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賢首和尚——華嚴宗三祖

資料整理:心空禪月一、【賢首釋義】賢首:出於《華嚴經·賢首品》,其義有三:1、術語,比丘之尊稱,猶言賢者、尊者。義凈譯新律中多用此稱。2、菩薩名,《華嚴經·賢首品》有賢首菩薩。3、人名:(1)佛說賢首經有並沙國王妃賢首夫人。(2)五百羅漢第肆佰零陸尊——賢首尊者,即唐代僧人賢首,名法藏,又稱賢首國師,華嚴宗實際創始人,華嚴宗三祖。因武后賜法藏和尚號「賢首」,故華嚴宗又稱賢首宗。二、【法藏釋義】1、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來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無量的性德,故名。2、法藏,阿彌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時之名,無量壽經曰法藏。平等覺經曰曇摩迦留Dharm&amacron;kara,譯曰法寶藏,大阿彌陀經曰曇摩迦,無量壽經雲作法,如來會雲法處,智度五十雲法積。嘉祥大經疏曰:「能蘊畜佛法,故曰法藏。」3、法藏,即佛說的教法或經典。「法」者,任運軌持義,指能夠保持一定形態與相狀,可被感知與認知的一切事物。「藏」者,義為收存起來、儲放東西的地方。「經」者,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編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梵語su^tra。音譯作修多羅、素怛纜、蘇怛羅。一般譯為契經、正經、貫經。修多羅(su^tra)」原意為「線」、「條」、「絲」等,引申其義為「貫穿攝持」。以眾生由教之攝持,而不散流於惡趣;義理由教之貫穿,而不散失隱沒,故稱聖教為契經。《雜阿毗曇心論》卷八舉修多羅(su^tra)五義:①出生,即出生諸義。②泉涌,即義味無盡。③顯示,即顯示諸義。④繩墨,即辨諸邪正。⑤結鬘,即貫穿諸法。所以,佛教經、律、論三大部類經典總稱為「三藏」。三、【賢首和尚(法藏法師)簡介】

賢首(公元643年-712年):唐代僧人,名法藏,字賢首,唐帝別封「國一法師」,華嚴宗三祖,華嚴宗實際開創者。祖先是當時的康居國(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人。康居國,是古西域的國名,系土耳其系游牧民族建立的王國,北魏時已滅亡,北魏後,稱康國,其國地相當於今撒馬甭斡(Samrkand)。到了他的祖父輩,舉家遷至中土,定居在長安。古西域人常常以國名為姓,故俗姓康。隨其父僑居唐都長安時,以唐為姓。法藏尊者師托胎時,其母氏夢吞日光而孕,生於當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十一月初二。其出生即有佛緣,從小嚮往並立志於無上佛法。至顯慶三年(公元659年)尊者十六歲時,煉一指於岐州(今陝西省鳳翔縣)四明山法門寺阿育王舍利塔前作法供養,誓悟佛乘。十七歲時,法藏辭親出家求法於太白山尋訪名師,讀誦方等經典。一天深夜,看見神光照耀庭宇,心想必有大德在弘傳大教,當時正值智儼大師在雲華寺講《大般若經》。由於父母不悅,只得回家盡心竭力侍奉雙親。後來遇到智儼大師,便從此執弟子之禮親近之,深入學習經教。因每次提問都有獨到之處,深得智儼大師的垂青,遂收為門徒而事奉智儼,受持《華嚴經》。僅僅數年就深會智儼妙旨,成為智儼大師的嫡傳弟子。法藏二十六歲時,前往長年婆羅門釋迦彌多羅尊者所請受菩薩戒。大家告訴釋迦彌多羅尊者說:法藏居士能講誦《華嚴經》,兼講《梵網經》。尊者驚嘆道:「但持凈行一品。巳得菩薩大戒。況義解耶。」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智儼大師圓寂。臨終時將尚未出家的法藏託付給弟子薄塵等人且囑咐說:「法藏用意華嚴,可紹隆大法,應使出家。」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法藏二十八歲,武則天生母榮國夫人楊氏奄歸,武則天便施楊氏的宅舍修建太原寺,度僧以樹福田。於是同學道成、薄法法師及京城其他大德根據智儼所託聯名連狀薦舉法藏,度他為僧,並令大師隸屬太原寺,為楊氏做功德。法藏於是奉敕削染於太原道場,披剃出家受了沙彌十戒,並受詔而為住持,賜以《華嚴經》中賢首菩薩名,號「賢首」,因而時人又稱他為「賢首國師」。於當年奉詔在太原寺、雲華寺講《華嚴經》。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武后下旨命京城十大德,為法藏授滿分戒(俱足戒)。復詔賢首國師於太原寺講華嚴經,聽者肩摩踵接。端午節,天后又遣派使臣送衣五事。調露元年(公元679年)五月間。壅州萬年縣何容師。嗜食雞子無算。暴死。同七百人。入鑊湯獄。附信返魂者。令第四子行證。懇求師贖罪。師令誦寫華嚴經。至永隆元年八月。寫就莊嚴。請僧齋懺。會眾乃見何容師等七百鬼徒。到席禮謝。此後,賢首大師廣事講說、著述,先後於太原寺,雲華寺講《華嚴經》,以《華嚴經》為理論根據而立華嚴宗,被尊為華嚴宗第三祖。華嚴宗亦因他而被稱為「賢首宗」。賢首大師歷任五帝(武則天、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門師,聲望顯赫。還參預了玄奘三藏的譯場,因彼此見解不同而退出。《華嚴經》梵文原本據說有10萬偈。東晉時梵僧佛馱跋陀羅在華首次譯為中文,勒為60卷,稱為《六十華嚴》或《舊華嚴》《晉經》。該譯本不是足本,僅有二萬六干偈。「師於晉譯,每嘆缺而不全。」時則天武后當政,聽說于闐(今新疆和田)有梵文足本,很想得到。「是年日照。齎梵本至京。高宗詔於魏國西寺。翻譯經論。師往就問之。照曰。晉第八會文。亦來至此。遂與三藏對校。果獲善財求天主光等十善友文。乃請譯補缺。就於西太原寺。譯出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依此六十卷本為定。尋奉綸旨。與日照三藏。及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同譯密嚴等經。顯識等論十有餘部。合二十四卷。復禮法師潤文。慧智法師度語。」——這年是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唐高宗詔請賢首在魏國西寺翻譯經論,正好中印度沙門日照三藏地婆訶羅帶著梵本《華嚴經》來到京城長安。賢首向日照三藏地婆訶羅請教西方的古德關於佛陀一代教法——《華嚴經》的判釋有關情況,日照說:「東晉佛陀跋陀羅譯經時遺漏的第八會經文,也都帶來了。」地婆訶羅從印度帶來的梵本中,有《入法界品》,國師就親自與日照三藏地婆訶羅校對比較,果然獲得善財求天主光等十善知識和文殊伸手按善財頂兩段。於是,賢首國師請日照三藏地婆訶羅於西太原寺一起翻譯補缺,翻譯出《大方廣佛華殿經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是從摩耶夫人之後,至彌勒菩薩之前,以及中間的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是從彌勒菩薩之後,到三下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之前,以及中間文殊伸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等經文,依照這六十卷本加以修訂。又奉詔和地婆訶羅及道成、薄塵等同譯《密嚴》、《顯識》等經論十餘部,合共二十卷。再次禮請賢首法師作潤文,由通達漢梵語皆的慧智法師任翻譯。「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間。雍州長安縣郭神亮者。修凈行。暴終。諸天引至兜率內院。禮敬慈氏。有一菩薩謂曰。何不受持華嚴。亮以無人講解為辭。曰。現有賢首菩薩弘揚。何得言無。」——永淳元年(686)四月,雍州長安縣有一位名叫郭神亮的人,專修凈行,卻不幸暴病死亡。諸天將其引至兜率內院禮敬彌勒菩薩。其中有一菩薩說:「何不受持《華嚴經》?」郭神亮以無人講解推辭,菩薩說:「現有賢首菩薩弘揚,怎麼能說沒有?」此後,師與日照三藏地婆訶羅,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一起翻譯《密嚴經》以及《顯揚聖教論》等論著十多部,共計二十四卷。這些經論翻譯完成之後,大眾禮請賢首潤色經文。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師與日照三藏。在西太原寺翻經暇。躬親問曰。西域古德。於一代聖教。判權實否。答曰。近代天竺。有二論師。一名戒賢。遠承慈氏。無著。近踵護法。難陀。立法相宗。二稱智光。遠宗文殊。龍勝。近稟青目。清辨。立法性宗。自是判教疑決。」「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師於慈恩寺講雜華。」「時成。塵二德問。京兆有王明干。死入地獄。地藏菩薩教誦偈曰。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入見閻王。王聞之。放免。三日後方蘇。向空觀寺僧定法師說之。然不知有出否。師答曰。此乃華嚴第四夜摩會中偈。檢之果是十行頌也。」「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二月四日。遇于闐三藏因陀羅般若。於神都魏國東寺。告以沙彌般若彌伽薄。升天誦華嚴。能破修羅陣事。」「天授元年(公元690年)。覲親於夏州。郡牧邑宰。靡不郊迎。」「天授二年。曾州牧宰。迎講大經。因論邪正。會中有左道者。不信佛法。口發惡言。身面忽皰。眉須盡爛。遽來求懺。師誡勸曰。此猶華報耳。汝當禮敬三寶。虔唪華嚴百遍。罪可滅矣。讀經未半。形質如舊。」——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曾州牧宰迎請賢首講《大般若經》。會中有左道之人不信佛法,口出惡言,誹謗佛法。身上臉上忽然生皰,眉毛和鬍鬚都爛了。這個人趕緊來求懺悔、賢首勸誡他說:「這是報應,你應當禮敬三寶,虔誠讀誦一百遍《華嚴經》,即可滅罪。」這個人還沒有讀誦到一半時,身上、臉上的皰瘡都消失,身體皮膚如同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提雲般若,梵名Devaprajn~a^ ,又音譯作提雲陀若那,意譯作天智,于闐國沙門,通大小二乘之學,並熟咒術、禪法。提雲般若於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來華,奉詔於魏國東寺從事譯經工作。至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譯出《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華嚴經·修慈分》一卷、《造像功德經》二卷、《智炬陀羅尼經》一卷、《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等。其時,沙門戰陀、慧智等任譯語,處一等任筆受,復禮等任綴文,德感、慧儼、法明、弘景等任證義之職,賢首大師特為《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作疏,發揮新義。[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一、卷二、開元釋教錄卷九、宋高僧傳卷二]。「長壽年間。師於雲華講百千經。有光明現從口出。須臾成蓋。眾所具載。」——長壽年間(公元692——694年),賢首在雲華寺講經,口中湧出無量光明。不一會便光明成蓋。「延載元年。講至十地品。天華四散。五雲凝空。崇朝不輟。香彩射人。」——延載元年(公元694年),賢首講《華嚴經》至《十地品》時,天花四散,五雲凝空。終朝不停,香彩射人。地婆訶羅從印度帶來的梵本中,有《入法界品》,就親自和他對校,得到善財求天主光等十善知識和文殊伸手按善財頂兩段,請地婆訶羅於西太原寺譯出,這就是《大方廣佛華殿經入法界品》。又奉詔和地婆訶羅及道成、薄塵等同譯《密嚴》、《顯識》等經論十餘部,合共二十卷。武后天授二年(691),于闐沙門提雲般若在魏國東寺譯經,提雲般若嘩出《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大師特為作疏,發揮新義。證聖元年(695),于闐沙斗實叉離陀在洛陽大遍空寺,重新翻譯《華嚴經》,師奉詔筆受,補入地婆詞羅所譯的兩段。武后聖歷二年(699),新譯《華嚴經》告成,詔令大師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深得武后賞識。長安三年(703),義凈法師等華梵十四人,先後共同翻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等二十一部經,中宗神龍二年(706),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在大內林光殿翻譯《大寶積經》,都是大師奉詔證義。實叉難陀(652~710),意譯學喜、喜學,于闐國沙門譯經三藏,精通大小二乘。於證聖元年(公元695年),實叉難陀持《華嚴經》梵文全本來到東都洛陽。「證聖元年三月。詔於東都大遍空寺。同實叉難陀。再譯華嚴。弘景。圓測。神英。法寶諸德共譯。復禮綴文。師為筆受。譯堂前陸地開百葉蓮華。眾睹禎祥。競加精練。太后時幸其寺。親受筆削。施供食饌。次移佛授記寺譯。」——證聖元年(公元695)三月,詔請賢首在東都大遍空寺,同實叉難陀一起重新翻譯《華嚴經》,弘景、圓測、神英、法寶等諸大德高僧也參與了共譯,賢首國師將幾位高僧所譯內容連綴成文,並親為筆受。當時,譯堂前竟有百葉蓮華於陸地開放,眾人皆見禎祥奇觀,更加精進不怠。武則天曾親臨寺院,授權請賢首尊者筆削經文,並供養幾位高僧上好飲食。「登封元年。詔師於太原寺講大經。」——登封元年(公元696年),詔請賢首尊者在太原寺講《大般若經》。「神功元年。邊寇拒命。出師討之。特詔師。依經咒法。遏除寇虐。師舋浴更衣。建立十一面觀音像。准神咒經。行道始數日。蒯城之外。將士聞天鼓之聲。良鄉縣中。賊眾睹觀音之像。月捷以聞。優詔慰勞。」……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邊境契丹大舉入侵,武則天一面派軍隊前往應戰,一面下詔請賢首「依經教遏寇虐」,念誦經咒作法以阻止敵寇入侵。法藏上奏道:「若令摧伏怨敵,請約左道諸法。」所謂左道,是指巫蠱、方術、詛咒、祈禱鬼神等帶有迷信色彩的邪門旁道,由於危害政治,一直被嚴禁,但這次武則天允許實行。賢首國師(法藏尊者)於是沐浴更衣,建立十一面觀音像,手持影子石佛珠,念准提神咒,行道作法。幾天後,蒯城之外,將士聽聞到天鼓之聲。良鄉縣中契丹軍隊看見的武周軍隊便成了「無數神王之眾」,又見「觀音之像浮空而至」,因而軍心大亂,被武周打敗。一月左右捷報送達,武則天下敕表彰法藏說:「醴酒流甘於陣塞,仙駕引纛于軍前。此神兵之掃除,蓋慈力之加被。」據《宋高僧傳》五、《佛祖統紀》二十九所載:「聖歷二年(公元699年)。十月八日譯畢。佛授記寺諸大德。請師開演。敕令十五日啟講。至臘月十二晚。講華藏世界海震動之文。講堂及寺宇。忽然震吼。道俗數千。嘆未曾有。難陀三藏。併當寺龍象。具表奏聞。十九日御批下雲。因敷演微言。弘揚秘賾。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文耳。豈朕庸虛。敢當瑞應。」——聖歷二年(公元699年)10月8日,新譯的《華嚴經》在佛授記寺完成,勒為80卷,稱為《八十華嚴》或《新華嚴經》,但此本仍不是足本。佛授記寺僧人請法藏講經義,武則天下令當月15日開講。到臘月12日晚上,法藏講到《華藏世界品》的「海震動」說法時,突然發生強烈地震,講堂和寺院發出震吼之聲,聽眾數千都感嘆從未見過這種情況。實叉難陀尊者、賢首國師,以及當時寺中的僧人,將此瑞相向武則天上疏作了彙報。按照古代的天人感應說,上天常常因朝政失誤而降生各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來警告皇帝,這時,臣子可以直言不諱地批評皇帝,指摘時弊,皇帝也會下罪己詔向國人承認錯誤,同時減膳,錄囚,減免賦稅,施行仁政。這無疑是藉助於老天爺的權威,對皇權進行某種程度的限制,使皇帝有所收斂,成為時政改弦更張的一個契機。據《通鑒》卷203記載,早在在這次地震之前的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時,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在洛陽臨朝稱制已經兩年多,雍州上報新豐縣(今陝西臨潼)東南湧出一山,武則天下令將縣名改為慶山。有人上疏說:「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塞隔,而山變為災。……宜側身修德,以答天譴,不然,殃禍至矣。」因此,這次地震本來又是一個批評武則天的機會,但因為法藏講經的緣故,反倒被看作是吉兆瑞應。十九日,武則天對僧人的上疏御筆批答云:「因敷演微言,弘揚秘賾。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文耳。豈朕庸虛,敢當瑞應?」「新譯唐經。雖增現相普賢世界華藏十定諸品。卻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按善財文。師以新舊兩經。對勘梵本。將日照補者。安喜學脫處。遂得文續義連。今之所傳。即第四本。」——再譯後的《新華嚴經》,雖較舊譯的版本增加了《如來現相》、《普賢三昧》、《華藏世界》、《十定》諸品,卻仍脫漏了日照三藏地婆訶羅所補文殊按善財文。賢首用晉、唐兩譯本對勘梵本,並把此前與中印度沙門日照三藏地婆訶羅在長安共譯出部分的內容《人法界品》闕文補在新譯本的脫漏處,使現行《華嚴經》得以完善。現在所流傳的,即第四次翻譯修訂的版本。「久視元年。五月五日。詔於東都三陽宮。與實叉三藏。同譯入楞伽經。」——久視元年(公元700年)五月五日,武則天詔請賢首尊者於東都三陽宮,與實叉難陀三藏一起翻譯《人楞伽經》;「長安二年。於西京清禪寺。與實叉譯文殊授記經。時禮部滎陽鄭公。持心經數千萬遍。再三請解。師為著般若略疏。」——長安二年(702),在西京清禪寺,與實叉難陀翻譯《文殊授記經》。當時,禮部滎陽鄭公,持誦《心經》數千萬遍,但不知其義,再三請師作解,國師於是為此著有《般若略疏》。「長安三年。詔與義凈三藏等華梵十四人。共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等二十一部。一百十五卷。師為證譯。」——長安三年(公元703年),武則天命義凈、三藏菩提流志等華梵十四人,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翻譯了《金光明經》、《最勝王經》等二十一部,共一百十五卷,《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十九部,一○七卷,法藏尊者為證譯。長安4年(公元704年),實叉難陀歸國。「長安四年冬杪。敕眾僧於內道場。建華嚴法會。有雙浮圖。放五色光。現於冰內。師親見之。指呈眾德。」——長安四年(704)冬天,敕請眾僧在內道場,建華嚴法會。有雙佛陀,放五色光,出現於冰內。法藏國師親見此瑞相,並指給眾大德,大家都見證了。「時天后召師於長生殿。問六相十玄之旨。師指殿隅金師子為喻曉之。至一一毛頭。各有金師子。一一毛頭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如是重重無盡。後乃豁然。隨貢金師子章一篇。」——當時天后召請賢首國師到長生殿中,向他請教六相十玄之旨意。華嚴宗義理極其深奧複雜,當講到《天帝網義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台接門》、《普眼境界門》時,武則天聽後茫然不解。為使武則天契入華嚴境界,賢首國師就以宮殿前的金屬獅子為教具,指著金獅子為喻,深入淺出廣闡妙義,來加以開導,使則天武后得以契入華嚴境界。當國師講至「一一毛頭,各有金師子;一一毛頭師子,同時頓人—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如是重重無盡」之時,武后豁然有悟。其所講解的文字記錄便是後來在教門中廣為流傳的著名《華嚴經金獅子章》。《金獅子章》不足1100字,卻囊括了華嚴宗基本理論和判教說法,其勢可謂咫尺萬里。所以如此,除了法藏具備高度的概括能力,還由於他以實物為例,淺顯直觀,從而通俗易懂。例如:為了說明色與空的關係,《金師子章·辨色空第二》就以金體比喻佛性——空,以獅子相比喻事物——色,說:「師子相虛。唯是真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秘密隱顯俱成門是華嚴宗十玄門之一,以為事物有色和空兩重內容,人們看到假有的一面而看不到假有所體現的實有這一面,假有顯而實有隱;看到實有的一面而看不到假有的一面,實有顯而假有隱。雖然或隱或顯,但隱顯二相,俱時成就。不久,賢首國師遷至長安大崇福寺當寺主。他所在的崇福寺位於休祥坊東北隅,即當年武則天舍宅而立的太原寺。據相關文獻記載,該寺於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稱為崇福寺,有武則天親筆賜寫飛白體寺額。因此,該寺可以看作是在長安的武周皇家寺院,選中法藏當寺主,無疑體現了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和垂青。「和尚雖為五帝門師。王臣並皆禮事。然猶糞掃其衣。禪悅其食。惟以戒忍自守。弘法利生為務。前後講華嚴經三十餘遍。間有不了無盡法界。重重帝網義者。又為設巧方便。取鏡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余。面面相對。中安一佛像。然一燈以照之。互影交光。學者因曉剎海涉入重重無盡之旨。」中宗、睿宗都禮請賢首和國師作菩薩戒師,賢首和尚雖身為五帝門師,王公大臣對他無不恭敬頂禮,但仍然身著糞掃衣,嚴守戒忍,清心寡欲,以禪悅為食,以弘法利生為己任。國師一生講說《華嚴經》三十多遍,很善於利用教具,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進行直觀教育。有學人不明了「剎海涉入重重無盡」、「無盡法界,重重帝網」之義,為說明事事無礙法門,事物與事物之問圓融無礙的關係,他概括為因陀羅網境界門。為了使聽者直觀明了地聽懂所講義理,他準備了10面鏡子,安放於八方和上下,讓鏡面相對,距離一丈並點燃一支火炬,來照著中間安放的一尊佛像,於是每面鏡中都重重疊疊地現出佛像,以及其它鏡子映現佛像的樣子,在場的人一下子都明白了這一佛法義理。《宋高僧傳·法藏傳》總結他以實物從事教學活動時指出:「藏之善巧化誘,皆此類也。」國師以講經功德求雨、求雪、救災、禦侮,每以至誠,感召瑞應。國師數度參訪譯場,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樣;開講之辰,感地動以示異,此見於正史武后聖歷年中詔書。長安四年(公元704年)臘月,法藏於洛陽內道場建置華嚴法會。他向武則天「言及岐州舍利。是阿育王靈跡」,自己年青時曾煉指供養岐州法門寺舍利塔,是珍藏阿育王所提供佛舍利的勝地。武后聽說岐州(今陝西鳳翔)有佛舍利,她這時82歲,身體已經不行,一月以後病情即惡化,想藉助於法藏,乞靈於佛教,以求延年益壽。於是,「特命鳳閣侍郎崔玄暐。與師偕往法門寺迎之。」「時師為大崇福寺主。遂與應大德綱律師等十人。俱至塔所。行道七晝夜。然後啟之。舍利於掌上騰光。隨人福善。感見天殊。臘月除日。至西京崇福寺中。正月十一。達東都洛陽城下。凡摛瑞光者七。抱戴者再。」當時法藏是大崇福寺住持,於是與應大德綱律師等十人,一同來到舍利塔所在的岐州(今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做了七晝夜法事,然後才開啟舍利塔。取出的舍利在手掌中光彩騰耀。大眾感嘆舍利是跟隨人的福善而顯現天壤之別出的不同感應。臘月三十除夕日,國師迎接舍利回到西京祟福寺中。據載,國師還送還了先前為武則天講《金師子章》時御賜給他的、倭進獻的雲海石108粒念珠,希望藉以雲海石祈福武則天病癒)。次年正月十一,送至東都洛陽城下。據載,11日送回洛陽時,武則天下令王公百官和洛陽的善男信女都製做精美華貴的幡華幢蓋,由太常寺演奏莊嚴的樂曲,將舍利迎至明堂。其間,舍利先後七次發出祥瑞之光,有兩次出現耀眼光圈。正月15日,武則天「身心護凈,頭面盡虔」,請法藏捧持舍利,「普為善禱」。「神龍元年。詔與彌陀山。譯無垢凈光陀羅尼經。」——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請師到彌陀山翻譯《無垢凈光陀羅尼經》。「其年張易之叛逆。因師內弘法力。外贊皇猷。及除兇徒巳後。賜以鴻臚卿職。固辭固授。遂奏請與弟朝議郎行統萬監康寶藏。歸里養親。中宗降敕褒之。」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初,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乘機發動政變,誅殺武則天的親信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擁立唐中宗複位。法藏積極參預這次政變, 「內弘法力,外贊皇猷。」,等到除掉兇徒,形勢穩定之後,中宗賞功,賜予國師鴻臚卿之職。國師再三謝絕,堅辭不受,於是奏請轉賜給其弟朝議郎行統萬監康寶藏回到家鄉奉養雙親。「冬十一月朔旦。敕令寫師真儀。御制贊四章。」——同年冬十—月初一,敕命畫師為國師摹寫真像,中宗為國師作了贊語四章:「傳無盡之燈,光照暗境;揮智慧之劍,降伏魔怨。兇徒叛逆,預識機兆,誠懇自衷,每有陳奏,奸回既殄,功效居多。」神龍元年(公元705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病逝,享年82歲,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詔與菩提流支。就於西崇福寺。譯寶積經。命為證義。」——神龍二年(公元706年),賢首國師詔請與南印度沙門菩提流支於西崇福寺林光殿翻譯《大寶積經》,國師奉詔證譯。「景龍二年。中夏憫雨。敕師集百法師。於薦福寺。以法禱之。近七朝。遽致滂沱。詔曰。敷百座以祈恩。未一旬而獲應。師等精誠。均沾法液。七月復旱。感驗如初。敕曰。慈雲演蔭。法雨含滋。師等熏修。遽蒙昭感。」——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天氣大旱,唐中宗詔請國師集合百位法師,到薦福寺舉行法會祈雨。經過七天祈禱,雨從天而降,雨大量急到滂沱。因此,中宗詔書贊之:「敷百座以祈恩,未一句而獲應。師等精誠,均沾法液。七月復旱,感驗如初。慈雲演蔭,法雨含滋。師等熏修,遽蒙昭感。」「由是中宗。禮為菩薩戒師。賜號國一。」由此之故,唐中宗禮師為菩薩戒師,賜號「國一」。「師因萬乘歸心。八紘延首。遂奏請於兩都。及吳越清涼山五處起寺。均榜華嚴之號。仍寫三藏。並諸家章疏貯之。於是乎像圖七處。數越萬家。故人於師。皆不稱諱。而以大乘法師。華嚴和尚名焉。」——國師以萬乘歸心,八統延首,於是奏請在兩京都,以及吳越清涼山等五處建造寺院,寺名均以「華嚴」為號,並之後所書寫的大乘三藏教典,以及諸家章疏收藏於寺。而且國師的法相於多寺張貼,其聲名遠播萬家,因此,信眾不稱師之名諱,而以「大乘法師」、「華嚴和尚」稱其名。此後中宗詔請師人宮中,與義凈三藏一起翻譯《七佛藥師經》等經典。經再三迎請,於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實叉難陀尊者再度來華,不久患病,於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十月示寂。實叉難陀尊者荼毗之後,其舌不壞,門人送其靈骨及舌返回于闐,起塔供養。後人於荼毗處建七重塔,稱華嚴三藏塔。「景雲元年。詔與菩提流支。譯寶積經。帝亦親躬筆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詔請師與菩提流支翻譯《大寶積經》,中宗親自筆受。「景雲二年。冬不雪。召師入禁中問之。師曰。有經名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若結壇作法。寫是咒語。投於龍湫。應時必□。詔可其請。遽往藍田山悟真寺龍池所作法。未旬大雪。表奏上聞。制報曰。敕華嚴師。啟請祈恩。三寶流慈。兩度降雪。精誠上感。遂乃盈尺。慮不周洽。且未須出。及六齣遍四方。復降詔曰。敕華嚴師。法體如何。焚香才畢。旋降瑞雪。雖則如來演貺。實由啟懇誠切。」——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冬,天不下雪,中宗詔請國師入宮中問其緣由,師說:「有經名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若結壇作法,寫是咒語,投於龍湫,應時必下。」中宗詔許了國師的啟請。國師於是前往藍田山悟真寺龍池作法,不到十日天降大雪。此事上奏中宗,中宗降詔道:「敕華嚴師,啟請祈恩,三寶流慈,兩度降雪。精誠上感,遂乃盈尺,慮不周洽,且未須出,及六齣遍四九」又再次降詔曰:「敕華嚴師,法體如何。焚香才畢,旋降瑞雪。雖則如來演貺,實由啟懇減切。」「太極元年。七月彗星現。睿宗詔華嚴和尚為菩薩戒師。受心地戒。遂傳位。改號先天元年。脫屣忘機。褰衣養德。」——太極元年(公元712年正月—五月)七月彗星出現,睿宗詔師為菩薩戒師,受心地戒。不久傳位,改年號先天元年。「是年十一月初二日。太上皇以師壽誕。錫(錫:通「賜」)衣財。暨食味。誥曰。敕華嚴師。欣承載誕之祥。喜遇高禖之慶。乘茲令日。用表單心。故奉法衣。兼陳湯餅。願壽等恆沙。年同劫石。別賜絹二千匹。俾贍興福所須。」「由此輪下。從學如雲。莫能悉數。錚錚嗣法者。曰宏觀。文超。東都華嚴寺智光。荷恩寺宗一。靜法寺慧苑。經行寺慧英。」國師一生教化弟子不計其數,其中著名嗣法弟子有宏觀、文超,東都華嚴寺智光、荷恩寺宗一、靜法寺慧苑、經行寺慧英等高僧。「其著疏。約百餘卷。晉譯華嚴經探玄記四十卷。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指歸一卷。綱目一卷。玄義章一卷。策林一卷。華嚴三昧觀一卷。華藏世界觀一卷。妄盡還源觀一卷。翻譯晉經梵語一卷。唐譯新經音義一卷。華嚴佛菩薩名五卷。華嚴感應傳五卷。楞伽經疏七卷。密嚴經疏三卷。梵網經疏三卷。法華經疏七卷。起信論疏三卷。別記一卷。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二卷。法界無差別論義疏一卷。三寶別行記一卷。流轉章一卷。法界緣起章一卷。圓音章法身章十世章共一卷。晚述新經略疏共十二卷。」「和尚預知時至。解到唐譯第六行文。遂越次釋十定品。僅了九定。便辭帝別眾。於西京大薦福寺。吉祥而逝。屬先天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也。世壽七十歲。僧臘四十三。帝聽若驚。聖聞如失。越五日。賜誥賻。贈鴻臚卿。絹一千二百匹。葬事准僧例。余皆官供。」賢首和尚晚年預知時至,在註解到《華嚴經》第六行文時,便越過跳過其中的其他經文解釋《十定品》,僅僅解釋了前九定,便與帝王及大眾道別,回到西京大薦福寺於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吉祥卧而逝。世壽70歲,僧臘四十三年。唐玄宗得知賢首國師圓寂大為吃驚,如失魂落魄一般。於五天以後,賜贈鴻臚卿,供養絹一千二百匹。安葬事宜依照僧規執行,所需喪葬費用皆由官府供給。「是月二十四日。葬於神禾原華嚴寺南。敕謚賢首。送葬之儀。皆用追寵典屬國三品格式禮也。門人請秘書少監閻朝隱撰碑文。暨錶行跡。」——當月二十四日,葬於神禾華嚴寺南,敕謚「賢首」。送葬的儀式,皆依照宮中追寵典屬國三品官員的規格舉行。送葬之日,四眾弟子充塞路途,文武群臣皆為盡哀。法藏大師繼承了二祖智儼大師的法界緣起思想,用緣起因分、性海果分二門闡明宇宙萬法的實相。性海果分就是諸佛的境界。緣起,就是法界緣起,其相狀為無盡圓融。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通通互為因果。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舉一盡收,以一廛為主諸法盡伴;相即相入,重重無盡。智儼大師所創教相和觀行的新說,得到法藏大師詳盡的發揮,才使一宗的教觀建立周備,所以法藏大師是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為華嚴宗三祖。四、賢首和尚的學術思想(此段資料摘自《百度百科》)法藏的學術體系極為龐雜博大,條目繁多,如十玄門、十重觀、華嚴三昧觀等等,於此僅舉三項較為基本的理論。1、判教判教即指對歷史上佛教經論批判式的整理,為中國佛教宗派最重視的事情之一。法藏的判教為華嚴宗判教論的核心,即「五教十宗」。五教是對經論所做的判定,十宗是對教義內容的分類。(一)小乘教:指《阿含經》及小乘阿毗達摩論而言,以法藏的觀點,此種教法層次最低,難以與大乘義理比肩。(二)大乘始教:分相始教、空始教二種,前者指《解深密經》及法相宗各種論典,後者指《般若經》及《中論》等空宗典籍。法藏認為此類義理高於小乘教而稍遜其他大乘法門。(三)大乘終教:《楞伽經》、《勝鬘夫人經》、《起信論》等,屬如來藏緣起論。(四)頓教:與前面循序而進的漸教不同,指頓悟法門而言,《維摩詰經》、《思益經》等屬此。(五)圓教:華嚴教法,圓融無礙。十宗:將五教內容再加細分,成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十種。這十宗中,前六種是小乘教,後四種是大乘教。作為華嚴教義學中判教的補充,法藏還提出了通攝佛教大小乘,屬另一類型的佛教四宗義,表列如下(資料來源:《法藏評傳》):宗 名經 論創 立 者特 點隨相法執宗《阿含》諸經,《婆沙》諸論小乘諸師隨事執相真空無相宗《般若》諸經,《中》、《百》諸論龍樹、提婆會事顯理唯識法相宗《解深密》諸經,《瑜伽》諸論無著、世親依理起事差別如來藏緣起宗《楞伽》諸經,《大乘起信》諸論馬鳴、堅慧理事融通無礙這種判教方法不僅在當時,而且對現代佛教的判教觀念同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法界緣起論:華嚴宗的法界無盡緣起理論是佛教緣起說理論的極致,它把宇宙分為四個層次:名 稱闡  釋事法界宇宙間的現象世界。理法界現象世界所依據的本體界,指真如法性。理事無礙法界真如法性與現象之交融無礙。事事無礙法界即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指現象與現象間相互融攝而不相妨礙,一切攝一,一攝一切。宇宙是一重重無盡,相互緣起的連鎖系統,不可分割的全體。(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即對事事無礙法界,完全的、相互依存的、無時空差異的宇宙之總說,其餘九門是分述。法藏曾用大量的,精緻的語句來描述這一理論。華嚴宗二祖智儼曾有「十玄門」的學說用以闡述這一理論,而法藏更將其說法加以改革,而成為「新十玄門」,法藏以金獅子為譬喻,向武則天解說的正是此說。(二)一多相容不同門:說明個體與全體的關係。一即宇宙的一真法界,多即現象界中不同的事物。一與多有差別,但互相融攝,如一隻金獅子中,黃金與獅子的形象之間相互容受。(三)諸法相即自在門:現象與現象之間可以相互融攝,如金獅子的眼睛、耳朵、鼻子,其本質並無分別。而眼睛、鼻子、耳朵的外形則有差別相。(四)因陀羅網境界門:現象與現象之間有層層無盡的含攝。因陀羅網是印度神話中,在天帝宮殿里張開的一張網,上面有無數寶珠,每一顆寶珠都能映現出其他寶珠,及其他寶珠中映射的珠影。在事事無礙法界中,紛然萬法如因陀羅網一般重重含攝。(五)微細相容安立門:極短暫的時間,極微小的物質,可以容納極大的事物。在一毛孔之中,即有無量佛國。(六)秘密隱顯俱成門:宇宙間的現象有顯有隱,但顯與隱的都是存在的現象,如金獅子在本質上是黃金,在顯現上是獅子,事實上金子與獅子同時俱成,都是存在的。(七)諸藏純雜具德門:自理而看事,一切現象都是純一的。自事而看事,一切現象又是雜多的。理與事的差別由角度不同引起,並不是有本質差異,二者不相妨礙,純與雜同時存在。(八)十世隔法異成門:不同時間可以相互融攝。一念之間,可以含攝過去、現在、未來等不同階段時間。(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心是為善為惡,成聖成佛的關鍵。(十)託事顯法生解門:事事無礙的道理,在一切事上就能顯示出來,因此,事就是理,不須事外求理。六相圓融說是淵源自地論學派,為法藏詳盡闡釋的學說,其理論依據源出《華嚴經·十地品》與《十地經論》。六相是現象界的六個範疇,即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如一金獅子,金獅子是總相;眼耳鼻等是別相;眼耳鼻均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異相;因緣和合形成獅子,是成相;因緣不和合,則不成獅子,是壞相。六個範疇可以分成兩組,一組是總、同、成,一組是別、異、壞。這兩組概念看似相互衝突,實則相即相入,圓融無礙,是一個緣起的連鎖,每一相都具足六相。對應關係具體釋義比 喻總 結總相-別相別相指整體之部分存在,構成整體而具差別的條件要素。無別相,則總相無以成立。別相則依總相為存在。標明法界緣起的道理。1、如金獅子為總相,則獅子之眼耳鼻為別相。2、如屋舍為總相,則椽為別相。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辦果,壞即各住自法。頌曰:一即具多名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類自同成於總,各體別異現於同;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同相-異相同相指構成事物整體過程中的共同要素、作用等。異相指事緣差異性存在。此範疇強調共同構成某事物力量及作用的共同性及差異性。標明緣起相映的道理。1、如金獅子之眼耳鼻均為金,是同相,其外形不同,是異相。2、椽、瓦對房舍而言是別相,椽、瓦本身是對方的異相。成相-壞相成相即構成事物存在的作用力量。壞相指事物諸要素「各住自法」的相對穩定性。標明緣起離邊的道理。1、金成獅子則是成相,金子不形成獅子是壞相。2、椽、瓦諸緣共同作用成舍,是成相。椽等各住自法,本不作舍,即是壞相。六相圓融是對十玄門的又一重解說,同樣構成華嚴法界緣起論的內容。歷史地位:法藏專宗華嚴,是唐代建構華嚴教義學的龍象高僧,也是中國佛教玄學體系的最後構建者,其理論學說與智顗的天台哲學,可稱是中國佛教理論之雙璧。此外,宋明理學儘管整體批判佛教,但實際上通過禪學,特別是華嚴禪,間接受到了華嚴派的較大影響。華嚴義學中的理事圓融論成為佛教哲學與中國傳統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論,宋代程朱理學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氣等作為哲學思考範疇。法藏思想對日本佛教、韓國佛教的華嚴宗影響均較深遠,乃至日本華嚴學權威學者鐮田茂雄曾說,東亞三國推展華嚴教學的比較研究中,首先是必須要將法藏的《華嚴五教章》視為開宗之書,並有必要詳細調查比較中國宋代、日本凝然、高麗均如及以後的相關注釋著作。以法藏華嚴教義學為理論基石的華嚴宗,迄今仍然活躍在日本、韓國等地區,可以說,法藏的思想對當時及後世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推薦閱讀:

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狀(晴虛法師)
凈空老和尚開示:往生到極樂世界修福修慧太容易了
和尚超度死去的馬皇后,朱元璋讓他跟著朱棣,結果釀下大禍
妙蓮老和尚開示點滴錄

TAG: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