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33部書籍:23 天地間縱橫英雄氣——《三國演義》

 

  說起中國歷史,人們最津津樂道的是三國時期。這並非得益於史書《三國志》,而是得益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出現最早、影響最大的長篇歷史小說,至今仍深受讀者的喜愛。  從三國歷史到《三國演義》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開始於公元220 年曹丕代漢稱帝,改國號為魏。次年,即221 年,劉備在四川稱帝,這就是蜀漢,簡稱蜀。  孫權在222 年改元黃武,229 年在江東稱帝,這就是吳。魏、蜀、吳就是我們說的三國。公元263 年,魏先滅蜀漢;265 年,司馬炎廢魏建晉。280 年,晉滅吳。  至此,三國被晉消滅,歸於統一。所以,歷史上講的三國時期是從220 年到280 年60年的歷史。不過,從公元212 年孫權移到建業(今南京),次年曹操自立為魏公,又次年劉備入成都做益州牧開始,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當然,要探究三國的形成過程,就要追溯到公元184 年的黃巾起義。因為從這時起,漢帝國已開始動搖,而建立三國的統治集團就是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因此,一般人心目中的三國的概念包括了從公元184 年黃巾起義到280 年司馬炎統一全國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三國演義》所描寫的正是這一段歷史。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民生凋敝,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到公元184 年,終於釀成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為鎮壓起義,各軍閥招兵買馬,於是群雄蜂起。這時,宮中外戚與宦官的爭鬥也更激烈。公元189 年,外戚何進為除掉宦官蹇碩等,招涼州軍閥董卓進京。董卓一入洛陽,就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企圖奪取大權。  於是在公元190 年,以袁紹為首的十路軍從組成「關東軍」,討伐董卓,軍閥混戰由此開始。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各軍閥乘機擴充自己的勢力。董卓被殺後,袁紹、袁術、曹操的勢力最為強大。公元200 年,曹操與袁紹決戰於官渡,曹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經過幾年奮戰,曹操統一了北方。208 年,曹操率十多萬大軍南下攻下荊州,要渡長江打孫權,實現統一。結果,孫權、劉備聯合起來,火燒戰船,大敗曹操,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這一戰,徹底打破了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穩定了孫權的地位,也為劉備進入益州提供了條件。之後,曹操退回中原,屯田練兵,準備再戰,但經過四、五年苦戰得到的漢中,到219 年又為劉備所得。220 年,曹操病死,曹丕廢漢帝建立魏國,但一直無力統一全國。劉備在赤壁之戰後,進入四川,221 年建立了蜀漢。此間,關羽曾從江陵北攻曹操,形勢有利,但吳兵卻乘機襲擊其後方,佔領江陵,殺死關羽。222 年,劉備為了報仇,大舉攻吳,結果在猇亭慘敗,被迫逃回,第二年便病死了。兒子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此時,蜀國處境艱難,諸葛亮通過「七擒七縱」降服孟獲。又通過六出祁山,穩定北方。但最後一次,卻病死於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國內部矛盾加劇,加上連年戰爭,民力疲敝,終於在263 年,被司馬昭滅掉。兩年以後,司馬昭病死,兒子司馬炎逼曹奐讓位,自己做了晉朝皇帝,魏亡。  東吳方面,孫權死後也一直爭鬥不休,司馬炎在279 年發20萬大軍攻吳,次年攻到建業,吳國亦亡。三分天下的局面最後被晉統一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剛結束,由蜀漢入西晉的史學家陳壽,就搜集史料,寫出史學名著《三國志》。  不久,另一位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引書二百多種,補充了大量史料,為後人「演義」三國歷史,提供了基礎。  與此同時,不少野史雜記中,也記載了許多三國故事,如裴啟的《語林》、干寶的《搜神記》、殷芸的《小說》等。與正史不同,這些記載有較多的虛構成分。  到宋代,城市經濟繁榮,各種娛樂「伎藝」應運而生,「說話」就是其中之一。說話就是講故事。「說話」中有一科是講史,演說前代歷史故事,三國故事就是講史的重要題材。據記載,北宋時已出現「說三分」的專家。  還有記載說,有的小孩很頑皮,家裡討厭,就給他們錢,讓他們聽古代故事。  聽到劉備失敗,就皺眉頭,流眼淚;聽到曹操失敗時,就哈哈大笑。可見,當時三國故事已非常流行。元朝雜劇盛行,三國劇目有三十多種,如《單刀會》、《三英戰呂布》、《赤壁鏖兵》等。後來,有人將流行的三國故事加以聯綴、整理,組成長篇故事,我們今天見到的是元代刊印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分上下兩欄,上圖下文,其中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形象已相當突出,其中也雜有劉、關、張落草等荒誕不經和因果報應的章節;而且描寫粗疏,文詞鄙陋,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但已具備了《三國演義》的雛形。  羅貫中就是在正史的基礎上,博採以上創作,寫出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對羅貫中的情況,我們了解很少,連他的籍貫和生活年代都有很大分歧。一般認為他是元末明初太原人,號湖海散人,性格孤僻,經歷坎坷,胸有大志,難以實現,於是寄情於文學。還有人說,他還曾編撰十七史演義,但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只有四五種,如《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等。還有人說,他也是《水滸傳》的編寫者之一。  到了清代初年,批評家毛綸、毛宗崗父子對《三國演義》進行了全面修訂:修改內容,辨正史事;整理回目,改為對偶;增刪詩文,削減論贊;注重辭藻,修改文句,又加上評點,譽之為第一才子書,成為後來最通行的本子。  給古人以藝術生命《三國演義》既然是小說,就不可能完全拘泥於歷史事實,否則,就難以刻畫出栩栩如生的場景和人物。《三國演義》基本上依據正史,同時又有相當的虛構,這就是前人所說的「七實三虛」。因此,不能把《三國演義》作為史書來看,因為作品中的不少情節、細節出於虛構。當然也不能因此而責備《三國演義》,因為假如沒有這些虛構,《三國演義》就很難成為精彩的小說。  如我們熟知的劉備「三顧茅廬」去見諸葛亮,正史中只有「凡三往乃見」五個字,可到小說里,卻敷演成一大回五六千字的精彩文字,把劉備的禮賢下士、誠懇、耐性,張飛的直率、急躁,關羽的老成持重,表現得非常鮮明;把隆中景物描寫得如在眼前;而情節的婉轉多姿,又是那樣引人入勝。試想,如果作者拘泥史實,我們還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小說嗎?又如關羽辭別曹操,史書只有「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而在小說中又有了曹操追趕、前來贈袍的場面,又有了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把關羽的大義凜然表現得淋漓盡致。當然,若無虛構,也就沒有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過五關斬六將了。  《三國演義》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通過一系列精彩的情節刻畫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人過目難忘。  劉備,是作品塑造的理想君主,他是皇叔,屬正統,又能禮賢下士,仁厚愛民。他為了見到諸葛亮,三顧茅廬而無怨言。第一次,諸葛亮不在家,劉備誤把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當成諸葛亮。第二次,先使人探聽,聽說回來了,又去,路遇大風大雪,張飛勸回,劉備不聽,結果路上又誤把諸葛亮之友石廣元和孟公威當成諸葛亮。最後見到的是諸葛亮之弟諸葛均,而非諸葛亮。回去的路上又誤把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當成諸葛亮。張飛認為諸葛亮是無能之輩,所以不敢見面,而劉備堅持要去,第三次又趕上諸葛亮睡覺未醒,劉備耐心等待多時,終於見到諸葛亮,並贏得諸葛亮的信賴,成為他日後爭奪天下的謀士、決策者、依靠者。  又如劉備受曹操大軍追趕,從樊城撤往江陵時,恐百姓受害,一路帶十餘萬百姓逃難,行動遲緩,眼看就要被曹操追上,還不忍拋棄。由此可見劉備的仁厚愛民。  當然,由於作品過於美化劉備,按照封建仁君的標準塑造他,有些地方不太近情理。如:趙雲冒著生命危險,殺入曹操重圍,救出劉備兒子阿斗;劉備卻將兒子摔在地上,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這就不近情理,難怪民間有句歇後語說:「劉備摔阿斗——刁買人心。」  關羽,是作品塑造的另一理想人物。他是「忠義」的化身,後來被封建統治者封為關帝,到處給他立廟。桃園結義,是關羽「忠義」的開始,千里尋兄與義釋曹操則是忠義的集中表現。因劉備參與謀殺曹操,事泄被曹操追捕,關羽與劉備逃跑時失散。關羽又中計被困,本想誓死拼殺,但想到桃園結義與劉備誓同生死,想到劉備家眷,又想到匡複漢室,便暫時依附曹操,但相約三事,特別提到「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曹操愛惜他的才能,想感化他為自己效力,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關羽始終不為所動。曹操送他赤兔馬,本想感動關羽留下,關羽卻說:「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見面矣。」後來得知劉備下落,便決然離開曹操去見劉備。赤壁之戰後,諸葛亮算定曹操肯定從華容道逃跑,讓關羽把守,他知道關羽素來忠義,可能要放走曹操,臨行時讓關羽立軍令狀;關鍵時刻,關羽還是念及曹操舊情,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放走了曹操。乍一看來,這兩種行為是矛盾的;但在「忠義」這一點上,卻統一起來了。正是從這看似矛盾的行為上,我們看到,關羽的忠義超越功名利祿,超越生死界限,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難怪著名美學家王國維說,關雲長義釋曹操一段,非大文學家不辦。  曹操是《三國演義》塑造得最複雜的形象。《三國演義》沿襲了南宋以來以蜀漢為正統的觀念,極力美化劉備,醜化曹操,將曹操寫成一個極殘酷、奸詐的人物;但同時,作品也沒有完全抹殺曹操的卓越才能。作品把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形象刻畫得非常豐滿。曹操謀刺董卓,事敗逃跑,暫避父親結義兄弟呂伯奢家;呂伯奢準備設筵款待,到鄰村買酒去了。不久,曹操聽到磨刀聲,又聽人說「縛而殺之」,遂以為有人要殺他,搶先下手,殺了呂家八口;到廚房,卻發現他們原來要殺豬。曹操因為多疑,誤殺好人,便連忙逃跑;路上正遇打酒回來的呂伯奢,便也殺掉。隨行的陳宮說,剛才是誤殺,現在又是為什麼呢?曹操說:「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陳宮說:」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曹操說:」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句話把曹操的殘酷、奸詐刻畫得淋漓盡致。但作品同時也表現了曹操的卓越才能和豪爽多智的一面。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他對當代英雄的分析極為透徹。他嘲笑袁術是」冢中枯骨「,袁紹是」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劉表是」虛名無實「,劉璋是」守戶之犬「。他善於博採眾議,尤其敬才愛才。對關羽,他竭力感化,即使關羽最後離去,過五關斬六將,曹操也不忍殺他。看到趙雲在亂軍中往來衝殺時,他稱讚趙雲是一員猛將,令部下不要殺死他。曹操俘獲張遼後,張遼破口大罵,曹操本想殺他,可得到劉備、關羽勸阻,頓時改換臉色,笑著說:」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  「於是親自給張遼鬆綁,把自己衣服給張遼披上,讓張遼坐上座,張遼很受感動,就投降了曹操。  諸葛亮是作品塑造得最突出的形象。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他隱居隆中而知天下事;初見劉備,就定下三分天下的計策;博望坡一戰,出奇制勝,贏得關羽、張飛的佩服,樹立了威望;在赤壁之戰中,他不顧個人安危,隻身到東吳,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道等,處處表現出遠勝曹操、周瑜的卓越才能,致使周瑜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嘆。劉備死後,他獨立支撐蜀國局面,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穩定局勢,最後病死於五丈原,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的智,主要表現在對戰爭各種因素的精闢分析上,尤其是他善於知己知彼,抓住對方的心理弱點出奇制勝。例如諸葛亮為引誘曹操走華容道,命關羽在那邊堆積柴草放火,引曹操來,關羽說:「曹操望見煙,知有埋伏,如何肯來?」  諸葛亮說:「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操雖能用兵,只此可以瞞過他也。他見煙起,將謂虛張聲勢,必然投這條路來。」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諸葛亮既懂兵法,又知曹操弱點,才能用這樣的計謀獲勝。又如空城計,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諸葛亮身邊只有2500士兵,不得已,讓士兵打開四門,自己則在城上焚香操琴。司馬懿懷疑有埋伏,慌忙退兵。眾人不解其故,諸葛亮說:「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回。」如果諸葛亮不深知司馬懿多疑的性格,空城計如何能成功?  《三國演義》中的生動形象太多了,除了以上四個,像張飛、趙雲、馬超、周瑜、呂布等,個個活靈活現,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  兩軍交戰妙在幕後除形象生動外,《三國演義》的戰爭描寫也是一絕。全書120 回,洋洋八十多萬字,描寫的大小戰爭不計其數,但並不給人以單調沉悶之感。作品抓住每次戰爭的特點,將軍事鬥爭、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結合起來,將對戰爭的描寫與對人物的刻畫結合起來,運用正寫、側寫、實寫、虛寫,把古代「一刀一槍」的戰爭寫得豐富多彩。如著名的赤壁之戰,真正的刀光劍影並不多,作品將全力放在各集團、各人物,尤其是諸葛亮與江東謀臣的論辯較量、與周瑜、曹操的爭奇鬥智上,舌戰群儒、連環計、苦肉計、借東風等最精彩的章節,都沒有刀光劍影。又如關雲長溫酒斬華雄,不過千把字,卻把整個戰鬥場面寫得驚心動魄。先寫華雄連斬四將,極寫其勇猛,後寫關羽請求出戰,因地位卑微,被袁紹呵斥。關羽出戰後,也不正面寫交戰經過,而側面渲染,只寫帳篷中聽到外面殺聲震天,正當帳內諸將緊張萬分時,關羽提華雄頭擲於地下,出戰前斟好的熱酒,仍有餘溫。  不僅如此,《三國演義》描寫戰爭有時甚至故意避易就難,難中取勝,在重複中見獨創,即前人所說的善犯善避,犯中有避。如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無一重複,變化莫測,讓人嘆服。  歷久彌新影響深遠《三國演義》對後代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大大推動了我國長篇小說、尤其是長篇歷史小說的發展。《三國演義》後,演義小說層出不窮,幾乎每朝每代都有通俗演義,成為我國長篇小說的一大類別。《三國演義》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更難以估量,京劇中的「三國戲」  自成系列,像《卧龍弔孝》、《借東風》、《空城計》等,都是京劇藝術中的瑰寶,近幾年拍攝的電影《赤壁之戰》,電視連續劇《諸葛亮》、《三國演義》,也深受觀眾喜愛。《三國演義》描寫的各種戰例,各種計謀,給後人很大的啟發,成為許多軍事家學習的教科書。據說,清兵入關後,曾印發《三國演義》教育八旗兵,張獻忠、李自成、洪秀全等,都曾從《三國演義》中學習過用兵之術。清代統治者又從另一方面,竭力宣揚《三國演義》的「忠義」思想,將關羽封為關帝,並建了很多關帝廟。而今天,《三國演義》的新價值仍被不斷發現,如《三國演義》的謀略學、運籌學、人才學、管理學等。日本不少企業家還將《三國演義》作為必讀書。可以說,新的「三國熱」  正方興未艾,《三國演義》研究的新學科正在形成,這就是《三國演義》的應用學。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動畫版的分集簡介?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爆笑的情節?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郵票》---三國演義
國際篇--新三國演義的第二篇章已經拉開了序幕!
新三國演義孫堅第幾集死的?

TAG:歷史 | 書籍 | 三國 | 三國演義 | 影響力 | 英雄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