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的教育是害人的教育
【題記】日前在網上看到一篇較好的文章,比較符合我的心意。把它推薦給同友,相互學習。西方有句哲言:「認識你自己」。這對每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道理。然而,我們常常會犯一些錯誤――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自以為是,自命清高,不能夠正確而科學地認識自己,進而不能夠客觀而辨證地對待別人,看待問題。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那麼,以故事為鑒,就可以知愚智。讀些故事也許會給我們的教育一些啟迪和幫助。在教育中,我們往往會以自己的思想和認識來看待學生、教育學生,總喜歡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別人,而且自以為是地搞個人權威,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通常會造成一些教育的失誤和教學失敗。於是,有人提出備課首先要「備學生」,此話,有道理。故事一一間無人居住的房子外,一隻不知名的鳥兒總是每日準時光顧。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頭撞擊玻璃窗,然後被撞得落回窗檯。但它堅持不懈,每日總要撞十來分鐘,而後又跌回窗檯,隨即離開。人們好奇心大發,紛紛猜測它大概是為了進那房間。然而就在這鳥兒站立的窗檯旁邊,另一扇窗戶是打開的,於是得出結論:這是一隻大笨鳥。直到有一天好事者帶來望遠鏡,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沾滿了小飛蟲的屍體,鳥兒吃得不亦樂乎。【生活】:在我的學生生涯中,曾經遇到這樣的一個老師,他上課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去組織教學,他認為我們學生懂的知識總是不講,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十分自覺的好學生,認為每個學生都會去預習,都會按照他的話去做,而在以習題的講解、分析複習基本原理、概念時,總喜歡把精力花在一些難題的講解上,不去考慮「中下游」學生的學習實踐。這樣的老師,害得我的成績從前五名倒退到後20名,儘管我課後花了許多時間、投入不少精力,最終也沒有把這門學科的成績搞到80分。【思考】:此故事與我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劍」是同一版本,是「自以為是」的翻版。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時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上課時不需要講的還在講個沒完沒了,學生耳朵都聽厭煩了;學生不會的,學生感覺困難的知識,卻認為學生會了而不講或者是一帶而過。是啊。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思維去看別人的行為,難免會出現「刻舟求劍」的笑話和「其父善游」寓言故事中教子游泳而「溺死兒子」的悲劇。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上難免不會出現「將學生的無意當故意,將學生的無知當惡作劇」來對一些教育問題進行批評和打擊,造成一些受了委屈和冤枉學生漸漸地變成為「問題學生」。故事二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青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個孩子。他忙於生活,又忙於看家,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因而他訓練了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孩子,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狗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刻開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打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之後,突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原來,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這真是可悲的誤會。【生活】:有一次遇到這樣一件事,有幾個學生送一個生病的學生去醫務室而造成上課遲到,老師不問清情況就進行嚴厲的批評,並不准他們進教室上課。結果,這幾個遲到的學生,以後在該老師的課堂上經常不聽,甚至搗亂,成績直線下降。這是老師的自以為是造成的,是老師的不問三七二十一的武斷造成的。在我們的高中同學聚會時,時常會談到這樣的一件事:我的幾個高中同學在高考前一個多月,被十分氣憤的班主任老師冤枉,說他們談戀愛,要他們把自己的父母從鄉下叫來,否則就不允許進教室。這幾個學生感到很委屈,自己沒做錯事,而真正談戀愛的學生,卻無事地坐在教室里接受老師的輔導。於是,他們幾人瞞著父母合租房子在校外自己複習,並考入了大學。那班主任事後才知道自己做錯了,去叫他們回學校複習也沒用。這事卻在學生心中是永遠摸不去的傷害。每次同學聚會,總是要提這段往事。那後來當了政府領導的班主任,也總是尷尬。【思考】:後悔,是沒有用的。世上沒有後悔葯可買的。誤會往往人在不了解、不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度為衝動的情況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小動物狗所發生的誤會,尚且有如此可怕的後果,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後果更是難以想像。我們需要冷靜,不要衝動和急噪,需要了解情況後才決定。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需要冷靜和理智地處理問題,而不是一意孤行地自以為是。在教育教學中,我們的一些老師總是喜歡「自以為是」,低估學生的能力,認為學生一無所知,總是不相信學生能力而去包辦代替,或者是替學生思考的周全,我們要不斷反思和學習,走出「自以為是」和「自我為中心」的怪圈。在學習並借鑒別人的優秀經驗時,「自以為是」的思想更要不得。因為一旦具有「自以為是」的思想,最終的結果就是固步自封而不會善意吸收別人的精華。這種「自以為是」一旦內化為自己的思維方式,那他將會很難用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他事的。在自己的思想與他人的思想發生衝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相容,實在是格格不入的話,那就追求相安無事。「我們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不要刻意地去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這樣做是有點不地道的」!(林語堂言)
推薦閱讀:
※你自以為是的牽掛,在別人眼裡只是個笑話
※人性 | 開明的「專制仍然是專制:別做自以為是的顢頇父母
※明朝亡於崇禎個人能力嚴重不足又極端地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
※什麼事會逼得12星座提分手,別再自以為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