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後期佛教
06-21
7世紀之後,印度佛教的發展有了重要變化。7至13世紀的佛教 可以看作是後期佛教。後期佛教至少在較早的階段仍然是大小乘佛教 並行發展的局面,但大小乘的差別點已不是很多(根據義凈在《南海寄 歸內法傳》中的記述,當時的小乘佛教主要有四個部派:大眾部、上座 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大乘則主要分為中觀和瑜伽兩大派。但大乘 小乘區分不定或差別不大)[1)。不過這一時期影響大的主要還是大乘 佛教及密教。後期佛教大致經歷了瑜伽行派與中觀派融合、完全密教 化及消亡三個主要階段。一、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融合在瑜伽行派產生後,中觀派仍在印度保持著重要的影響。兩派都 不斷地對自己的理論進行充實,使之系統化。義凈在記述當時的大乘 佛教時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 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是皆唯識。斯並咸尊聖教,孰是軌非? 同契涅槃;何真何偽?意在斷除煩惑,拔濟眾生。豈欲廣致紛紜,重增 沈結!依行則倶升彼岸,棄背則並溺生津。西國雙行,理無乖競^但 這兩派實際經常發生爭論,如中觀派的清辨就曾對瑜伽行派的護法的 學說進行指責,兩派有所謂「空"、"有"之爭在這方面較著名的是戒 賢與智光的爭論。二人主要是在「三時教」上表現出對「空」、"有」問題 的不同看法。戒賢主張心境倶有(阿含,有)為初時,心境倶空(般若, 空)為二時,境空心有(深密,中)為三時。智光則主張心境倶有為初時, 境空心有為二時,心境倶空為三時。戒賢是瑜伽行派的代表人物,而關 於智光的師承則有不同說法:一說其為戒賢的弟子,再一說認為他是另 一同名之人〔4〕。若是前者,這說明瑜伽行派中本身對「空n、「有"問題就 有爭論,有人受中觀一系的影響;若是後者,則說明智光可能是中觀一 系的人。但這種「空」、「有」之爭並未使兩派極端對立。在大乘佛教發展的後期,瑜伽行派與中觀派最終還是融合在了一 起,形成了 「瑜伽中觀派"。最初促成這種融合的主要人物是寂護 (^antaraksita,700一760)。寂護是印度那爛陀寺的著名僧人,曾在公兀747年去西藏傳播真言密教,對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起過重要的作 用。在印度本國,他被認為是瑜伽中觀派的創始人,著有〈中觀莊嚴論》 和(攝真實論》等。寂護出自清辨一系,但他吸收了不少瑜伽行派的理 論,如他接受了瑜伽行派的著名思想家法稱的不少認識論方面的思想, 強調推理的重要性。寂護並不完全否定瑜伽行派的"識有」觀點的意 義,而是主要站在中觀派的立場上把"識有境無」的觀點與"一切皆空」 的觀點捏合在一起。根據他的解釋,說「識有境無」是認識「一切皆空」 的起點,屬於"俗諦」,但心(識)的實在性最終亦要否定,要達到一切皆 空的認識境界,這屬於「真諦」 W。因此,從理論上看,寂護還是把中觀 派看得高於瑜伽行派。也就是說,「瑜伽中觀派"是偏向中觀派的。瑜伽中觀派除寂護之外,重要的人物還有蓮花戒(Kamal「Tla,約8 世紀)和師子賢(Haribhadra,約8世紀後半期)等人。蓮花戒是寂護的弟子,也是那爛陀寺的學僧。他在寂護死後,也曾 去西藏,參與了與漢地來的僧人進行有關頓漸問題的論爭,他主張漸 修,並在論爭中取得了勝利。蓮花戒曾為其師所著的《攝真實論〉作注, 並撰有《中觀明論》、《修習次第 > ⑷等。在理論上,蓮花戒與寂護類似, 並不完全追隨中觀或瑜伽行中的任何一家,而是融合這兩派的思想,基 本傾向是認為外境唯識,而從勝義的角度說,則是諸法畢竟空。師子賢也曾向寂護學習,他不僅接受了無著、世親、解脫軍⑴的許 多思想,而且對般若中觀理論很有研究。他曾給彌勒的〈現觀莊嚴論》 作注釋,用該論的思想來解釋二萬五千頌本和八千頌本般若經⑷。他 在理論上與寂護大致相似,致力於融通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學說,把本 來由般若思想發展出來的大乘佛教的兩個主要派別重新匯合在一起。二、密教發達的密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密教的淵源或萌芽 在印度非常古老,至少可追溯到吠陀時期。如吠陀文獻中的〈阿達婆吠 陀> 就主要是巫術、咒語的彙集。這類成分後來在印度民間廣泛流行, 出現了各種咒術或密法。由於這些咒術或密法被想像能產生給人帶來 好處的力量,因而在不同的程度上被印度的一些宗教派別所吸收,影響 不斷擴大。就佛教本身來看,很早就有所謂"明咒」Uidya)的信仰,即認 為唱頌簡短的經文會產生功德,而此功德可以消災招福。這種信仰在 阿含類經中即可發現。《彌蘭陀問經>中亦論及了各種防護咒。另外, 以特定的言詞或文字為象徵,冥想其神聖的意義,對心加以總持,這在 印度稱為「陀羅尼"(dhamn!)。此類"明咒"和「陀羅尼在印度流行的 時間很長,但真正形成較大的影響,在歷史上廣泛傳播,則是在密教形 成之後。密教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的「明咒」和"陀羅尼」的基礎上產生 與發展起來的,是佛教把印度教(婆羅門教丨和印度民間信仰的許多成 分揉合於自身的產物。因而它實際上具有佛教教理和印度教教理的雙 重特點。密教依其流行的時間、地區及修習特徵等的不同而有多種稱謂,如 被稱為坦多羅佛教金剛乘易行乘(12時輪乘⑶等等。在7世 紀之前的密教n4〕屬於早期密教。7世紀中葉是密教正式形成或發展較 為成熟的時期。8世紀之後至佛教在印度衰亡時期的密教是後期或晚 期密教。佛教在印度完全密教化的時間是在晚期密教時期。密教的最根本經典是(大日經>和< 金剛頂經>。這兩部經典由於論 述了密教的基本教理和修持密法,代表了成熟期的密教學說。因而以 它們為代表的密教被後人稱為「純密"而此前的密教被稱為「雜密」。《大曰經〉的全稱為〈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該經的梵本現 未發現,僅有一些其他文獻中的引用。現存的是漢譯本和藏譯本。漢 譯本為唐善無畏與一行等合譯,共七卷,三十六品。前六卷分為三十一 品,第七卷又分為五品。前六卷的三i^一品依次為:入真言門住心品、入漫荼羅具緣真言 品、息障品、普通真言藏品、世間成就品、悉地出現品、成就悉地品、轉字 輪漫荼羅行品、密印品、字輪品、秘密漫荼羅品、入秘密漫荼羅法品、入 秘密漫荼羅位品、秘密八印品、持明禁戒品、阿闍梨真實智品、布字品、 受方便學處品、說百字生品、百字果相應品、百字位成品、百字成就持誦 品、百字真言法品、說菩提性品、三三昧耶品、說如來品、世出世護摩法 品、說本尊三昧品、說無相三昧品、世出世持誦品、囑累品。在這三十一 品中,入真言門住心品具有序品性質,它概述了密教的基本教義或教 相,提出了 "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這一《大曰經》全經的 根本宗旨。其餘的三十品具體論述了密教的諸種修持儀軌、行法或密 教修持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曼(漫)荼羅的證入或趣向、作壇灌頂 的軌則、止息障礙[16]的方法、持誦真言的意義、悉地[17]所生之功德等 等。第七卷的五品依次是: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增益守護清凈 行品、供養儀式品、持誦法則品、真言事業品。這五品主要論述了真言 行的作用、清凈行的妙果、對本尊的供養儀式等。《大曰經》中初步提出了胎藏界曼荼羅的概念,如該經的「入漫荼羅 具緣真言品」中就提到「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為滿足彼諸未來世無 量眾生,為救護安樂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發 生三摩地"。《大曰經》的這方面內容為後來密教中形成的大量關於胎 藏界曼荼羅的說法提供了依據。該經中提出的胎藏界曼荼羅與後來 (金剛頂經》中強調的金剛界曼荼羅成為密教中著名的所謂"金、胎二 界",為密教基本教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金剛頂經 > 的完整梵本現未發現[18]。根據一些文獻[19〕的記載, 《金剛頂經 > 原有十八會[20),但所傳下來的是其中的「初會",即現能見 到的是該經的部分梵本〈初會金剛頂經梵本。漢譯本和藏譯本存 在的也同樣主要是"初會」。漢譯本有三種:唐不空譯的〈金剛頂一切如 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唐金剛智譯的〈金剛頂瑜伽中略 出念誦經 >(四卷)〔22〕、北宋施護等譯的《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 三昧大教王經》(三十卷)〔23〕。《金剛頂經》可作上述三漢譯本中任何一 本的略稱,但較經常的是特指不空的譯本。漢譯佛典中還有不少密教經典前面冠以"金剛頂"一類的名稱,如 不空譯的《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 >、《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 要》、金剛智譯的《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摩地法》等。這些經或 敘述了 "初會」外的《金剛頂經》其他會的基本內容,或與「初會」《金剛頂 經》有密切的關係。《金剛頂經》重點論述了「金剛界曼荼羅"。具體說明了建立金剛界 曼荼羅的儀軌、入曼荼羅的方法、金剛界三十七尊、對佛的禮讚等等。根據《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等文獻的記述,《金剛頂經>[24]提 出了 "五相成身觀」的重要修行方法。即:通達本心(指觀察並通達自心 的清凈本質,由它可得大圓鏡智,表現為阿悶如來)、修菩提心(在自性 清凈心的基礎上起菩提心,由它可得平等性智,表現為寶生如來)、成金 剛心(使菩提心堅固如金剛,由它可得妙觀察智,表現為無量壽如來)、 證金剛身{使金剛心進一步堅固,悟到自己的身語意都是金剛界,由此 得成所作智,表現為不空成就如來)、佛身圓滿(金剛界菩薩悟得與如來 同~,得法界體性智,成大毗盧遮那佛)。「五相成身觀」中涉及了 「五智"(26〕的觀念。所謂「五智",是在瑜伽 行派"四智"的基礎之上加了一個法界體性智之後形成的。而瑜伽行派 的「四智」則是"轉識成智」W後的所得。由此可以看出,《金剛頂經>受 到大乘佛教中瑜伽行派的重要影響。依據《大曰經>、<金剛頂經> 及其他一些密教經典可知,密教尊大日 如來(Mahavairocana,大tfc盧遮那佛)為教主,認為世間一切事物為大日 如來的顯現。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而表現為多種佛身,他的悟性或智 慧以菩提心為因,以大悲為根本,以方便為究竟。密教認為,要達到菩 提(覺悟)就要如實地認識自心,在自心中求一切智。他們把表現大曰 如來的「智」的方面稱為「金剛界",把表現大曰如來的「理"〔糾的方 面稱為「胎藏界」,認為金、胎二界或堅不可摧,或藏子煩惱中不顯,如母 胎中含藏子體,它們包攝萬有。密教有大量複雜的儀軌,教徒須時時口誦"真言",心觀佛尊,遵守 該教對設壇、灌頂、誦咒等的嚴格規定。密教在宗教實踐方面不斷受到印度教「左道"的影響,在後來的發 展中日趨墮落,如對生殖器進行崇拜,強調男女性愛和對愛的體驗,把 滿足性慾視為追求的極樂境界,認為由此可以成佛,等等。三、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印度佛教在密教化之後不久就幵始走下坡路,影響逐漸變小,至 13世紀左右最終在印度衰落。佛教的衰落有多種原因:首先,與佛教自身的發展有關。佛教發展到密教階段後,實際上已 放棄了在哲理方面的探索,提不出多少有生命力的思想。回顧佛教的 發展歷史,原始(早期)佛教著重對人生現象進行分析,提出了四諦之 說,此外,提出了無常、無我、緣起、涅槃等的理論,在學說上很成體系, 對處在苦難中的人民很有吸引力(既適應了他們要在精神上擺脫苦難 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向人們解釋了人生和自然現象的一些疑難問 題)。部派佛教除了繼續探討人生問題之外,進而把探討的領域在較大 程度上放在了宇宙一切現象上,即放在了所謂"法」的問題上,對"法"作 了細緻的分類,著重探討了各類法的實在與否問題,各派間展幵了有關 各類法的實在與假有(空、有)的爭論。另外,還對原始佛教中的一些理 論矛盾(如輪迴與解脫之說與無我論之間的矛盾)作了一定程度的協調 (如提出了「補特伽羅」等相當於「我」的概念)。此外,一些派別還把釋 迦牟尼神化,使佛教對下層群眾更具吸引力。總之,部派佛教無論是在 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較原始佛教都有相當發展,佛教學說得到了大大 的充實。大乘佛教是佛教學說發展的高峰,般若中觀系統在思維方法 上有較大的突破,有辨證思維的特性:說空不是絕對地空(虛無),而是 緣起之性空;說有不是絕對的有(小乘之有),而是假名之有(妙有),在 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強調通過否定方式("八不" 等)領悟事物的實相。瑜伽行派對意識與現象世界的關係做了極為細 致的分析,在思維能力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在古代世界思想發展史 上是不多見的。相對來說,密教作為佛教的一個發展階段,確實是在理 論思維方面較為貧乏的一個階段,它在理論上雖然吸收了一些大乘空 觀或唯識思想的成分,但這些成分在許多場合是機械地結合到密教體 系之上的,密教本身在印度後來再也提不出多少有生命力的理論,提不 出多少能超越大乘佛教理論思維水平的學說。它使自己逐步演化成一 種單純致力於宗教實踐、偶像崇拜的流派,而它所特別推崇的宗教實踐 有不少十分污穢的內容,要想在群眾中保持長久的影響是極為困難的。其次,佛教在印度的衰落與印度教的同化有關。佛教在印度雖然 也是較有影響的一個宗教流派,但卻通常並不是正統或佔據主導地位 的流派。印度古代思想界的正統或主流派是婆羅門教及其後來由它演 化出來的印度教。當佛教進入密教階段,幵始走下坡路時,印度教則在 印度處於興盛時期。8世紀之後,印度教系統中先後出了商羯羅、羅摩 努闍等偉大的思想家,使印度教的宗教與哲學理論日臻完善。印度教 的宗教實踐在印度社會中有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而密教雖然在總體 上屬佛教系統,但它的許多宗教實踐實際取自印度教,是大乘佛教和印 度教以及印度民間信仰妥協或融合的產物。印度教(或新婆羅門教)對 佛教釆取了既打壓又同化的策略,印度教的著名理論家(如商羯羅等 人)既攻擊佛教的一些理論,又吸取佛教的一些理論,密教的興起使二 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開始融合,但融合是有主導方的融合,主導方 就是印度教,所以說這種融合嚴格來說是印度教來同化佛教。佛陀被 宣布為是印度教神毗濕奴的第九位化身,佛教的寺院也被改為印度教 的廟宇。這樣,隨著佛教體系中宗教實踐成分的加大和對原有理論的 淡漠,它就逐漸同化於印度教,其獨立存在的地位自然也就喪失了。最後,佛教在印度的衰落與伊斯蘭教的入侵有關。伊斯蘭教的軍 隊進入古代南亞次大陸後,對佛教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毀壞和掠奪。 如印度8世紀前後建造起來的許多寺院藏有無數財寶、文物。13世紀 中亞伊斯蘭教軍進入恆河流域時就對佛教的一些寺廟進行了致命的打 擊。佛教徒大最被殺或被迫改變信仰,佛教寺院被毀,僧團財產被 掠[30]。因而,佛教所賴以存在的人員和物質基礎被破壞。這是導致佛 教在印度本土衰落的一個較直接的原因。印度近代的佛教復興運動是通過一些國外的僧人推動或發起的, 但此教在近現代印度的影響已遠遠無法與它在古代興盛時相比了。注釋〔1〕參見義凈(635—713)〈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一(並序)。〔2〕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一(並序)。〔3〕參考玄奘〈大唐西域記〉卷第十;金倉圓照著〈印度哲學史〉,第186、187頁。〔4〕參見《佛光大辭典>,第3474、3475頁。〔5〕這方面的詳細情況,參見呂澂著〈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244—246頁。〔6〕宋施護譯的〈廣釋菩提心論>(四卷)是〈修習次第》的前篇。〔7〕世親的弟子。師子賢受其影響較大。〔8〕參見呂澂著〈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247、248頁。〔9〕二者亦被稱為「真言」(mantni)。〔10〕密教經典常被稱為「坦多羅"(tantra)。這類經典極多。一般按照西藏佛學 家布頓(Bu-ston,1290 - 1364)的分類法將其分為四種,即:所作(kriyW坦多 羅、行(carya)坦多羅、瑜伽(yoga)坦多羅、無上瑜伽(anuttarayoga)坦多羅。在 這四種坦多羅中,所作坦多羅厲於所謂「雜密",是密教還不發達時期的坦多 羅,包含在許多大乘經典中,如〈藥師如來本願經〉、(金光明經〉等,這類坦多 羅數置較多。行坦多羅中有代表性的經典是(大日經〉,這類坦多羅數置不 多。瑜伽坦多羅的有代表性的經典是〈金剛頂經 >,還有〈理趣般若經〉等。 無上瑜伽坦多羅的出現時間一般較晚,被認為彙集了最高的坦多羅,多包含 左道密教的經典,它又分為父坦多羅和母坦多羅兩類,此類坦多羅中較有名 的是〈秘密集會> (Guhy_aja)等。參見平川彰著前引書,下卷,第354—357 頁。〔11〕密教認為自己的教法如金剛一樣是堅固不可破的。相對於佛教中的其他 大小乘,密教把其教法看作是所謂金剛不壞乘。相傳因陀羅菩底 (Indrabhim,約687—717)是金剛乘的幵祖。〔12〕是印度密教中左道密教的稱呼,強調人的本能,倍奉密教經典中的大樂說。〔13〕密教在一段發展時期中,強調觀察宇宙的活動或遷流,體悟現實存在如時 間車輪一樣不停變動,以達到密教的最高境界,故有此稱。〔14〕如古代的咒術密法或"明咒」、「陀羅尼」等。〔I5〕在漢譯密教經典中,M漫荼羅多音譯作曼荼羅,也音譯為蔓陀羅、 曼陀羅、滿荼邏等;意譯為壇場、輪圓、聚集、具足等。密教常把修法處畫成 圓或方的形狀,有時建成土壇。這類區域內還時常畫上佛或菩薩的像,稱之 為曼荼羅,認為該處為佛或菩薩的聚集之地,可防魔眾侵入或避開不凈之 物。除此之外,不同的密教經典對曼荼羅還有多種具體解釋。〔16〕指畫曼荼羅或持誦真言時產生的障礙。〔17〕指念應成就。〔18〕相傳該經有四種:一為法爾恆說本,二為塔內安置本,三為十萬頌廣本,四為 四千頌略本。參見〈佛光大辭典〉,第3559、3560頁。〔19〕如 <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等。〔20〕指十萬頌本中的十八會。其中的「初會」即「四千頌略本」。〔21〕參見平川彰著前引書,下卷,第358頁。〔22〕據說金剛智在乘船來中國途中遇到風暴,所帶經典大部流失,傳譯弘布者 僅為其中的極少部分。參見(佛光大辭典>,第3559頁。〔23〕這一譯本是〈金剛頂經 >「初會」的全部。不空和金剛智的譯本則不是全部。〔24〕主要指初會外的〈金剛頂經>。〔25〕參見平川彰著前引書,下卷,第362頁。〔26〕即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27〕瑜伽行派認為,有漏的"八識」可轉成無漏的「四智」。〔28〕M智」或稱「智德"指表現大日如來所具有的智的特性,它如金剛一樣堅固, 一切煩惱不能破。〔29〕「理」或稱「理性",指表現大日如來本來存在的永恆悟性,它存在於一切之 內,由大悲哺育,如胎兒存在於母胎之中。〔30〕參見黃心川著〈印度哲學史>,第262—265頁。%主要參考書目杜繼文主編:《佛教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版。陳兵編著:〈新編佛教辭典>,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4年版。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Edward Conze, The Prajflapd.ramitd Literature ^ The Reiyukai j tokyoj 1978.方立天著:〈佛教哲學 >(增訂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宮本正尊著:〈中道思想及其發達〉,法藏館刊印,東京都,昭和18年版。黃心川著:〈印度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金倉圓照著:〈印度哲學史 >,平樂寺書店,昭和38年版。I>ewis Lancasterj Prajfldpdramita and Related Systems 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7.呂澂著:〈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劉保金著:< 中國佛教通典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藍吉寓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版。歐陽竟無編:〈藏要〉,上海書店,1995年版。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上卷,春秋社,1995年版。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下卷,春秋社,1997年版。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版。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中國社科出版社,1981年版。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中國社科出版社,1985年版。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卷,中國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山口益著:〈中觀佛教論考〉,弘文堂書店,東京,昭和19年版。渥德爾著:〈印度佛教史〉(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吳汝鈞編著:〈佛教大辭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5年版。宇井伯壽著彳大乘佛典的研究>,岩波書店,東京,1963年版。宇井伯壽著:〈印度哲學史〉,岩波書店,昭和40年版。姚衛群著:〈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約·阿·克雷維列夫著:<宗教史>(中譯本)下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佐佐木教悟等著:〈佛教史概論·印度篇〉(中譯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哲學>編委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中國大百 科全書出版社,1987年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宗教〉編委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中國大百 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版。姚衛群著:〈佛學概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唐詩鑒賞辭典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白居易
※讓照片更通透|教你後期調出復古色調人像
※Q&A | 數碼後期答疑(2)
※從元稹《估客樂》看唐後期商人的特點
※拋開參數 用理論來教你如何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