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話人蔘
06-21
冬季進補話人蔘 人蔘為瀕危物種,也是珍貴的中藥材,以「東北三寶」之稱馳名中外,在我國藥用歷史悠久。人蔘為五加科植物,味甘、微苦、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功效。但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又可分為紅參、生曬參、糖參、參須等。它們雖然都有補氣之功效,但又各有千秋。 人蔘的功效與分類 野山參 無溫燥之性,大補元氣,為參中上品,但資源少,價格昂貴。 生曬參 性較平和,不溫不燥,既可補氣,又可生津,適用於扶正祛邪,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紅參 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長於振奮陽氣,適用於急救回陽。 白參(糖參) 性最平和,效力相對較小,適用於健脾益肺。 浙江省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學陳孔榮副教授介紹:野生的人蔘稱「野山參」,多於秋季採挖、洗凈;栽培的稱「園參」;將幼小的野山參移植于田間,或將幼小的園參移植于山野而成長的人蔘,稱為「移山參」。園參經晒乾或烘乾,稱「生曬參」,蒸制後乾燥,稱「紅參」;山參經晒乾,稱「生曬山參」。 紅參 用高溫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功效:溫補。 白參 多選用身短、質較次的高麗參,用沸水燙煮片刻,然後晒乾。功效:性溫和。 人蔘的鑒別 區別一支人蔘的質量標準是:蘆(頭)圓長、皮老黃、紋細密、體形美、鞭條須、珍珠節多等。完全具備這些條件的,是罕見的珍品。 陳教授指出,不少人都憑直觀按人蔘的個頭進行簡單分類,認為人蔘總是大的好,大的才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其實野山參關鍵看它的參齡,越老的越貴。老百姓自家去購買時,主要還要看形:蘆,即頭;紋,肩膀那裡的螺旋紋路要細、密、深才好;須,最好的是皮條須,即柔韌性好,須上還生有一顆顆小疙瘩,叫珍珠點。 另外一個簡單的方法:野山參的須,嚼起來的味道和園參的味道是不一樣的,野山參有甘味、苦味少,而園參幾乎沒有甜味,是苦的味道。 陳教授解釋野山參有4個鑒別特點。鐵線紋:野山參主根上端的細而深的環紋;珍珠點:野山參鬚根上的多數疣狀突起;棗核狀:野山參蘆頭上生長的不定根呈棗核狀與主根垂直;雁脖蘆:野山參根莖細長略扭曲,形如大雁之脖。 人蔘服用方法 (一) 燉服 將人蔘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內,加滿水,封密碗口,放置於鍋內蒸燉4-5小時即可服用。 (二) 嚼食 以2-3片人蔘含於口中細嚼,生津提神,甘涼可口,是最簡單的服用方法。 (三) 磨粉 將人蔘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四) 沖茶 將人蔘切成薄片,放在碗內或杯中,用開水沖泡,悶蓋5分鐘後即可服用。 (五) 泡酒 將整根人蔘切成薄片裝入瓶內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適量服用。 (六) 燉煮食品 人蔘在食用時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將人蔘和瘦肉、小雞、魚等一起烹燉,可消除苦味,滋補強身。 人蔘的服用禁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條件改善,相當一部分人的活命觀已從溫飽向健體延壽方向轉變。有的人四季在保溫杯里泡人蔘當茶飲,有的人把人蔘當作口香糖嚼,有的人定時定量常年不斷,形式多樣,這都屬於濫服人蔘。濫用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專家提醒,第一次要吃好的人蔘還是吃一般的人蔘,並不能一概而論,但要注意服用量。特別是第一次吃人蔘的人,建議由少漸多,每日服一小口,逐步適應。以野山參為例,每日服不超過2克,進補要遵循「細水長流」、「潤物細無聲」的原則,不可一次猛補,會補出問題來。 每年服參的人都會有些經驗,如紅參體熱的人吃了會上火,甚至會流鼻血,因為紅參性溫,熱性體質的人並不適合吃紅參;西洋參偏涼,更適合體熱性體質,西洋參除了能補氣外,還能補陰,對內熱人群最適合不過;氣虛的人進補野山參最好,至於自己哪方面虛,氣血陰陽是否平衡,專家建議最好去諮詢醫師和藥師。正確選用人蔘,才能達到「補身」的目的。 買了人蔘如何吃當然也有講究,吃法正確才能確保讓野山參的效果發揮到極致。首先是燉法,不能放置在高壓鍋或微波爐里燉,不能用高火或旺火,需採用特製的燉盅,它有兩層蓋子,文火慢燉,保留野山參的有效成分。 燉前,在燉盅內先浸泡半小時左右,再文火蒸燉半小時,蒸燉過程中注意不要掀蓋,待降溫後直接開蓋服用,以保護「參氣」不外泄。 1、 服用人蔘後忌吃蘿蔔(含紅蘿蔔、白蘿蔔和綠蘿蔔)和各種海味。古醫書講蘿蔔「下大氣,消谷……」。現代研究蘿蔔消食利尿,與古代觀點相同,人蔘大補元氣是其最主要功能。這兩者,一個大補氣,一個大下氣,正好抵消。故有此一忌。 2、 忌飲茶。服人蔘後,不可飲茶,以免使人蔘的作用受損。 3、 無論是煎服還是燉服,忌用五金炊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食療葯膳>胡蘿蔔「小人蔘」不宜與下列食物搭配
※拍案驚奇|人蔘殺人無罪 大黃救人無功
※《你不知道的成分護髮秘密-上》
※賽過小人蔘——白蘿蔔
※呂律:第三紀孑遺植物「人蔘」。「人蔘」和「第三紀」「新生代」用德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