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殺入公有雲,會給雲市場帶來什麼新活力?

中國是一個瘋狂的市場,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PC、手機、汽車等市場,而在雲計算領域的巨大潛力,也讓中國市場被業內IT巨頭瘋狂追捧。

雖然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使用一些私有雲服務,但公有雲將是雲計算產業的發展趨勢,公有雲的規模、大數據處理能力等是私有雲不可比擬的。其規模和處理大數據的能力都優於私有雲。

隨著國際巨頭亞馬遜、微軟、IBM等進入中國雲計算市場,國內雲服務商們紛紛使出看家本領爭搶公有雲市場。他們其中不乏財大氣粗的互聯網電商、傳統的基礎運營商、以核心技術取勝的新銳企業還有包括從IDC業務轉型過來服務商,同時傳統的IT基礎架構提供商也開始開展公有雲服務。

在剛剛結束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華為將在今年7月正式推出公有雲服務。

對於中國公有雲市場的挺進,華為只能算是後來者,對於運營商起家的華為,能有如此的魄力,無疑是對原有路線的一個清晰的重新認識和定位。這是智慧的凝結,是團隊上下勇氣的突破。

那麼除此之外,華為殺入公有雲,還會給雲市場帶來哪些新活力呢?

雲轉型 需要跑得更快

雲時代,順勢而為,向雲轉型應該是眾企業們左思右量的一個過程,當環境逼著企業去改變、創新,縱有先行試水者,恐怕也難免有幾分擔心:畢竟欲速則不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華為可能是一個"實幹家"的形象。雖然全面進軍IT市場沒幾年功夫,但目前已形成從計算、存儲到網路,再到操作系統的端到端雲計算解決方案。

時光追溯到四年前,在華為雲計算戰略發布會上,很少在公開場合出現的任正非發表了一個在業界備受關注的講話:"華為20年來,從青紗帳里走出來,一個孤獨的農民,走在一條曲曲彎彎的田間小路,像當年堂·吉訶德一樣的封閉,手拿長矛,單打獨鬥,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當我們打開眼界一看,我們已經不得不改變自己長期的封閉自我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深思與焦慮中的華為。

的確,過去做運營商生意需要穿皮鞋、西裝、打領帶,而現在做企業業務,則需要穿運動鞋、牛仔褲和T恤,因為"需要跑得更快"。

華為在2010年底啟動"雲帆計劃",正式宣布進軍雲計算。2011年10月,華為宣布成立IT產品線。2014年,華為正式發布其名為Fusion Sphere 5.0的雲操作系統。

經過近五年的發展,華為推出了一系列基於雲計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伺服器、存儲、分散式雲數據中心等均積累了不少用戶基礎。有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全球建設了40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20個雲數據中心。

從幕後走向前台 總要拿實力說話

在這個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一進入企業市場就瞄準雲計算、大數據這些虛無縹緲的新興領域的華為,也曾被打上過無數問號。對於要不要進入公有雲市場,華為的態度一直是瞻前顧後,遲遲不露頭角。

當談及為何在國內推出公有雲服務時,徐直軍表示,主要是希望能夠向客戶展示一個完整的雲服務解決方案,華為在提供公有雲服務的同時,也將可以向運營商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而在國外,華為將仍然選擇與其他運營商合作,為他們提供公有雲解決方案。

對於華為進入公有雲市場的初衷,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也發表了看法,他認為IT設備的變現既可以是賣產品的模式,比如賣計算、存儲產品,也可以是提供服務。大型企業既要有私有雲,也對公有雲有需求。華為的雲計算能力能讓企業在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方便地遷移,因為華為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基於同一個架構,這樣可以讓企業能夠享受到公有雲的成本優勢。

當然,對於華為而言,直接進入公有雲市場,也意味著與自己的最大客戶群--電信運營商,產生直接競爭。目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聯通等運營商均在公有雲市場磨刀霍霍。事實上,華為本身也是運營商雲服務背後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那麼這其中會不會有必然的角色衝突呢?徐直軍認為,首先,目前運營商在公有雲業務也還沒有做起來;其次,如果華為未來做得好,還可以與運營商合作。

雲生態建設將更加開放、創新、融合

隨著雲服務產業鏈的不斷發展完善,雲端合作與雲生態的建立,成為了雲服務商發展的重點方向。未來的競爭將是產業生態圈實力的競爭。在整個雲服務產業鏈中,IaaS解決了雲服務的基礎資源,PaaS奠定了雲服務的基礎能力,而SaaS最貼近最終用戶,為客戶形形色色的細分需求提供最直接的應用支持。為覆蓋到更廣泛的客戶需求,IaaS和PaaS服務提供商需要與為數眾多的開發者群體達成合作,吸引開發者在其平台之上開發SaaS應用,實現共贏。未來圍繞生態建設的云云合作,將愈發普遍,雲端服務生態體系將更加完善。

目前,華為已經在從研發層開始構建生態圈,比如建設了多個聯合實驗室,不僅是服務運營商和大型企業,更用來為合作夥伴驗證可行的方案。

徐直軍表示,網路要走向雲化和IT化,不管運營商還是企業的IT系統,都要從支撐走向價值創造,這樣,就把網路從靜態帶到動態,實現定製化。而這個過程中,如果華為僅僅為運營商提供產品是不夠的,要為合作夥伴注入新的能力。可見,服務才是未來的關鍵。

當前,移動寬頻、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可謂是客戶共性最關注的前四大技術。華為企業業務與合作夥伴一起,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滿足企業客戶端到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需求。華為雲計算的客戶既有運營商,也有能源、金融、交通、媒資、製造業等垂直行業廠商。目前,華為雲服務正與眾多合作夥伴緊密合作,致力於為周邊地區提供像電一樣方便的信息應用與服務,打造完善的區域雲計算產業生態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合作夥伴眾多,華為無法再像以往那樣包打天下,只能成為生態鏈的一環,因此華為儘管產業線已經夠長,也不得不打造生態圈的理念,推動華為的標準和技術為更多合作夥伴來接受,樹立華為的領導地位,避免在龐大的生態鏈中被旁路。

據了解,華為成為OpenStack的金牌會員已有兩年多。在OpenStack的網站上有所有成員企業、開發者做出的貢獻的實時統計,無論是對"較大改動體驗"還是"Bug修復"的貢獻,華為都排在前十名。華為對OpenStack的總體貢獻率排名第四,是除互聯網企業Google、Facebook和雅虎之外的唯一一家IT企業。

對華為而言,對OpenStack的支持恰恰是其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一步。OpenStack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廠商和客戶的關係。OpenStack正在重構市場秩序。作為沒有任何包袱的"後來者",這也是華為突破固有市場格局的捷徑。

從通信廠商(CT)向通信和IT融合的ICT轉型,是華為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戰略部署。

在華為看來,雲計算映射到技術上便是融合,映射到產業上便是開放。華為就是要通過計算、存儲、網路、虛擬化、數據中心等技術的創新和融合,採用開放架構與第三方系統融合,實現精簡部署、精簡運維和精簡管理,快速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提升企業效率,進而實現"敏捷商道"。

真正比拼安全的時代來臨

雲計算的發展勢頭近年來日益迅猛,眾多企業開始享受雲計算便利的計算資源服務、大數據沉澱與挖掘帶來的產業創新同時,業界也一直存在關於雲服務安全方面的挑戰與質疑。

用公有雲技術的業務系統,數據對於用戶來說,必須是絕對安全的和可訪問的。當今全球的各種挑戰使得這個目標還遙不可及。

比如,公司可能會遇到自然和人為的災難,黑客的攻擊可能會導致整個業務系統中斷。華為採用桌面雲的最主要驅動力就是為了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據了解,華為建設了一個十萬個研發人員的桌面雲,而這個桌面雲很好的解決了華為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

  

目前,華為通過同英特爾、趨勢以及瑞星的合作,提供中國的可信計算標準,通過和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安全、穩定、持續發展的生態鏈,從而解決公有雲的安全問題。

雲計算的發展勢頭近年來日益迅猛,眾多企業開始享受雲計算便利的計算資源服務、大數據沉澱與挖掘帶來的產業創新同時,業界也一直存在關於雲服務安全方面的挑戰與質疑,未來仍將繼續。

價格戰背後 會留下誰?

去年,谷歌率先大幅度下調了雲服務的價格,亞馬遜、微軟緊隨其後,國內的阿里雲也宣布下調其售價。激烈的價格戰本身在反應行業本質的同時也在體現行業的殘酷性。、高效的雲服務管理、更多的客戶、更低廉的IT設備購買價格、更有效率的運營、更低的價格,在這個公有雲開始越來越成熟的商業模式中,價格的不斷下降伴隨著的是資源的越來越集中。隨之而來的是新競爭者越來越難以進入,行業的門檻在不斷提升。

今年,中國的雲服務市場將真正進入"跑馬圈地"的時代,"慘烈"的市場競爭會讓這一市場重新洗牌,既定的技術積累、資源、數據中心的搭建和價格都形成了相當的門檻。面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經過技術創新能力、商業模式創新的激烈比拼之後,中國的公有雲服務市場可能最終只剩下幾個巨頭。最終誰能鼎立雲端,我們拭目以待!

(文/飛揚)


推薦閱讀:

3月「綠色應用」達標報告發布!多款短視頻應用未上榜
如何選購華為榮耀9和華為榮耀v9?
華為汽車終於下線,15萬起一炮而紅,伴隨掌聲訂單突破10000台
華為榮耀4c價格?
華為Mate10全4G雙VoLTE有何不同?

TAG:市場 | 華為 | 活力 | 公有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