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夫妻「假日被迫害症」——對孩子也是人際關係身教

化解夫妻「假日被迫害症」

鄧惠文(台灣精神科醫師婚姻與伴侶治療)

年假剛過,你們夫妻是否為了要不要參加「對方的」家族聚會而有所爭執?

面對這些不得不參加的聚會,怎麼調整才不會不開心呢?

有一個先生非常孝順,希望太太也能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剛結婚時在先生的央求下,太太雖然都配合,但小夫妻始終對於「要花費多少精力、時間去照顧公婆」這個議題有很多的拉扯。等到兩人有了小孩,小家庭能支配的時間更加緊縮,先生按照往常慣例,要求太太挪出一樣多的時間照顧公婆,讓太太感到愈來愈荒謬,終至難以忍氣吞聲。

有一回婆婆生日要舉辦宴會,先生希望太太帶小孩全家都參加,但太太認為連續好幾周的應酬,她無法再忍受。這一年來花在跟先生原生家庭的聚會也已經夠多了,那個周末她想帶小孩去看展覽。

但先生堅持太太一定要去,因為,「如果你不來,叔叔、伯伯、姑姑、嬸嬸,大家會一直問我,你在哪裡?我根本招架不住。他們會以一種『你跟太太是不是出了問題?』的眼光來質疑我。」長輩們會揶揄他治不住太太。如果她不去、先生便無法脫身,甚至大家會逼他當場打電話給太太,「你跟我去一下、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在場就好了。」但太太無論如何都不願意,長久累積下來的憤怒,讓她認為「先生連她最後一個假日都要剝奪和迫害」!

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這對夫妻平常感情並沒有不好,太太覺得,平常已經為公婆犧牲了那麼多,在那一刻她會很納悶:「為什麼先生都看不到我的委屈與付出,為什麼他就是不願意挺我一次?」

我會建議,第一,太太不要一直去想「為什麼先生不為你站出來」,而是去想想,先生跟他爸媽的關係是延續了幾十年,彼此已經有既定的角色相對位置,沒有辦法被反轉;或者,反轉是會帶來革命跟風暴的。再來,思考一下現在發生的問題「不參加本周婆婆生日宴會」,對於先生跟父母過往的習慣性角色關係,將造成什麼挑戰?如果光指責另一半不挺我、卻不能解讀這一點,就找不出解決方法。

幸好這位太太女方這邊有一個很親近、有智慧的阿姨聽她抱怨後認為:她描述自己好像遭受一個強大的父權迫害,阿姨看到的卻是一個小男孩,在親戚朋友、三姑六婆包圍之下,被嘲笑「叫不動他老婆」,阿姨認為先生其實是一個無助的小男孩,在懇求太太幫忙解圍。年長阿姨的觀點是:「我結婚好幾十年,婚姻能走過來,有時候也要願意去看先生需要你的幫忙,要覺得自己很棒,可以幫助他,而不是自己很渺小、被強迫參加一個宴會,你只要動動一根小手指,打扮得漂漂亮亮、搭車去,就可以幫他解決一個大問題。」

我非常同意這位阿姨的說法,假以時日,如果這位太太幸運、有智慧能看到這一點的話,她的婚姻會出現很大的轉機。我引用深層心理學偏靈修成長理論的看法,就是我們必須先相信自己有力量,於是我們內心就會壯大,如果內心一直灌注的是「我很渺小、被迫害」,你感受到的絕對是來自各方的迫害。

當我們相信自己有力量,不必靠拒絕來證明自己的力量,你其實還有很多巧妙的方法可以化解僵局。在這種心態下,你會感覺參加宴會也無妨,可是不代表一旦去參加,你就必須在那裡聽婆婆訓話、讓三姑六婆羞辱你,別人太過分時,還是可以化解它。

如何用智慧讓自己在場,而不是因為缺乏力量跟智慧,導致做什麼都要逃離,這是婚姻關係里的一大考驗,跨得過去的人,就有辦法以「小夫妻、小家庭」為單位,跟更大的延伸家族形成一個互助、有趣的網路;跨不過去的人就只能不斷的切割、再切割,然後逼另一半也切斷所有的原生家庭關係。這樣兩人好像生活在孤島上,證明「我忠誠於你,你忠誠於我」,你們帶小孩帶到有一天也會想說,來個叔叔、伯伯、阿姨幫你門們看一天的小孩吧,到那一天,你要去叫誰?

回想我剛結婚,跟結婚十年左右再來看這個題目,其中轉變很有趣,我也會比較理解做為一個年輕的妻子內心的恐懼是什麼。當夫妻的內在慢慢培養出自信,也許這位太太不一定要逃離,她可以選擇在場,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存在,更多時候你會看到,強大的另一半其實跟你一樣內在是個小孩,你們得要一起找出解決事情的方法,而不是撒嬌、耍賴和逃避,硬要對方站出來替你解決,那你只好去嫁給蝙蝠俠和超人。如果世界上沒有那多蝙蝠俠和超人,我們可以回頭轉念,相信自己有成長的力量,特別是小孩會很需要看到父母化解衝突、解決事情的智慧,而不是跟親戚斷光光,這對小孩是很有幫助的人際關係身教。

推薦閱讀:

教孩子基本禮儀
【社會】為什麼中國是「一群人帶一個孩子」而國外是「一個人帶一群孩子」?
「上樑不正,下樑歪」,三類父母教出白眼狼孩子
父母如何幫助情緒困擾的孩子
在幽默中提高孩子的情商

TAG:孩子 | 夫妻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