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道德
轉載▼
標籤: 雜談 | 分類: 人文論文 |
5.4、倫理道德
1993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東方傳統倫理道德與當代青少年教育國際研討會」,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與會者認為,儒家是倫理道德的真正奠基者,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哲學是倫理型的,它對中華民族的團結,和諧與發展,發生過和正在發生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學者們對儒家的倫理首道德做了概括五個方面:
A、強調整體精神,強調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的愛國主義思想。
B、推崇仁愛原則,強調「厚德載物」和人際和諧。
C、提倡人倫價值,強調每個人在人倫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
D、追求精神境界,嚮往理想人格。
E、重視修養踐履,強調道德主體的能動作用。
一、義利觀
義利觀——應得「儒者第一義」。古人奉行「先義後利」、「以義導利」,究其原因,根本在統一國家,民族利益要求。儒家肯定義與利是人的兩大需要,人只有通過「義之養即履行道德義務才能使自己的德性本質對象化,並在他所創造的道德價值中直言自身,從而滿足自己的本質需要,有利」乃人之本質需要,實現「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對人生的價值而言,「有義」比「有利」更可貴。
義利觀就是如何看待倫理道德(義)與物質利益(利)的關係。孔子主張「義然後取」,荀子主張「先義而後利者榮」,曾參直言「正其義則利自在」,明宰相張居正提出「義利之間在心不在跡」。應遵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來規劃自我。
二、理想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原則是修德第一和學行並重,其途徑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修禮,以義制利,寡慾、養氣,以友輔德,遷善改過,事上磨鍊,敬業等。
三、修養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確定以區別於禽獸和提升以區別於一般人,放在第一位。其範圍包括了文化、藝術、性格、品德等多方面的修養。
四、理欲關係
理與欲——是屬於對立範疇,是由《禮記·樂記》提出的,作為探討「人化物」與「物化人」這個重要問題的。人一但喪失了天理,便由具有道德性轉化為只有情感慾望的人,這就是「人化物」,即滅天理之窮人慾的物人,反之,則是「物化人」。王夫之提出天理寓於人慾,天理人慾同行,天理人慾互體的主張。中國古代哲學的理欲統一論,具有向現代轉化的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人類自我必須制欲,節慾,以理導欲。在當前重新審視理欲關係,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使理的精華,以及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思想,使人與自然、社會、人際之間都符合理欲統一的原則,達到個人、集體、社會的三和諧。
五、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解決倫理道德的答案,孔子視中庸之道為德之至矣,是一個高尚的增價,「極高明而道中庸」,點出了中國古代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基本精神,是值得重視學習和發揚的。
六、「誠」、 「信」、 「孝」、 「儉」
「誠」、 「信」、 「孝」、 「儉」——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儉以養德」——尚儉不是為了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養德,節儉就是要用人的理智,來規範人對物質消費的追求,規範人對滿足感官慾望的追求,使人更能像人。
七、禮儀廉恥
做「知恥、誠信、明節、感恩」的八字人,必須進行社會教化,借鑒中國古代講求的「大化」與「自化」兩個方面。「大化而化成」,是社會道德的內化,即「內得於已」而成德,是個體的內在自覺和自律的過程。管子把「禮儀廉恥」定為「國之四維」,所以要進行禮儀教育,而禮義本身就是道德規範,禮義是最重要的內容,是禮作為一種社會規範體系,具有使人文明化,使社會秩序化,使人際關係和諧的優點,中國傳統的家庭把五倫的正面教育放在首位,孝又在論善中列為五倫之始----「百善孝為先」
推薦閱讀:
※古代瓷器上的倫理道德
※親情歸道德管,猥褻歸法律管——從南京猥褻案淺談我國兒童猥褻問題
※倫理道德發展的「中國問題」
※小倉娃為什麼成不了新青年?
※跪著的秦檜與倫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