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妙真經》

妙真經為老子五部著作之一,《道教義樞》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 《妙真經》成書於東晉末年到劉宋中期,該書的撰作反映了晉宋天師道吸收重玄學道書和佛教經典整合道教教義對抗佛教的歷史事實。《妙真經》沒有被冠以"道曰"的部分由《老子指歸》改編而成;而被偽托成"道"對尹喜訓誡的部分則多屬上卷,經教色彩也較為濃厚,撰作時參考了《西升經》和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妙真經》的得名與"真一"相關,為後來道教重玄學和《升玄內教經》"真一"思想的發展奠定基礎。基本概念 妙真經妙真經簡介當年老君西遂流沙,至涵谷關,為關令尹喜演說《道德》兩篇,上下兩卷,成五千餘言。尹喜又錄老子談論言旨為《西升記》,後人又改記為經,成《西升經》。《西升經》道藏中頗多記載,又多通行本。而《妙真》一經,卻成佚文,世不復見。《敦煌道藏——無上秘要》中引用《妙真經》佚文。《 妙真經》為早期黃老道詮釋繼承《道德經》之作,體系完善且與其他道經相比更具有思想超越性。也正因為如此,《 妙真經》受到佛教支持者的「 格外關注」而遭到攻擊,成為佛教徒去之而後快的經典,屢遭禁毀。妙真經妙真經抄本二十世紀初道士王圓籙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大批古代經典文書抄本。其中約有半數抄本是《正統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其中的道教抄本《無上秘要》中引用大量《妙真經》佚文,自此,妙真經在歷經千年後,始顯真容。道教隱宗妙真道的派名也起源於此。妙真經思想內容 柳存仁先生提及道籍中收錄之兩種可能的《妙真經》本,並略做了輯佚工作,足資參考。是經劉宋佛道論爭時,謝鎮之〈重 與顧道士書〉一文已提及,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大道家令戒》也提到這部經典, 〈大道家令戒〉之年代,根據學者研究,有的以為是三國曹魏之作品,有的認為成書於北魏,或以為成立於苻秦初至北魏初,小林正美則推翻眾說以為是劉宋末期之作。因此,小林氏以此為基礎認為《老子妙真經 》乃成立於劉宋中期至宋泰 始六年之間的經典。 基本上,小林氏之考證似嫌主觀粗略,筆者贊成〈大道家令戒〉乃曹魏作品之說,而從《老子妙真經》之內容看來,多屬素樸之黃老道家言(參考後文之論述),不應該是南朝時期道派林立競爭時代之道經。所以,《老子妙真經》成書時代當更早於曹魏了!從《老子妙真經》之殘文看來,極少言及方術,甚至精氣神觀念亦鮮出現,反多思想性之詮釋。所以雖然重視「守一」,而言:「妙真經上雲道有真一,真人所以輕舉虛 者,使群物自得玄得一以生也。天不得一不能清,地不得一不能明,? 人知一萬事畢,不能知一,道不妄出。」 不過對於「一」之解釋,則是相當哲學式的說法,其言曰:「言道未始而有,故謂之一。一即醇粹質真無為雜糅,故謂之一。天得一清,以而無不覆? 」 所以,《老子妙真經 》作為《道 德經》之詮釋經典,謹守古典道家之原則,多似莊子以下之黃老道家之論,甚少觸及修行方術。所以《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大道家令戒》言:「《妙真》自吾所作,《黃庭》三靈七言,皆訓喻本經,為道德之光華。」「本經」即《道德經 》,此正顯出《妙真經》輔助性之地位了!綜觀《老子妙真經》、《老子西昇經 》這兩部以行文詮釋而非註解《道德經》之新造經典,其中所論,主要是思想原則之點醒,對於法門方術則未深論。所以,從中實看不出其究竟屬於「養五藏神 」之修行法門或「守一三丹田 」術,抑是「存思歷藏法」之系統?大抵所論乃原則性之道門共法,而非殊多之方術。「太玄部」道經所闡述之思想,率皆秉承戰國末兩漢以降之黃老道家思想,重視精 氣神之調養,此道教發展之大方向大原則,共法是也。妙真經名句 前言《道教義樞》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當年老君西遂流沙,至涵谷關,為關令尹喜演《道德》兩篇,上下兩卷,論修身治國,戒剛守雌,挫銳解紛,行慈檢謙下之道,成五千餘言。尹喜又錄老子談論言旨為《西升記》,後人又改記為經,成《西升經》。《西升經》道藏中頗多記載,又多通行本。而《妙真》一經,卻成佚文,世不復見。我好道甚篤,常誦《道德》一經。但多年尋覓《妙真經》而不可得,不能復見老君當年遺論,心中未免遺憾。清修之餘,順手翻閱《敦煌道藏》,卻在無意中得見《無上秘要》中所引《妙真經》佚文,不由欣喜若狂,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啊。觀其經意,確有老子遺風。我不敢自秘,故錄其文而成一篇,願與諸道友共享。梁光祥2007、4、8日  1.「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能使形無事,神無體,以清靜致無為之意,即與道合。」(《妙真經》,引自《無上秘要》卷五)  2.「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妙真經》,養性延命錄,梁陶弘景撰。)  3.「以無為而養其形,以虛無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養其聲,以清靜而平其心,以精誠而存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閑居靜處,使若蛟龍之自蟄藏。」  4.「道人圖生,蓋不謀名。衣弊履穿,不慕尊榮。胸中純白,意無所傾。志若流水,居處市城。積守無為,乃能長生。」  5.」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無為者,道之極也。虛無者,德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宮也。寂嘿者,德之淵也。清靜者,神之鄰。精誠者,神之門。中和者,事之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其名。吾前以道授關令尹生,著道德二篇。將去,戒之曰: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譬猶若識音,不能深曉人心;知之口,不能言妙哉。道之綿綿,言不盡意,書不盡言,所以為子書之者,欲使子覺自然,得之後以自成。尹生曰:學自然,奈何?」  「道曰:無取,正氣自居。無去,邪氣自除。此非禱祠鬼神之道,非欲辟不清去不正。清靜請命而命自延無期,此豈非自然哉?非吾異道之意,非吾獨道也。道不自然兮,何道焉兮?無欲無為兮,道之所施兮。虛兮無兮,道安居兮。寂兮嘿兮,道之極兮。澹兮恬兮,德之漸兮。清兮靜兮,神所宅兮。精兮誠兮,神所榮兮。中兮和兮,神所化兮。以無為而養其形,以虛無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養其聲,以清靜而平其心,以精誠而存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閑居靜處,使若蛟龍之自蟄藏。懷虛而不虛,泥而不泥,使若南曜之忘虛也。化德存神,使若社稷之保光。立尊神明,使若宗廟之守處。使世不見我,若巨魚之在大水。使人莫我知,若日出之光東。我之無窮,若大道之根相致,譬若山林大澤之自致禽獸虎狼,若深林廣木之自致飛鳥百蟲,若江湖之自致魚虌蛟龍,若盛德之自致太平麒麟鳳凰,若清靜潔白之自致玉女芝英,若中和嘉瑞之自致吉祥,若災異惡氣之自致不祥禍殃。」  6.「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 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惔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其名。」  7.」以大居小,以富居貧,處盛卑之谷,游大賤之淵。微為之本,寡為之根,恐懼為之宇,憂畏為之門。福者禍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亂之本,存者亡之根。上德之君質而無文,不視不聽,而抱其玄,無心意若未生根,執守虛無而因自然。混沌為一,歸於本根。」  「上意正於無形,理於無聲,起福於未有,絕禍於未生,故莫知其名。下德則不然,高尊富貴,顯榮好美,善樂功名,生禍而憂之,寇害而伐之,身辱而報之。生長有其力,布施有其福。事為其方,曲為其法。賞善罰惡則偽善詐忠,如此乃自謂功名。見與道反。」  8、」制殺生者天,順性命者人也。非逆天者勿伐,非逆人者勿殺。故王法當殺不縱天賊,當活不活殺天德。為政如此,使後世條長禁苛,興克德之本,德莫大於活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故與時爭者昌,與人爭者凶。是以有甲兵無所陳之,以其不爭。夫不祥者,人之所不爭;垢辱者,人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則足矣。得人所不爭,則寧矣。」  「勇與敢者多權善決,安靜樂能,傅國利民,不避疆大,威震百僚,摧傾境外。為政如此,得善之半。」  「柔於不敢者,柔弱損退,恐懼慎言,深思遠慮,臨事計患,務長寬和博施。為政如此,亦得善之半。」  「敢者,奉天順地,莫神於至誠。仁以好施,義以制斷,禮以凱敬,智以除害,信以立事,德以無大,赦人如赦於己,法人如法其子。為政如此,亦得善之善者也。」  9.「老子曰:天地媾精,陰陽自化,災咎欲萌。淫於五色之變,視不見禍福之形;失於五音之變,聽不聞吉凶之聲;失於五味之變,言不中是非之情;貪於財貨之變,慮不見邪正之傾。夫五色重而天下盲矣,五音調而天下聾矣,五味和而天下爽矣,珠玉貴而天下勞矣,幣帛通而天下傾矣。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錐,五音者塞耳之槌,五味者截舌之斧,財貨者射身之矢。凡此數者,變而相生,不可窮極,難明易滅,難得易失。此殃禍之宮,患害之室。是以聖人服無色之色,聽無聲之聲,味無味之味。名者身之害也,利者行之穢也。是以動為身稅,為榮而得小,為善而得少。故有名之名,喪我之橐。無名之名,養我之宅。」  「視過其目明不居,聽過其耳精泄漏,愛過其心神出去。牽於欲,事汲汲。遽為於利,動惕惕。懼結連黨,友以自助。此非真也。雖非道意,雖得之天不佑也。」  「夫非其人而任之則廢,非其事而事之則廢,故代司殺者必受其咎,代大匠者必傷其手。有為者效情縱慾,快心極意。志賤強求貴,居貧強求富。離本向末,殃禍不救。」  「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貪,咎莫大於僭。此三者,禍之車也。小則亡身,大則殘家。」  10.「動合天心,靜得地意。無言而不從,謂之善也。善者,君子之所本,百行之所長,吉陽之所舍,萬福之所往來,流而不滯,用而不絕,百王所不變易,俗人之所不易,上以順天,下以順人,成萬物,覆載群生者,善也。」  「不識元首,不睹本根,詐天輕地,罔鬼欺神,屬辭變意,抱嫌履疑,謂之不善。不善者,動與天逆,靜與地反,言傷人物,默而害鬼。」  「夫欺天罔地,輕侮鬼神,專己自是,動非聖人。當時雖善,惡氣歸流,事有邪偽而象真也,景煙類雲而電不為之動。故天道不私人,人反行非天也,而自誤耳!」  11.「貴堅剛強,輕忽喜怒。福善出於門,妖孽入於戶。故舌耳為患,齒角不定。口舌者,患禍之宮,危亡之府。言語者,大命之所屬,刑禍之所部。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聖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 12.「夫道德治之於身,則心達志通,重神愛氣,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氣和平,肌膚潤澤,面有光瑩,精神專固,身體輕強,虛實相成,鬢髮潤光,佼好難終。治之於家,則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宜弟順,九族和親,耕桑時得,福實積殷,六畜繁廣,事業修治常有餘矣。治之於鄉,則動合中和,睹正綱紀,白黑分明,曲直異理,是非自得,姦邪不起,威嚴尊顯,奉上化下,公如父子,愛敬信向,上下親喜,百姓和集,官無留負,職修名榮,沒身不殆。治之於國,則主明臣忠,朝不隱賢,士不妒功,邪不蔽正,讒不害公,和睦順從,上下無怨,百官皆樂,萬事自然,遠人懷慕,天下向風,國富民實,不伐而強,宗廟尊顯,社稷永康,陰陽和合,禍亂不生,萬物豐熟,界內大寧,鄰家託命,後世繁昌,道德有餘,與天為常。」  13.「夫水之為物,柔弱通也。平靜清和,心無所操,德同天地,澤及萬物,大無不包,小無不入,金石不能障,敝山陵不能壅塞。其避實歸虛,背高趣下,浩浩蕩蕩,流而不盡,折衝漂石,疾於風矣。充大無疆,修遠大道,始於無形,終於江海,升而為雲,降而為雨,上下周流,無不施與,消而復息,生而復死。是故聖人去耳去目,歸志於水,體柔守雌,去高就下,去好就丑,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恬澹無心,盪若無己,變動無常,故能與天地終始。」  14.「一道之為真乎,道有真一,真人所以輕舉虛跡者,使群物自得玄,得一以生也。天不得一不能清,地不得一不能明,人不得一不能成,玄不得一不能生,非一不能承一,非一不能御萬神、制萬物,萬物皆稱為人,知一萬事畢,不能知一,道不妄出。」  15.「道曰:夫人為道,道身五藏者,皆思氣之盛壯微妙,從虛無來,故實者不如虛也,有者不如無也,疾者不如遲也。」  16.「道曰:虛而白者,吾宅也。道者質真無形,無有音聲,非有言也。人慾傅於知道者,借言以通意,虛者天地之動也,白者神明之所居也。天地之初皆從道來,有氣而未有形,法自然而白,白之中未有體也。」  17.「道曰:故易而為一者,吾號也。言道未始而有,故謂之一。一即醇粹質真、無為雜糅,故謂之一。天得一以清而無不覆,地得一則寧而無不載。日月得一則明而無不照,真人法則之,渾形而為一則無一不能為,神明知而為一則與鬼神共化,視而為一則無不見,聽而為一則無不聞,心通而為一則無不知。吾,我也;號,名也。人能渾其形而為一,即我之名號也。」原文地址:老子妙真經作者:荒山野廟裡的沉思 一 道曰: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能使形無事,神無體,以清靜致無為之意,即與道合。 二 以大居小,以富居貧,處盛卑之谷,游大賤之淵。微為之本,寡為之根,恐懼為之宇,憂畏為之門。福者禍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亂之本,存者亡之根。上德之君質而無文,不視不聽,而抱其玄,無心意若未生根,執守虛無而因自然。混沌為一,歸於本根。 上意正於無形,理於無聲,起福於未有,絕禍於未生,故莫知其名。下德則不然,高尊富貴,顯榮好美,善樂功名,生禍而憂之,寇害而伐之,身辱而報之。生長有其力,布施有其福。事為其方,曲為其法。賞善罰惡則偽善詐忠,如此乃自謂功名。見與道反。 三 制殺生者天,順性命者人也。非逆天者勿伐,非逆人者勿殺。故王法當殺不縱天賊,當活不活殺天德。為政如此,使後世條長禁苛,興克德之本,德莫大於活也。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故與時爭者昌,與人爭者凶。是以有甲兵無所陳之,以其不爭。夫不祥者,人之所不爭;垢辱者,人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則足矣。得人所不爭,則寧矣。勇與敢者多權善決,安靜樂能,傅國利民,不避疆大,威震百僚,摧傾境外。為政如此,得善之半。柔於不敢者,柔弱損退,恐懼慎言,深思遠慮,臨事計患,務長寬和博施。為政如此,亦得善之半。敢者,奉天順地,莫神於至誠。仁以好施,義以制斷,禮以凱敬,智以除害,信以立事,德以無大,赦人如赦於己,法人如法其子。為政如此,亦得善之善者也。四 老子曰:天地媾精,陰陽自化,災咎欲萌。淫於五色之變,視不見禍福之形;失於五音之變,聽不聞吉凶之聲;失於五味之變,言不中是非之情;貪於財貨之變,慮不見邪正之傾。夫五色重而天下盲矣,五音調而天下聾矣,五味和而天下爽矣,珠玉貴而天下勞矣,幣帛通而天下傾矣。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錐,五音者塞耳之槌,五味者截舌之斧,財貨者射身之矢。凡此數者,變而相生,不可窮極,難明易滅,難得易失。此殃禍之宮,患害之室。是以聖人服無色之色,聽無聲之聲,味無味之味。名者身之害也,利者行之穢也。是以動為身稅,為榮而得小,為善而得少。故有名之名,喪我之橐。無名之名,養我之宅。 視過其目明不居,聽過其耳精泄漏,愛過其心神出去。牽於欲,事汲汲。遽為於利,動惕惕。懼結連黨,友以自助。此非真也。雖非道意,雖得之天不佑也。 夫非其人而任之則廢,非其事而事之則廢,故代司殺者必受其咎,代大匠者必傷其手。有為者效情縱慾,快心極意。志賤強求貴,居貧強求富。離本向末,殃禍不救。 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貪,咎莫大於僭。此三者,禍之車也。小則亡身,大則殘家。五 動合天心,靜得地意。無言而不從,謂之善也。善者,君子之所本,百行之所長,吉陽之所舍,萬福之所往來,流而不滯,用而不絕,百王所不變易,俗人之所不易,上以順天,下以順人,成萬物,覆載群生者,善也。

不識元首,不睹本根,詐天輕地,罔鬼欺神,屬辭變意,抱嫌履疑,謂之不善。不善者,動與天逆,靜與地反,言傷人物,默而害鬼。 夫欺天罔地,輕侮鬼神,專己自是,動非聖人。當時雖善,惡氣歸流,事有邪偽而象真也,景煙類雲而電不為之動。故天道不私人,人反行非天也,而自誤耳!

六 貴堅剛強,輕忽喜怒。福善出於門,妖孽入於戶。故舌耳為患,齒角不定。口舌者,患禍之宮,危亡之府。言語者,大命之所屬,刑禍之所部。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聖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

七 夫道德治之於身,則心達志通,重神愛氣,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氣和平,肌膚潤澤,面有光瑩,精神專固,身體輕強,虛實相成,鬢髮潤光,佼好難終。

治之於家,則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宜弟順,九族和親,耕桑時得,福實積殷,六畜繁廣,事業修治常有餘矣。治之於鄉,則動合中和,睹正綱紀,白黑分明,曲直異理,是非自得,姦邪不起,威嚴尊顯,奉上化下,公如父子,愛敬信向,上下親喜,百姓和集,官無留負,職修名榮,沒身不殆。

治之於國,則主明臣忠,朝不隱賢,士不妒功,邪不蔽正,讒不害公,和睦順從,上下無怨,百官皆樂,萬事自然,遠人懷慕,天下向風,國富民實,不伐而強,宗廟尊顯,社稷永康,陰陽和合,禍亂不生,萬物豐熟,界內大寧,鄰家託命,後世繁昌,道德有餘,與天為常。

八 夫水之為物,柔弱通也。平靜清和,心無所操,德同天地,澤及萬物,大無不包,小無不入,金石不能障,敝山陵不能壅塞。其避實歸虛,背高趣下,浩浩蕩蕩,流而不盡,折衝漂石,疾於風矣。充大無疆,修遠大道,始於無形,終於江海,升而為雲,降而為雨,上下周流,無不施與,消而復息,生而復死。是故聖人去耳去目,歸志於水,體柔守雌,去高就下,去好就丑,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恬澹無心,盪若無己,變動無常,故能與天地終始。

九 道人圖生,蓋不謀名。衣弊履穿,不慕尊榮。胸中純白,意無所傾。志若流水,居處市城。積守無為,乃能長生。

十 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無為者,道之極也。虛無者,德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宮也。寂嘿者,德之淵也。清靜者,神之鄰。精誠者,神之門。中和者,事之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其名。吾前以道授關令尹生,著道德二篇。將去,戒之曰: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譬猶若識音,不能深曉人心;知之口,不能言妙哉。道之綿綿,言不盡意,書不盡言,所以為子書之者,欲使子覺自然,得之後以自成。尹生曰:學自然,奈何? 道曰:無取,正氣自居。無去,邪氣自除。此非禱祠鬼神之道,非欲辟不清去不正。清靜請命而命自延無期,此豈非自然哉?非吾異道之意,非吾獨道也。道不自然兮,何道焉兮?無欲無為兮,道之所施兮。虛兮無兮,道安居兮。寂兮嘿兮,道之極兮。澹兮恬兮,德之漸兮。清兮靜兮,神所宅兮。精兮誠兮,神所榮兮。中兮和兮,神所化兮。以無為而養其形,以虛無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養其聲,以清靜而平其心,以精誠而存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閑居靜處,使若蛟龍之自蟄藏。懷虛而不虛,泥而不泥,使若南曜之忘虛也。化德存神,使若社稷之保光。立尊神明,使若宗廟之守處。使世不見我,若巨魚之在大水。使人莫我知,若日出之光東。我之無窮,若大道之根相致,譬若山林大澤之自致禽獸虎狼,若深林廣木之自致飛鳥百蟲,若江湖之自致魚虌蛟龍,若盛德之自致太平麒麟鳳凰,若清靜潔白之自致玉女芝英,若中和嘉瑞之自致吉祥,若災異惡氣之自致不祥禍殃。

十一 道曰:虛而白者,吾宅也。道者質真無形,無有音聲,非有言也。人慾傅於知道者,借言以通意,虛者天地之動也,白者神明之所居也。天地之初皆從道來,有氣而未有形,法自然而白,白之中未有體也。

十二 道曰:故易而為一者,吾號也。言道未始而有,故謂之一。一即醇粹質真、無為雜糅,故謂之一。天得一以清而無不覆,地得一則寧而無不載。日月得一則明而無不照,真人法則之,渾形而為一則無一不能為,神明知而為一則與鬼神共化,視而為一則無不見,聽而為一則無不聞,心通而為一則無不知。吾,我也;號,名也。人能渾其形而為一,即我之名號也。

十三 一道之為真乎,道有真一,真人所以輕舉虛跡者,使群物自得玄,得一以生也。天不得一不能清,地不得一不能明,人不得一不能成,玄不得一不能生,非一不能承一,非一不能御萬神、制萬物,萬物皆稱為人,知一萬事畢,不能知一,道不妄出。

十四 道曰:夫人為道,道身五藏者,皆思氣之盛壯微妙,從虛無來,故實者不如虛也,有者不如無也,疾者不如遲也。

補充 道曰:有者因無而生,形者須神而立。故有為無之宮,形乃神之宅。莫不全宅以安主,修身以養神。若氣散歸空,遊魂為變。火之於燭,燭靡則火不居;水之於堤,堤壞則水不存。魂勞神散,氣竭命終矣。 道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言長久者,得道之質也。 《 妙真經》的內容 《 妙真經》被士族列為早期道教 「 太玄部」道書,在兩漢三國南北朝隋唐道教中,該書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由於全書早已亡佚,使得相關研究較為有限。上世紀 8 0 年代末開始,才有前田繁樹對《 妙真經》進行輯佚, 儘管這些輯佚工作還可以繼續完善。《 妙真經》佚文主要見引於南北朝晚期和隋唐道教著作,尤在類書之中最為多見, 《 無上秘要》 、《 大道通玄要》、《 要修科儀戒律鈔》和《 雲笈七籤》都曾大段徵引 《 妙真經》 。《妙真經》大部份來自於西漢嚴遵的 《 老子指歸》 ,例如:《 無上秘要》卷 7 《 修真養生品》 「 動合天心,靜得地意,無言而不從,謂之善也」至 「 言傷人物,默而害鬼」百餘字皆來源於 《 老子指歸·信言不美章》 「 動合天心,靜得地意,言無不通,默無不利,謂之善」至 「 言傷人物,默而害鬼,之謂不善」一段。同卷 「 淫於五色之變,視不見禍福之形;失於五音之變,聽不聞吉凶之聲」百餘字,則來源於 《 老子指歸·五色令人盲章》「 淫於五色之變,視不見禍福之形;失於五音之變,聽不聞吉凶之聲;失於五味之變,言不中是非之情」一段。《 無上秘要》卷4 2 《 修學品》 「 夫道德治之於身,則心達志通,重神愛炁,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炁和平,肌膚潤澤,面有光瑩,精神專固」至 「 後世繁昌,道德有餘,與天為常」的兩百餘字來源於 《 老子指歸·善建章》「 治之於身則性簡情易,心達志通,遠所不遠」一段。《 要修科儀戒律鈔》卷 1 2 《 念道緣》 「 鶉鷃高飛,志在苗禾;鴽鵝高飛,志在陂池」至 「 利害不棲於意,此大聖所體行也」以下近一百字的文字來源於 《 老子指歸·上士聞道章》 「 鶉鷃高飛,終日馳騖,而志在乎蒿苗;鴻鵠高舉,徑歷東西,通千達萬,而志在乎陂池」至 「 抱德含和,帥然反化;大聖之所尚」一段。除了以上所述的大段摘抄外,還有不少是片段引用 《 老子指歸》的,例如 《 妙真經》最常被他書引用的格言 「 有名之名,喪我之橐;無名之名,養我之宅」一句,就來源於 《 老子指歸·名聲孰親章》 「 夫無名之名,生我之宅也;有名之名,喪我之橐也」 ;《 無上秘要》卷7 《 修真養生品》所引佚文 「 貴堅剛強,輕忽喜怒。福善出於門,妖孽入於戶」來源於 《 老子指歸·道生一章》「 故貴堅剛……思慮迷惑,妄喜妄怒;福禧出門,妖孽入戶」 ;卷 6 5 《 柔弱品》所引佚文「 體柔守雌,去高就下,去好就丑,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恬澹無心,盪若無已,變動無常」也來源於 《 老子指歸·上善若水章》 「 人者,體柔守弱,去高處下,受辱如地,含垢如海,言順人心,身在人後,人之所惡,常獨處之,恬若無心,盪若無已,變動無常,與道流止,去己任因,莫過於水」 。限於篇幅,不一一舉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老子指歸》今存只有 《 德經指歸》部份,另一半 《 道經指歸》僅少量保存於其他道書中,尤其是強思齊 《 道德真經玄德纂疏》的轉引頗多闕謬 ③ ,考慮到這點,《妙真經》引用 《 老子指歸》的比例還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所以《 妙真經》大部份主體是以嚴遵 《 老子指歸》為主體改編而成的。再從總體風格和主旨看, 《 老子指歸》是嚴遵以韻文形式闡釋 《 老子》的著作,這和 《 妙真經》文辭古奧、句式相駢、韻文為主的風格相近;而 《 老子指歸》以哲學、養生、修身、治國為主要內容,也和前田繁樹氏所總結的 《 妙真經》主旨相符。此外, 《 妙真經》相當於老子的「 道」向尹喜解說 《 道德經》大義,故而在 「 三洞四輔」系統中被歸入太玄部; 《 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卷上 《 道德經目》中 《 妙真經》也和《 河上公注》 、《 相爾注》 、《 西升》 、《 內解》並列,同屬於闡解 《 道德經》大義的道經;而 《 老子指歸》作為早期解說 《 老子》的名著,被兩漢黃老道家採用闡解 《 道德經》也是非常合理的。這也是士族道家把 《 妙真經》視作重玄學經典的原因。據 《 漢書》所記,嚴遵參考 《 莊子》以解釋《 老子》 ,故而 《 老子指歸》帶有玄虛的思辨色彩和返璞歸真的思想主旨,這也和 《 妙真經》被歸為 「 重玄學」早期經典的史實相符。北朝魏、周之際的重玄學宗師樓觀道士韋節 (4 9 6-5 6 9 )用注釋 《 西升經》和 《 妙真經》等道書的方式以士族文化改造道教,是北朝道教義學的代表 ④ 。從其殘存的 《 西升經注》 「 道體虛無而包羅萬象」 、「 道無體無為而無不為」來看,韋節之義學以清虛無為、返樸歸真為指歸;而從 《 妙真經》 「 為道者,損聰明,棄智慮,反真歸朴,游於太素」之類的文字看,其教理似也與北朝義學清虛無為、返樸歸真的主旨相近。在南朝,與韋氏同時的重玄派道士臧矜同樣重視 《 妙真經》 :太玄一部之中本無此書,臧矜重訂為 《 妙真經》 、《 西升經》 、《 道德經》 3 種。南北兩位重玄派士族重鎮幾乎同時奉 《 妙真經》為主要經典,顯然 《 妙真經》的主旨符合道家重玄學的理論。而 《 妙真經》的重玄思想和修真理論也應該部分來源於 《 老子指歸》 。唐初重玄學的集大成者成玄英在 《 老子道德經開題》中說:夫釋義解經,宜識其宗致。然古今註疏,玄情各別。而嚴君平 《 旨歸》以玄虛為宗;顧征君 《 堂誥》以無為為宗;孟智周、臧玄靜以道德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無為宗;晉世孫登雲 「 托重玄以寄宗」 。作為唐初重玄學代表人物的成玄英,在 《 道德經義疏》中列舉的這些人與著作,除梁武帝外,孫登、顧歡、孟智周、臧矜都是重玄學學者,而 《 老子指歸》身居其中,也透露出該書自有其 「 玄虛」之特點為重玄派所倚重。《 妙真經》不僅在文字上摘抄 《 老子指歸》 ,思想內容上也深受其影響。《 妙真經》的撰作是基於 「 指歸於自然」的 《 老子指歸》 ,也就是說該書是申發 《 道德經》「的,而 《 西升經》的主旨也恰與之相近,也正因為如此,《 妙真經》才會受到佛教支持者的「 格外關注」而遭到攻擊。二、天師道之關係《 妙真經》的佚文帶有濃厚的秦漢黃老道家色彩。《 妙真經》和 《 西升經》同屬太玄部,是重玄派和樓觀派除了 《 道德經》外最重要的兩本道經。將 《 西升經》第一、二、三章和《 妙真經》進行了對比,明確兩書非常相似,皆本老子之道,為敢離也。總之,《老子西昇經》對諸多方術,僅作原則性之論述與提掇,而以類似於西漢黃老道家之思想作貫串。所以此經所述,多為原則性之共法,對於差殊之方術則著墨不多。這些 《 妙真經》佚文主要是 「 道」和 「 尹生」的對話。從 「 吾前以道授關令尹生,著 《 道德》二篇」可知,這個 「 道」的原型就是老子。漢末曹魏時期道經中有 「 道曰」的,也見於 《 女青鬼律》卷5 ,而 《 女青鬼律》首卷又曰 「 大道不禁,天師不勑……太上大道不忍見之」 ,由此可知這個 「 道」即 「 大道」 ,也就是 「 太上大道」 。在 《 妙真經》中,同樣應該把 「 道曰」的 「 道」理解成天師道的最高主神 「 大道」 (老子),因為它正好和 《 正一法文天師教誡經·大道家令戒》的話相符:道復作五千文……何以 《 想爾》 、 《 妙真》 、三靈七言復不真正,而謂道欺人……《 妙真》自吾所作,《 黃庭》三靈七言,皆訓諭本經,為 《 道德》之光華。《 大道家令戒》中 「 大道」宣稱自己作 《 妙真經》 ,和 《 妙真經》 「( 道)將去,誡之曰:……」相應。所以《 妙真經》的成書應該在 《 大道家令戒》頒布之前。而《 正一法文天師教誡經》中的 《 大道家令戒》是曹魏時期的作品,此說以饒宗頤和大淵忍爾為代表;而 《 女青鬼律》的成書T h o m a s  P e t e r s o n 認為成書在 4世紀之前,是漢末曹魏時期五斗米道的作品。四、「 妙真偈」北周甄鸞作 《 笑道論》認為 《 妙真經》中的偈語 「 假使聲聞眾,其數如恆沙,盡思共度量,不能測道智」是從 《 妙法蓮華經》 「 假使滿世閑,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改編的。這句偈語和 《 妙真經》其他佚文風格差異很大。至於為何要在已經成書的《妙真經》後加這樣一段和全文內容不相干的偈語,則是佛道相爭的結果。經過道教徒的修改,《 法華經》的原文一下子變得充滿對佛教的攻擊性。聲聞 (S r a v a k a -y a n a ) ,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 《 大乘義章》卷1 7曰: 「 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 」所以「 假使聲聞眾,其數如恆沙,盡思共度量,不能測道智」就是說數目再多的佛教證悟弟子極盡思考,也不可能測知人格化 「 大道」的智慧。這也是為什麼道教在早已成書的《妙真經》後添加這一段偈語的原因。五、「 真一」與 《 妙真經》的得名《 西升經》和 《 妙真經》是重玄學的兩部經典。 《 西升經》尚存於世,我們能得知其大概;而 《 妙真經》除了心性修養之外,其真一思想又受到重玄派與士族的重視。《 大道通玄要》引 《 妙真經》佚文云:一道之為真乎,道有真一,真人所以輕舉虛跡者,使群物自得玄,得一以生也……非一不能御群神、制萬物,萬物皆稱為人。知一,萬事畢;不能知一,道不妄出。「 真一」這一概念在先秦的《鬼谷子》中早已有之, 《 抱朴子內篇· 地真》中更是所論甚詳。《 妙真經》的 「 真一」是道本身,所以說 「 一道之為真乎,道有真一」 ;同時也是一切智慧的總和,即 《 妙真經》所說的「 知一,萬事畢」 。這和後世成書的 《 升玄內教經》和 《 本際經》的 「 真一」觀念相當接近。《 升玄內教經》卷 4 曰:道陵又問:向者天尊雲,道不二念,不審為二,是一也,為非一也。……念一者想不散,一念者心得定也。心定在一,萬偽不能遷,群邪不能動,故謂真一。類似的內容也見於 《 本際經》 。這都和 《 妙真經》的 「 真一」非常相似,所以 《 大道通玄要》卷1 4「 真一品」才會把 《 妙真經》的這段佚文和 《 升玄經》討論 「 真一」的文字放在同一品類之中。考慮到 《 妙真經》的成書早於 《 升玄內教經》 ,而太玄部道經的另外兩部早期經典 《 道德經》和 《 西 升經》都 沒有提到 「 真一」 ,那麼《 升玄內教經》的 「 真一」觀念來源於太玄部的《 妙真經》也未必不可能。萬毅先生通過比對《 升玄內教經》和臧矜的 「 不一不二」學說,也認為 「 道教太玄部以 『 真一』為道體,……正是構建 《 升玄內教經》義學體系的理論基礎」《 雲笈七籤》卷 6 《 三洞經教部》說「 太玄部」云:玄靖法師開為三部,先說以 《 道德》為體,其致則總,以其文內無的、對揚之旨故也;《 西升》次說以無欲為體,故云當持上慧;源妙真一,後說既盛明真一,故以真一為體。對照孟安排 《 道教義樞》卷 2 「 尹生所受,唯得 《 道德》《 妙真》 《 西升》等五卷」 ,我們知道 「 玄靖法師開為三部」的 「 三部」是 《 道德經》 、 《 西升經》和 《 妙真經》 。 《 雲笈七籤》說《 妙真經》「 以真一為體」 ,可見 《 妙真經》的得名應該和 「 真一」有關。《老子妙真經》,而是某位高人對《道德經》的註解。比如「老子曰:天地媾精,陰陽自化,災咎欲萌。淫於五色之變,視不見禍福之形;失於五音之變,聽不聞吉凶之聲;失於五味之變,言不中是非之情;貪於財貨之變,慮不見邪正之傾。夫五色重而天下盲矣,五音調而天下聾矣,五味和而天下爽矣,珠玉貴而天下勞矣,幣帛通而天下傾矣。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錐,五音者塞耳之槌,五味者截舌之斧,財貨者射身之矢。凡此數者,變而相生,不可窮極,難明易滅,難得易失。此殃禍之宮,患害之室。是以聖人服無色之色,聽無聲之聲,味無味之味。名者身之害也,利者行之穢也。是以動為身稅,為榮而得小,為善而得少。故有名之名,喪我之橐。無名之名,養我之宅。」這段就是對《道德經》第十二章的解釋,可以仔細品讀。雖然如此,但此作者或作者群,水平是非常高的,如「道曰:無取,正氣自居。無去,邪氣自除。」如「以無為而養其形,以虛無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養其聲,以清靜而平其心。」非對《道德經》體悟甚深之人不能言之,在無數的《道德經》註解中,此人的水平絕對是第一流一列的。可惜,這篇文章沒能流傳下來。
推薦閱讀:

老子通譯(1
《老子》中「塞其兌,閉其門」之句中,兌、門指什麼?
嚴遵老子指歸本(2)
管錐老子
柏拉圖與老子,理念本體論與元氣本體論,中西智慧的巔峰對決?!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