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識仁波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密義淺釋

心 經

何為成熟/就是比昨天

更能承受卑賤/更能承受委屈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14:56 心經(大寶法王領眾漢文梵文) 來自中國噶舉中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密義淺釋

第一節 概述

「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的音譯。

「般若」的正確讀音是Braja(班甲)或Brania(班呢阿),意思是「智慧」。

「波羅蜜多」的讀音是Ba(吧)Ra(日阿)Mu(木)da(達),意思是「到達彼岸」。

「心」梵文為Shi da Ya(詩大啞),意為「精髓」。

「經」是「總綱」的意思,原文無此字,是譯師加的。

佛經中的音譯漢字都是按唐朝以的讀音譯的,和現代漢字的讀音相差很遠。如「佛陀」應讀「布達」,「陀彌陀佛」應讀「啊木兒,旦吧」,「彌勒」應讀「彌赤」,「釋迦」應讀「釋嘎」等。

一般的名稱讀音不準倒沒有多大的關係,但真言密咒的關鍵是發音。密部中說:「密咒若發音不準,不但沒有效果,還有副作用。」這一點學佛的人絕不能忽視。

什麼叫做「彼岸」?什麼叫做「彼岸智慧」呢?

「彼岸」是與世俗此岸相對的超世佛地。

「彼岸智慧」就是指「超世佛慧」。

「到達彼岸智慧」有兩重意思:

一是這種智慧正見使人超脫輪迴,到達佛地,在這個意義上稱「道波羅」,即道路和橋樑之意;

二是到達佛地才會有圓滿的智慧正見,在這個意義上稱「果波羅」,也稱遍知佛慧。

要懂得什麼叫:「佛慧」,首先要懂得什麼叫「佛」。

「佛陀」二字的原義是「覺醒、悟真」。「覺醒」就是從愚昧無知的沉睡中覺醒,「悟真」就是悟得一切事物的真相。

佛家認為在六道中循環流轉、生生滅滅的芸芸眾生受不盡無窮無盡的苦,其根本原因是愚昧無知,自討苦吃。

從苦海中無法自拔的最根本原因是自身的「我執」。

「我執」的「我」並非您我的「我」,而是指虛構的「自性」。

月稱大師說:「我」是指事物的不依賴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自性」。

任何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互相聯繫,互相聯結,相互依賴的因緣結合物,沒有一個和其他事物毫無關係的自性物體,因此說:「人無我,法無我。」

「法」有十種意思,「法無我」的「法」指的是「事物」和「存在」。「我執」的「執」義同「持」,即「持有自性見解」。

世界上的事情就像電影屏幕上出現的人物景象一樣,是光電聲音和圖像等眾因素組合,在觀眾的視覺上形成的一種虛假的景象。由於人們視覺上的原因,許多靜止的圖像在屏幕上連在一起,動了起來,彷彿與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樣,在觀眾的心目中也同樣能引起感情的波瀾,產生愛憎、恐懼等心理活動。

如果看電影想到那完全是假的,人並非真人,殺人並非真殺,流血也並非真的流血,心情就會平靜得多。

「人」我執和「法」我執就像看電影時,把屏幕上的人物事件當做真人真事,因而產生愛僧、苦惱、煩悶一樣。在佛經中常常以「鏡中花」、「水中月」比喻此事,就是這個意思。

用波羅正見破除虛構的自我和虛構的物性,就能消除因此而產生的愛恨、偏執等一系列造惡業、吃苦受難的罪惡根源,人的本性、品德、能力、見解、智慧都會得到質變性的飛躍升華。

這種思想品德和智慧能力達到高度完善、無與倫比的境界便稱作「佛」。

「波羅智」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稱作脫苦成佛的「不二法門」和「眾佛之母」。

寂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

佛說八萬四千法,

法法都為得正見。

佛祖一生三轉法輪,宗旨始終是圍繞波羅的深廣展開的。「深」指波羅的深邃哲理,「廣」指以大慈大悲為核心的施捨、戒行、修持等利眾善行。

在佛經中專講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有《般若十萬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一萬八千頌》、《般若一萬頌》、《般若八千頌》、《般若七百頌》、《般若五百頌》、《般若三百頌》---《金剛經》、《般若總匯》、《般若心經》(詳略二種)、《般若一字經》(「一頌」等於字數相等的四句段)等。

其中《心經》可以說是般若義理的濃縮精華。

般若內涵豐富,深邃難懂,其中很多內容不能直接從經典的字面上去理解,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要想真正讀懂般若經典,;首先必須掌握龍樹、無著二祖的正確的解經方法。

佛祖圓寂後400年之際,龍樹菩薩根據《無盡智慧所說經》分經文為真諦了義和不了義,從深義般若的角度闡發般若妙理,著中觀《六論》,開闢了中觀之道。

佛圓寂後900年之際,無著菩薩得到了彌勒親傳的《般若密義現觀莊嚴論》等彌勒《五論》,根據《解深密經》分經文為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的「了義」和不能直接從字面意思理解的「不了義」,著歸結經義的《五地》、《二攝》七論,其弟世親著經疏《八論》開創唯識之學,以《般若密義現觀莊嚴論》為般若經義的總綱,從廣義般若的角度闡發了般若妙理。

從此以後,在般若經義的解釋方面有了中觀、唯識兩派。在印度世親以下以《般若現觀莊嚴論》為總綱解釋般若經的共有二十一家,其著作稱《二十一莊嚴疏》。

在漢地佛教中,以龍樹中觀之理解經的有天台宗智大師和三論宗吉藏大師。以唯識之理解經的有玄奘大師一派。這兩派在般若經義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別。

在藏地佛教中般若經典和各家論疏的翻譯工作始於中唐時期,但般若作為大乘佛法的基礎之學,建立學制,展開研究辯論,始於11世紀的俄大譯師。

到宗喀巴大師時期般若學發展到了新的高峰。宗喀巴大師繼承發揚龍樹、月稱的中觀論,精研《二十一疏》,吸收眾長,寫出了著名的《分別了義不了義論》和《根本智慧大疏》、《入中觀論疏》、《般若密義通解金珠鬘論》、大小《菩提道次第論》和由大弟子賈曹傑記錄的講經筆記《波羅解說心義莊嚴論》等,對般若義理的解釋開闢了新天地,對後來的般若研究影響極深。

到後期郭莽學派對經文的探源考究和義理的分析論證都達到了精細入微的地步。

時至今日對般若的文字和義理,無論從中觀或唯識的角度作解釋都已形成嚴格的定規,望文生義的隨意性的解釋已無立足之地。

在本文中將遵照龍樹、月稱到宗喀巴大師一脈相承的中觀應承派法相性空學說,對《心經》的義理進行通俗的解釋。

般若波羅密多從性質上分為法相波羅、經典波羅、道波羅、果波羅四種。

法相波羅:法相波羅指的是遍及一切事物的性空之相。

經典波羅:經典波羅也稱文字波羅,是用語言文字表述的波羅智的性質、作用、特點、觀修方法等,具體的指般若經典。

波羅智和其對象事物的法性本身是具體的東西,語言文字是一種代表思維概念的符號,它無法把所代表的具體事物真實地訴諸人們的感覺經驗,只能符號性地抽象地表達一種意思,人們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加以理解。

凡經驗過的事物通過名稱、形狀的表述可以喚起記憶中的具體事物的印象、或者對經驗過的各種事物印象的新的組合形象,由此可以得到理解。

但凡從未經驗過的事物的情狀,通過語言文字只能憑猜測想像形成一個抽象概念。

真正的波羅是見道以上的感知能力和感知對象,並非世俗智認識範圍內的事。如果不憑藉獲得真波羅智的佛陀、聖賢用語言表達的經典波羅,我們怎麼能夠理解波羅的性質要領和求證方法呢?

如果不撐握有關波羅的知識,無思無想地靜坐就能獲得禪和真悟的話,那些長期處於休眼狀態的動物不都成佛了嗎?

那些不堅持戒行,不分善惡的人,連當佛教徒的資格都沒有,還能稱得上高僧禪師嗎?

學佛的人首先應該懂得這些最基本的道理。

道波羅:道波羅也稱觀照波羅。真正的道波羅是指見道以上十地的入定狀態中出現的直觀智,出定後雖是十地菩薩也有分別心,不能稱作波羅智。

果波羅:果波羅也稱見性遍智波羅,是佛獨有的智慧。

在佛地無出入定的區別,徹底消除了分別意識,其智慧已變成無意識的本能性的直觀,就像無意識的陽光普照大地,滋生萬物一樣。

到那種境界,世俗心、分別意識虛構的海市蜃樓式的虛幻假相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才是真正的彼岸智。

第二節 正文解釋

下面對《心經》進行通俗的解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原文)。

「觀自在」是指觀世音菩薩。「觀」就是用大慈大悲心觀看輪迴中受苦受難的芸芸眾生。「慈」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愛心」,「悲」是同情心,「大」就是「無限」的意思。

「觀」也是關注、關照、關心之意。「自在」指智慧無礙、神通無礙,慈悲無量,變化無窮等自在自如的佛能。「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縮寫,梵語意思是「菩提心」。菩提心指利眾成佛之心。

凡具以大慈大悲為根本的利眾成佛心愿的都稱菩薩。一至七地稱菩薩,八至十地為大菩薩。菩薩是入道的聖弟子,不是佛。現在有些談佛法的人,連佛和菩薩的概念都分不清楚,還能說出高深的佛理嗎?但需要知道,觀音、文殊、菩賢等八大菩薩都是以菩薩身份度眾的佛,絕不是真正的菩薩。

「深般若波羅密多」之「深」,指非世間智。「行」指正在「進行」或「體驗」。

這句話連起來說就是:「觀世音菩薩在定中觀照彼岸智慧妙景時,見到五蘊皆空。」

「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五蘊」是物質和精神世界的總的概括。「蘊」指同類事物和元素的集合體。

「色」指有形狀、有顏色、佔據一定空間的物質實體,是物質世界的總稱,在人則指肉體;

「受蘊」指人的感覺功能;

「想蘊」指產生表象,認識事物的功能,分為直覺型和思維型兩種;

「行蘊」指除受想以外的一切感情和心理意識活動,俱舍論中分為49種;

「識蘊」指五官之識和心識。

受、想、行是從功能作用上分的,識是從性質上分的。「色」指物質存在,「識」指精神存在。「六識」是佛家統一的說法。「八識」、「九識」是唯識派的說法,中觀派不承認「八識」、「九識」之說。

無論六識、八識,「識」都是指精神現象。阿賴耶種子是生活經驗在意識深層種下的一種印象,絕不是指物質的東西。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原文)。

阿賴耶種子是生活經驗在意識深層種下的一種印象,絕不是指物質的東西。至於「蘊藏在一切空間和物相里的阿賴耶和阿摩羅種子」之類的說法,純屬不懂裝懂的瞎說,與佛學毫無關係。

佛家把存在分為有形有色的物質存在和無形無色有感知功能的精神存在兩種。前者稱「色」,後者稱「名」,如十二因緣中的「名色」指的就是胎兒階段的形體和意識。「五蘊皆空」是一切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意思。

藏譯梵文本此處有「一切法皆性空」之句。

宗喀巴大師說:「『一切法皆性空』一句概括了《心經》的全部內容,別處雖然文字表面上沒有提到『性空』二字,但凡是有『空』字和『無』字的句子,都應該按『性空』之意理解。」「空」和「無」是「性空」、「性無」的省略字。

五蘊皆空是《心經》開頭的一句話,也是心經全部內容的概括。般若波羅蜜多經典浩如煙海,但歸根結底只是說明一個「空」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原文)。

梵文中的Ah(啊)代表性空,所以稱為「一字波羅」。「空」是佛法的最根本的一個哲學概念,也是佛法修練所要達到的一個最高境界。懂得了「空」的道理,就獲得了文字波羅。不僅從道理上懂得,而且在定中真實體驗到了「空」,就是進入真波羅境。所以我們首先從道理上正確理解「空」的概念至關重要。

過去和現在有許多人對佛法產生誤解,墮入歧途,其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誤解和不能正確理解空觀。

有的人把「空」當做空洞無物,墮入虛無斷見;有的人把「有」和「空」看成對立的矛盾,在現實世界面前墮入常見。

惟有龍樹一派中觀大師參透般若中觀之理,區別真俗二諦,破除常斷二見,提出俗諦意義上緣起之物並非「無」---以消除斷見;真諦意義上的自性並非「有」(空)---以消除常見;同一事物既是眾緣和合的緣起之物,又是本無自性的性空之相---進入中道。

俗諦是指世俗習慣所形成的見解和事物的現象,真諦是指波羅真見和事物的本質。

緣起是指世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是與其他事物毫無關聯的單一獨立的存在,而是在與其他事物相互依賴、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眾緣和合的關係中形成和存在的。

每一個單獨的事物本身既是多種分子和元素的組合物,又是其他事物的因果關係物。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緣起」。

這種緣起關係主要有三種:

一是因果關係,如種子與禾苗、客觀對象與主觀意識之間的關係;

二是相對關係,如大與小、長與短、好與壞之間的關係,若相對的一方不存在,則另一方也就無從說起;

三是名物關係,如事物和名稱、事物和概念之間的關係。名稱是事物的代號,名稱與事物之間並沒有確定的本質關係。

一種事物可以有多種名稱,一種名稱也可以指多種事物。一個玻璃杯在盛茶是可以稱作「茶杯」,盛酒時可以稱作「酒杯」,除了名稱賦予它的物性外,它本身哪有「茶杯」、「酒杯」之類的自性呢?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原文)。

各種條件關係形成的緣起物的存在誰也否定不了,「空」也絕非否定這種形式的存在。如果否定這種存在,十二因緣、苦集滅道都成了自相矛盾的空話,還有什麼佛法可言?

「空」是指事物的另一方面,就是緣起現象後面的性空本質。這裡所指的「性」並非指物理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種「不依條件,獨立自存」的「人性」和「物性」。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不依任何條件的、絕對獨立存在的自性。宗教上有些如印度教數論派所謂永恆不變的、遍及一切事物的、不依任何條件絕對獨立的精神實體的存在和人的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都是愚昧無知所產生的虛構。這種虛構的自性自我意識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這種自性和自我意識產生自私和自利的慾望以及自私自利的慾望不可能滿足時的怨恨。

貪慾和憎恨心理掩蓋人們的光明本性,扭曲人們的思想情感,使人們產生煩惱,干出種種蠢事,造成種種惡業。

一旦獲得正見,徹悟自性本空,就能從虛妄夢境中覺醒,剷除煩惱的根源,得到解脫。所以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原文)。

空慧被視為到達彼岸的妙智慧、解脫煩惱的「不二法門」、成佛之真道「佛母」的道理就在這裡。

月稱《中觀四百頌疏》中說:「我們所說的『空』,不是寺中無僧式的空,而是繩上無蛇式的空。」

「繩上無蛇」的意思是,曾有人被蛇蛟傷,怕蛇怕得要死,有一次在牆腳下發現一盤花繩子以為是蛇,嚇得叫了起來,扭頭便跑。繩上本無蛇而見蛇是懼怕心理造成的幻覺。虛幻的自性猶如繩上見蛇一樣,空就是繩上無蛇的正見。

龍樹說:「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不是緣起,因此,世界上也沒有一件事物不是空性。」又說:「事物若有自性,何需依賴眾緣,若是眾緣和合,還有什麼自性?」

比如一座房子,我們所看到的只有牆和屋頂、門窗以及組合形狀和顏色。牆和屋頂門窗不是房子,造型色彩也不是房子,它們只是房子的組成部分。這些組成部分都不是房子,那麼離開這些組成部分房子又在哪裡?

再看牆是一塊塊磚砌成的,牆上每塊磚都不是牆,取掉不是牆的一塊塊磚,牆又何在?砌在牆上的磚和撤下來的磚數量不變,為什麼砌起來是牆,撤下來就不是呢?如果說造型是牆的話,為什麼不把牆的造型當做真的牆看待呢?為什麼牆的造型不能起到牆的作用呢?砌牆的磚是由土和各種化學成分組成的,分解開磚的元素和成分,磚又何在?

這樣看來不但房子沒有稱其為房子的自性,而且連組成房子的各個部分和原材料也沒有稱其為各個部分和原材料的自性。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像房子的存在一樣,都無自性,所以說「法無我」。但不加分析思索,習慣上稱作「房子」,也能起到房子的特殊作用的建築物確實存在,這種存在就是緣起的存在。

但這種存在毫無自性可言,故謂「性空」

「人無我」和「法無我」本質上一樣,只是所指對象不同。從人的主體意義上講是「人無我」,從人體的器官、生命意識各個部分以及客觀事物的角度來講便是「法無我」。懂得這些基本道理,再看《心經》的原文就不那麼難懂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原文)。

原文中「舍利子」一詞出現過兩次,都是觀世音對佛的大弟子「舍利子」的呼語,後面應加冒號。

《心經》不是佛陀親口講的,而是先由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問觀世音:「眾佛弟子如何學修深般若波羅密多行?」於是觀世音向舍利子講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講完後佛祖對觀世音說:「是的,是的,您說的很對,眾弟子應該那樣學修。」以此對觀世音說的法表示認可和贊同。這一段在全文本《心經》中記載得非常清楚。

有人把「舍利子」解釋成佛身上的「舍利子」,說什麼「阿摩羅種子就是阿賴耶種子的堅固的『舍利子』」。這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即便是佛身上的舍利子,也指是的佛牙、佛骨、骨灰之類肉體的遺物,與阿摩羅(凈識)種子和阿賴耶(藏識)種子毫無關係。

現在冒充佛法,信口開河的劣等宣傳品國內外流傳的不少,頭腦簡單,就會上當。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心經原文)。

這段話中,「諸法空相」是緊接著上面「五蘊皆空」推而廣之說,不僅人身的五蘊皆空,凡一切事物(諸法)都是空相,即「性空」。

「法」是梵語Dharma(達摩)的意譯。世親的《論規》中說達摩一詞有十種含義,一般指存在、認識對象、道路、風俗習慣、學說、法則規律等。此處的諸法指「一切存在的事物」。

性空相是一切事物的「真相」。從世俗所見(俗諦、假相)的緣起角度講,緣生之物有生、有滅;

佛心有垢有凈;

業根諸染有減少直至根除,福慧功德有增多直至圓滿。

若不承認俗諦意義上的有生、有滅、有垢、有凈、有減、有增這些事物的基本規律,因果、善惡、染凈等佛法的基本道理就無從談起,全部佛法的殿堂就會坍塌。

所以,從龍樹到宗喀巴的中觀大師一再強調,真俗二諦不可偏執,對初學者來說,「寧可執有,不可執空,執有可以從善積德,執空墮入歧途,其後果不堪設想」。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心經原文)。

「佛心」指一切生命的原始的靈心,根據《佛心經》說一切有意識的生命都有成佛的光明本性,稱這種本性為「如來種子」。

這種靈性本質光明無染,因受愚昧、貪慾、怨恨、偏見等惡習的污染,就像銅鏡上銹,變得愚暗無光,干出許多蠢事,造惡業,輪迴受苦。一旦有機會獲得正見,去染還凈,便成福慧雙身圓滿的大自在---佛。

因此,《喜金剛續部》中說:「人心本光明,污染成凡胎,染凈便是佛。」受染輪迴是因緣,去染還凈也需要通過修舍、戒、染、勤、定、慧波羅行,積累福慧因緣。若不積德行善,單靠靜坐觀空,至多升入六道中的無色界天,永遠成不了佛。

從真諦法相意義上講,物本性空,猶如無阻無礙無形無色的虛空。哪有生滅?哪有垢凈?哪有增減?

從性空意義上講,無論此岸彼岸、無論凡人和佛都法性平等,一律是空相。因此,佛的見空智慧被稱作「平等智」。換一種說法,一切事物只有因緣促成的生滅,哪有自性的生滅?

靈心受染和去染還凈也是暫時的因緣,若靈心的自性不潔,豈能去垢?如煤炭洗也洗不白。

反過來說,若靈心自性純凈,還有什麼可去的「污垢」?

如果說,愚昧、貪慾、偏執等污染業根是人的自性本質,豈能減少根除?

如果說,善德智慧、光明圓滿是人的靈心的自性,怎會有增減圓缺?

因為所說的「自性」是指一種不依賴因緣,永恆不變的性質。若真有這種自性,生滅、垢凈、減增成為不可能。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心經原文)。

這一段話中在「無眼界」後面省略了「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這一段說的是「五蘊」、「十八界」,概括了整個主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

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指眼耳等器官神經,是六識藉以產生的物質器官,也稱內色。

色聲香味觸法稱六境。境指處境,即眼識耳識等六識的對象,也是六識所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六境中的法境指的是意識對象和意境。眼界、耳界到意識界指的是六識,「界」表示事物的性質。

在獲得見道正見後,在定中觀照時,俗諦虛幻假相完全消失,融入事物的本質空境。在這種直覺境中,主客觀、精神和物質世界「五蘊」、「十八界」都沒有世俗所見的自性實在相,故稱「空中無色,無受想行……」等。

這裡的「無」是指「自性空無」,出定後除了佛以外都有所知障,俗習未除,仍有世俗所見相。

但人見道以後的世俗所見相,已不像凡俗眼中那樣實在,件件顯得虛幻,實執貪戀之心逐步減弱。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心經原文)。

這一段話是講十二因緣的空相。十二因緣是生命在六道中輪迴的因果連鎖關係輪。三世為一輪,因果相連,流轉不息。其順序為: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指愚昧;

「行」指因無明而產生的善惡行為;

「識」指受善惡行為染色的投生的識;

「名色」指胎兒的肉體和意識;

「六處」指眼、耳等六根器發育齊全的胎兒;

「觸」指出生後初步接觸到色、聲、香、味處境的階段;

「受」指感受到苦樂的階段;

「愛」指性成熟階段;

「取」指在愛欲驅駛下追求異性,為滿足心理和生理慾望進行索取的階段;

「有」指造就種種善惡業,來世的進程已定型;

「生」指重新投生;

「老死」指無常結局。

從無明到受染識屬前世,從投生識到有屬今世;重新投生屬來世。來世和前世的一生都和今世一樣,有無明、行、識、觸、受、愛、取等過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從俗諦意義上講,既有無明到老死的入世十二因緣,也有從無明盡到老死盡的出世因緣;但從真諦法相性空意義上講,既無具自性的無明,也無具自性的無明盡,乃至既無具自性的老死,也無具自性的老死盡。一句話,因緣之外,別無自性。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心經原文)

意思是說在定中止觀境中,既不存在感受的苦諦,也不存在苦因、煩惱集諦;既不存在脫苦的修持道諦,也不存在得脫的清凈滅諦。既無破障的正見智慧,也無破除障礙所得的二凈境界。

這「無」是指自性意義上的無,絕不是說沒有「苦集滅道」和「正見」、「二凈」。

苦集二諦是此岸世界的本質規律,道滅二諦是佛法的概括。

苦與集是因果關係,道與滅是因果關係,智和障是對立相剋關係。智就是道諦,煩惱障就是集諦。

如果只從「無」字的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全面否定佛法。若不懂真俗二諦,把真俗二義相割裂,就會墮入錯誤的深淵。

菩提薩多,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經原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因在真悟空境中,無執實之所得相,所以,諸菩薩便依靠去實執這波羅妙智,而無執著掛礙(掛礙即障蔽有見、實見)。

因無愛執、實執,便沒有空境中失去自我和周圍一切的恐怖及遠離世俗習性形成的真假顛倒、虛幻無實的夢境,徹底實現根除煩惱的清凈涅槃。

「涅槃「的意思是」離苦得樂「。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心經原文)

這段話是說:過去、現在、將來諸佛,都是依靠波羅蜜多妙智,才獲得無上殊勝功德真正遍知一切的大菩提。

「阿耨多羅」是無上,指殊勝無比的功德;

「三藐三菩提」是真正遍知一切的「佛智」,即「大菩提」。

這段話的意思和前一篇《般若波羅蜜多經》講解中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舍此波羅行,別無成佛道」的道理是一樣的。把波羅智稱作「佛母」,把《般若十萬頌》稱作「母法」的原因也在這裡。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心經原文)。

這一段是說明波羅蜜多智慧的威力和效用。「咒」梵語作Mandra(曼陀羅),原意為「拯救心靈」,現在一般的理解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密語」。

「大神咒」的意思是般若波羅蜜多具有到達彼岸的神奇的功效;

「彼岸」是指與世俗之境界「此岸」相對的「佛的境界」;

「大明咒」是指波羅智具有消除愚昧的功效;

「無上咒」是指波羅智是遍知一切的無上智慧;

「無等等咒」的「無等」是指十地菩薩都無法相比的「最高佛地」,「無等等咒」是指波羅智能使凡夫達到與至無上的佛相等的地位。

這裡所說的咒,不是指心咒,而是指《心經》所講的徹底覺悟性空,破除實執積習的深妙波羅智慧。

由此便「能消除一切苦厄」,能戰勝愛恨煩惱魔、身心不自在魔、沉弱亨樂魔、死神困擾魔,能得到心底平靜的大安大樂。此法真實不虛,如法觀修,便能驗證。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嘎代嘎代(Ga di Ga di),巴熱嘎代(Ba RaGa di), 巴熱桑嘎代( Ba Ra Sang Ga di),保地索哈(Bao di Suo ha)(心經原文)。

字面的意思:嘎代,嘎代,是「去,去」,巴熱嘎代是「到彼岸去」,巴熱桑嘎代是「到真正的彼岸去」,保地索哈是「築基菩提」。

咒語字背後的含義是:去資糧道,去加行道,去見道,去修道,去到佛地!

當然,這個咒語翻譯得還不完整,我在所附的《心經》中作了糾正。

《心咒》字數雖少,其含義卻相當深廣,整個包括菩薩乘五道、十地、十波羅的全部內容。

五道中的資糧道和預備道(也叫加行道)是世間善道;見道和修道是菩薩道。

修道分十個層次稱十地,按破俱生障和獲得十波羅功德區分。最終道也稱無學道,是佛地。這五道、十地、十波羅代表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全部內容。

要想對《心經》和《心咒》了解和透徹,必須讀彌勒《現觀般若莊嚴論》及其疏解,除此而外絕無捷徑可尋。

對般若的解釋從古到今只有中觀、唯識兩家。中觀遵龍樹《六論》和彌勒《莊嚴論》;唯識遵無著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等。

藏傳佛教以中觀為主,漢傳佛教中玄奘以下受唯識論的影響較深。

無論中觀、唯識都有佛經的經典根據和嚴謹細緻的論證方法,完整的理論體系,代代相傳的傳承系統。

在這篇文章中對《般若心經》的解釋,都是遵照宗喀巴等著名學者的觀點進行解釋的,談不到任何創見,解釋錯了的由本人負責,不能怪罪於前賢。

但願般若之光,普照人間!

菩薩如果認為投身地獄的火海可以幫助眾生,

他就會毫無猶豫這樣去做,就像是天鵝飛進涼爽的湖泊一樣。

願你能成為 /你所在之處的 / 那道光明

|中國噶舉中心|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弟子,要堅定,堅強,上師一直在看護和注視你,你感覺到力量了嗎?

Disciples, to strengthen, strong, Guru has been nursing and watching you,

yet you feel the power?


推薦閱讀:

般若心經疏 靖邁 撰疏
星雲大師講《心經》 | 「有」是掛礙,「無」最快樂
周止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11
《心經》講記(連載六)
《<心經>直解》之「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TAG:心經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