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
博客中國
讀書
1
獻花
雅利安人作者:唐酌 2010-7-29 20:01:59 發表於:博客中國
雅利安人
雅利安這個影響巨大的民族從何而來至今還是未破解的謎。這個詞的本義是「高貴人種」,它極大的影響了歐亞兩洲的文明走向,多種文化與它有關,如「伊朗」意即「雅利安人的家園」,而且雅利安人是眾多歐洲國家民族的先祖。
根據《辭海》中對「雅利安人」一詞的解釋是這樣的:雅利安人(Aryans)是歐洲19世紀文獻中對印歐語系各族的總稱。從印度和波斯古文獻的比較和研究中推知,遠古在中亞地區曾有一個自稱「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團,從事畜牧,擅長騎射,有父系氏族組織,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間,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進入波斯,另一支遷入小亞細亞。自18世紀歐洲語言學界發現梵語同希臘語、拉丁語、克爾特語、日爾曼語、斯拉夫語等有共同點後,即用「雅利安語」一詞概括這些語言。(現通稱印歐語系語言。)
古印歐語的語法在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跡。在所有的印歐語言中,名詞都有詞尾變化;也就是說,名詞的形式隨著它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而改變。英語在從盎格魯-撒克遜語開始演化的過程中喪失了絕大部分的名詞詞尾變化,但所有其他的印歐語言都還保存著這一特徵,而且,英語中還存留了一些隨語境變化的代詞(陽性的he,his,him/陰性的she,hers,her)。甚至,絕大多數印歐語言中的名詞詞尾變化方式都很相似,都帶有同源的詞尾,還有整齊的語法格的體系(主格,屬格,賓格,等等),並且都被同樣的三種語性(陰性,陽性,中性)區分開;具有特殊詞尾變化的名詞也有相似的形式類和格變化。印歐語言中的動詞也有相似的動詞變化形式(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單數,複數,過去式,現在式,等等),相似的詞幹變化(run-ran,give-gave),以及相似的詞尾。這一包含思維形式、結構、變形和詞尾的獨特集合,在人類語言中完全不是必要的,或者普遍存在的。作為一個系統,它是獨特的,只在印歐語系的語言中出現。共有這一語法系統的各種語言當然是某一個語言的後代,從那裡它們繼承到了這一體系。
印歐諸語言傳統上分作兩大類:K類語言和S類語言。K類語言包括拉丁語、希臘語、義大利克諸語言、凱爾特諸語言、日耳曼諸語言,以及赫梯語和吐火羅語。S類語言包括波羅的諸語言、斯拉夫諸語言、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和印度-伊朗諸語言。
但是,歐洲的巴斯克語、匈牙利語、拉普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蘇聯的少數幾種阿爾泰語言、烏拉爾語言、高加索語言,以及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德拉維達)諸語言雖然也分布於歐洲或印度,但均不屬印歐語系。
這表明印度和歐洲的很多居民都有可能源於同一個祖先民族—雅利安人。
根據研究表明,公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其生產力發展已進入銅器和青銅器時代,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游牧部落,所以畜牧業在他們的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社會組織形態尚處於父系氏族部落和軍事民主制時期。
雖然雅利安人的文化比較原始,但他們有著明顯優勢:他們在到達印度前,不但已經掌握了帶金屬尖頭的武器,而且擁有用兩匹或更多馬拉的帶輻輪的輕便快速戰車。這種戰車與荷馬時代的希臘戰車相同,有一名馭者和一名弓箭手或投槍手。他們的文化讚美戰爭,他們對較溫和的印度人施加了超出必要的軍事打擊。
為了尋找新的水源和牧場,雅利安人部落開始不斷向外遷徙,向西進入歐洲大部分地區,向東深入歐亞的腹地,向南則伸入西亞和南亞,在人類歷史上形成了規模巨大的世界性游牧部落遷徙浪潮。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從俄羅斯南部的庫班地區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的安那托利亞高原。這些人和當地原居民雜居、融合,被稱為盧維人、帕來人、西台人、呂底亞人。
同一時期,居於黑海沿岸的另一支,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東北部,接著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東歐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進,他們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被稱為拉丁人。拉丁人是這些遷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
與此同時,另一些雅利安人繼續向西和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的塞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
也是從公元前2000年代初開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從裏海西岸分批南下進入伊朗高原,稱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後在兩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坦尼王國和加喜特王國,居民被稱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後來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則定居在這一地區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被稱為米底人和波斯人。
雅利安人的另一股勢力曾經入侵南方。說梵語的雅利安民族,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就已經沿西路進入到了印度北部。在這裡,他們與最早的黃褐色文明--達羅毗荼文明接觸,學習了很多東西。其他一些雅利安民族還擴展到中亞的高山地區。這些地方迄今尤有金髮碧眼的北歐系諸種族,不過他們如今用的是蒙古語。
雅利安人中有一支向東遷徙,到達祁連山北,這批人在世界歷史中被稱為塞種人,在我國被稱為大月氏,此時正是我國的秦末漢初,匈奴興盛的時代,匈奴擊敗了大月氏,於是一批大月氏人主張西遷,躲避匈奴,也就是後來張騫出使西域聯絡的大月氏,而不願西遷的那支就是樓蘭國。後來漢武帝派人去烏孫用金馬換取汗血馬,烏孫不換,而且派人指示樓蘭襲擊漢使,漢武帝憤怒,擊破樓蘭,樓蘭國因此被滅。
現在雖然多數學者認為雅利安人起源於南俄大草原,但近年美國佛教史學家那瑞因等人提出一種看法,認為遠古時代的印歐人種可能居於中國西北的甘肅和鄂爾多斯,是游牧民族,他們的祖先可能就是黃河流域的齊家文化建立者,這是仰韶時期的文化。
古代世界留給了我們多少謎啊。
不過我認為在古代世界眾民族的大遷移過程中,肯定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這也是文明得到迅速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吧?
因此「雅利安」這一術語只能專門適用於印度-伊朗人,因為這是他們用以稱呼自己的名字。不應該將其推而廣之,進而泛指印歐人。這樣濫用的結果是容易將早期難利安人和原始印歐人混為一談。
公元前4000年開始的雅利安人的遷移造成了歐、亞、非大陸上文明的巨大變化,他們所到之處,對於東方、西方的原有文明進行了替代與改造,使得深受埃及文明、中國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影響的一些古代民族,或是一些獨立發展的文明如古印度河文明、埃蘭文明、克里特文明等紛紛改變了形態。雅利安人到來後形成的赫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是一些有共同特性的文明,雖然這些文明各有特性,但仍有相當大的一致性,不妨將其稱為「雅利安文明類型」。
推薦閱讀:
TAG:雅利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