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經》註解
06-21
再讀《女兒經》之一:愛護已有,愛護物命 -------------幸福女人的貼心寶典 編著/美凝 "凡笑語,莫高聲,人傳話,不要聽"兒時外婆教唱的那些唱詞,在若干年後的機緣里才能得見真章,本來在我還是顆小苗苗的時候,外婆已經在教我誦唱《女兒經》了。 《女兒經》這部凝固著數千年女性智慧結晶指導中國女性思維、道德、行為尺度的經典古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消散於我們的視線。只管一度被視為封建社會壓迫女性的代表作,但除卻那些被歷史車輪碾碎的陋習,客觀的說這本《女兒經》依然有不少內容是在輔助指導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良好的互動,對營造幸福的婚姻生活,進步女性幸福感,應該說都是有著踴躍意思的。 依照百度百科裡的先容《女兒經》大概成書於明朝,作者已不能斷定。這樣的情況相同於做好事不署名的布施,應該是能取得極大福報的。我尊敬《女兒經》的作者,並感激有這樣的緣分讀到這本經文。然而"學不尚行,馬牛而襟裾。"為了讓更多的女人能學而尚行,有所播種,於是我將再讀《女兒經》後的解析與你分享。末學才疏見淺,若失妥貼,望能指點。固然《女兒經》明清之間,經由一直增刪訂正,構成了多種版本,內容也不盡雷同。但我將解讀的據稱是目前傳播最廣的版本。(詳見文章結尾處) 女兒經,仔細聽,早早起,出閨門,燒茶湯,敬雙親,勤梳洗,愛乾淨, 學針線,莫勤身,父母罵,莫作聲,哥嫂前,求教訓,火燭事,要當心, 穿衣裳,舊如新,做茶飯,要潔凈,凡笑語,莫高聲,人傳話,不要聽, 這再讀《女兒經》的第一局部,是對剛成年女人的領導,翻譯成當初的語言大抵意思是這樣的: "女兒經,細心聽,早早起,出閨門,燒茶湯,敬雙親,勤梳洗,愛清潔,"這個是女人的寶典,你可要當真仔細的聽好記住了。凌晨要起早一些,燒水沏茶敬奉老人,向白叟問好請安。要注意儀容將自己裝扮得美麗得體。 "學針線,莫懶身,父母罵,莫作聲,"作為女人呢,不能太怠惰了,要學習做些針線活,這樣才可能給自己的親人做衣服補衣物;如果父母親對我們有了埋怨或叱罵,都不要回嘴,這樣也順了老人的氣,家裡矛盾就少了良多。 "哥嫂前,請教訓,"如果家裡有哥哥嫂子的,在哥哥和嫂子眼前要時常謙虛討教。 "火燭事,要小心,"對於廚房的柴火和卧室的燭炬都要小心些,到今天對於我們的女人來說,就是要小心家裡的水電設施,使用的時候要依據要求應用,在不使用的時候一定要關掉開關,熄掉電源。這裡也有女人需要仔細一些的意思。 "穿衣裳,舊如新,"對於服裝要愛惜,只要愛惜自己的衣服,那麼即使是舊的衣服,也因為維護得好,看起來像新的一樣。這猶如敝帚自珍名義上只是說把自己家裡的破掃帚當成法寶。其實說的卻是珍愛已有,愛惜物命,延伸衣物的使用時間,也有勤儉持家的意思。 "做茶飯,要潔凈,"作為主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食品平安衛生,所以煮茶做飯一定要潔凈,不然一家老小就可能病從口入,此事看似尋常,但卻事關重大。 "凡笑語,莫高聲,"古代女子禮儀中有"笑不露齒"的要求,一方面是古代審美以櫻桃小口為美,另一方面則恐怕是因為女子高聲大笑分貝過高,不堪動聽所至。於是要求女人談笑時不要聲音太大,實在這在古代也是禮儀的一個部分。 "人傳話,不要聽,"不要聽別人傳說的不良輿論,正所謂"是非朝朝有,不聽做作無"女人們的家長里短中未免無故的生出很多是非來,一些本來芝麻大的小事情可能會越來越大,弄假成真,反而尚失了自己原來領有的幸福。 當女人還在議論究竟是幹得好重要還是嫁得好重要的時候,這句"家和萬事興"一出想來那些議論也該雅雀無聲了。由於無論是女人幹得好仍是嫁得好都只有家庭和氣才可能得到真幸福。 在《女兒經》的第二部分里對女人出嫁後在夫家的接人待物做了指導: 出嫁後,公姑敬,丈夫窮,莫生瞋,夫子貴,莫驕矜,出仕日,勸清政, 撫百姓,勸寬仁,我家富,莫欺貧,借物件,就奉承,應他急,感我情, 積陰德,貽子孫,夫婦和,家道成,妯娌們,要孝順,鄰居人,不可輕, 親戚來,把茶烹,尊長至,要親敬,粗細茶,要鮮亮,公婆言,莫記恨, 丈夫說,莫使性,整肴饌,求豐盛,著醬醋,要調勻,用器物,洗乾淨, 都說好,賢慧人,夫君話,就順應,不是處,也要禁,事公姑,如捧盈, 修己身,如履冰,些小事,莫出門,坐起時,要端正,舉止時,切莫輕, 他家富,莫眼熱,行嫉妒,損了心,勤治家,過光陰,不伶俐,被人論, 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明,大體意思是這樣的: "出嫁後,公姑敬,丈夫窮,莫生瞋,夫子貴,莫驕矜,出仕日,勸清政," 當女人出嫁成家之後,要孝敬公婆,如果丈夫家裡不是富裕的也不要怨恨、憤怒,如果丈夫家裡是富裕高尚的,也不要持驕恣欲、胡亂作為,如果丈夫是為政府工作的,一定要經常勸勉丈夫做事要清正廉潔。這恰是妻賢夫禍少,一位有德行的妻子對於丈夫來說是不淺的福分。 撫庶民,勸寬仁,我家富,莫欺貧,借物件,就阿諛,應他急,感我情, 要常勸勉丈夫愛護百姓,關懷民生,待人要寬厚仁義。如果自己家裡充裕的話,不要欺負或瞧不起家景不如自己的人,如果別人需要借用什麼東西,自己剛好有的話,不要小氣,救人救急,別人一定會感謝並記住你的恩惠。 積陰德,貽子孫,夫婦和,家道成,妯娌們,要孝敬,鄰居人,不可輕, 陰德是暗藏的德行。積陰德是此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道,但上天會加以賜福。現在來說就是指做了好事不留名,素日里多做善事,用自己的言行教化孩子,感召別人,孩子們與四周的人也會從中受益,並反饋回來。在這樣和諧的環境中,鹿車共挽,一定會家和萬事興。對待夫家的嫂子、弟媳忍讓溫柔,對待隔壁街坊,也切忌不能驕易不屑,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應該互相照顧。 "親戚來,把茶烹,尊長至,要親敬,粗細茶,要赫然,公婆言,莫記恨," 家裡有親戚來的話,一定要上茶奉客,如果有尊長者,立場一定要恭順親熱,茶葉要精選過的,不要粗細不一種類不同。這裡轉達的另一個意思是要待人以誠,不要應付。如果這時公公婆婆說了你些不是,也不要記恨在心。因為有些話底本只是些客套的謙虛話,如果你過於計較生了怨尤,會影響當前與家人的相處,自己和家人就不容易快活了。 "丈夫說,莫使性,整肴饌,求豐盛,著醬醋,要調勻,用器物,洗潔凈," 在夫妻生涯的進程中,大家都有須要適應和轉變的部門。如果你的丈夫指出你的一些毛病請求糾正的,你不要任著自己的性子,率性胡鬧。夫妻兩要生活那麼久,總不能始終要求對方的忍讓,自己能矯正的就盡量的改正,要曉得人的忍受是有限度的。"栓住人,管好胃",你需要懂得家人的口味喜好,而後做出可口豐富的佳肴。這樣,丈夫就會常常回家吃飯,家人也多了溝通的時光,所以感情就會更加牢固。時常回家吃飯的男人,通常比擬牢靠,常常做飯的女人,也通常比較幸福。條件仍然是要留神食物的保險,調料,佐料,比例合適,有前提的女人能夠去學學廚藝,這個對樹立幸福婚姻來說很主要。 "都說好,賢慧人,夫君話,就順應,不是處,也要禁,事公姑,如捧盈," 一個聰慧賢慧的人,通常只會發明別人的長處,並讚賞出來。這有些相似於大拇指教育,我們只說好的,和我們盼望的,而不去說那些聽上去叫人聽上去很不舒暢的話。簡略的來說就是"說好話,會談話"。對於丈夫說的話,說的好的對的應該順從,對於那些不好分歧適的話就不能順從了,這裡有個準則"先是非,後倫理"。對於大是大非的問題,違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自己一定要有原則有態度:豈但自己不能適應,也要找機會勸解丈夫。孝順公公婆婆需要居心用情,警惕謹嚴得如捧著裝滿水的盆子。 "修己身,如履冰,些小事,莫出門,坐起時,要端正,舉止時,切莫輕," 所謂"靜坐常思己過"要時常素養自己的德行,不斷的反思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得錯誤或者不夠得地方。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就不要出門了。如果除卻安全上的考量,這裡有如古代要求女子纏足一樣的後果,可以說是某種水平上對古代女子人身自在的禁錮。雖然女人半躺的姿勢甚是撩人,但出了卧室門之後,女人還是要坐姿端正,舉止優雅慎重,不要給人留下輕佻的印象。這是因為古代多有幾代同堂的情形,若穿著謹嚴舉止得體,也是對他人的尊重。現代社會裡,除了新成婚的小兩口還處於2人間界之外的,提議還是應遵行才好。 衝撞我,只在心,分尊我,固當敬,分卑我,也莫陵,守淡漠,安本分, 如果別人觸犯了自己,自己心裡知道對方的善惡就好了,不必理睬更不必回言不遜。即便別人成心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要謙遜要尊敬別人。如果別人瞧不起自己,也不必低聲下氣的。正所謂不卑不亢,說話辦事有適當的分寸,安守天職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他家富,莫眼熱,行嫉妒,損了心,勤治家,過時間,不聰穎,被人論," 如果別人家富有的話,也不要眼紅,不要因為嫉妒別人而侵害了自己的良心,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勤奮智慧的持家,也一樣有自己的幸福生活,反過來如果自己不夠聰明靈活,可能會成為別人議論的核心。 家有賢妻是大多數男人的妄想,但究竟怎樣的妻子才是賢德的妻子呢?《女兒經》在這個部分為我們做了描寫: 若行路,姊在前,妹在後,若飲酒,姆居左,妯居右,公婆在,側邊從, 慢啟齒,勿胡言,齊捧杯,勿先嘗,即能飲,莫盡量,陶醉後,恐顛狂, 一失禮,便被談,餚面物,先奉上,骨投地,禮所嚴,動匙箸,忌聲響, 出席時,隨尊長,客進門,緩緩行,急趨走,恐跌傾,遇生人,就轉身, 洗鍾盞,輕輕頓,壇和罐,緊緊封,公姑病,當殷勤,丈夫病,要溫存, 爺娘病,時時問,姑兒小,莫見盡,叔兒幼,莫理論,里有言,莫外說, 外有言,莫內傳,勤紡織,縫衣裳,烹五味,勿先嘗,造酒漿,我當然, 無是非,是賢良,姆嬸事,決莫言,若聞知,兩參商,伯叔話,休要管, 這一部分除了講述女子在就餐時應該注意的禮節,也對女子在夫家應該如何處置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進行了指導。翻譯成今天的話大致如下: 若行路,姊在前,妹在後,若飲酒,姆居左,妯居右,公婆在,側邊從, 若是一家人一起出行,要讓姐姐走在前面,妹妹跟在後面。姆,古代專門教育未出嫁女子的婦人,即是女人的老師。後泛指與母親年事相仿的婦人。妯,妯娌,兄弟的妻子。"若飲酒,姆居左,妯居右,公婆在,側邊從"整句的意思是若是家有酒宴,要先請姆師或與自己母親年紀相仿的長者坐在左邊,自己兄弟的妻子坐在右面。如果公公和婆婆也在一起用餐,那麼我們跟坐在旁邊就好了。即使到了今天在就餐時我們的入座禮儀,也要求我們先宴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慢開口,勿胡言,齊捧杯,勿先嘗,即能飲,莫盡量,沉醉後,恐顛狂, 孔子有言"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不要大聲喧鬧、信口雌黃,要等到要等到人齊了,長者啟筷後才能開端用餐。不要自己偷偷先嘗酒菜。飲酒的時候即使自己能喝,也不要逞能適量,酒精可以麻木大腦,生出幻象,影響人的自我行為把持才能。酒醉之後儀態大失,易產生災禍。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飲用。以為酒既為殘賢毀聖、敗亂道德的惡源,亦能令一切眾生心生顛倒,失慧致罪,所以戒律不僅制止自己飲酒,而且禁止教人飲酒,不得辦理、感染任何酒業、酒緣。不外,佛教徒亦非相對地不可飲酒。依律制,倘患病必須以酒為葯,或飲,或含口中,或以酒塗瘡,都不為犯戒。(摘自悟空《佛教戒酒》) 一失儀,便被談,餚面物,先奉上,骨投地,禮所嚴,動匙箸,忌聲音, "一失禮,便被談,"是說女人會因為酒醉後舉止失禮,行為癲狂,當場或背地被人議論的。 餚,做熟的魚肉等。骨投地同"嗤之以鼻",指尊敬某人時向其行大禮以至於軀幹與四肢的骨頭都貼在地上了。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是藏傳佛教中的"磕長頭"。這種跪拜禮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使用年代最長、最繁縟的一種基礎禮節。"餚面物,先奉上,骨投地,禮所嚴,動匙箸,忌音響,"整句的意思是,餐桌上的魚肉好菜要先恭敬地敬讓給長者,用餐時,喝湯、咀嚼等口中不要發出聲音,使用碗筷湯匙等要輕拿輕放,勁量不要發出碰撞聲。這樣的禮節在今天依然在高等宴會中看得到,如斯苛刻的禮儀憑空的少了許多親熱之感,更沒有了街邊大排檔的喧囂熱烈,可見即使是今天,就餐時的禮儀也是因時因地的。 缺席時,隨尊長,客進門,緩疾駛,急趨走,恐跌傾,遇生人,就回身, 散席的時候,要追隨著長者,順次分開。 如果家裡有客人來訪,一定要小心緩行,不要驚忙亂跑,小心摔倒。若是碰到自己不意識的人,應該即時轉身避開。從這段可以看到在封建社會中,女子多少有些從屬物的感到,於夫家多似財物般隨主人之一顯示或珍藏,不自己獨破的主觀志願。 洗鍾盞,微微頓,壇和罐,牢牢封,公姑病,當殷勤,丈夫病,要溫存, 鍾,古代盛酒的容器。盞,小羽觴。在蕩滌杯、盤碗筷時,要小心輕放,要封緊開啟過的酒瓶和壇罐。 公姑,丈夫的父母。丈夫的父母親生病的時候,要殷勤探聽,小心照料。如果是自己的丈夫生病了,要真情撫慰,溫柔體貼。 爺娘病,時時問,姑兒小,莫見盡,叔兒幼,莫理論,里有言,莫外說, 若是本人的父母生病了,要常常問候。如果是丈夫的妹妹還小,要庇護她不要欺侮她。假如丈夫的弟弟還年幼,不要跟他個別計較。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如果家裡呈現了什麼不如意的事件,千萬不要到外面去說。 外有言,莫內傳,勤紡織,縫衣裳,烹五味,勿先嘗,造酒漿,我當然, 如果在外面聽到些閑言碎語也不要傳到家中,無真箇惹出是非。 古代的生活方法重要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男耕女織"所以女子要勤於紡織,做好家務,烹煮佳肴。做好了菜肴,千萬不要自己先嘗吃起來。心靈手巧的妻子還能釀造香醇的米酒。 無是非,是賢良,姆嬸事,決莫言,若聞知,兩參商,伯叔話,休要管, 只要將小日子過得平安全安的,這就是一位賢良的好妻子。 對於丈夫母親與嬸嬸們的事情,不要胡亂髮言。參星與商星。兩星不同時在天空湧現,因以比喻親友分隔兩地不得相見,也比方人與人情感不和睦。如果一定要去打聽介入發言的話恐怕會弄得大家都不和睦。 丈夫的哥哥和弟弟之間的閑言碎語,也不要參加討論。 勿唧唧,道短長,孩童鬧,規己子,是與非,甚勿理,略不遜,訟自起, 公差到,悔則遲,里長到,不可瞋,留飲酒,是人情,早完糧,得安寧, 些小利,莫見盡,論彼此,俗了人,學大方,人自稱,曬東西,也莫輕, 穢污衣,尋避靜,恐人見,起非論,他罵我,我不聽,不回言,人自評, 升鬥上,要公平,買物件,莫虧人,夫君怒,說比論,好言勸,解憂鬱, 夫罵人,莫齊逞,或不是,陪小心,縱懷憾,看你情,禍自消,福自生, 勿唧唧,道短長,孩童鬧,規己子,是與非,甚勿理,略不遜,訟自起, 不要嘮嘮叨叨地說長道短。 由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發生出來的抵觸,要先教育自己的孩子,標準他的言行。至於誰是誰非不用太過計較。如果自己也隨著出言不遜,惡言相向,擴展負面影響的話,稍不留心官司就起了。到今天看來這樣不問畢竟的大事化小,也是不利於小孩子的健康成長的,倡議在教導孩子的時候要"明是非,施寬容"即要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又要孩子學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公差到,悔則遲,里長到,不可瞋,留喝酒,是人情,早完糧,得安寧, 如果等到事情嚴峻到了國度公安機關參與的時候,想懊悔都晚了。 里長,古代一里之長,相稱於今天的村支書,是古代催繳皇糧的主要負責人。因為他們到家裡多是為了繳稅的事情,所以他們來的時候不要惱恨,要請留接待酒菜。我們早些繳交了糧稅早些安泰。在今天這句話可懂得為居委居委會及轄區相干管理單位的負責人。他們需要對轄區進行管理,我們要配合其工作,禮貌的招待對方。 些小利,莫見盡,論彼此,俗了人,學慷慨,人自稱,曬貨色,也莫輕, 不要太計較那些蠅頭小利,若是這樣計較的話,會叫人看不起的。做人要學那些大大方方胸懷遼闊的人,這樣的天然會為人稱道褒獎的。晾晒衣物的時候也不要粗枝大葉的。 穢污衣,尋避靜,恐人見,起非論,他罵我,我不聽,不回言,人自評, 褻服、內褲等有礙瞻觀的,要找個寂靜不輕易被人看見的處所。否則,被人看到會胡言亂語,可能會引來麻煩與災害。如果有人漫罵自己,自己不要聽,也不要回話,長短自有公論。 升鬥上,要公平,買物件,莫虧人,夫君怒,說比論,好言勸,解愁悶, 如果做交易的話,在計量時一定要公平,買東西的話,也不要佔人廉價。 如果自己的丈夫賭氣發怒,在安慰丈夫的時候,不要指責申斥丈夫的不是,要諄諄告誡的講些打比喻的故事,語氣平和,好言相勸,替丈夫解開愁緒沉悶。 夫罵人,莫齊逞,或不是,陪小心,縱懷憾,看你情,禍自消,福自生, 如果丈夫在內或在外罵某人,不要跟著一起罵,不論是誰的不是,也要向對方陪小心說報歉,這樣的話,即使別人心懷不滿,但是看著你的情面上,或者就不那麼計較了。如果我們防止了災禍的產生,就已經是很有福分了。 從某個角度來說一個民族的素質與這個民族的母親們非親非故,我們常說母親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同時我們更應該知道母親是孩子畢生的老師。所以身為人母的我們要怎樣教育我們的子女,要怎樣事必躬親的領導孩子們的人生,為他們建立怎樣的價值觀,尤為重要。在《女兒經》的第五部分,特殊為身為人母的女人進行了指導。 有兒女,不可輕,撫育大,繼宗承,或耕耘,教勤謹,或讀書,莫鄙吝, 倘是女,嚴閨門,訓禮義,教孝語,能針業,方成人,衣服破,縫幾針, 鞋襪破,被人論,是不是,自己尋,為人母,所當慎,奴婢們,也是人, 飲食類,正常平,不是處,且寬忍,十分刻,異心生,若太寬,便不遜, 有兒女,不可輕,撫養大,繼宗承,或耕耘,教勤謹,或讀書,莫鄙吝, 當我們與了兒女之後,千萬不可以漫不經心,我們要將兒女撫育成人,要他們繼續血脈,顯親揚名,為了他們能有營生的技巧,我們要嚴謹地教給他們耕耘的技能,或者是供給好的條件讓他們讀書,千萬不要吝嗇財物,貽誤了孩子的未來。在以農耕為主的社會裡,除卻了科舉軌制催生的"萬般唯有讀書高"的仕途人生之外,便是有勞力的農耕者日子會比較好過了,在當時這也是兒女們最好的前程了。 倘是女,嚴閨門,訓禮義,教孝語,能針業,方成人,衣服破,縫幾針, 如果咱們的孩子是女孩的話,就要教誨她嚴守閨門,教學她身為女人應當學習的禮節,教育她學習孝道。在古時早期的《孝經》中甚至多出了第十九章,專門對女子如何嚴守閨門孝順父母,服從丈夫,進行了劃定。《古文孝經.閨門章第十九》:"子曰:閨門之內,具禮矣乎!嚴親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女子與其丈夫的關聯猶如君臣,可見在男尊女卑極為重大的年代女子的位置是如何的低微。除卻了學習這些規則之外,女子還好學習女工,熟習針線,紡織制衣等,只有這樣才幹算得上是個好女子。 鞋襪破,被人論,是不是,自己尋,為人母,所當慎,奴婢們,也是人, 如果女子的針線女工的工夫不好,導致孩子衣著破衣爛襪,會被人指指導點的,我們自己想想,我們怎麼能這樣做人家的母親呢!這個我們一定要穩重啊! 富饒家庭里的妻子,也算是家裡的主人,對家裡的奴婢們,也是要尊敬他們。 飲食類,普通平,不是處,且寬忍,非常刻,異心生,若太寬,便不遜, 在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衣物上面要公正看待,如果他們有什麼錯誤,能寬容的就寬容,如果我們對他們對於刻薄的話,他們可能會意里不均衡而背離自己,然而如果對他們適度放縱的話,又會讓他們鄙棄自己,出言不遜或行動上怠慢。這裡的指點已經相稱於現在的治理學了。 最難養,是君子,再叮嚀,更警心,妯娌多,都二心,本等話,莫生瞋, 同茶飯,莫吵分,一鬧嚷,四鄰聽,任會說,非為能,吵家的,個個論, 公姑鬧,不安寧,各自居,也要命,命不遇,只是貧,那時節,才理論,這等事,當自忖,管家娘,更須聽,趕捉牲,莫紛紜,動宰割,忌刀聲, 親鍋廚,休錚錚,最不孝,斬先脈,夫無嗣,勸娶妾,繼宗祀,最為切, 遵三從,行四德,習禮義,難盡說,看古人,多賢德,宜以之,為規律, 最難養,是小人,再叮嚀,更警心,妯娌多,都專心,本等話,莫生瞋, 在奴婢傭人之中,最難相處的是惡奴,他們往往心口不一,容易嫉妒嗔恨,主人稍有勢力便依仗主子的申明欺負別人,主子失勢後卻對主子自己惡眼相報。對於這樣的小人,除了平日要勤於吩咐之外還要處處小心謹慎。 家裡兄弟媳婦多了,不免會有些磕磕碰碰的,不要太計較,不要在心裡生恨,再怎麼都是說,也都是一家人。 同茶飯,莫吵分,一鬧嚷,四鄰聽,任會說,非為能,吵家的,個個論, 既然是一家人,既然同吃一鍋飯,就要彼此愛惜謙讓。不要動不動就鬧著要分家,在古代多少代同堂相處協調的大家庭是叫人尊重愛慕,而分家則是被人責備的也是對愧對祖宗的事情。如果然是要鬧著分家的,就算是你怎麼伶牙俐齒,有怎麼的理由,都是要被街坊四鄰談論的。 公姑鬧,不安定,各自居,也要命,命不遇,只是貧,那季節,才實踐, 公公婆婆也不會許可分家,這樣大家都過不了寧靜溫和的日子。退而言之,就算是真的鬧得厲害,如願分了家自己過了,也不必定就過得好,若是日子過得辛勞困窘,到那時你就是想回去和公公婆婆一起過,也不好說了。 這等事,當自忖,管家娘,更須聽,趕捉牲,莫紛紛,動宰割,忌刀聲,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鬧著要自己過,當家拿主義的人更是要想明白。 如果追趕家禽,不要弄得慌亂不堪,砍殺時,不要弄刀聲霍霍的。 親鍋廚,休錚錚,最不孝,斬先脈,夫無嗣,勸娶妾,繼宗祀,最為切, 自己親身下廚時,不要弄得鍋碗瓢盆叮鐺亂響。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人妻子最不孝的就是不生兒子,不能繼承丈夫家的香火。如果,是自己不能生養的話,無論丈夫如何的專情於自己都要勸丈夫納妾生子,繼承夫家的香火是最重要的。 遵三從,行四德,習禮義,難盡說,看古人,多賢德,宜以之,為法令, "三從"是指在男權社會中封建女子必需"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儀禮喪服子夏傳》)在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的不同時代遵從男性的統治。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違抗長輩的教導,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面識豐盛,有根天性的指導意義;出嫁之後要與丈夫相敬如賓,與丈夫一起持家執業、孝敬長輩、撫育孩子;如果夫君可憐先己而去,想措施扶養小孩長大成人,並尊重自己子女的意願。 "四德" 是指:婦德、婦容、婦言、婦功。 "婦德"是女人最重要的是品格。鄭玄所說的"貞順"是婦德的中心。"貞"是堅守節操,潔身自愛,對丈夫虔誠不貳;"順"就是《禮記》中說的"婉娩服從",對公婆、丈夫甚至對家族所有人謙和有禮。漢代女教家班昭在《女戒》詳細指出:"婦德不必才明絕異"(意思是不必具備超常的能力,這是明代"女子無才便是德"風行語的最初根據),只有做到"安閑貞靜,守節整潔,行己有恥,動靜有法",就是具備了婦德。 "婦容"是指女人模樣要端莊,衣著要得體,儀態要莊重;班昭認為婦容不是指色彩漂亮,而是日常生活中做到"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為婦容"--也就是做到勤於洒掃,衣飾整齊、按時沐浴、講求衛生就合乎婦容標準了。 "婦言"是指女子說話言辭恰當;藍鼎元在《女學》說道"婦言不貴多,而貴當(恰當)",要求女子在各種場所都能使用恰到好處的言辭,如鼓勵丈夫、教訓孩子、委婉勸諫、明志守禮、表示賢智、免於災禍……所以,"婦言"最能體現女子的智慧和常識涵養。 "婦功"是指女子勞作與治家之道;古代女子要保持生活衣食之需的採桑養蠶、紡織,釀酒,做飯;還要贍養公婆、丈夫,生育孩子,招待賓客;她們的治家之道包含相夫教子、尊老愛幼、節約節儉等生活方面的各種細節。(《周禮、天官、九嬪》) 總之,要想做一個好女孩,好妻子,好母親,點點滴滴都要有心,多效仿古代賢德女子,以她們為模範。 "三從四德"對女性權利的疏忽加上男權社會中父權、夫權、男權在對婦女的教育中更強調屈服、沉默和就義,特別是"七出"(古代男子休妻的理由)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並考量其好處,其條規也更加詳細繁細,讓婦女為之付出更多的代價。綜觀整本《女兒經》我們若能建立在人格男女同等的前提下,客觀學習,那麼這本基於孝道的儒家文明在依然有著積極的意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愛情比親情重要?王菲缺席12歲女兒生日宴,因跟謝霆鋒甜蜜出遊
※17年前女兒被人偷走。如今找到了,女兒卻不認她...
※憾!美貌沒能遺傳給女兒的十大美女明星(圖)
※女兒太「女漢子」了,不跟女孩玩,怎麼辦?
※曹格女兒遭同學嘲笑丑?孩子欺負與被欺負,高手爸媽這樣接招!
TAG: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