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得知道他是餓了還是尿了
心理學解析:父母如何和嬰幼兒進行情緒互動?
Dr.Song,雲端心理,心理學博士
作者:Dr. Song(宋海榮博士)雲端心理實驗室(公眾號:cpsylab)
從母體溫暖而熟悉的子宮中呱呱墜地,一個嬰兒,TA 是無助的恐懼的。雖然 TA 具備了所有能使自己生存下去的先天條件,但是 TA 需要父母的幫助,來使自己作為一個生物體而更好的存活和發展下去。在父母和嬰兒這一類似於環境和生物的交互體系中,「情緒」便是他們彼此交互的一項重要內容。
嬰兒與生俱來就擁有感受情緒的能力,能夠體驗到恐懼、害怕、激動等情緒。此外,嬰兒在還不能理解言語的時候,便能從父母的語氣當中來撲捉情緒的信號。比如母親突然拔高嗓門和其他人厲聲戾氣的說話,那嬰兒就可能體驗到害怕。
能夠感受情緒,不代表能夠管控情緒。嬰兒尚不具備管控自身情緒的能力,因此不能依靠自己來使情緒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a state of equilibrium)。他們既不能調節自身情緒體驗的強度,也不能調節情緒體驗的時長。當嬰兒有強烈的情緒體驗時,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得到外界的幫助,那麼他們往往會被自己強烈的情緒狀態所「嚇到」,變得不知所措,繼而心生不安全感。
母親,被視為能夠幫助孩子調節情緒的最佳人選。母親和孩子這樣一對組合,其實是一個同步調諧系統。母親敏感的覺察到孩子的內在情緒狀態和體驗,繼而作出適時有效的回應;這種積極的回應,使嬰兒產生了美好的心理和生理體驗;而嬰兒的這一信號反饋,又進一步強化了母親對孩子進行同步回應的願望和能力。這個調諧系統就這樣被源源不斷的注入了動力,母親和嬰兒彼此依靠彼此影響,共同促進嬰兒健康的發展。
當一個兩個月大的孩子莫名的哭泣時,媽媽要能夠判斷出孩子哭泣到底是是因為飢餓還是因為腹脹。有了正確判斷之後,媽媽還要能及時的作出回應,來緩解孩子的生理不適,來撫慰孩子的情緒狀態。對孩子的生理需要,大多數父母都能及時的進行滿足。
但是嬰兒的很多心理需求信號,卻常常被父母忽視。比如一個六個月大孩子怕生,見到生人會心生恐懼、哭鬧抗拒。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怕生很正常,孩子長大些就沒事了。的確,大多數孩子的怕生也就那麼幾個月。但是如果媽媽對孩子的這種最初的社交恐懼不予理睬,孩子可能慢慢的產生對外在世界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而這種心理體驗又會通過父母的不予理睬而繼續得到強化穩固。相反,如果母親能及時的採取種種行動來減弱孩子對陌生人的懼怕,孩子便會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從而更加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依戀理論的鼻祖約翰.保爾貝認為,母親和孩子的生理心理信號的同步(attunement),是達到健康安全依戀關係的重要條件。
「同步」,簡言之,意味著母親要跟隨著孩子的信號進行反應,而不能根據自己的情緒狀態來回應。嬰孩,他們的對自己的情緒還有其他需要的表達都是即時的。這和大人不同,嬰幼兒是不會思前想後的。這就需要做母親的,要能敏感的撲捉到孩子的即時信號,並且通過自己的行為進行積極回應。在這種及時的滿足中,母親回饋給孩子的信息是:「我懂你的所思所想」,「你的情緒很重要,你很重要」,和「我永遠在這裡」等。這樣的互動不但會促進孩子社會性健康的發展,也會促進他們大腦的良好發育。
當母親和孩子處於情緒的同步狀態,雙方都能夠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但是,當母親和孩子不能調諧同步,嬰幼兒便會表現出很多壓力體驗的信號,如哭鬧等。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很多家長會覺得擔心或者厭煩,殊不知,這是孩子需要重新回到同步狀態的渴求而已。
這些壓力事件,可能是短暫和媽媽的分離,也可能是嚴重的身心虐待。很重要的一點,對嬰幼兒來說,能帶來壓力的事情不單單是那些消極的事件,也可能是一些他們從未經歷過的的事情,比如首次入園、第一次看牙醫、第一次坐飛機,等等。
在這些壓力環境中,母親對孩子信號的同步反應,能夠讓孩子慢慢學會對情緒進行自我調控。反之,如果孩子得不到外界的幫助,他們可能長時間處在無邊無際的情緒狀態中。比如,當一個母親把嬰兒放下來去接電話的時候,孩子便會開始哭。這其實只是表明,孩子需要母親回來,重新和他回到同步狀態。如果孩子的情緒狀態不能很快被平復,那麼他可能會體驗到自己無法控制的難過。這樣的難過一旦加劇,孩子便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內在心理反應後開啟了「生存模式」(survivalmode)。
生存模式一旦開啟,孩子便會調用自己所有的生理心理的資源,來使自己能夠重新被看見、能被安慰、和被滿足。如果孩子的所有注意力和認知能量都用在了重新得到關註上,那麼他們便不會有充足的心理資源來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了,這其中包括他們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社會 - 心理的發展。生存模式開啟後,嬰幼兒會大致經歷如下兩個階段:高度喚醒和情緒的分離。
第一階段:高度喚醒,就是對外在威脅的應急反應。此時,嬰兒的交感神經系統、心跳、血壓、呼吸都會加速。行為表現初為哭鬧,繼而升級為嘶喊。這種情況下,大腦為了應對壓力事件,便會分泌更多的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都上升,使大腦處於基礎新陳代謝加速的狀態。
壓力荷爾蒙,是一種保護機制,使個體短期內能應對壓力事件。但是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對他們的大腦是有損傷的。大腦分泌甲狀腺素和血管升壓素。其中,血管升壓素是和噁心和嘔吐聯繫在一起的。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麼,很多嬰兒在長時間劇烈哭鬧之後,有嘔吐現象。
第二階段。如果在長時間經歷壓力而得不到緩解時,嬰兒便會進入第二階段:分離。這個階段,孩子從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中分離出來。他們變得麻木、迴避、和順從。那是因為嬰兒感到無助和絕望。嬰兒在努力的去修復「不平衡」和「不同步」失敗之後,他們變的剋制,並且躲避關注,變的「不被看見」。這種情緒上的關閉,是孩子對那些自己處理不了的消極事件的消極回應,和喚醒是相反的狀態。
從生物學和進化論的角度講,分離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從無法應對的情形中退避出來,從而能夠自我修復和補充心理能量。這種狀態,哪怕只是短期的,都是有持久傷害的。此時,具有麻醉作用的內源鎮靜劑和行為抑制的壓力荷爾蒙(比如可的松)水平升高,血壓和心跳也會下降。
這種分離狀態,不利大腦發育。所有的能用來進行應對的資源都用來重新組織和恢復到平衡狀態。這種生物化學的改變,對正在發育的大腦有長久作用。嬰兒期,短暫的狀態也許會變為持久的特質。所以,早期這種傷害會最終變成性格的一部分而穩固下來。在大腦最脆弱,對外在的刺激最敏感的時候,這種傷害尤為嚴重。孩子會喪失很多發展和學習的機會。長期進入這種循環的孩子,大腦發育遲緩甚至萎縮,比如那些在福利院因照顧不周而嚴重忽視的孩子。
母親和孩子在情緒和情感上的合拍同步,是形成安全依戀關係的關鍵,對幼兒以及整個童年期都非常重要。嬰兒期,依戀有適應性的作用,幫助孩子生存下來並且開始積極的社會化。當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的需求會改變,他們也變得原來越獨立,但是依戀仍然至關重要。和父母之間的安全依戀關係,是孩子心中的定海神針。帶著它,孩子便不會害怕不會孤單,逐漸學會獨立的走向屬於自己的豐盈人生。
查看知乎原文推薦閱讀:
※科學撩妹!95%的男人都不知道的撩妹聊天套路
※乳腺增生是不是文胸惹的禍?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
※鳳凰知道:感謝第一個穿西裝的人
※【解析】細數「海綿城市」建設中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牛X技術!
※葉傾城:如果媽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