字 稱中國貧富差距已縮小-搜狐新聞
夫妻之間最佳的年齡差距
中國家庭貧富差距234倍 民怨四起----360在變?
美國和中國老師講灰姑娘的故事: 這就是差距!
貧富差距的現實含義:我們需要一個消費基尼係數

TAG:中國 | 差距 | 馬爾地夫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