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第13課

我們繼續學習下面的課程,現在講第二個科判:

庚二(加行殊勝)分二:一、加行所緣廣大;二、其他無有如此加行

首先講加行的所緣非常廣大,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殊勝福德。

辛一、加行所緣廣大

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前面講過菩提心非常珍貴,能夠產生是非常罕見的,既然菩提心如此珍貴,其能力也應該與眾不同,就像既難得又珍貴的如意寶,一旦得到,所獲利益也是超勝的。「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珍貴的菩提心是一切眾生的安樂之因。我們也是眾生之一,如果自己想獲得一切安樂,就必須修持菩提心;如果想讓眾生獲得安樂,也必須修持菩提心。因為所有安樂果的產生必須依靠殊勝的因——善法。菩提心本身就是非常清凈的善法,已經把自私自利、心胸狹隘等等導致痛苦的不合理心態完全消滅了,所以菩提心不僅能讓自己也能讓一切眾生得到殊勝的快樂。菩提心是一切眾生的安樂之因,不論是想獲得輪迴中的安樂,還是獲得出世間的安樂,都需要修持殊勝的菩提心。

菩提心究竟怎樣讓眾生獲得安樂呢?因為菩提心是非常清凈的善法的緣故,相續中有了這種清凈的善法,就會成就非常殊勝的安樂。這種安樂屬於異熟果,不一定馬上成熟,到下一世或後世則可成熟。

一定要等到下世或後世才能成熟嗎?今生當中能不能成熟?實際上依靠強大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安樂果也能在今生成熟。

如果果報不在今生成熟,菩提心對我們還有利益嗎?假如菩提心能夠在相續中產生,那麼我們在面對很多責難、痛苦時,因為心中有非常清凈的菩提心,就能夠安忍一切違緣,不會對內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有了菩提心,心態會非常安靜平和,這也是安樂的因。安樂主要來自於內心,內心快樂則一切快樂;內心不快樂,即使擁有再多的物質也不可能快樂。菩提心能夠讓我們的內心非常寧靜,發了菩提心的人不會有怨敵,也不會有傷害自己的想法。在發起菩提心的當下,所有的怨敵就都消失了。菩提心能夠讓我們今生快樂、來世快樂,也能夠讓我們獲得從輪迴中解脫的快樂,所有安樂都是從菩提心而來的,所以頌詞說「眾生安樂因」。經過分析之後,我們就知道菩提心的利益的確非常廣大。

第二句頌詞「除苦妙甘霖」:菩提心就如妙甘霖一樣,能夠遣除眾生一切身心的痛苦。通過菩提心的力量,今生、後世或者輪迴中的痛苦都可以遣除。很多傳記中記載,一些修持菩提心有素的大德,能夠通過菩提心的修法遣除眾生的痛苦。有的通過自他相換消除眾生的痛苦,有的去除了大面積的瘟疫,此類故事在漢地、藏地、印度很多高僧大德的傳記中都有描述,所以對於菩提心能夠消除痛苦這一點,是根本不需要懷疑的。

我們應先了知「除苦妙甘霖」中的「苦」是如何產生的:引發眾生痛苦的根源來自於罪業,罪業的根源來自於自我,而菩提心是放下自我、打開心胸、對一切眾生開放的心態,如果能夠生起菩提心,就不會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如果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就不可能以自我為中心去造罪業,沒造罪業就不可能感受痛苦。所以如果我們的內心生起了菩提心,就可以有效息滅將來的痛苦,而且菩提心是成佛的因緣,通過菩提心完全可以消除成佛過程中的所有苦因,也可以說菩提心消除的是究竟的苦因。

世間也有很多菩提心消除痛苦的例子:有些看病吃藥都沒有效果的重病患者,通過修持自他相換的菩提心,絕症竟奇蹟般痊癒了。當然不是所有重病人都可通過菩提心修法獲得痊癒,畢竟每個人的因緣、修行力量、根基和意樂都不相同,但是的確有很多人通過修菩提心治癒了絕症,歷史上有很多記載。此外,通過修持菩提心,向眾生敞開了自己的心胸之後,也可以有效地治癒很多心理疾病,遣除心理上的疾苦。許多心理疾病在生起菩提心的同時就可以完全消除,自己的心會非常健康、清凈、偉大。這就是對「除苦妙甘霖」的詮釋。

「其福何能量」:菩提心的福德怎麼能衡量呢?菩提心的所緣如此廣大,本體如此清凈,所以福德是無法衡量的。上師在講記中說,菩提心的福德乃至以佛陀的智慧都無法衡量。佛陀是遍智,但佛陀以無量的智慧來衡量菩提心時,也無法得出菩提心有限量的結論,所以說無法衡量。菩提心的本體是無量的,佛陀的智慧也是無量的,以彼無量衡量此無量,以我們的分別念難以思維。可以這樣理解:以佛陀的智慧衡量時,無法測度出菩提心福德的界限(比如在某個界限內,菩提心的福德到此為止,超出這個範圍,菩提心的福德就無法企及),也無法看到菩提心的福德有限量,因此說明菩提心的福德利益非常巨大。佛陀的智慧是無法衡量的,菩提心的福德也是無法衡量的,以有限量的分別心去衡量不可思議的法,永遠得不到正確答案,唯有誠信佛語。既然無量的佛智也無法衡量出菩提心的邊際,因此菩提心的福德的確非常巨大。

〖堪為一切眾生安樂之因、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藥的珍寶菩提心,她的福德怎麼能衡量得出來呢?〗「堪為一切眾生安樂之因」:如前分析,菩提心是所有眾生安樂之因。每個眾生都想獲得快樂,發了菩提心的人也想讓眾生獲得快樂,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認真對待菩提心這個偉大清凈的修法,不能把它單純地看作前行,或者當作一個不了義的修法,實際上菩提心修圓滿就是成佛,菩提心修法非常重要。因此,要讓自他都獲得快樂,必須要堅持菩提心。

「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藥也是珍寶菩提心」:「有情痛苦的重疾」一方面是指眾生身心痛苦等苦果,另一方面是指相續中的三毒煩惱等苦因。三毒煩惱會連續不斷地讓眾生感受種種身心痛苦,而此煩惱的正對治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能有效對治三毒。如果三毒這個根本病因已經去除,就不可能再在身心上感受痛苦。所以不管是表相上的痛苦,還是深層次的苦因,以修持菩提心的方式都完全可以對治,所以觀察之後得出結論:「她的福德怎麼能衡量得出來呢?」其福德非常巨大,無法衡量。

〖《吉祥施請問經》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滿虛空界,亦將超勝彼」。〗菩提心的福德是一種心法而非色法,因是心法之緣故,不以色法的方式顯現。倘若菩提心的福德能夠以色法的方式來顯現,則周遍整個虛空界也無法容納。就是說,菩提心的福德不以色法的方式在外相上顯現,而是以心法種子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相續中,它會逐漸釋放出功德。所以菩提心一方面讓身心有所轉變,另一方面它釋放出功德後能讓整個世界都有所轉變,因此菩提心的因緣一旦成熟,其效力是不可思議的。

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

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

僅僅思維利益眾生,其福報就完全勝過了供養諸佛的功德,何況精進地利益有情呢?此處有以下三層意思:第一、要了知供佛的功德有多大;第二、要明白僅僅是思維利益眾生,其功德也勝過供養諸佛的功德;第三、如果不僅思維了,而且在行為上真正開始精進利益眾生,那麼福報就更大了。

首先講第一層意思。供佛的功德有多大?佛陀是最殊勝的量士夫、一切聖者之王,佛陀的相續中具足無量的福德,因供養對境非常殊勝之緣故,供養佛陀能得到無量的功德。在《百業經》、《賢愚經》等經典中記載了很多供養佛陀的故事:有人看到佛陀生起了一念歡喜心,供養的東西就是一杯水、一口飯,甚至一點泥土,一方面因為供養時的發心很清凈,一方面因為佛陀是所有聖者之王、所有福德的主尊,因此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功德。

以阿育王的公案為例:阿育王的福德很大,開始他以暴力征服了整個印度,後來對佛教產生了信心而大興佛法,在南瞻部洲役使非人造了八萬四千座佛塔,在中國也有好幾處阿育王塔,由此可知阿育王是福報極大的施主。那麼他的大福報因緣是什麼呢?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和侍者外出化緣,路上遇到幾個小孩正在玩泥巴,用泥土做倉庫、糧食、如意寶等等,其中一個小孩看到佛陀生起了歡喜心,想把用泥土做成的如意寶供養佛陀,但是他個子很矮,就踩在另一個夥伴的肩膀上,想把自己手中的「如意寶」放在佛的缽盂中,佛陀俯身接受了供養,然後把泥土交給阿難尊者,讓他塗抹佛住的房子,剛好塗滿了一面牆。佛陀授記供養泥土的小孩以此功德,以後會成為國王廣弘佛法,供佛時所踩的小夥伴以後會成為大臣輔佐他。從這個以泥土供佛的公案中可知,供佛的功德確實非常殊勝。

在《賢愚經》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如以光滑的石頭供佛、以一枚金錢供佛都得到了殊勝的果報。由此可知,因佛陀是殊勝福田之緣故,緣佛供養能得到非常廣大的福報。雖然現在佛陀圓寂了,但如果供養佛的舍利、佛的形象,如佛堂中的銅像、紙像、唐卡等,能夠生起真佛之想,照樣可得到很大的福德。我們的心胸可以再開闊一點,不僅僅是供養佛堂里的佛,在供養時觀想把所有的供品供養十方剎土中的佛,這樣也能得到很大的功德,總之供養佛陀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第二層意思:「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僅僅思維利益眾生,此功德已勝過了供養諸佛的功德。佛陀以利益眾生為主要事業,如果不是為了利益眾生,佛陀不會發菩提心,就是為了利益眾生佛陀才發了菩提心,因此利益眾生是最靠近成佛、靠近實相的一種殊勝方便。如果發菩提心供養佛陀,其功德可成為成佛的資糧。如果在供佛時未發成佛之心,只能成為成佛的間接助緣,成為成佛的遠因而非近因。緣佛所做的供養必定還是會成佛的,但僅靠遠因不能成佛。供佛只是成佛的間接之因,不能成為直接之因,而利益眾生靠近佛的事業,佛陀是為了利益眾生才發心成佛的,在佛陀所有的事業中以利益眾生為主。華智仁波切在《現觀莊嚴論》的注釋中也如是說,真正大乘菩薩的所為最主要是利益眾生。所以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思維利益眾生,其功德已經勝過了供養諸佛的功德。

如果對供佛的功德有定解,我們就會驚嘆:思維利益眾生的功德竟然這麼大!平時我們非常重視佛陀,最看不起的就是眾生,我們認為佛陀與眾生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於是經常對佛陀恭敬有加,對眾生卻經常看不起,嘲弄眾生,甚至傷害眾生等等。實際上我們如果能夠思維利益眾生,其福德遠遠勝過供佛的功德,這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佛經和論典中再再宣講的,如果我們誠信佛語、菩薩語,就應誠信利益眾生的福德的確非常巨大。

通過學習這個頌詞或是《入行論》的教授,我們應該轉變自己的心態,一方面知道菩提心很殊勝,一定要發菩提心;另一方面也要轉變對眾生的看法。雖然《入行論》後面還有很多教授轉變我們對眾生的看法,但是現在就已經開始讓我們轉變了:眾生實際上是個大福田,如果能夠利益眾生,就能夠得到巨大的福德。甚至於僅僅是思維利益眾生,其福德就已經勝過了供養諸佛的功德,這是第二層意思。

第三層意思:「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不僅思維利益眾生,而且在行為上也精進利益眾生,功德就更大了。結合三層意思,我們就知道一定要發心利益眾生,受持行菩提心,因為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的確非常巨大。

行菩提心有時是很廣大的事業,有時就是我們身邊舉手之勞的小事:對需要幫助的眾生伸出援手,給予物質方面的接濟、語言上的安慰;對不了知法義的眾生,以清凈心對他們講解,讓他們知曉法義。以實際行動來幫助眾生,只要自己發心清凈,所得到的利益遠遠超過以希求喝彩、回報而去利他的福德。如果帶著功利心去幫助他人,所得到的福報就很小。為什麼呢?因為受到了功利心的束縛,功德就無法無限地擴展。但是如果以清凈的發心去幫助眾生,雖然當下未得到什麼,但以此頌詞的教授即可了知,受持行菩提心利益眾生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我們在思考問題、做事時,不要因小失大。心態很清凈、圓滿、廣大,所得到的福德就廣大;如果心態很狹隘,所得到的功德就微乎其微。因而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人、做同樣的一件事情,所得到的功德因心態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體現出學法和不學法的差別,以前不學法,當然就只會為自己、為家庭考慮,認為不考慮眾生自己就能夠過得更好一點,如果考慮了眾生自己就會過得很悲慘。其實如果真正一心一意為眾生考慮、幫助眾生,所獲功德利益反而是最大的,因為沒有自我的束縛,打破束縛後功德可以增長無窮倍,這就是規律。

〖僅僅思維利益眾生也勝過供養佛陀,將精力投放在成辦一切有情安樂的事業上,更為超勝也就不必說了。〗僅僅思維利益眾生,其功德已經勝過了供養佛陀的功德,如果能把精力投放在成辦一切有情安樂的事業上,自然就更加超勝無需多言了。

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種種方式來利益眾生:以清凈的發心放生時,想到眾生從屠刀下得到了解脫,感到很高興;在眾生耳邊念佛號,想到它們能因聽聞佛號的功德以後會轉為人身、遇到佛法而走向解脫,也替它們高興。諸如此類利益眾生都是在成辦令佛歡喜的事情。有時道友與道友之間互相幫助,提供一些錢財物質、給予一些安慰,實際上也是在相互利益眾生。有些人遇到事情時容易退失信心,就安慰他一下,拉他一把,他就可能戰勝違緣;有時在學法的過程中,有些人缺少順緣,就幫助他們成辦順緣,如上師經常提到的,提供自己的房子做道場等等。只要能夠幫助其他眾生生起菩提心、善心,自己就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功德。

在如何行持菩提心方面,我們應該多多思考。利益眾生有很多方便,只不過有時我們把眼光投放在佛菩薩的事業上,佛菩薩利他的事業很廣大,我們做不到;實際上我們身邊有很多可做之事,只不過沒有清凈智慧觀察不到,或者眼高手低,不願意做小事,錯過很多機緣。如果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在很多方面利益眾生;如果去利益眾生,上述所講的超勝功德我們都可以獲得。

〖《三摩地王經》中云:「俱胝那由他剎土,所有無量諸供品,恆時以此供聖士,不及慈心之一分」。〗「俱胝那由他剎土」指無量剎土、非常多的剎土。在一個剎土中有很多的供品,俱胝那由他剎土更是有無量的供品。比如地球上有黃金、白銀、鑽石等寶藏,有森林等很多資源,都可以觀想作為供品。以俱胝那由他剎土的無量供品恆時地供養聖士(指聲聞、緣覺、菩薩、佛陀四聖),其福德不及修習慈心之一分——上師在注釋中講,連修習慈心的百分之一(有的也講八分之一)的功德都不到。慈心是願眾生得樂的心,修慈心主要就是願眾生都能夠獲得快樂。利益眾生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過了以無量的供品恆時供養聖者的功德,對這個觀點一定要產生信解。加行所緣非常廣大,所以能夠得到非常巨大的善根。

辛二、其他無有如此加行

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於諸乏樂者,多苦諸眾生,

足以眾安樂,斷彼一切苦。

更復盡其痴,寧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豈有如此福!

第一個頌詞首先講眾生的顛倒行為。眾生是怎樣安住在顛倒行為中的呢?「眾生欲除苦」是每個眾生的想法,上至天人下至地獄眾生,或者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總統,還是在地上爬行的螞蟻或蚯蚓,每一個眾生都不想感受痛苦,都想遣除痛苦,但遣除痛苦的行為卻恰恰是顛倒的——「反行痛苦因」。如果想要遣除痛苦,就應該斷絕惡業與惡行,但實際上眾生卻以行持惡業的方式來遣除痛苦。如通過殺生害命牟取暴利,以此遣除貧窮的痛苦。這是很大的顛倒,殺生害命是痛苦的因,不但沒辦法實現遣除痛苦的目的,反而讓自己感受更大的痛苦。表面上看,通過殺生害命得到了錢財,得到了可食用的肉食,實際上卻已種下了長久的苦因。做人不能只看眼前利益,高智商的人類具有思維長遠利益的能力,我們不能為了獲取當下一點利益而失去長遠的利益。眾生永遠不想受苦,反而造下了反覆受苦的因,這是極大的愚痴與顛倒。從除苦角度看,眾生的所願與所行是背道而馳的。

從求樂的角度觀察,所願所行也是背道而馳的——「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沒有智慧的愚者非常想追求安樂,但是在追求安樂時,反而將快樂猶如仇敵一樣毀滅了。因為快樂來自善業,沒有善業無法獲得快樂,但眾生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根本沒有行持善業,反而造了很多惡業,沒有做善業又怎麼可能獲得快樂呢?結果好像消滅仇人一樣,把快樂像仇敵一般滅掉了,最後根本沒辦法獲得快樂,這是從求樂的角度,對所願所行背道而馳的形象比喻。

接下來講菩薩對眾生髮慈悲心,在智慧的攝持下去幫助眾生,具足了大慈大悲和大智慧,所以菩提心是非常值得讚歎的,菩薩的加行也是非常值得讚歎的。

「於諸乏樂者,多苦諸眾生」,歸攝前面的頌詞,眾生想快樂卻沒有種樂因,導致今生中缺乏快樂;因為沒有斷除苦因,所以生生世世都具足許多痛苦。

「足以眾安樂」,菩薩對眾生以慈心對待,慈心就是予樂的心態,菩薩願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安樂,為了實踐這個目標而廣積善行。

「斷彼一切苦」就是悲心,即拔苦的心態,以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為法相,拔苦予樂就是慈悲的不共法相。菩薩看到眾生的痛苦無法忍受發起了悲心,為了拔除眾生的痛苦開始加行。

「更復盡其痴」——菩薩要完全打破導致眾生所願與所行背道而馳的愚痴心態,讓眾生真正獲得離苦得樂的果位。眾生的愚痴是什麼呢?如前所說,眾生的愚痴無外乎業果愚與真實意愚兩種。業果愚是對業因果方面的愚痴,不了知業和果之間的關係,導致所願所行背道而馳。真實意的愚痴是指對無我空性不了知,本來無我卻認為有我,對真實意的愚痴導致眾生圍繞自我造了很多罪業。有了業果愚和真實意愚,眾生就沒辦法認清實相,以至淪落到悲慘的境地。菩薩為了讓我們了知業果,遣除業果愚痴而宣講因果不虛的道理;為遣除真實意的愚痴而宣講無我與空性的道理,這就是菩提心的加行——是能夠讓眾生離苦得樂、獲得清凈智慧的加行。

「寧有等此善」——在所有善法中難道還有比這更殊勝的善法嗎?世間什麼善法能夠讓眾生得到安樂、斷除痛苦,並且能夠讓眾生去除愚痴?世間任何善法都做不到,只有菩提心的加行能夠讓眾生成辦此三大利益。

「安得似此友」——在所有的友伴中是否有像菩提心這樣的友伴呢?世間的友伴通常帶有很強烈的功利性,交友要先看對方能帶來何種好處,有什麼能利用的資源等等,當然不是所有世間朋友都如此。世間也有「有茶有酒多兄弟,危難何曾見一人」的說法,這是對世間親友具有很強功利性的真實寫照。大家理應了知菩提心與這樣的親友完全不同,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捨棄你,無論富裕或貧窮,菩提心都一直在利益你,所以「安得似此友」。眾生要找一個最可靠的友人,那就是菩提心。生起菩提心,與菩提心為伴,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孤獨,也不會痛苦。當我們痛苦時,菩提心會安慰我們,一想到菩提心,想到菩提心的偉大清凈,自己就會從不良的心態中脫離出來。

「豈有如此福」——在所有的福德中,完全找不到像菩提心這麼強大的福德。眾生都喜歡福德,如果想要很快、很容易地積累大福德,那就是發菩提心,因為它的所緣非常廣大,所以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福德。

〖作為眾生,儘管有想丟棄痛苦的心念,可是由於茫然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業,反而屢屢奔波造罪〗這是進一步讓我們了知眾生的可憐之處。我們學習這個論典,不僅要觀察其他眾生還要反觀自己,我就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想離開痛苦的心念,但是因為以前沒有學佛,現在學佛也不深,沒有深廣敏銳的智慧,對因果取捨之道茫然不知,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業。

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認為沒有錢是貧窮痛苦的因,不否認這是一個因,但它是近因而非主因,我們相續中的不善業才是主因或遠因,因為不善業導致我們在今生沒有能力擁有很多錢財,因為沒有錢財之緣故,導致現在很痛苦。不善業與沒有錢二者一個是主要因,一個是次要因,需要分清主次。我們不了知還有遠因即主要因,往往把次要因即眼前因當成唯一因,所以就認為只要有錢就是解決貧窮的因,就能擺脫貧窮的痛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拚命想賺錢。但是因為沒考慮到相續中不善業這個主因,再怎麼努力也賺不到錢。如果僅憑求財的願望能不能實現?每個人在外工作都有一種強烈的想要獲得財富的心愿,但最後有的人能夠實現,有的人就實現不了,這就是現實。所以要知道痛苦的因是不善業,如果對此不了知,反而屢屢奔波造罪,如前所講,必然所願與所行背道而馳。

換一個角度說,〖雖然也想得到快樂,卻全然不曉得快樂的方法,以這樣的無明愚痴而棄離善業,結果將自己的安樂象怨敵一樣毀滅。〗我們想得到快樂,但是不知道獲得快樂的方法。前面講過,有些人認為:得到快樂就是享用衣食、擁有住房及其它資具;有時候修鍊禪定、練習瑜伽,身心也能快樂,通過這些方式快樂就自然具足了,其實這些方法只是快樂的次要因緣而不是主要因緣。快樂的主要因緣是善業,如果內心有善業,這些次要的因緣很容易具足;如果沒有或缺少善業,這些次要的因緣很難以具足。所以,眾生不知道獲得快樂的方法,因無明愚痴而棄離十善法,結果把自己的快樂像怨敵一樣完全毀滅,根本找不到快樂,今生找不到,來世也會越來越悲慘。

〖對於乏少安樂、多具痛苦的這些眾生,懷著大慈心用一切快樂來滿足他們,以大悲心解除他們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們對苦樂之因一無所知的愚痴,〗菩薩的心量深廣無邊,所緣是所有眾生,發願的對境不僅僅是眼前幾個可憐的乞丐,或是戰爭中境況悲慘的眾生,對所有眾生都平等利益。即便是現在高高在上的梵天帝釋,也被無明痛苦所折磨。菩薩知道眾生沒有離開無明就不可能離開痛苦,都會有痛苦的問題,只不過苦的方式不同而已。要了知眾生的痛苦,必須對三苦有所了解。有些苦以苦為苦性;有些苦以變化為苦性;有些苦以苦因為苦性,一切眾生沒有不處在苦苦、變苦、行苦三種痛苦之中的。菩薩了知這些情況並對所有眾生平等發起利益之心。並不是這個眾生很富裕就不是菩薩發願的對象,富裕屬於一種變苦,其快樂是以變壞為苦的,菩薩仍然對他生起大悲心;對於乏少安樂、多具痛苦的眾生,菩薩懷著大悲心用一切快樂盡量滿足他們,然後讓他們修持快樂的因緣十善業、斷除痛苦的來源十惡業。以大慈心用快樂滿足眾生,以大悲心解除眾生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眾生對苦樂之因一無所知的愚痴。所以菩薩會經常對眾生講法、宣講苦樂之道,這就是上師仁波切為什麼經常傳法的原因。眾生聽了法義之後,明了取捨之道,知道苦樂之因,自然而然就對所取、所舍的事情清清楚楚,知道之後勵力行持,一方面可以遣除對苦樂之因一無所知的愚痴,一方面在了知苦樂之因後去實踐,真正可以從愚痴中脫離出來。所以菩薩給眾生宣講正法,讓眾生了知取捨之道,這就是對眾生最大的幫助。

〖哪有能與此相提並論的善業?哪有能這般利濟幫助的親友?哪有能依之生起如此福德之事呢?〗基於以上幾個因素,所以沒有能與菩提心相提並論的善法,所有的善業無法和菩提心加行的善業相比,也沒有能夠這樣利益幫助我們的親友。因為菩薩可以完全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完全能夠讓一切眾生獲得快樂,完全能夠遣除眾生相續中的愚痴,這樣的親友在整個世間是找不到的。「依之生起福德之事」是指除了菩提心之外,沒有一個法能夠具足此加行的福德,如前科判所說「其他無有此加行」,這樣的加行只有菩提心才有,其它的善法完全不具足。所以通過學習「菩提心的利益」這一品,我們就完全了知菩提心究竟有什麼利益,就知道菩提心的功德與利益真是太殊勝了!無論如何要開始修菩提心並堅持菩提心,無論如何要傳揚菩提心,讓眾生都能夠了知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讓眾生都逐漸具足菩提心。作為一個菩薩,這是應承擔的責任和應履行的義務。

戊三、(讚歎具發心之補特伽羅)分五:第一、自行利益;第二、殊勝施主;第三、殊勝福田;第四、不為痛苦所害;第五、成為應理處與皈依處。

己一、自行利益

自行利益的意思是:菩薩不需要任何人囑託,自然而然去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情。因為菩薩生起了菩提心,認為利益眾生是唯一應做之事,雖然沒有受任何人的囑託,也會自覺去做利他之事。

若人酬恩施,尚且應稱讚,

何況未受託,菩薩自樂為。

此頌詞是從對比的角度進行宣講。「若人酬恩施,尚且應稱讚」:如果一個人接受了別人的恩惠並銘記於心,有機會就酬答恩人,世間人就說這是一個知恩報恩的人;雖然知道他人給予自己很多幫助,但現在能力有限無法報答,只好把這份恩德記在心中,這是知恩沒有報恩;知恩且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報恩就為人所稱讚。如果酬答恩人的善心尚且應稱讚,「何況未受託」?菩薩沒有受任何人的囑託,沒有因為別人對自己施恩,為了報恩才去幫助眾生。雖然在修菩薩道的過程中,的確有觀想一切眾生為自己母親的一種知恩報恩的修法,但這種修法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力,實際情況中菩薩不會像世間人那樣,因為感恩圖報然後去回報眾生。菩薩是以自主的方式心甘情願去利益眾生,這就是「菩薩未受託」的意思。

「菩薩自樂為」:菩薩沒有受誰囑託,心甘情願去做利樂眾生的事情,豈不是更加值得讚歎?世人感恩圖報尚且讚歎有加,那麼菩薩利益眾生沒有以想獲得回報為前提,純粹心甘情願地幫助眾生,當然更加應該讚歎。當然如前所說,菩薩不是為了得到讚歎才去利益眾生的。但是對我們而言,該讚歎之處理應讚歎。因為讚歎此種善行,就說明我們對菩薩的利他行為非常認同。一方面我們生起隨喜能得到功德利益,另一方面此殊勝修法如果大家都知道、都來讚歎,就都願意去行持。比如世間的好人好事通過媒體報道後,得到眾人的交口稱讚,善法宣揚得很圓滿,以後再遇到類似事情,大家都會願意做好事。因此對菩薩而言,並不在乎別人讚歎與否;但是對我們而言,如果很多人都來讚歎菩薩的行為,其他人就會深受鼓舞、深受啟發,當自己有利益眾生的機會的時候,就會非常願意做、願意成為菩薩。因此,對菩薩行的讚歎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菩薩行本來就是應贊之處。大乘的很多經典、論典都讚歎了菩薩的行為、菩薩的發心。在彌勒菩薩造的《經莊嚴論》中,從頭到尾都在讚歎菩薩的不共功德,讚歎菩薩超勝小乘的功德,讚歎菩薩廣大意樂的發心,讚歎菩薩的行為......所以我們學完之後就覺得:應該發大乘心,應該趨入菩薩行。因為菩薩的發心、行為的確太清凈、太殊勝了!如是讚歎之後,學習的人就會非常願意趨入。《入行論》也如是宣講,對於自行利益眾生的菩薩應該高度讚歎。

〖任何人有感恩圖報之心,尚且值得被人們稱讚是「這是知恩報恩的人」,更何況說是沒有受人囑託,也是心甘情願的利樂眾生的菩薩了。〗任何一個世間人如果有感恩圖報之心,人格比較賢善,就會為人所稱讚:「這個人人品很好,能夠知恩報恩。」如果受人恩惠,反而恩將仇報,那麼肯定被世間人唾棄與呵責。對於感恩圖報的人尚且應該讚歎,更何況沒有受過任何囑託、心甘情願發心利益眾生的菩薩,就更應該值得讚歎了。讚歎的理由與前面分析頌詞時相同,本課就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答問:「許多師兄弟聽說只需要念三千遍《無量壽經》,保證可以往生。因此為數不少的人都以念經
廣超法師中觀講座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七七一卷——第七八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八0一卷——第八一0卷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第五講(文字)講記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