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儒家文化
前言:在東南亞出現了一場從未出現過的「中國風」流行曲浪潮!流行曲不再只是「哥哥妹妹」的情歌,而是流動著一股濃得化不開的中華文化浪潮。在台灣、東南亞的流行曲歌詞中,「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曹操」,還有「華陀」、「老子」和「孔子」,穿插出現,在台灣的S.H.E、周杰倫、吳克群,在新加坡的林俊傑等以中國文化及歷史元素呈現的流行歌曲,成為樂壇天之驕子,流行榜上展現長虹,專輯銷量在數百萬張以上。激起中華文化的迴響,也引起全球華人社會的共鳴。而有關孔子的歌曲有董文華的《孔子之歌》、黃子琦的《論語》、卜學亮的《子曰》等等。(播放《論語》、《孔子之歌》)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遠祖是商代王室,周滅商之後,周成王封微子啟於宋,從王室轉為諸侯。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次子鮒祀。
泯公不傳子而傳弟,稱為煬公,兄終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當時已經盛行父子相傳,鮒祀弒其叔煬公,欲其兄弗父何做國君。弗父何如果做了國君,就應當治其弟弒君之罪,在家族中又要產生新的悲劇,因此讓國於其弟鮒祀,是為厲公,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曾作鼎銘:「一命而僂(鞠躬敬聽),再命而佝(彎腰鞠躬敬聽),三命而俯(低頭彎腰鞠躬敬聽),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粘(女+擅)於是,粥於是,以糊余口。」(《左傳》)孔子六代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要弒國君宋殤公,故先殺受先君遺命佐助嗣君的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新興一族,是貴族後裔中疏遠的或是破落的,以及平民中因學習貴族的六藝而進身貴族階層服務以祿養為生的人)。孔父嘉名嘉,孔父是其字,根據賜族之典,其後代以其先人之字為氏,故稱孔氏。孔氏成為士族後,只能以祿養為生,不能與靠世襲封地的貴族相比。
孔子曾祖父防叔(孔父嘉曾孫)畏華氏之逼,逃往魯國,曾任防邑宰。故稱防叔,祖父伯夏的事迹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無子,有一妾生男,叫孟皮,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現在孔子的生年和生日還有不同的說法,官方將孔子生年定為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公曆9月28日出生。孔子「生而首上圩頂」,頭頂中間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之形,因此取名為丘,字仲尼。民間相傳,顏征在懷孕後住在娘家,臨產前急忙回家,途中臨產,急切之中將孔子產在山洞中,山洞因此被稱為坤靈洞,俗稱夫子洞。夫子洞為孔子誕生之地,東漢時,魯國國相史晨就派人管理,並於洞外路邊栽種梓樹,由於歷代保護,夫子洞至今仍存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讚歎「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牛羊放牧)。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手中,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享年72歲。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二、孔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聖於孔子也。」——《孟子·公孫丑》述有若之言
「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聖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進程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
——錢穆《孔子傳·序言》
《中國文化史》:「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之後數千年文化賴孔子而開。」——柳詒徵(dài zhēnɡ)
《中國古代史》:「孔子一身直為中國政教之源;中國歷史孔子一人之歷史而已。」——夏曾佑
張岱年:「在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與『共同心理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了最重要,最巨大作用的是孔子。」
為何這樣評價孔子?
一、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往開來者
孔子對夏商周三代文化成就進行系統整理和總結: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序《易傳》。
《詩》搜集、整理、校勘工作。3千餘篇——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一說孔子刪詩。這種說法起源於漢代。《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於;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頌之音。」《漢書·藝文志》說:「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都認為是由孔子選定《詩經》篇目的
反駁:一,《史記》言孔子刪詩,在自衛國返回魯國之後,年近七十。此前,孔子均稱《詩三百》,可見在孔子中青年時期,《詩經》已為三百篇。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樂工們先奏十五國風,再奏小雅、大雅,最後奏頌,次序和內容基本上與今本《詩經》相同,其時孔子虛齡只有八歲,可見當時《詩經》已定型。三,周代各諸侯國之間邦交往來,常常賦《詩》言志。如《左傳·定公四年》載,吳攻楚,楚敗幾亡,楚將申包胥到秦國朝廷請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為感動,賦《詩經·無衣》,表示決心相救,恢復楚國。如果當時《詩經》沒有統一的篇目,賦《詩》言志就無法進行。那麼,究竟由誰來編纂《詩經》的呢?
一說王者采詩。
一說周朝太師編定。朱自清認為,《詩經》的編審權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師之手。各國的樂工和太師們是搜集-整理《詩經》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編纂整體的統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師莫屬。不管《詩經》由誰編訂,孔子以《詩經》為教材,對於詩經的傳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孔子論詩
學而第一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
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翻譯: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奉承,富貴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還不如安貧樂道,富貴而謙遜有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後磨光,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嗎?」孔子說:「子貢啊,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告訴你那些過去的事,你能自由發揮推知未來的事。」
為政第二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想純正)孔子看來,詩經里表現的情感都是純真而且適度的,是在道德所允許的範圍之內的。漢代的《詩大序》發展了這種道德批評:「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詩,先王是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八佾第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翻譯:子夏問道:「『美妙的笑靨真美好呀,美目顧盼真多情呀!潔白的底子上花卉更絢麗』!說的是什麼呢?」孔子說:「這就像繪畫一樣,不是先有白底子,後來才用勾畫嗎?」子夏又說:「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說:「給我啟發的是你啊!現在是可以和你討論詩了。」
泰伯第八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譯:詩篇使我振奮,禮使我能夠在社會上站得住,音樂使我的所學得以完成。
子路第十三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季氏第十六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陽貨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認為修身應從學習《詩經》開始,即「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極力主張學《詩》。「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大意是,孔子在庭院看見小步快走的兒子孔鯉,說:「你學詩了嗎?」孔鯉說:「還沒有。」孔子說:不學習詩,不會說話。孔鯉趕緊回去學詩。
孔子說「詩」的作用有四:①激發道德情感。②觀察風俗盛衰。③增進相互情誼。④批評政治得失。歸結起來,是教人懂得如何「事父」與「事君」;還可以獲得一些自然知識:「鳥獸草木之名」。
《詩經》的經世致用價值。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不學詩?學詩可以激發靈感,可以觀察民情,可以互相切磋,可以怨刺上政。
學習《詩經》的方法。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孔子說:「把《詩》三百篇背誦得很熟,但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出使四方(社交活動),卻不能獨立地賦詩應對;死記硬背得很多,不會靈活運用,又有什麼用呢?」
《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這種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語言的作用,特別在外交場合,常常需要摘引《詩經》中的詩句,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叫「賦《詩》言志」,其具體情況在《左傳》中多有記載。《論語》記孔子的話說:「不學《詩》,無以言。」「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可以看出學習《詩經》對於上層人士以及準備進入上層社會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詩經》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義。《禮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說,經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論語》記載孔子的話,也說學了《詩》可以「遠之事君,邇之事父」,即學到事奉君主和長輩的道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總體上)是符合於當時社會公認道德原則的。否則不可能用以「教化」。
《書》——《尚書》是中國最早的史書,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上溯堯舜,下訖春秋秦穆公,內含官方命令、文告、講演辭、談話記錄和事迹追述等,是一部重大政治文件彙編;史稱孔子編纂而成,並用作教材,儒家尊為主要經典,又名《書經》。唐史家劉知幾以為:「夫《尚書》者,七經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學者,必先精此書,次及群籍。」(《史通》卷四)
據說《尚書》原有百篇。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幾乎失傳;漢以後陸續搜集補充,至晉代彙編為現存的五十八篇。《尚書》是歷史資料也是史學教材,文辭古奧,多有傳訛缺失,考據家以為其中摻雜不少偽書;千載而下,註疏、論證不勝浩繁,見仁見智,融會貫通非易。
《禮》——《禮記》、《禮經》。《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孔子好禮,「孔子為兒,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年少時業儒,儒業需要豐富的禮儀知識,母親託人帶他到魯太師那裡學習禮儀(周禮盡在魯);「入太廟,每事問」;十七歲時,就因為好禮被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尊父命去就孔子學禮)視為特別有發展前途的青年, 34歲時在弟子南宮敬叔的協助下,到周考察周禮,並向老子問禮。問禮與老子時,老子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爾。」指出了禮的重要性。
《樂》——孔子審定樂譜音律;孔子認為「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孝經·廣要道》)。孔子志欲復興周禮,故特別欣賞古樂,稱讚《韶》(相傳為舜時的樂)「盡美矣,又盡善也」(《八佾》)。對春秋時代的新樂──「鄭衛之音」則十分厭惡。孔子曾否修訂《樂經》,歷來爭論不一:一說《樂經》本來是有的,秦以後亡佚了;一說「樂」本無經,「樂」的歌詞在「詩」,運用在"禮」,聲調的傳授則在伶工之手。《樂經》雖未見到,《禮記》中的《樂記》、《經解》以及《周禮》中的《大司樂》等篇,還保存了不少孔子關於「樂」的論述,為後世儒家樂教之所本。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對「樂」在培養人的性格中的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孔子特別愛好音樂,也精通音律。他認為音樂的功用是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情感。如何運用音樂,既關係人的意志,也影響社會風氣和國運興衰。
《易》——即《周易》。原本是卜筮用書,但它含有豐富的哲學思想,也有許多社會史料和文學資料。孔子不迷信鬼神,也從不占卜。他五十歲時鑽研《周易》,發現了它的哲學價值。《論語·述而》篇記錄:「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他讀《易》曾「韋編三絕」。《史記》稱:「孔子晚而喜《易》,序《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與《易》則彬彬矣」。他為講解《易》,寫了《周易大傳》,發掘《易》的哲學內涵,孔子是第一位把《易》作為哲學來讀、來講的學者,從而確定了這部文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春秋》:《春秋》本來是魯國歷代史官逐年逐月大事記的名稱,孔子依據魯國的史記,參考其他國的史冊,以魯國紀年及十二公年次為序,進行整理修纂,記載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共242年間各國史事1800多條,作為教學用書,就是當時的近代史教材。它用的魯國紀元,記的是這一歷史大變革時期的各國之事,書中記的都是原始記錄,經後人考證,可信度極高。孔子編修《春秋》,並非只是抄集各國的史官記事,也非單純記述史事,而是「以述代作」,在記述中表現出他的政治主張。司馬遷《史記》說:孔子「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錶,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後人把書中表現的政治思想,稱為「春秋大義」;把他一字不苟、字寓褒貶的嚴謹筆法,稱為「春秋筆法」;《春秋》的義理和筆法,都對後世影響深遠。《春秋》文字簡約,最長的一條記事,也只有23字,讀《春秋》必須有「傳」「記」作解釋和補充,才能夠明了。孔子告訴弟子:「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禮、樂廢,《詩》、《書》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遊列國之後回到魯國,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
二、孔子開創了文化教育的新局面
⒈私人辦教育。西周時期,貴族壟斷教育,「學在官府」。為貴族培養人才。
「周制大學所教有三:一為國子,即王太子以下至元士之子,由小學而升者也。二為鄉遂大夫所興賢者能者司徒論其秀者入大學是也。三為侯國所貢士。此三者,皆大司樂教之,經唯雲合國子弟者,舉其貴者言之,文不具也。」(國子——國之貴遊子弟,公卿大夫之子)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引孫詒讓之言
孔子,開創私人教育新局面。提出「有教無類」,「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也。」孔門多雜,有人認為「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夫子修道以俟天下,來者不止,是以雜也……大者之旁,無所不容」(劉向《說苑》卷十七《雜言》)孔子倡導普及教育,因此才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形成作為顯學的儒家學派。影響大。
2、開創道德教育傳統
提倡「仁」德為本的道德傳統。「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忠恕之道。怎樣施行仁德:解決怎樣愛人問題。①孝道:愛父母。「子曰:『弟子(年輕人)入則孝,出則悌(敬兄長),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親近有仁德者)』」。「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子由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②敬兄長:程子說「孝弟行於家,而後仁愛及於物,所謂親親而仁民也,故為仁以孝弟為本。」(這是整肅好家庭關係的根本)③泛愛眾:廣泛友愛大眾。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
孔子主張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所不欲,勿施與人。」④愛萬物(生命)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慟而誰為?』」(《先進》)「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雍也》)(註:伯牛以德行稱,亞於顏、閔,故痛惜之。)「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愛惜人命。「釣而不綱」「戈不射宿」——愛物命
道德傳統的現實意義:市場經濟,重利輕義,拜金主義,物質主義,道德天平傾斜。損人利己:飲水桶再生塑料垃圾;地溝油餅乾。不孝不敬:五個子女,母親住豬圈;討飯父親住街上;向父母索錢結婚。漠視生命:路斃無人問津;後母折磨4歲男孩兒致死。急需「仁道」拯救靈魂。
3、孔子重禮教
禮,禮制,外在制度,也是做人的行為規範。禮不下庶人:君子之士,為奴隸主貴族專有。刑不上大夫:周刑罰專為鎮壓平民而設。「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孔子是尊禮、崇禮、行禮典範。待人以禮。待君以禮:「君命召,不俟駕行矣。」——《鄉黨》;待長者以禮:「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黨》;待哀者、殘疾者以禮:「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鄉黨》;待人接物禮:「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中國成為禮儀之邦,和孔子的倡導與身體力行分不開。
三孔子創立了儒學
⒈諸子百家。
春秋末戰國初,各階級、階層思想家為救時弊竟相發表自己的主張,學術思想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亦指他們的代表作《論語》、《孟子》、《老子》等。百家爭鳴:春秋末至戰國初的思想文化領域互相辯爭的學術風氣。百家:指先秦至漢初的各個學派:儒、道、陰陽、法、名、墨、農、雜、縱橫、小說家。
九流十家:先秦至漢初學派的總稱。十家即上述十家,九流,去掉小說家(本指淺薄、瑣屑的言論,《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後來凡是叢雜著作皆稱為小說。)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⒉儒家成為顯學。
儒:從事「相禮」(古代主持禮節儀式的人)職業的人。儒家:孔子創立的一個學派,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主張是「治國以禮,為政以德」,學說主要內容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養。這是以孔子為宗師的、從事文化教育以六藝教人的學術團體。儒學:繼承和研究孔子學說的學派和學說。八派繼承孔子的儒學派別。
孔子之後續承孔子的八派儒學:子張學派;子思學派;顏氏學派;孟氏學派;漆雕氏學派;仲良氏學派;荀子學派;樂正氏學派。漢代以後出現的學派有:西漢董仲舒、劉歆(xin)為代表的「古今文字學」和經緯之學,融進了陰陽學、法家思想,改造儒學;魏晉王弼、何晏:玄學(以老莊思想解釋儒學);唐代韓愈:道統(排佛);宋明:程朱理學(程頤、程顥、朱熹);清前後:漢學、宋學、今文經學、古文經學。
【孔子受到的封謚】
漢高祖劉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帝幸闕里,以太牢祀孔子」,即以整牛、整羊、整豬祭祀孔子,成為第一個祭祀孔子的皇帝。漢初,在社會意識形態方面是「霸王道雜之」,除對「黃老」道家思想比較重視外,基本上沒有確立治理社會的正統思想。至漢武帝時期,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為了迎合漢武帝,在創立了「神學目的論」以後,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時的儒家思想已是經過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經過「思、孟學派」及荀子對孔子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又冠以董仲舒神學思想的「天人感應」論,使孔子原始思想大為改觀,以後逐漸成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孔子的地位逐步升高,
到了東漢章帝時期,孔子思想才真正被統治階級定為治國的正統思想。隨著儒學思想的地位升高,孔子的地位也一步步地升高,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各種謚封號。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公元元年),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二月丁未,改謚孔子為「文聖尼父」,告於孔廟;
北周靜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三月丁亥,詔進封為「鄒國公」;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追尊孔子為「先師尼父」;
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以孔子為「先聖」;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稱孔子為「宣父」(太學釋奠時,以孔子替周公為先聖,顏回配饗),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三十日,追贈為「太師」(高宗、武后主泰山行封禪禮,還至曲阜,祀孔子);
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封「隆道公」;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著王者之服,釋奠用宮懸,追贈其弟子為公、侯、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十一月戍午朔,真宗封禪泰山,至曲阜,祀孔子,加謚「玄聖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改為「至聖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大成」之名始此;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詔天下通祀孔子
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更正孔廟祀典,定孔子謚為「至聖先師」,去其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
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廷定稱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改稱「至聖先師」,置啟聖祠祀孔禮,以閔損等十哲人、公冶長等六十九先賢、公羊高等二十八先儒配饗從祀。康熙皇帝題孔廟大成殿匾額「萬世師表」。孔子成了「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許多文廟的對聯)
歷代對孔子的後裔也都給於封號:
漢代封「褒成君」,魏時封「宗聖侯」,晉宋封「奉聖侯」,後魏封「崇聖大夫」,唐初封「褒聖侯」,後改為「文宣公」。到宋代開始封孔子後裔為「衍聖公」到清末,這種稱謂還存在。
從明代以後,縣府公學都祭祀孔子,流球、日本等地也都設立文廟,高麗從宋代就祭祀文宣王,這表明孔子在封建時期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之祖。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衷與父子,可為至聖矣!」
——《史記·孔子世家》
時過兩千多年,孔子的影響並沒有消減,反而在不斷增強。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產生影響。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等歷史上就受到孔子的影響。現在也影響到西方國家,孔子的學說傳到西方,是從4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把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一書譯成拉丁文帶到歐洲開始的。而今,孔子學說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國孔子學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內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思想的現實實踐。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截至2007年9月,全球已啟動孔子學院(包括孔子學校、孔子課堂)175所,分布在156個國家和地區。國內61所高校和機構參與孔子學院的合作辦學,主要提供到國外教授中文的教師和招募志願者。到2010年,全球將建成500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
孔子的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寫入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全世界宗教會議最後發表的《全球倫理宣言》,被認為是適用於任何人群的絕對法則,並有了數千年的實用經驗。
1988年的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會議上有一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漢內斯·阿爾文博士說:「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孔子的學說
一、孔子學說中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
孔子的倫理道德思想作為立身處世之道,所講的主要是個人道德、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問題。在這三個方面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的共同之處在於對這三方面的思想、言論、行動與以規範。不同之處在於,個人道德側重於思想,公共道德、職業道德側重於言行。
一)個人道德:
1、孔子在個人道德方面強調立身。立身首先要掌握一定的知識、能力
《論語·里仁》第四:「子曰:『不患無位,換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發愁沒有職位,只發愁沒有任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掌握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就夠了。」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大概有一種自己不懂而憑空造做的人),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僅次於生而知之)。」——《論語·述而》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習了,有餘力就去做官。按:學習應該是終生的任務)
知識遍及禮、樂、詩等:
「不知禮,無以立」(不懂得禮,沒有可能立足於社會)——《論語·堯曰》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歷代文獻、生活實踐、待人忠心、與人交際信實)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你研究過周南和召南了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廣泛的學習文獻,再用禮節來約束,就可以不至於離經叛道了)
孔子強調,為政的人,不論哪種性格,都必須學習,否則,便會有所壅蔽而難於立身。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弊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學,其弊也盪;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弊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弊也狂。」
——《論語·陽貨》
孔子說:仲由,你聽過有六種品德便會有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沒有。孔子說,坐下來,我告訴你。愛仁德,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愛耍聰明,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放蕩而無基礎;愛誠實,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愛直率,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說話尖刻,刺痛人心;愛勇敢,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搗亂闖禍;愛剛強,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膽大妄為。
「學」在這裡指的是修身,修養。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修養變得尤為重要:基本知識的修養、專業知識的修養(具備某項工作能力)、個人情操的修養、禮儀修養(陶冶性情,善於與人交往,能夠融入社會)、道德修養(不背離人類的道德傳統)……許許多多的方面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素養,才可以融入社會,取得人們的認可、信任與尊重。例如:央視新聞主持趙普(保安——央視主持)知識修養;沙朗·斯通關於四川地震的言論表現的無知、愚昧、沒有人性,違背了道德,為世人不齒。生活中不注重禮儀修養的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意場上失掉了非常重要的機會,也是非常可惜(矽谷天才學禮儀、兩個老總接洽中使用名片的失禮)、高校自主招生自一進校門就開始了考試(問路、感謝者寥寥無幾)大學生求職,往往也離不開細微之處的禮儀、道德的考察。
2、明恥:知廉恥。知道廉恥,才會有所為有所不為,才可以向君子靠攏。孔子要人們「行己有恥」,哪些行為是恥呢? 除了受到法律法規的制裁、道德的譴責的行為外,孔子認為,只說不做,或多說少做,是恥辱的表現。
所以他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其言之不祚(zuo),則為之難也」(大言不慚,做起來就不容易,戒說大話)——《論語·憲問》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孔子也以表裡不一、心口不一、虛偽、不誠實為恥: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偽善的容貌,十足恭順),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公冶長第五
「古者言之不出(不輕易出口),恥躬之不逮也(怕行動趕不上,招致恥辱)
子曰:「行己有恥(行為上保持羞恥之心),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第十三
3、正己:即端正自己的形體、儀容、思想、行為。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
孔子「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有子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嚴肅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和懈怠;端正自己的顏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論語·泰伯》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堯曰第二十
以上是說形體、儀容端正、嚴肅,對於行為和思想方面,孔子及其弟子也有論述。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考慮:看的時候,考慮看明白了沒有;聽的時候,考慮聽清楚了沒有;臉上的顏色,考慮溫和么;容貌態度,考慮庄矜么;說的言語,考慮忠誠老實么;對待工作,考慮嚴肅認真么;遇到疑問,考慮怎樣向人家請教;將發怒了,考慮有什麼後患;看見可得的,考慮我是否應該得。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第五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平時容貌態度莊嚴端正),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勤敏則效率高,貢獻大;慈惠則能夠使喚他人)
其他如「泰(然自處)而不驕」是思想上的正派;「時然後言,」「言必有中」是語言上的正派,孔子「惡夫佞者」(強嘴利舌之人)認為「巧言亂德」論語中多處對巧言作出批評: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他認為「君子矜而不爭」反對「自專」「自用」認為「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認為財物上取予應該謹慎,在獲取方面: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在給予方面,孔子認為「君子周急不繼富。」(君子只去雪裡送炭,不去錦上添花)反對妄予,但對於需要的,則一定要給。
子華(公西赤)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六斗四升)」請益。曰:「與之庾(再加二斗四升)。」冉子與之粟五秉(八十石)。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孔子的管家),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多的給你窮困的鄰里吧)
4、尊重人、直道待人:
孔子讚揚:「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熟悉已久,還是以禮相待)」他說君子不失足於人(行動損人),不失色餘人(臉色),不失口於人(說話損人)。
他還說「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禮記·表記》)
他主張不與人結怨,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而對結怨與自己的人,孔子主張以「禮」相待: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公平正直)報怨,以德(恩惠)報德。」
雖然主張尊重人,但在交友方面,孔子認為要有選擇,要交「直」、「諒」、「多聞」的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正直、信實……便辟-諂媚奉承的人,善柔-當面恭維,背後毀謗的人,便佞-夸夸其談的人)
5、善於自省改過
孔子強調自省改過。首先是勇於承認錯誤,不推卸責任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看見自己的過錯而作思想鬥爭)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偏袒),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周禮同姓不結婚)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有了錯誤就不怕改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改了錯,思想言行會更合乎正道,風格自然更高。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有錯不改,那就真的錯了: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嚴肅而合乎原則的話能不聽嗎?改正錯誤才可貴;順從己意的話能不高興嗎?分析一下才可貴。盲目高興,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實際不改,這種人我是沒有辦法對付他了)
而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則是主動檢視自身,以及早發現錯誤。
總之,孔子及其弟子在個人修養方面的觀點,概括而言就是:好學、力行、知恥。
他們認為「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中庸》)從方法上對個人道德修養作了總結,並提到了理論的高度。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
君子(對於事業)以合宜為原則,以禮節實行他,用謙遜的語言說出它,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它。真是君子呀。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導的個人修養並非潔身自好,獨擅清名,而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與其政治理想是一致的: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沒達到)!」
二)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人們的理性精神表現於事業上的責任感和言行。在孔子及其弟子的倫理道德思想中,職業道德佔了很大一塊內容。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招致恥辱)。」子曰:「不佔(占卜)而已矣。」——《論語·子路》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拿俸祿)。」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孔子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是要人們盡忠職守,不越權行事和包辦代替。
他告誡人們說:「放於利而行,多怨。」包含了利用職權,營私舞弊,貪圖私利,必將招致怨恨。在現今制度中,還是違法的。
孔子強調工作實事求是,反對「亡而為有,虛而為盈(本來空虛,卻裝作充實),約而為泰(本來窮困,卻要奢華)」,認為這樣的工作態度「難乎有恆矣。」
在如何做好工作,圓滿完成任務上,孔子提出的辦法是:「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面臨任務認真謹慎,深入謀劃完成任務);反對急躁、魯莽、不慎重考慮就瞎乾的人: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好勇)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赤手空拳打老虎,不用船隻渡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在處理工作中與人的關係方面,孔子主張尊重人,直道待人。前面已有論述。在搞好與同事的關係方面孔子弟子子張這樣回答學生: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可憐無能的人)。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我怎能去拒絕別人呢)?」
在處理上下級關係上,孔子認為:「在上位不陵(傲)下,在下位不援上(媚上)。正己,不求於人(故意吹毛求疵),則無怨。」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譯:在君子手下工作很容易,討他的喜歡卻很難。不用正確的方法去討他的喜歡,他不會喜歡;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會衡量個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務。在小人手下工作很難,討他的喜歡卻很容易。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討他的喜歡,他會喜歡的,等到他用人的時候,他會百般挑剔,求全責備。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怠慢他的親族),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抱怨沒被信用)。故舊(老臣舊人)無大故(嚴重過失),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論語·微子》
這些見解在處理好上下級關係方面,在發揮員工的才智和力量上,也具有積極意義。
三、公共道德
是個人對社會表現出來的一種義務。當今社會包括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道德兩個方面。孔子時代則強調禮、義:「禮、義以為紀」,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孔子認為,管理百姓,應該「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就可以收到「有恥且格」的效果。對待父母孔子認為應該:「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規定要怎樣干,也沒規定不要怎樣干,怎樣合理恰當便怎樣干。)合理——合乎道義。
「紀」可以說是社會的公共紀律、道德規範。是社會共同生活中區別正、邪、善、惡的準則。
孔子公共道德的大前提是關心廣大群眾,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句話可以說是孔子學說中社會道德的綱領。孔子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這說明良好的社會秩序的建立最終要歸結到仁上。「仁」是公眾道德的終極目標,而要實現仁,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這就是孝、悌。孔子的弟子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子貢與孔子討論仁的時候,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別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別人也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情選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人道的方法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主張換位思考,從愛人、尊重人的角度指出凡事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樣才會實踐「泛愛眾」的愛人理念。是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的必要條件。當子張問仁的時候,孔子對仁作了概括:「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具體來說就是:「恭(莊重)、寬(寬厚)、信(誠信)、敏(勤敏)、惠(慈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效率高),惠則足以使人。」這五個方面是人的具體表現。後來的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張,最典型的語言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推己及人的仁道。西漢的董仲舒講了西周初年營盪的故事:營盪時任齊國司寇,姜太公封到齊國,就問營盪治理齊國的原則是什麼,營盪說是仁義。姜太公又問,如何實行仁義?營盪回答:仁者愛人,義者尊老,姜太公又問,如何愛人尊老?營盪說:愛人,就是要愛自己的孩子,不讓他出力,只讓他吃好的;尊老就是要尊重自己家的老人,妻子歲數大,丈夫要跪拜。姜太公一聽氣壞了,說:我要用仁義治國,你卻用仁義來攪亂齊國,把你殺了才能穩定齊國。營盪這種人雖然也在講仁義,只局限於自己的家庭,不是真正的仁義,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董仲舒明確地提出,愛人不僅是愛自己,主要是指愛別人,並且認為愛的人越多越好,越遠越偉大,越廣越高尚。四川地震,感動了多少人。感動人的正是這種廣博的愛,有的人顧不上自己家人的安危,全力投入救災,有的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埋在廢墟里慢慢死去,卻積極的救助其他可以救的被埋人員,有一個小姑娘,為了給救同學創造條件,硬是拽斷了自己的胳膊,同是被埋的人,大家在危難中相互鼓勵著活下去,或者要求先就其他人……正是這種愛感動了整個中國、整個世界,我們的民族凝聚力變得空前強大,當然,也有不和諧的音符,沙朗斯通的地震報應論因為喪失人性而觸怒世界,范美中老師在地震中沒有表現出一個老師的高尚師德,還在博客上發表一些與這種博愛精神不符合的言論,聲稱在那個時候即使是自己的母親,他也不管,觸怒了眾多的網友,因此被諷刺為「范跑跑」,據說還丟掉了工作。可以看出來,這種博愛精神在我們的民族中是根深蒂固的。從一些網友的鐵公雞排名也可以看出,我們與西方在博愛觀念上的不同。
二、儒家談孝
梁漱溟先生在其《中國文化要義》中引謝幼偉說:「中國文化在某一意義上,可謂為孝的文化。孝在中國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中國文化深有所知。」也正因為如此,五四激進派的全盤反傳統,批判所謂「封建禮教」,往往就是從「孝」入手的,如吳虞在其《說孝》一文中說道:傳統的孝悌之道「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順順的聽他們一干在上的愚弄,不犯上作亂,把中國弄成一個『製造順民的大工廠,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2]。那麼,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吳虞等人對於傳統孝道的批判?應當承認,事實上,這種批判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緣由何在?就在:進入專制時代(觀念史上的「後軸心期」)以來的兩千年來,「孝」確實逐漸被凝固化、板結化了,成為了一種僵化的道德教條,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類;而這種道德教條又被「制度化」,成為了專制社會的皇權、父權的附庸,乃至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確實曾經造成了許多「以理殺人」的悲劇。這也正是五四思想的合理之處;但也必須指出,假如按照五四激進派的全盤反傳統的思想方式,連父母子女之間的那種本然的親親之情也不要了,那就當真淪為禽獸、甚至「禽獸不如」了。而不幸的是,這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了我們今天的生活現實。這又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在新浪網輸入「不孝子」三個字進行搜索,出來75萬條結果,當然,這裡面不排除正話反說、虛擬故事、重複等內容,量大——問題嚴重。
一、孝道的生活情感本源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孝道從來是淵源於本真的生活情感的。「孝」的本義是子女善事父母,講的就是子女對於父母的親愛之情。古人對此講得尤為清楚,舉例如下: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
善父母為孝。(《爾雅·釋訓》)
孝,好也,愛好父母如所說(悅)好也。(《釋名·釋言語》)
人人皆由父母所生,父母所養,孝的最初意義是非常自然、非常樸素的,純然出於天性。「愛好父母」就充分表明「孝」乃是一種愛的情感——子女對於父母的親愛之情——的顯現。金文的「孝」字乃象一個長發的老人撫摸一個孩子的頭,大抵是表示父子之間的親愛關係。《毛詩·小雅·蓼莪》[6]曰:
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
蓼蓼者莪,匪我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léi)之恥。鮮民(窮人)之生,不如死之久(早)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人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不與)我。拊我畜(愛護)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百看不厭),出入腹(懷抱)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詩中所表現的樸素、自然的父(母)子(女)之情,正是「孝」這樣一種本源的愛親情感的顯現。在這裡,父(母)子(女)之情的流露乃是自然——自己如此的,完全與道德無涉。「孝」這樣的愛親情感是純然天成。
二、儒家之孝
儒家之孝是在這種純然天成的感情上的發展,意義在於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
針對這一點,現在很多青年輕易的結束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孝的表現。
怎樣回報父母呢?儒家認為有兩點:一是能養;能養是基本條件。四川出現了活活餓死八十歲老母親的情況。在生活日漸富足的情況下,我們有些人不願養老。急需孝的教育。
二是能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例:八旬老人王秀英生有7個子女,可謂兒孫滿堂,但病床前卻無人照料,彌留之際的老人躺在一個素不相識的村民家裡凄然離世。今年1月17日,山西省永濟市紀檢委決定給予她4個子女黨紀政紀處分。
儒家對孝的內涵有做了進一步拓展:「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開宗明義》)將孝分為了三個階段:早期侍奉父母;中間是進入社會做事的階段,要以孝心對待工作、上級、國君;最後要做出成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漢代實行舉孝廉的制度,讓社會推舉孝子和廉吏做官、提拔。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孝心,就很難在工作中盡忠,很難善待百姓。現代社會,很多地方也都出台了這樣的條例,提拔幹部要先看是不是孝子。
三、儒家孝的解讀
儒家之孝在發展過程中被曲解了:父叫子死,子不死,子為不孝。而這種觀點是不為孔子所認同的。
首先,勇于堅持勸誡父母。孔子認為,父母有錯,作為子女,可以而且應該提出婉勸。他說「事父母幾(輕微婉轉)諫。見志(自己的心意)不從,又敬不違(觸犯),勞(憂愁)而不怨(怨恨)。」(《論語·里仁》)尋找合適的時機,再行勸諫。
其次,父命也要違。曾子挨打的故事93頁。
據《孟子》記載: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父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孟子·盡心上》)
舜之父瞽瞍在傳說中是一個不好的父親,他曾縱容舜之弟象百般刁難和陷害舜,而舜乃至孝,在這樣一種關係中,瞽瞍殺了人改怎麼辦呢?孟子弟子桃應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尖銳,但是孟子的回答也非常明確:「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父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孟子和孔子一樣,都把父子之愛這樣一種生活情感放在首要地位,並以之為基礎來建構自己的孝道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舜在這裡並沒有否定「法」的合理性,否則他也不會「竊父而逃」。事實上,在孟子看來,人首先是情感的存在者,情感、尤其是父子之愛應該是先行的,父子之愛乃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源頭活水」。
再次、先秦儒家都不主張盲從父母。不盲從、不行不義、義高於父、孝與不孝。
弘揚新孝道文化對於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應對老齡社會的時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弘揚新孝道文化在今天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1、隨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生產方式科技含量的提高,作為農業社會經驗和智慧化身的老年人的優勢喪失,地位傍落;2、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青年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和照料壓力越來越大;3、隨著退休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老年人對子女的經濟依賴性逐漸減弱;4、隨著家庭結構的小型化趨勢和家庭在現代社會中職能的簡約化,家庭養老和照料老年人的功能日益弱化;5、隨著生育觀念的改變,特別是計劃生育戶養老保險的制度化,以傳宗接代和養老防老的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6、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家庭「四二一」結構的發展,未來家庭承擔養老和照料老年人的空間越來越小。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特別是拜金主義日盛,加上法律意識淡薄,目前,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家庭和社會代際關係出現許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虐待老人的現象時有發生,損害老年人的風氣抬頭,個別地方甚至出現觸目驚心的虐老案件。
總的來說,儒家所講的孝行,大致可用《禮記》中的這一句話來概括,「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沒,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仁者仁此也,義者宜此也,信者信此也,強者強此也,樂自順此生,刑自反此作。」(《禮記·祭義》[14])這是當下重建孝道應該吸收的。人子當體父母之深恩,將本源的愛敬情感「擴充」於事親中,真正做到養親、敬親、悅親、禮親、安親,以盡人子應盡的孝行。
老齡社會下的孝道文化新理念
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是一個複雜的理論體系,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內核也有過時的內容。在老齡社會的條件下,如何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必須堅持四個原則:一是要堅持繼承和批判相結合,吸取精華,揚棄糟粕;二是要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根據時代要求與時俱進,賦予新內容;三是要堅持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相結合,培育人們的道德意識和法制意識;四是要堅持體現老齡社會的要求,以人為本,報本思源,愛重生命,維護權益,使孝道文化的新理念成為老齡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新時期的新孝文化的新內容,必須採取演進、進化、改造、重建的思想,使新孝文化具有時代性。根據這四個原則,孝道文化的新理念應當包括五個基本內容:
1、孝敬。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基礎,也是傳統孝道文化的根本。離開對老年人的孝敬,就談不上孝道。具體來說,孝敬老年人就是在家庭、在社會各種場合對待老年人的精神狀態,也就是孔子說的要以愉悅的精神對待自己的父母和社會老年人,換句話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某種意義上說,孝敬是中華民族孝道文化的真諦,也是東方文化的鮮明特徵。因此,在新時期弘揚孝道文化,首先要樹立公民的孝敬意識。
2、平等。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重要前提。現代新孝道文化不是傳統文化的退化,而是時代新文化的進化。要講社會平等、家庭平等,是平等的親情關係。孝道文化涉及到老年人和年輕一代的代際關係。在傳統孝道文化中,沒有平等的觀念。在新時代,構建孝道文化的新理念必須揚棄這一文化缺陷,用年齡平等的觀念予以彌補。從理論上說,年齡平等觀念是老齡社會的一個重要理念,是人類社會超越老年崇拜和青年崇拜的必然結果。如果只是要求年輕一代單向地孝敬老年人,沒有老年人對年輕一代的關愛和理解,要構建新的孝道文化將會失去其社會基礎。從聯合國提出的「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要求和目標來說,年齡平等也是孝道文化的必然的內在要求,並且也是其重要前提。
3、保障。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核心。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也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孝道文化里有保障老年人生活的思想因素,但從制度上予以保障,這是現代社會才有的新成果。因此,構建孝道文化新理念,從制度上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是核心內容。
4、共享。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重要內容。老年人曾經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他們退出生產領域並成為消費者以後,除了要從制度上保障他們的生活以外,還要確保他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得到提高。這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權利。這一內容是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所不具備的。建立孝道文化新理念,把共享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是賦予傳統孝道文化活力的邏輯要求。
5、和諧。這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人際環境。孝道文化在根本上是調整老年一代和年輕一代的代際關係。在老齡社會條件下,隨著年齡結構的老齡化,年輕一代的數量將會減少,老年一代將迅速增多,代際關係的矛盾不可避免。如何調整代際關係,促進代際和諧,緩解社會矛盾,孝道文化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粘合劑。代際和諧是新時期孝道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社會的重要目標。
總之,孝敬、平等、保障、共享、和諧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聯繫,不可分割,共同構成孝道文化的新理念。
推薦閱讀:
※怎麼樣反駁「中國古代信奉基督教」的觀點?
※儒家、法家、道家對於人性論、歷史發展及國家起源有何不同的見解和思想?
※儒家之核心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支持或者反對儒家?
※成聖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