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朝與北元的南北對峙

來源:www.360doc.com/content/13/1104/16/13358165_326580296.shtml

洪武元年(1368年),中原義軍四起,並且在與元軍的交戰中接連獲勝。而元朝各地將領擁兵自重,內訌不斷,元朝廷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狀態。歷史的天平開始向義軍中勢力最大的朱元璋傾斜。

儘管如此,元軍還有相當勢力,不過分散在全國各地,各自為政,不能相互呼應。在這樣的狀況下,朱元璋麾下大將徐達提出:由臨清(今屬山東)直搗大都。朱元璋同意了,還親自繪製《征進陣圖》交給徐達。

閏七月初一,徐達率軍二十萬自中灤(今河南封丘西南)渡黃河,沿御河(今衛河),經臨清、長蘆(今河北景縣)、通州(今北京通縣),向北挺進。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擋,直逼大都城下。

元順帝妥歡貼睦爾見大勢已去,在清寧殿召集三宮后妃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準備逃回蒙古老家。宦官伯顏不花進諫說:「陛下宜固守京都,臣等願募集兵民,出城拒戰。」元順帝不聽。伯顏不花大哭道:「天下是世祖的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輕去?」元順帝聽了大為不快,拂袖而去。

七月二十八日半夜三鼓時分,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攜太子、后妃出建德門,由居庸關逃往上都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由此,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外來政權全身而退的奇蹟。

八月初二日,徐達率軍進發大都,至齊化門,令將士負土填壕,登城而入。徐達本人親自登上齊化門樓,殺死元朝監國宗室淮王帖木兒不花和右丞相張康伯等人,並俘元王子六人,從根本上結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統治。

當年,忽必烈派伯顏率軍二十萬滅掉南宋。時間僅過百年,朱元璋派徐達將蒙古逐回大漠,也是率軍二十萬。不知是不是歷史的巧合。

眾所周知,蒙古的武功一度震驚世界,改變了整個亞洲甚至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格局。然而,元朝統治中原卻不過百年時間,堪稱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奇事。元朝一共有十一個皇帝,第一個皇帝為元世祖忽必烈,在位三十四年。忽必烈之後,九個皇帝一共只經歷了三十八年。這期間,政治陰謀和宮廷鬥爭層出不窮。最後一個元順帝,卻在位三十五年。

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為元明宗長子。元文宗時,他成為宮廷政治的犧牲品,因為是先朝皇帝的長子而被流放,先後被流放到高麗(今朝鮮北部)和靜江(今廣西桂林)。至順四年(1333年)六月,妥歡貼睦爾交了好運,被權臣迎回大都即位為元順帝,時年十三歲。即位之初,元順帝受制於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的家族勢力(元朝的皇后掌握有戶口錢糧,有專設的下屬職官,代表她出身的門系之利益),「深居宮中,每事無所專」。因為無所事事,元順帝讀了不少漢書,這使成為元朝皇帝中唯一一個對漢文化有所了解的皇帝。他有著相當的科技才能,曾自製金人玉女自動報時器,頭眼爪尾自行轉動的龍舟。後來,元順帝又被立他為帝的權相伯顏(很多蒙古人用這名字,此非滅宋之伯顏)挾制。甚至在元順帝十五歲時,伯顏當面將他的皇后(另一被伯顏清算的權臣燕貼木兒之女)牽出處死。

此時的元順帝年紀雖幼,卻頗有心計,表面不動聲色,暗中卻在等待時機,蓄勢待發。七年後,元順帝二十歲,利用伯顏的侄子脫脫髮動政變,將伯顏及卜答失里流放,這才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大權在握後,元順帝以脫脫為相,力圖革新朝政。復行科舉,親試進士,招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修格》,印行至正交鈔,治理黃河。然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始終以高壓及歧視政策統治漢人,輕視儒生,從朝廷到地方,各級官吏,多屬無知粗暴貪殘之輩。所以,元朝所面臨的對中原的統治,始終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不穩定局面,並且逐步惡化,民變蜂起。至正十一年(1351年),紅巾軍起事。此時的元順帝,內部掣肘於皇太子和皇后奇氏,外部各地方將領又擁兵自重,回天無力,局面終至土崩瓦解。

元順帝北逃回蒙古高原老家後,殘存在中原各地的元軍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整個中原戰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久,朱元璋在應天(南京)即位,是為明太祖,國號大明。

在蒙古英雄成吉思汗稱霸天下的時代,蒙古曾經瘋狂地擴張,因此擁有極為廣闊的帝國。據說,當時快馬加鞭,馬不停蹄,從東到西,也整整要一年時間才能跑完屬於蒙古的土地。在這樣遼闊無垠的蒙古版圖下,中原不過是其中極小的一塊。此時,元順帝雖然被趕出了中原,卻仍然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對蒙古各汗國、部落享有宗主權。所以,元朝滅亡了,但蒙古帝國的勢力和根基仍然存在。歷史上將這一政權稱為北元,終明一朝,北元始終對明朝的北部邊疆構成強有力的挑戰和威脅。《明史·兵志》中說:「終明之世,邊防甚重。」這邊防,主要是為了防禦蒙古北元的勢力。北元政權持續了二百六七十年,差不多與明朝相始終,最後統一於清王朝。

元順帝北走到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勝旗達里諾爾西南),心情十分不好。他是元朝皇帝中接觸中原文化最深的一個,難免不產生「去國懷鄉」的悲涼。雖然他一心想回到中原,但此時明軍兵鋒正鍵,他始終不能如願。回到北方草原兩年後,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元順帝妥歡貼睦爾因痢疾在應昌病逝。廟號為惠宗。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妥歡貼睦爾在國破家亡之前夕,不背城一戰,而決心逃竄漠北,是為「順天命」,所以特意加號順帝,歷史上習慣稱其為元順帝。

元順帝死後一個月,明軍追兵來到,圍應昌城,一日而下。元順帝的后妃、皇孫、諸王、官吏全部被明軍俘虜,只有元順帝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率十餘騎遁去。

北元退出中原後,蒙古貴族追憶中原的繁華與富庶,仍然一心要重新入主中原,不斷組織力量反攻。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蒙古採取了征討和招撫並用的策略。其結果,雙方都沒有能夠如願以償,從而形成了明朝與北元南北對峙的局面。

北元初期,蒙古貴族依靠的力量主要有三支:元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原名王保保,本為漢人,為母舅察罕帖木兒收養,元順帝賜蒙古名,意思是抬舉他做蒙古人)率領十餘萬軍隊,佔據山西、甘肅方面。北元丞相納哈出擁二十餘萬眾據守遼東。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管轄之下的雲南還有十餘萬軍隊,策應北元皇帝的軍事行動。此外,北元與東面的高麗、西面的畏兀兒地區仍舊保持著政治經濟的聯繫。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駐守在沈兒峪口(今甘肅定西縣北)的擴廓帖木兒與明將徐達和常遇春率領的明軍對峙交戰,雙方互有勝敗。擴廓帖木兒手下有人暗中投降了徐達,約為內應。當夜,徐達派輕騎暗中偷襲。擴廓帖木兒正在帳中讀書,忽然外面喊殺連天。他料知內外有變,急忙推案而起,連靴子都不及穿齊,光著一腳跑出帳外,跨上一匹馬飛逃。倉促之間,手下只有十八騎跟隨。擴廓帖木兒北渡黃河後,一直逃回到漠北哈拉和林。擴廓帖木兒原來所控制的陝西、甘肅一帶,皆被明軍佔領。

擴廓帖木兒的家屬在這一戰中都被明軍俘虜,妻子妹妹被俘,包括他尚在襁褓中的最小的兒子。為了籠絡北元勢力,明太祖朱元璋對這些俘虜善加優待,還把擴廓帖木兒的妹妹嫁給了自己第二個兒子秦王朱樉為秦王妃。

明太祖朱元璋又愛惜擴廓帖木兒是北元將帥中最出色的人才,特派李思齊做說客,前往哈拉和林勸說擴廓帖木兒投降。

李思齊原是元朝關中大軍統帥,與擴廓帖木兒並稱二員大將,為元朝倚重。後來兵敗鳳翔,為徐達所困,不得已投降了明朝。但李思齊與擴廓帖木兒素有嫌隙,同在元朝為官時便有仇。李思齊與擴廓帖木兒的養父察罕帖木兒為同鄉,二人關係甚好。後來中原群雄並起,反抗元朝。元順帝派軍南下平叛,擴廓帖木兒被封河南王,用檄文調動李思齊兵馬。李思齊見擴廓帖木兒在檄文中的語氣甚為無禮,大怒,不聽調度。擴廓帖木兒也大怒。兩方各調人馬,自己跟自己打了起來。元順帝居中調和都沒有效果。雙方打了整整一年,大小几百戰,不分勝負。元順帝借擴廓帖木兒部下倒戈之際,解除了擴廓帖木兒的統帥權。儘管如此,元順帝還是疑忌擴廓帖木兒,派皇太子總制天下兵馬,並利用李思齊防備擴廓帖木兒。後來,擴廓帖木兒被明徐達圍困在寧夏,曾經向當時駐防陝西的李思齊求救,懇請他助一臂之力,李思齊卻拒不發兵。結果一戰中擴廓帖木兒損兵折將,家屬盡被明軍俘虜。

李思齊明知明太祖朱元璋此時派他前往和林諭降,隱有借刀殺人之意,卻不敢違命,硬著頭皮,出使漠北。見面時,擴廓帖木兒倒沒有表現出要清算老賬的樣子,以禮相待李思齊。只是當李思齊說到招降時,擴廓帖木兒不答。李思齊知道此行必然無功,便趕緊辭別。擴廓帖木兒特地派騎士送李思齊到塞下。剛要分別,騎士突然說:「主帥有命,請留一物為別。」李思齊道:「我遠來,無所齎送,怎麼辦?」騎士道:「珍玩財寶,我主帥並無所愛,只要你的一條手臂。」李思齊這才知道擴廓帖木兒一直沒有忘記舊仇,取自己手臂之意是報復當初他不肯助一臂之力,但勢不可免,只好揮劍砍下自己的左臂。回來後不久,李思齊便因傷重而死。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說:「如今天下一家,只有三事未了,掛在心頭。一件少傳國玉璽,一件王保保未擒,一件元太子無音訊。」

元順帝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逃到哈拉和林,與擴廓帖木兒會合。愛猷識理達臘隨即在哈拉和林即皇帝位,稱必力克圖汗,年號宣光。他厲兵秣馬,希望有朝一日重登中國皇位。然而,蒙古的軍事力量已經衰敗了,不再是從前戰無不勝的鐵騎,北元在與明朝的較量中節節敗退,北元主力逐漸北移到哈拉和林一帶。

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打算乘勝徹底打垮北元的勢力,以除後患。明徐達率領十五萬大軍,分東西中三路進攻北元,直指北元的政治中心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為蒙古黃金家族大本營,是蒙古人心中權力和榮耀的象徵,一旦被明軍攻破,將代表著蒙古帝國形式上的滅亡。因此,北元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戰鬥十分激烈,最終明朝的大軍由於戰線過長,後援不繼,受阻於土拉河畔。

哈拉和林(Karakorumor Qara-Qorum)簡稱和林,位於今蒙古國境內,是蒙古帝國的首都,為第二代大汗窩闊台所建立。由於蒙古帝國的強盛,成為當時世界最著名最繁盛的大城市。忽必烈遷都大都後,仍為蒙古本部重要都市。元朝滅亡後,北元政權以之為首都。15世紀初期蒙古諸部分崩離析,和林也逐漸沒落。

黃金家族是指是純潔出身的蒙古人。根據記載,蒙古族有一名女性始祖阿蘭豁阿,她與她丈夫生有兩個兒子。奇怪的是,她丈夫死後,她又生出了三個兒子。她的兩個大兒子和其他親屬對這件事很有疑問。阿闌豁阿解釋說:後來的三個兒子是她與一個神人的後代,是上天的兒子。從此之後,這三個兒子的後人就被稱為純潔出身的蒙古人。蒙古各部的可汗都出自阿蘭豁阿後來所生三個兒子的家族,所以便被稱為「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就屬於其中的一支。按照蒙古傳統觀念,只有黃金家族出身的人,才有繼承汗位的權利。非黃金家族出身的人,絕對不可染指汗權。後來,非黃金家族出身的瓦刺部脫懽與脫懽之子也先(史籍又寫為耶憲),曾以武力統治過蒙古。並且也先還以「大元田盛(天盛)可汗」自居。也先稱汗這一大膽舉動,反映了後來蒙古社會的動蕩不安和混亂程度。

東路軍打敗了所遇到的北元軍隊,但因征程遼遠,常乏水草,又遭到北元軍頑強的抵抗,自身的損失也很嚴重。西路軍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中路軍由徐達親自統率,在土拉河畔打敗了擴廓帖木兒的軍隊。擴廓貼木兒隨後與北元將領賀宗哲合軍,向徐達的主力發起進攻,明軍大敗死亡萬餘人。

總的說來,這一次,明朝對北元的戰爭終以失利告終。此後,明軍在短時期內再不敢深入北方草原作戰,北元則爭取了喘息時間。雙方在邊境地區不斷發生拉據式的衝突,其中以北元方面的失敗居多。

洪武八年(1375年),北元擴廓帖木兒病死在哈拉那海。擴廓帖木兒是一員能征慣戰的驍將,被北元皇帝視為股肱之臣。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問群臣:「天下奇男子為誰?」群臣一致推選常國公常遇春。明太祖朱元璋嘆息說:「卿等以常遇春為奇男子么?遇春雖是人傑,我尚得他為臣,惟元將王保保,終不肯臣我,這正是奇男子呢!」這位被朱元璋視為「奇男子」的擴廓帖木兒的死,對北元軍隊的打擊相當大。之後很長時間內,北元蒙古軍都無力進發中原搶掠。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廷派大將藍玉和沐英率大軍討伐尚據守雲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

雲南除了漢民族之外,還有不少世居的少數民族,主要為白族和彝族。西漢的時候,這裡為滇國;唐朝時,稱為南詔;宋朝的時候,稱為大理;元朝時,始設雲南行省,一面分封蒙古貴族把匝剌瓦爾密(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後裔)為梁王,統治雲南,一面在大理設「大理路軍民總管府」,以大理世家段氏提任總管。元朝末年,群雄並起,原紅巾軍徐壽輝部下明玉珍趁機佔據蜀地,國號大夏,意圖稱雄,並向南進攻元梁王府邸所在地昆明。元梁王不敵,不得不請求大理世家段氏援助。大理第九代總管段功領兵與明玉珍大戰於呂閣關,形成拉鋸戰的局面。後來段功夜襲古田寺,用火攻打敗明玉珍。段功乘勝追擊,在七星關再次大敗明玉珍,將雲南失地盡行收復。明玉珍後來病故,遺囑臣下固守川蜀,勿進取中原。明玉珍子明昇繼位,後為朱元璋所滅。

明玉珍從雲南退兵後,元梁王為了表示感謝,上奏朝廷,授段功為「雲南行省平間平章」,並將女兒阿蓋郡主嫁給了他。阿蓋郡主是蒙古著名美女,被蒙古人稱為「押不蘆花」,意思是能夠起死回生的美麗仙草。阿蓋郡主美麗多情,段功因此戀居昆明,久久不肯回大理。段功原配夫人高氏思念丈夫,填了一首《玉嬌枝》寄給段功。段功得信後頗為感懷,即日趕回大理。

然而,在大理居住不久,段功追憶阿蓋郡主的溫柔貌美,又想回去昆明。部下楊智(字淵海)、張希喬等人獻詩勸阻。楊智有詩道:「功深切莫逞英雄,使盡英雄智力窮。竊恐梁王生逆計,龍泉血染慘西風。」情切意深,意思是元梁王有可能加害段功。但段功不聽,堅持回到昆明元梁王府。

此時,元梁王左右有人進讒言:「段平章復來,有吞金馬、咽碧雞之心矣,曷圖之?」元梁王擔心段功權重望高,危及自己,就密召阿蓋郡主說:「親莫如父母,寶莫如社稷。」勸誘她用劇毒孔雀膽毒殺段功。阿蓋郡主淚流滿面,不願受命。回到家後,阿蓋郡主把父王要她毒殺段功之事告訴了丈夫,段功竟然不相信。阿蓋郡主一再勸說段功立即回去大理,並表示願與段功一起走。段功自信對元梁王有大恩,何況大理段氏世居雲南,在當地極有影響力,他不相信元梁王會對他這個實力強大的女婿下手。

元梁王知道阿蓋郡主不能成事後,便另設圈套。第二天,邀段功到東寺做佛事。段功自負武功高強,不疑有它,欣然赴召。行至通濟橋時,預先受元梁王之命埋伏好的蕃將突然殺出,刺殺了段功。

阿蓋郡主聽到丈夫死訊後,悲痛萬分,想用孔雀膽毒死元梁王丞相驢兒,因為驢兒受元梁王之命,布置番將刺殺了段功。但事不機密,為驢兒發現,反而逼迫阿蓋郡主喝下那杯毒酒。阿蓋郡主報仇不成,不得不投水而死。因投水處在西寺附近,後人就在西寺塔旁建祠紀念她,稱為阿姑祠。這便是郭沫若的著名歷史悲劇《孔雀膽》的故事原型。

為了不激怒大理世家段氏,元梁王還特意將找了幾個替罪羊。然而,段功之子段寶繼任大理總管後,發現事情真相,發誓要為父親報仇。從此,梁段之間的裂痕大大加深。元梁王失去了雲南最有實力的後應。倘若足智多謀、武功高強的段功不死,明朝此次進攻元梁王,勢必要費一些周章。

元梁王一軍距離蒙古本部極遠,中間又隔著中原,北元無法發兵支援,元梁王軍在白石江(今雲南曲靖縣東北)一戰中潰敗。元梁王見大勢已去,慨然道:「生為元裔,死作元臣。」頗為壯烈。元梁王隨即逼迫家眷投滇池自殺,自己與丞相驢兒等人夜入草舍,自縊而死。事見《明史·卷一百二十四·把匝剌瓦爾密傳》。這支在內地與漠北蒙古貴族遙相呼應的力量終於被消滅。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世守雲南,沐王府自此與明朝相始終。

明朝在不惜勞師費財屢征北元的同時,對主動投降和戰爭中被俘的大批北元貴族、官吏和軍民,都給予優厚的待遇並予安置。明朝希望藉此招引更多的北元人馬。明初幾十年間,確實有大量的蒙古人和漢人從北方跑到內地,成為明朝的臣民。當然,明朝的最終目的是招降北元皇帝。愛猷識理達臘的兒子買的里八剌在應昌一戰中被明軍俘虜,朱元璋封他為崇禮侯,不久,還將他放還漠北,並幾次遣使給愛猷識理達臘送信,勸他及早歸降。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從來沒有得到北元皇帝的迴音。

洪武十一年(1378年),愛猷識理達臘帶著始終無法回到中原的遺憾死去,他的兒子買的里八剌改名為脫古思帖木兒,繼任北元皇帝,稱烏薩哈爾汗,年號天元。這位新任的北元皇帝,本來是明朝的俘虜,明朝廷大度放回了他,原本是想以此來軟化瓦解北元貴族,卻不料反而多了一個危險的敵人。新任的北元皇帝跟他父親一樣,對明朝繼續堅持毫不妥協的立場。只是此時此刻,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帝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恢復祖上的榮光看起來已經毫無可能。

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譽為知兵善戰的北元納哈出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下投降。納哈出是元朝世將,最早在守太平時被明軍俘虜,明朝廷大度放回了他,目的是為了瓦解北元官吏。之後,納哈出擁兵雄踞遼東,養精蓄銳,伺機南下。納哈出的投降,是明軍與北元對抗中取得的巨大勝利。當時納哈出手下有二十萬部眾,除極少數逃散之外,全部跟隨納哈出投降。其中,僅官員將校就有三千三百多人。明太祖朱元璋得知不戰而勝的消息後,大喜過望,封納哈出為海西侯。

納哈出舉眾投降,北元實力大為削弱,形勢因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在明朝面前。明太祖朱元璋立即委任藍玉為大將軍,征討下一個更主要的目標——脫古思帖木兒。他認為「肅清沙漠,在此一舉」,因此要求藍玉勿失時機,必取成功。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到達捕魚兒海(今貝爾湖)附近,距離脫古思帖木兒汗帳不過百餘里路程。脫古思帖木兒以為明軍與納哈出作戰不久,糧草匱乏,不會深入北方再戰,沒有作任何迎敵的準備。事有湊巧,明軍前鋒奔襲北元汗帳的大營之時,恰好風沙彌天,幾十步外不見人。明朝兵馬一直近距離出現在汗帳外,才為北元軍所驚覺。此時,脫古思帖木兒根本不能作有效的抵抗。北元太尉蠻子倉促上陣,很快戰敗被殺。脫古思帖木兒得以脫身,帶著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逃往和林方向。

這一次戰役,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以及大量印章、圖書、兵器、車輛,都被明軍俘獲。

脫古思帖木兒一行在逃亡途中遇到北元部將也速迭兒,雙方起了爭執。也速迭兒惱怒下殺死了脫古思帖木兒和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逃走,走投無路之下,只得重新南下,投降了明朝。

捕魚兒海戰役是北元政權遭受的最大挫折。北元雖然離開了中原,但在漠北一直保持有完整的官僚體系。經此一役,北元的運作體系基本被摧毀。如果說在這之前,蒙古貴族心中或許還有著重振旗鼓、重新入主中原的希望,那麼捕魚兒海戰役後,希望就徹徹底底地破滅了。從此,逐鹿中原只能成為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夢。

還有對北元政權更為致命的打擊。捕魚兒海戰役之後,黃金家族喪失了在蒙古部落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大多數蒙古部落不再承認黃金家族的宗主權,宣布自立。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方勢力衰落,必然有新的一方勢力興起。為了爭奪新的宗主權,蒙古部落內部因而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訌之中,再也無力南下反擊明朝。其間,雖然蒙古有過幾次統一,但對明朝始終未能構成傾覆性的威脅。

明太祖朱元璋除了屢次派軍北征外,還分封兒子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將重兵駐守北部邊塞,想徹底解除北部的邊境之患。然而,儘管蒙古的軍事力量在元朝建國後一度衰敗,那是因為蒙古軍隊歇馬中原後,百年來的太平歲月,養尊處優,日久玩生,驃悍雄健的習性喪失殆盡。但是一旦回歸到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復了昔日勇武的素質,再次表現出吃苦耐勞、能征慣戰的特點。而明朝大軍儘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戰,可是由於深入漠北腹地,有著天氣嚴寒、補給困難、生活習慣諸方面的原因,未能永久佔據草原地區。蒙古終始是明朝的巨大威脅。不過,明朝自建國後,在與北元二十多年的對抗中,最終還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推薦閱讀:

人與蛇的對峙,到底誰是強者?
奧巴馬觀看突擊行動直播 拉登持槍對峙到最後一刻
媒體稱美航母編隊7日將進入黑海 或與俄航母對峙
中印對峙的反思
烏克蘭指揮官下令抵抗 烏軍坦克與俄軍對峙

TAG:明朝 | 對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