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工具手冊(上冊)(三)

三、選體談

書體有篆書、隸書、分書、行書、草書、魏書、真書各種。初學者選擇時應采何種,說法不一。如康南海說,應從碑書人手;包世臣則主張由唐人正楷入手;也有主張從篆隸入手的。不管說法如何,似乎從楷入手已成公論。從唐至今延續千餘年,定為學書法則了。在此,筆者把另外一種初學選體方法介紹如下:

從漢隸入手

南宋人姜夔(白石)在《續書譜》中談到:「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我想這符合文字發展源流。學習書法應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遵循這樣一個原則是可行的。

清代陳介琪在《習字訣》中也主張:人人從漢魏刻石入手。他所指的漢即是隸書。

為什麼從隸書人手,好處何在呢?其優點有三:

其一,筆法簡易

其二,選型古樸

其三,易於掌握

何謂楷?楷模也。唐真書為楷法,那麼漢隸書、秦小篆書就不為楷法?我看是不公允的。在那一個時代,只要是全國通用的標準化的字體,均可稱為楷法。現在一談到從楷入手,言必稱唐楷,似乎是狹意了。我們說從隸書入手,也是從楷法入手。在這點上沈尹默先生也說:「先篆隸,後楷固然可以,先楷後篆隸亦無不可。孰先孰後,似乎不必拘泥。」沈先生是主張從唐楷入手的,然而他並不拒絕從篆隸入手。他還說:「我以為,這種說法,不能說他沒有道理。」

筆法簡易

隸書是從篆書的圓筆轉變為方筆的一種簡便易寫的書體。西晉書法家索靖(幼安)說:「損之來草,以崇簡易。黟西晉另一位書法家成公綏(子安)也說:「蟲篆既繁,草藁近偽,適之中庸,莫尚於隸。規矩有則,用之簡易。」隸書筆法關鍵在於一字一主筆的蠶頭雁尾,隸書無鉤變為使轉與波腳。(以後隸書篇詳述)而唐楷,鉤法具多(以柳體字說)

每一種鉤不經反覆練習是很難掌握的。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頭扎進唐楷,被那些繁雜的筆劃鎖住,是很難跳出來的。有些朋友練了三年柳體楷書,仍就不能離開帖獨立書寫,不敢用行楷書題款者大有人在。

從時間效益來講,隸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筆法、結構,對初學者熟悉筆性是個極好的鍛煉。

從實用價值來講,隸書實用範圍較廣。這種書體規矩有則,偏平大方,書寫速度比楷書快得多。

從提高情趣來講,楷書學了一年不見長足長進者不少。這樣,情趣低落,學習勁頭也隨之消弱,而隸書對一個初學者來說,進步是顯著的,對提高情趣和調動積極性是有好處的。

遺型古樸

隸書的造型古樸而大方,莊重而寧靜。前人說,學隸豢漢,不取唐隸。這主要是隸字的自然情趣古樸所決定的。這種漢隸的造型珍品,多為筆法與刀法協調一致的結果。(後邊專

門一篇講簡書的特點)竹簡書揮灑自如,長短錯落,可稱隸書的行草。這對初學書法的同志講,是難得的書體。當然,這不是說唐楷就不古樸了,如顏真卿的《勤禮碑》、李邕(北海)的《麓山寺碑》,都是很好的法書範本。

漢代是我國書法藝術光輝燦爛的時期,漢隸實為漢代書壇的特有成就。它上承前代篆隸的一些規則,下啟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的書法鳳范。演化派生其他書體。隋唐以後直到近代,照然楷書盛行,而隸書仍然不廢,說明漢隸有它的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崇高的欣賞價值。

易予掌撼

隸書從秦代始創,經過兩漢,在楷書未出現之前,一直為通用的漢字楷模。到了東漢,便日趨予工整精巧,結體偏平,主筆出現波磔。這樣,初學者可以抓主要矛盾,只要把一字中的主筆波磔掌握了,那麼這種字型外觀結構也就有眉目了。而其它次要之筆是不須過分刻究的。它筆勢生動,風格多樣,筆法單一,靈活自然,所求法度又不甚嚴格。而唐楷有極

嚴謹的結構和極為複雜的筆法,易使初學者落入森嚴的法度之中難以自拔。


推薦閱讀:

這座大橋主橋貫通了,它越海又穿地,中國又完成了一個壯舉
傅斯年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
【中國名山】中國五嶽名山 五嶽名山有哪些
揚州古寺匾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中國史上最著名錯別字!
【對中國落地簽的國家】中國護照落地簽國家有哪些

TAG:中國 | 書法 | 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