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人物
五祖七真是道教全真道歷史和信仰上,對全真派內五位祖師和七位真人的合稱。「五祖」依次為王誠(通稱王玄甫)、鍾離權、呂岩(通稱呂洞賓)、劉操(通稱劉海蟾)和王嚞(通稱王重陽);「七真」指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和孫不二。 隨著元代中後期全真道與南方內丹派的結合,原來流傳於北方的全真道被奉為「北宗」,而流傳於南方的內丹派則被奉為全真道「南宗」,因此「五祖七真」的涵意亦發生了變化。原本全真道的五祖七真被稱為「北五祖」和「北七真」,而南方內丹派的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及白玉蟾被奉為「南五祖」,若果再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被奉為「南七真」。 需要注意的是,「五祖七真」是全真道信仰中對其派別道脈傳承的看法,並不能當作是全真道歷史發展的完整解釋。
五祖七真簡介
道教五祖有南北二派。據呂祖全書仙派源流雲:「大道之傳,始於太上老君,而盛於呂祖。溯其源,少陽帝君得老君之傳也。兩傳而得呂祖雲。蓋少陽帝君王玄甫,傳正陽帝君鍾離雲房。鍾離祖傳孚佑帝君呂純陽。
呂祖傳海蟾帝君劉成宗;又傳重陽帝君王德威」。按此係為北派五祖,系出少陽祖師一脈傳承者也。
北派五祖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 王玄甫
正 陽 開 悟 傳道垂教帝君; 鍾離權純 陽 演 正 警化孚佑帝君; 呂洞賓海 蟾 明 悟 弘道純佑帝君; 劉海蟾重 陽 全 真 開化輔極帝君; 王重陽
少陽帝君仙跡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為第一祖。姓王諱誠,字玄甫,號少陽,又號東華子。系天仙東王公所降生,乃亦稱為東華帝君,生於戰國時。據《金蓮正宗記》雲:東華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道,授以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東華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盡得其妙。遂隱居於昆崙山煙霞洞,結草奄以自居,額曰東華觀。度門人正陽子鍾離雲房,嗣弘法教。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正月詔封其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後元武宗又加封為「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
正陽祖師傳略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稱正陽帝君,姓鍾離名權,五代京兆咸陽(今陝西咸陽)人,號和穀子,一號正陽子,又號雲房。面容慈善,身材魁梧,美髯俊目,身長八尺。歷仕漢、魏、晉為將軍,後因兵失利,退隱終南山,得東華帝君授道真訣,復隱晉州羊角山,於正陽洞修鍊登仙。強調內丹煉養,創內丹藥物、採取、火侯之理論,崛起內丹道之先聲,故被全真教尊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詔封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
純陽祖師聖跡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稱孚佑帝君。姓呂諱岩,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唐德宗貞元丙子(796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眾見一白鶴,自天而降,飛入母之房中,隨即呂祖降生。山西蒲坂縣(今山西濟縣)永樂鎮招賢里人。傳說咸通三年(862)六十四歲進士及第。後游長安,遇鍾離權,經過「十試」,乃授以「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文」。百餘歲而童彥,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路徑,改丹鉛與黃白之術為內功,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教理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北宋宣和元年(1161年)詔封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海蟾祖師仙跡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時道士。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以號行。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為遼進士,又說名哲,字元(鉉或玄)英。事燕主劉守光為丞相。好黃老之學。一日,有道人自稱正陽子來謁,海蟾待以賓禮。道人為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並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一文置几上,累十卵於金錢上,若浮圖狀。海蟾驚曰:「危哉!」道人曰:「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盡以其錢劈破擲之,辭去。海蟾「大悟」,遂棄官隱於華山,終南山。相傳得道仙去。元世祖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重陽祖師傳略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創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應武舉,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吉,字知明,號重陽子。咸陽(今屬陝西)大魏村人。政和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出身豪門,偽齊阜昌(1130~1137)時曾應禮部試未第,金熙宗天眷(1138~1140)時應武舉,中甲科。年四十七,頓猛省,解組歸。棄妻兒,拂衣塵外。游終南山,遇正陽祖同純陽祖二師,因再拜求道,密授金丹口訣。次年復遇二師於醴泉觀,更授金丹真旨。大定八年和九年間創立「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主張儒、道、釋三教的合流,提倡「全神鍊氣」,「出家修真」,不煉外丹,並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封為「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著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十五論》等。度化弟子有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女)等,後世稱「北七真」。又分別創立遇仙、南無、隨山、龍門、嵛山、華山、清靜七派,極大地弘揚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南派五祖
南宗五祖系由海蟾祖師所傳之紫陽派的祖師 姓張名伯端 張紫陽翠玄杏林真人 姓石 名 泰 石杏林道光紫賢真人 姓薛 名 式 薛道光泥丸翠虛真人 姓陳 名 楠 陳泥丸瓊綰紫清真人 姓葛名長庚 白玉蟾
張紫陽真人傳略
984--1082)北宋道士。悟真紫陽真人姓張名伯端,字平叔,浙江台州天台縣人。力習儒業,歷久不第?改學玄道,通三教典籍,及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因未遇至人,常游西蜀。年八十二,感遇海蟾祖師,傳授金丹藥物火候之秘。改名用誠,號紫陽。熙寧八年(1075)作《悟真篇》,宣揚內丹修鍊和道教、禪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修鍊方法,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被全真尊奉為南宗五祖之首,紫陽派的祖師,稱「紫陽真人」
石杏林真人事迹
(1022--1158)宋代道士。翠玄杏林真人姓石名泰,字得之,號翠玄子,號杏林,常卅(今屬江蘇)人。性好黃老之道,宋神宗元豐年間,得遇紫陽師,授以大丹秘法,修之。經常行醫救人,不受答謝,惟願植一杏樹,久遂成林,人稱之為「石杏林」。主張以修鍊內丹(亦稱「修性命」)為主。強調「只尋身內葯,不用檢丹書」。至崇寧丙戍年,時八十五歲,綠髮朱顏,神宇不凡,苦修道成,又號紫虛子
薛道光真人事略
(1078--1191)宋代道士。道光紫賢真人姓薛名式,字道源,陝西鳳翔府寶雞縣雞足山人。初為僧,居福安寺,參修長老,深明佛法。宋徽宗大觀時,忽念談禪不能長生,志向金丹玄學。丙辰歲得遇石翠玄真人,因語昔時傳道之故,道源聞言,即稽首皈依,求受玄功。翠玄真人見其誠意,乃授以丹道,後改名道光,號紫賢。成道後人稱為道光紫賢真人
陳泥丸真人事迹
宋代道士。泥丸翠虛真人姓陳名楠,字南木,號翠虛,廣東惠州博羅縣白水山人。好黃老道學,先遇黎母山靈人,授景霄火雷琅書,能捏土為葯醫人,故號泥丸翠虛。政和(1111--1118)中,擢道院錄事。後遇薛道光真人,授以刀圭大丹,居羅浮山,煉成仙去。
白玉蟾真人傳略
(1194--1229)南宋道士。白玉蟾真人本姓葛,名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瓊州(今海南島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十二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遂篤志玄學,別家遍訪名師,苦志修鍊,參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歸羅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後居武夷山得道,稱為瓊綰紫清真人何為道教七真
七真是由王重陽祖師一脈傳承者:一,邱長春、二,劉長生、三,譚長真、四,馬丹陽、五,郝廣寧、六,王玉陽、七,孫不二、是為北派七真也龍門派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 真君 丘處機隨山派 長生輔化宗玄明德 真君 劉處玄南無派 長真凝神玄靜蘊德 真君 譚處端遇仙派 抱 一 無 為 普化 真君 馬 鈺(馬丹陽)華山派 太古廣寧通玄妙極 真君 郝大通嵛山派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 真君 王處一(王玉陽)清靜派 清靜淵真玄虛順化 元君 孫不二邱長春真人傳略
(1148--1227)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在寧海昆嵛山(今山東牟平東南)出家,拜王重陽為師。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入蹯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攜一蓑,人稱「蓑衣先生」。隨後赴隴州龍門山隱居修道,為龍門派創始人。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召之,翌年應詔與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十八人同往西域雪山。太祖問為治國之方,丘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賜號「神仙」,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賜居太極宮,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贈為:「長春主道演教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是為龍門派祖師。清乾隆皇帝贊其曰:「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止知濟世有奇功」。
劉長生真人事迹
(1147--1203)金代道士。劉長生姓劉名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山東萊州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事母至孝,立誓不婚不宦,清靜固守。屢欲修道,其母不許。至孝宗五年,其母棄世。大定九年(1169)重陽祖師見其神采不群,引之入道。後常乞食鍊形,離人遠物。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二月初六日,處玄羽化登仙,行世五十有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其為「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元武宗加封為「長生輔化宗玄靜明德真君」。俗稱隨山劉祖,留傳隨山派。譚長真真人傳略
(1123--1185)金代道士。長真真人姓譚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河南洛陽人,後遷山東寧海州,生於金天會元年三月初一日。幼時失足墮井,坐於水而不警,後遇人救起。年十五有志於文,因感風痹疾。大定七年(1167),聞馬丹陽拜王重陽為師之事,遂棄家往拜重陽為師學道,宿疾頓除,後授道訣。至淳熙丁未年七月十二日仙化。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春正月贈封為「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武宗加封為「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為南無派祖師。馬丹陽真人事略
(1123--1183)金代道士。丹陽真人姓馬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生於金天會元年(1123年)五月二十日子時。母夢麻姑賜丹一粒,吞之覺而有孕。遂名從義,字宜甫。兄弟五人,丹陽居其次,家財巨富。幼時常誦乘雲駕鶴之詩。長娶孫氏女,生三子。年四十五,遇重陽祖,乃乞為師!授得真訣。孫氏亦好道。金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王重陽祖師自從終南山來寧海傳播全真道,見面一句:「終南不遠三千里,特來扶醉人,宿緣仙契有知己之尋耳」。令丹陽大吃一驚,遂拉妻子孫不二拜於重陽祖師足下,以王重陽為師,出家學道,捐資為其築庵,,名曰「全真庵」,從此,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全真道正式建立。後夫婦相繼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其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元武宗加封為「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俗稱遇山馬祖,留傳遇仙派。郝廣寧真人事迹
(1140--1212)金代道士。廣寧真人姓郝名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山東寧海人,生於金熙宗天會十八年正月初三日。初名玲,號恬然。事母至孝,有出塵修真之志,好讀易,曉卜筮。年二十八,遇重陽祖於寧海州,背坐於石。郝曰:「請先生回頭」!重陽祖曰:「君何不回頭」?郝忽驚異!遂拜為師。重陽授以二詞,郝大悟曰:「有母在,未能即入道」!次年母終,遂棄家尋師,入昆崙山受道真訣,後乃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賜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俗稱華山郝祖,留傳華山派。
王玉陽真人傳略
1142--1217)金代道士。玉陽真人姓王名處一,字靜通,號玉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宋高宗紹興十二年三月初十日,其母夢丹霞披體而生。七歲時疾死而復甦,由是知生死之事。大定戊子年,聞重陽祖師至州,往迎之,拜為師。重陽攜之至昆嵛山煙霞洞修仙,授以真道口訣。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封為「玉陽體玄廣度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俗稱嵛山王祖,留傳嵛山派
孫清靜仙姑簡介
(1119--1182)金代女道士。清靜仙姑姓孫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山東寧海人,生於金天會二年正月初三日,母夢六鶴飛舞於庭,一鶴入懷,覺而遂生。孫姑性慧聰明,溫和慈善,嚴於禮法。長適馬丹陽,克盡婦道,生三子。與夫丹陽拜重陽祖為師,築全真庵學道。後孫姑從風仙姑居洛陽風仙洞,修鍊七年,道成。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贈為「清靜淵真順化真人」。元武宗加封為「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俗稱清靜孫祖,留傳清靜派
七真
推薦閱讀:
※金陵十二釵圖冊究竟有多少人物?
※四個買菜的男人(上)
※李天金為馬雲擋子彈是怎麼回事?
※道教清朝人物:王常月、施道淵、陶素耜、張清夜、閔一得、婁近垣、黃裳等【人物】
※人物|戰勝大魔王的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