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何為良好生活》

讀《何為良好生活》 有一天,在微信的朋友圈裡看到一則消息,得知陳嘉映老師的新書《何為良好生活》出版了。我頓時充滿期盼。因為通過聽先生講課和讀先生的一些作品,我曾經享受到難得的思考的樂趣。我想,先生這一本專門討論倫理道德的著作肯定會有許多不凡的洞見,能幫助我們看清身邊的許多問題。而看清問題所在、原本的困惑煙消雲散時的心情和感覺,真是無比的美妙!在網上反覆挑選了許久之後,我終於買回了它。打開快遞來的袋子,拿起書,看著封面,心裡抑制不住地高興。在黃紙黑字的底封上,我讀到了激勵人心的語句:「『我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問題,而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不是選擇人生道路的問題,不是選對或選錯人生道路的問題,而是行路的問題——知道自己在走什麼路,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我們是否貼切著自己的真實天性行路。」我似懂非懂地被這段話吸引著。就像一個在森林裡摸索出路好久的人,突然看到了自己信任的尊長樹立的指示牌。儘管指示牌一時不能完全看懂,但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我小心翼翼地打開書,認真看了看目錄。熟悉的文風映入眼帘。我暗暗提醒自己,可要耐下心來,不要指望著一眼就看到你想要的答案。要真正明白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按照目錄順序讀,在第一章《倫理與倫理學》的第四小節《人該怎樣生活》中,我終於讀到了談論「人該怎樣生活」的話。不過,這一小節里的話卻給我滿懷希望的心情潑了一盤冷水。「我們誰也無法為所有人該怎樣生活提供答案,換言之,人該怎樣生活根本沒有一個對人人都有效的或有意義的答案。」我比較熟悉這樣的說理方式了。不過,我得承認,初次聽到這裡說出的話我還是感到很不適應。我有些沮喪了。我多想聽到先生告訴我們,什麼是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如何如何做就可以過上那樣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要過上那樣的生活充滿艱辛跋涉,希望先生還會鼓勵我們,讓我們不要氣餒和放棄,並告訴我們最終一定能到達。我把《人該怎樣生活》這一節又讀了一遍,看看自己似不似讀漏了什麼重要的語句,以致於誤解了先生的話。下面的一句話似乎證明我沒有讀錯:「儘管我們不可能只考慮自己該怎樣生活而對他人該怎樣生活全無所謂,人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卻並不是在為所有人該怎樣生活尋求答案。」那何為幸福生活呢?幸福生活不是對我們所有人都一樣的幸福生活嗎?我們不是都希望過上幸福生活嗎?我希望聽到標準答案,對所有人都一樣的標準答案:無論你是農民還是幹部,是男人還是女人,是河南人還是北京人,是漢族人還是回族人,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沒有答案?我有點懵。我讓自己稍微冷靜了一下,以免讓失望瀰漫頭腦。冷靜下來以後,我不禁想:先生怎麼會說出如此驚天駭俗的話呢?他難道不知道多少人會因此感到多麼的失望嗎?他根據什麼理由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樣簡直會讓人失去幸福生活的結論?我要讀下去看看,看看他下面會怎麼說。第一章總共有八小節,第五節作者談了談亞里士多德學科分類中的倫理學,第六節談了近代的倫理學分類,第七節談了他認為的倫理學是什麼,第八節則談了倫理學和勸善的關係。「良好生活」呢?還沒有出現。我忍不住又去翻看目錄,看看「良好生活」跑哪裡去了。最終在第六章的標題找到它了。第六章的標題就是:快樂、幸福、良好生活,而該章第九節的標題恰是「良好生活」。我有點慚愧。自以為認真讀了一遍目錄,結果卻把最想了解的內容在哪裡給忽略了。我又看了看目錄,從第一章結束到第六章第九節開始隔著一百八十四頁。 我意識到,自己太著急了——太著急了,距離「良好生活」還遠著呢。我要更有耐心才行。讀過先生著作的人往往有一種體會,你要從文章的開始一句一句讀下去,跟著先生的思路才能理解後面的一些結論。如果你跳過前面的章節不讀,你也許就很難明白後面他為什麼會那麼說。這是一本哲學書,談論倫理學的哲學書。哲學活動是一種窮理,是把一個道理貫穿到另一個道理,最終形成系統的說理。在窮理的過程中,我們從淺顯的道理追索到縱深的道理。為了明白後面的道理,你要從認真思考前面所說的道理開始。基於這種閱讀的經驗,我放棄了直接讀第六章的想法,而是打算按照先生的思路從前往後一頁一頁讀。我看了一下,本書總共二百九十七頁,良好生活那一節則從第二百一十一頁開始。這裡發一句領導們常有的感慨,我也很忙。在讀完第一章之後,我把書放在桌子上顯眼的一摞書中,做起養家糊口的事來。或許,前面「人該怎樣生活」沒有答案的話讓我急切的心冷了太多,讀下去的熱情消失了太多,這一放就是二十多天。這二十多天里,它每天就躺在我身邊的那摞書中,我時時能看得到它的脊部,卻沒有再翻開它。最多抽出來,看看封面:何為良好生活,行之於途而應於心。這個書名似乎帶著魔力,莫名吸引著我。十幾年前上大學時,我在一本書中讀到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臨終前的一句話,那句話從此以後就深深留在了我的腦海里。「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恰好,本書作者推崇並精研維特根斯坦。難道,冥冥之中兩者之間有一種不被我所察覺的聯繫?再次翻開這本書時,我並不悠閑,而是極其繁忙,以致於十幾天都沒能一個人靜靜讀一會書。我忍不住利用休息的一點間隙,接著第一章讀起來,第二章的標題是《功效主義與自私的基因》。我讀得津津有味,就像小時候讀武俠小說一樣,如饑似渴。社會上流行的功利主義觀對嗎?人們是幹什麼事情都為了自己的利益嗎?「看不見的手」肯定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財富嗎?我們的基因是自私的嗎?作者用他銳利的眼光、縝密的思考為我們條分縷析,辨疑解惑,就像破案一般。那時,我幾乎淡忘了要尋找「良好生活」,只是有滋有味地讀著。遇到難讀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先跳過去——或許讀著讀著就明白了。實在不明白,我想,不是還有機會向作者請教嗎?忙碌過後,是難得的假期。我輕鬆地打開書,接著上次讀到的地方,安安靜靜地讀起下面的部分。這一次,我一直讀到最後一頁才停下來。第三章談了事實和價值,第四章談實踐和目的,第五章談知行關係,最後兩章分別談性善、向善和個殊者、普遍性。合上書的那一刻,我像歷經長途跋涉終於到了目的地一樣,既欣喜又勞累。同時,也暗暗輕聲問自己:你都讀到了什麼,又明白了什麼呢?你關於幸福生活的疑問有答案了嗎?我回答不上來,腦海里只是各種概念在飄浮和閃動:倫理學,說理,利益,自私,事實,目的,知行合一,快樂,性善,個殊者等等。至於我最想知道的「人該怎樣生活」的答案,也被淹沒在作者的各種分析中。我該怎麼把它們表達出來呢?一本二十多萬字的書,都講了什麼呢?如果我想告訴自己的朋友,我讀到了一本非常重要、有意思的著作,我的朋友問我那本書都說了什麼、重要在什麼地方,我該怎麼回答他呢?就在我啞口無言的時候,突然想起曾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的兩篇文字。其中一篇是一位讀者讀了《何為良好生活》後的感受和評論,另一篇則是作者的回應。因為初次看到這兩篇文字時我還沒有買到這本書,所以當時一瞥而過,沒有特別的留意。現在我要看看,其他人讀了這本書之後都發現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況且,還有作者的回應呢。既然作者都回應了,那位讀者的評論應該有不小的份量吧。打開電腦,我搜到了那篇書評——來自作者的熟人阿堅——以及作者的回應。我匆匆瀏覽了一下書評,感覺讀者讀得很認真。可對於作者都談了哪些有趣的東西,似乎沒有文雅並且充分地說出來。倒是作者的回應,謙卑地承納自身的不足,並給大家做了解釋。我猛然體會到,先生的一種真誠和謙虛——雖然真誠和謙虛在他的書里並沒有被特別地論述。我得承認自己的懶惰,想要藉助別人的眼光來一下子看清楚自己想看、但看不清楚的重要東西。我多麼希望自己活得明明白白,不糊裡糊塗地在世上來一回,希望明白人生的道理、如何過上幸福的日子。可是,人們不是往往需要辛勤的勞作和認真的思考,才能生活得相對美好一些嗎?我的雙手或許辛勤勞作了,可我的頭腦是否認真思考了呢?對於一本自己認為富有意義的哲學書,我真得足夠認真地讀了嗎?僅僅讀一遍就夠了嗎?我不禁聯想到電視劇《西遊記》里的一段情節。據說吃了人蔘果可以長生不老,孫悟空就設法去弄了幾個回來。豬八戒拿到人蔘果,一口就給吞了下去,可惜沒有品出一點味來。吃是吃了,或許可以長生,但味呢?沒有讀出味來,或許是自己學識不夠,或許是讀得不夠仔細。但總之,我需要認真、投入才行啊!想到那裡,我就決定再讀一遍,以便能夠試著回答上面的詢問:這本書都說了什麼呢?在《序言》中,作者告訴我們,本書談論倫理學中的幾個論題,他「嘗試用當代中國普通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這些道理重新講述」,並且「嘗試講得更好些」。為什麼是這幾個論題呢?因為這幾個論題作者有體會、思考,並且前人講得可能不太對不太好。體會了這一點,我們就掌握了閱讀本書的方法:我們要試著體會作者感受到的問題,跟著作者的思路去思考他面對的問題。我們對那些問題體會的深淺,或許直接影響到我們從書中品出的味道的美度。本書第一章首先分析分析了倫理、倫理學、道德、道德哲學這些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然後談了倫理學和語言的關係。接著,從「人該怎樣生活」這一問題開始,作者對一些關於倫理學學科性質的傳統觀點做了一番批判性的考察,最終初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倫理生活總是從默會或明述的規範開始,這些規範在現實生活中磨打出來,由聖賢提煉出來,是些多多少少有道理的規範,後世乃得演繹其中得道理,相互質疑、駁斥、辯護、補充,辨名析理,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的道理系統,是為倫理學。」聯繫到作者的哲學-窮理觀,我們可以更好理解作者對倫理學學科屬性的說明。「系統地追索紛繁道理背後的更根本更普遍的道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哲學活動,從前則稱作『窮理』。所謂窮理,不是在平面上追索,而是向縱深處追索。」在本書後面的其它章節,我們還會零零散散地讀到作者對倫理學整體學科屬性的闡述。這裡緊接著的內容是,作者特別闡述了倫理學說理能否勸善這一重要的問題。作者認為,我們應首先「把說理視作不同的經驗之間求取理解的努力」,而非「從說服、達到共識之類的『效果』來看待說理」。「人際理解遠不止是一種智力活動,而首先是一種倫理態度,視對方為理性存在者的態度。」「理性首先是一種態度,誕生於互相理解的努力之際。」在勸求的種種方式中,「惟說理最真切地體現出理性存在者的本質」。「說理是一種獨特的勸求方式。」作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讀一讀第一章第八節《說理與勸求》就會有眉目了,這一章可是非常的精彩!這裡要說的是作者的一種觀點:我們與其問「倫理學有什麼用」,不如問「窮理是怎麼來的」,我們不能過於急切地看待倫理學的用處——「倫理學教人為善」之類的回答可能恰恰如此。在一個做什麼事都先問「有什麼用」的社會風氣之下,作者的話恰恰提醒我們不能太著急、太功利了。有些大用,或許是我們一時看不到的,我們要有耐心。當然,它的用處肯定是有的。在第二章,作者從社會上佔據主流意識的功效主義——utilitarianism,一般譯為功利主義——開始反思倫理生活。在對功效主義的主要觀點做了一番考察之後,作者認為幸福計算本身就有種種困難,而僅僅從經濟利益的角度看待我們的生活則使「最有意義的的東西------都落到了眼帘之外」。利益最大化的流行觀念降低了人們對現實的理解力,而僅是求自利的人則並不必然為社會帶來善果。本章末尾,作者揭示了「自私的基因」等概念對人們的誤導,告訴我們「科學只能揭示機制意義上的原因」,而對人性的總體研究——發現人的本質——需要我們從有別於科學的另一個層面上來思考。例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層面。作者的分析暗示我們:不能迷信科學研究。接著第二章,作者在第三章里探討了從「是」能不能推出「應當」這一問題,進而區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並闡述倫理學的學科屬性。實然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我們聯繫著將要做的事來認知事實。有些事我們之所以應該做,那是因為這些事本是如此構成我們的生活——其中,描述那些事的詞本身就表達了事物的應然關係。例如,借錢要還。自然狀態是實然和應然的和合處。科學研究只研究實然,與我們應當怎樣做沒有關係,它追求一種解釋理論的一致性。道德上的應然是「生活中的深層道理」,給予生存以深度。在典範那裡,倫理生活中的實然與應然和合在一處,「實然展示了應然」。和自然科學比起來,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包含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涉及價值、動機和意義。和社會科學比起來,人文科學則是聯繫著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價值和意義得到領會,而非把研究對象所含有的意義與價值客體化。倫理學探究跟我們自己相連的道理,「意義和價值對倫理學探究本身具有構成性」。此外,意義和價值的探究不是單向的,而是「最廣泛意義上的交談或對話」。作者認為,「各種倫理學都或明或暗含有特定倫理評價與倫理理想」,但評價並非全是主觀的。在倫理學中,我們要避免全是主觀的評價,而非不做評價。「事情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是否做出評價,而在於所做的評價是否有道理。」「要擺脫主觀任意,並不靠憑空把評價予以懸置,更不是要把評價偽裝成中性的描述,而在於對自己的態度保持反省,為自己的評價提供理據。」倫理學「重在提供理據」。「倫理學所關注的始終是人類生活的目的,或廣泛意義上的善好,以及與目的內在關聯的規範與實現途徑。」以上多為摘抄作者的原話,聯繫上下文的推理過程,大家會感覺發人深省——社會生物學的觀點會不會導致倫理學的消失呢?第四章的標題恰好聯繫著第三章的結尾,開始討論實踐中的目的。作者從我們的一些日常活動入手,分析了目的-手段的思維方式中存在的問題。認為有些目的並不外在於手段-途徑之外,而是內在於手段-途徑之中。有些活動的目的使得那些活動成立,而非先有個活動然後指向外在的目的。「目的是為活動而設,」例如街頭下棋,純粹是一種遊戲。有些活動單單求取外部效用,如為了謀生的挖溝。有些活動並非僅有外部的效用,還有自身的內部意義,例如繪畫;即使外部效用很強的活動,也不能全依效用來評價這種活動的價值,例如行醫。通過對遊戲和單純取效兩種極端活動的分析開始,作者透視了我們實際活動的複雜內容。進而區分出活動的內部效用和外部效用,以便我們更合理地看待和評價一種活動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各個一心為自己謀利,不僅無法造就一個幸福社會,甚至很難為我們自己帶來幸福。」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麼益處,「在深處賦予勞作以意義。」傳統的衰落和現代的分工生活,導致了人們的意義流失。而在很大程度上,「傳統成為實然與應然的和合之所」。在具體的做事中,我們的本性逐漸顯現。通過對自己真實天性的體察並貼著它前進,我們可以在一種職業的精進中實現具體的理想。在第四章第九節《學醫是為了懸壺濟世嗎?》中,我們可以讀到本書底封上最後那段作者最富有詩意的話。對於我們正在選擇人生道路的年輕人來說,認真聆聽這一段話,或許意義非凡!緊接著第四章,作者在第五章開始討論知行關係。在引述了傳統的知先行後說和知行合一說後,作者先對近代哲學家賀麟的知行觀——知是主,行是從——做了一番批評性的考察,最終從深知和淺知的角度來思考實踐之知。「所謂深知淺知,在於一樣知識是否深深嵌入了特定行動者之中。」「說到實踐之知,則惟當一個道理深深契入行動者的身心,才算真知------所謂知行合一,並非主張知行總是一回事,而是說,知到切身處,知與行就合一了。」「知行兩分和知行合一的區別------在於在某一個維度上,知行合一體現了對知行的深層理解。」作者的這一思路受明儒王陽明啟發,可謂慧眼獨具。同時,作者藉機指出,「論理的作用在於發掘深層道理,通過闡明這些深層道理消除常理中的矛盾,改變淺俗的看法。」而深層道理必在常理中有其萌端,倫理論理必須與常理相通。「倫理學不是修身書------而是致力於貫通實然與應然,在我們的既有理解之中挖掘更深層次的理解。」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怎麼在不同的章節反覆闡述倫理學的活動方式和內容。把這些章節聯繫起來,我們才可以比較詳細地了解作者的倫理學觀點和態度。接著知行問題,作者區分了心理和心性兩種看問題的角度,指出為什麼屈原不需要心理治療。另外指出,「理論可以指導製作,但沒有理論指導實踐這回事」。我們不能指望倫理學來指導倫理生活,但倫理學可以通過改變人們思考倫理問題的方式,通過促進實踐中的明理而提升實踐品質。「作為基於實踐活動的論理,倫理學-政治學必須努力保持與實踐明慧的聯繫,保持對實踐活動本身的真切體會。」 那麼,我們通過什麼途徑來培養人們的德性呢?作者的回答是,以默會方式起作用的典範。這裡,作者提醒我們注意威望和權力之間微妙而根本的區別。對於關注人們品德教育的人而言,務必留心本章的論斷了。也許你不認同,但它值得你認真聽一聽,靜靜想一想。現在,我們終於到達第六章了:快樂,幸福,良好生活。僅僅這些詞,似乎都給我們帶來希望。在批評了快樂等同於善好的觀點以後,作者通過指出慾望和目的的不同告訴我們,我們並不是總為了快樂而去行事。「快樂主義這種初級反思把快樂當成了行為的結果,再進一步當成了生活的目的,由此產生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議論。」作者給我們傳達了一種「志意之樂」——融化在所事之中的快樂。「快樂伴隨或內嵌在互動中」,快樂好不好依據與該快樂聯繫在一起的活動的好壞而定。施虐讓人不齒!如果快樂可以分成品級,那品級則由行為的品級而定。而苦,則「提升了樂的品級」。「我們崇敬英雄,因為他不畏苦難去從事英雄的事業,而苦難沒有壓倒他。」快樂天然上揚,而德行的快樂「完全來自所行之事的上升」。「有德者之樂於德性,正如俗人之樂於聲色一樣自然。」快樂、幸福和良好生活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是良好生活呢?作者告訴我們,良好生活一方面行為良好,另一方面日子也過得好。「良好生活首先從品性、識見、有所作為著眼來看待生活。」我們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這個現實里建設自己的良好生活——「這種建設包括批判與改造」。此外,從馬斯洛自我實現的幸福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思考人生,進而抵制狹隘物慾的宣傳,抵制其他人用抽象道德規則對大家人生的規劃。讀完這一章,我意識到,自己是不是要走自己的自我實現之路,並從現實開始建設自己的良好生活呢?我不應該還是要別人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在對明慧的學習中走好自己的路——貼著自己的真實天性。然而,我難免想知道:自己的真實天性是什麼呢,善還是惡?在第七章,作者就帶著我們去審視關於性善性惡的各種觀點:性善,性惡,性無善無惡,性有善有惡等等。在做了一番分析之後,作者卻從善「不與惡做對」著眼,指出孟子的人性向善說比告子更具哲人眼光,更有深度。「揭示性這個概念中有向善這個維度,可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善惡非完全對待之物,看到性與自我的聯繫——性不是固有不變的東西,而是在不斷自我完成的過程中所成就者。」「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努力才使得目的與過程內在地聯繫在一起,才使得目的賦予整個過程以及每一步以意義。向善賦予生活——日復一日的生活過程——以意義。」這應該是本書最深刻的發現之一了,值得我們反覆品味。善好乃萬物之所向,萬物完成其本性才是善好。無人有意為惡。我們的德性是一種習得,而非本能,但這種習得德性確是我們的自然天性。「自然里,不僅有然,還有自。」「天性或自然,指的不是本能式的反映,而是學習達到的反應。」「我們靠培養更高的德性成就自然。」「性貫穿在一生的努力之中。」有德之人——典範——融合了是與應當,展示了應當和能夠。我們學習者的向善之偽——不時考慮怎樣做合乎道德標準——「不是背離自然,而是達乎自然的努力」。讀到這裡,我對自己該怎麼做似乎若有所悟,並有些慚愧地反問自己:我努力了嗎?下面,就是本書的最後一章了。作者帶領我們反思,有普遍的立身之本嗎?在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人們總說什麼什麼都是相對的,那麼有沒有唯一的標準呢?在分析了相對主義、何懷宏的底線倫理、漢斯-昆的真正宗教後,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普遍者必然高於個殊者嗎?作者對普遍主義整體上有所保留,並指出「思想者不可迷戀這種凌駕於一切特殊性之上的普遍性」。我們要克服一種絕對的相對主義——「把本來相對的生存拔高為一種絕對的主義,一種不可能調整和改善的生存」,而無需克服拒斥抽象普遍主義的相對主義。我們通過打破自己的隔絕來克服相對主義——通過哲學的翻譯-會通來面對爭論,並試著解決那些爭論。哲學的努力在於感知陌生領域的真理,它努力的方式是轉送、翻譯和會通。在這裡,我們可以再次看到作者反覆思考的問題:哲學意味著什麼?以及,倫理學該做什麼?對於「人該怎樣生活」,《何為良好生活》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對每個人都有效的答案。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該怎樣生活」一定沒有答案。只是要想知道自己該怎樣生活,怎樣過上幸福、良好生活,只能我們自己在生活中慢慢體會和探求。做為獨立個體層面的我,要學會把各種道理匯通到自己的心身之上,在對各種道理的掌握中結合自己的天性和環境給自己一個答案。我們可以是自己性命的主宰,可以享受到自答的自由。作者的思考在某些層面上為我們做了寶貴的指點,這些指點或能幫助我們解決自己人生中面對的許多疑惑和困難——如果我們足夠耐心和認真傾聽的話。但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自己需要真誠的努力。答案,在切近的思索中露出端倪,在各種淺深道理的貫通中逐漸顯明。感謝先生的努力,我們走到了少些迷霧的路上。
推薦閱讀:

家是人生的驛站、生活的樂園
男票在北京有房有車年薪20萬 婚後生活大概什麼層次?
忙著生忙著死何時停下看看你的生活
少女心爆棚的草莓豆腐蛋糕
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輸出到全世界?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