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諮詢-管理諮詢|和君管理諮詢-和君思想-觀點文章-投資就是成為你自己

投資就是成為你自己

出處:證券市場紅周刊 發布時間:2006-5-17
對於王明夫的關注,最早始於他在君安研究所任所長之時,但最新的關注卻來自他在《證券時報》上6月以來對「尋找本土投資智慧」的一系列討論。 在《謹防踏入巴菲特陷阱》一文中,王明夫鮮明地提出,如果你有心學投資,巴菲特永遠是最發人深思的楷模。但是,脫離開美國過往40年那個歷史階段的經濟環境,脫離開巴菲特個人特有的人格魅力,模仿巴菲特就必定成為東施效顰。 他還引用凱恩斯在駁斥那些攻擊他的宏觀經濟理論只重視中短期而不重視長期的論調時說的一句名言:「長期?長期我們都死了!」,將其翻版為「長期?長期我們基金經理都下崗了!」,認為對中國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來說(比如說基金經理),長期持股的後果可能就是下崗。 2個月來,事實似乎也印證了他的觀點。從近期的市場走勢看,基金重倉股的大幅下跌無疑說明長期持股的基金,已經從「龜殼」中紛紛奪路而逃,甚至慌不擇路了。 巴菲特似的長期投資真的不適合中國的股市嗎?適合中國的本土投資智慧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8月5日下午,記者在王明夫的辦公室里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討論。 形似巴菲特是一件危險的事 記者:為什麼你認為巴菲特進行投資的一些具體做法,對絕大多數中國投資者來說,都很容易演變成為投資陷阱? 王明夫:有很多具體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比如,巴菲特講究集中持股,一旦看中一家值得買入的公司,就主張盡量多地買入,甚至偏愛100%地收集或收購。但在中國,這種集中持股的做法,一不小心就會誤入坐莊的歧途。 又如,巴菲特不講究股票的流動性,甚至很反感流動性。他調侃道:「稱那些在市場上頻繁交易的人是投資者,就好比稱那些頻繁進行一夜情的人是浪漫主義者。」巴菲特自己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流動性就近乎為零。反對流動性是巴菲特投資哲學和理念體系中的自然結論,但是在中國,保持所持股票的流動性,是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得以生還、或使投資盈利得以最終實現的生命線。一味地仿效巴菲特的中國投資者,將愚蠢地踏入流動性陷阱。 再如,巴菲特講究長期甚至是無限期持股。他說:「如果我們擁有管理優秀的傑出公司的股份,我們喜愛的持股期是永遠的。」但是在中國,對那些缺乏判斷力的中小投資者和專以市場操縱為能事的精明投機客來說,長期持股的最終結果可能是隨著他們所持有的公司一起「長期」走向ST、PT。 因此說,如果不能貫通領會巴菲特投資哲學的精髓、靈魂及其完整體系,僅僅學習其只面向企業,而不關心市場、採取集中投資、長期甚至無限期持股等表面做法,那麼學習巴菲特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走火入魔,掉入陷阱。 這就好像學不到關羽的蓋世功夫和凜然義膽,以為拿著一把關式大刀,就可以自個兒上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搞不好是要賠進去身家性命的。說起來真有點搞笑,如今的中國市場上不乏這樣的「偽關羽」,他們堅定地抱持著「成為中國的巴菲特」的失態夢想! 記者:既然在中國成為巴菲特可能只是一種夢想,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都在學習巴菲特? 王明夫:不光是中國人在學習巴菲特,在美國有關巴菲特的書籍也都是暢銷書籍。大家學習巴菲特,是覺得它的東西簡單好學。但是,格雷厄姆的學生很多,又出了幾個巴菲特呢? 作為投資人,巴菲特更像個農民,老實厚道,做人風骨卓然獨立。美國證監會曾經兩次將巴菲特查了個底朝天,但很少能夠有人像他那樣沒有遭到「道德詬病」。 記者:不過,現在還是有一些敢於不畏大盤以及所持股票的下跌,聲稱自己敢於像巴菲特一樣堅持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他們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嗎? 王明夫:現在是有很多機構投資者在媒體上倡導價值投資理念,但他不這樣說又能怎樣呢?就像一個人吃了蒼蠅,對外界他只能說自己吃到了高蛋白的昆蟲,這也是他們惟一的解釋。因為一旦他承認自己吃到的是「蒼蠅」,將手中的股票開始減持,對於市場來說就會兵敗如山倒,股價的跌幅會更大。 實際上,真正的價值投資,更多的是基於公司的現金流,他們只關心上市公司本身到底值多少錢,而不會關心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但是,在中國,試問有哪一個基金經理能夠持股在一年半以上? 股權分置是最大的不規範 記者:對於中國的投資者來說,無法堅守價值投資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股權分置問題,就如同試圖在沙堆上建立城堡一樣。你怎麼看待資本市場中的股權分置問題? 王明夫:股權分置的確是我國資本市場當中最大的不規範問題。股權分置問題不解決,無論從行情意義上講,還是從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上講,它都是很致命的。至於活躍市場的一些具體的政策問題,比如印花稅、券商融資渠道拓寬等,都相對是一些次要的問題。 很可惜的是,國家現在還沒有把資本市場的發展放在一個宏觀經濟的大環境下考慮它的發展。但資本市場如果不能夠繁榮發展,比如像當前行情的低迷,勢必會把很多資金「擠出去」,這些擠出去的資金能夠流向哪裡?多數還是回到了銀行系統,這意味著資源配置向舊體制回歸,是一種倒退。 不過,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實際上也給決策者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命題,政府需要一種大氣魄和勇氣來解決,從整體戰略制度的建設和資源配置的建設問題上來考量。只有把資源配置的主戰場從銀行轉移到股票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才能發揮它真正的作用。 記者:現在看來,股權分置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是否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大牛市? 王明夫:我並不這樣認為,相反對今後的行情比較樂觀。我相信,在未來兩年內,即使股權分置問題得不到解決,也一定會迎來比較好的行情。因為大盤已經跌了3年多,而下跌本身就是個蓄積能量的過程,牛熊周期的轉換肯定會到來。 更何況股權分置這個問題並不只是在今年才提出的。1994年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如果國有股流通問題不解決,中國別指望有真正的牛市,結果1995年下跌之後,1996年走出了大牛市。在1998年跌得一塌糊塗時,大家又把這個話題拉出來重提,結果1999年依然走出了「5.19」行情。 牛市會自然地走出來 記者:兩年內能迎來牛市的判斷,除了市場規律使然外,還有哪些支持的因素? 王明夫:這些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很快,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再加上三年熊市醞釀而成的底部,形成牛市各種因素都已經具備。實際上,股票漲跌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周期,而不是經濟周期。如果這次不是突然而來的宏觀調控,這輪牛市早已走定了。 記者:但宏觀調控對市場的影響是現在不得不正視的一大問題,包括基金經理在內的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宏觀調控打亂了其心理預期。 王明夫:我個人認為宏觀調控的影響不大,最多是把原來的周期打亂了,需要蓄積更長的時間而已。迎來新一輪牛市時,很可能是以解決股權分置為契機,也可能股權分置問題還沒有解決,但牛市一定會自然地走出來的。 記者:行情如果能夠走出來,哪股力量會成為主導?突破口又會在哪裡? 王明夫:市場一定會在一種市場勢力(market power)的帶動下形成一種新的主流熱點。目前看來基金還是主流力量,因為只有當基金和藍籌兩種力量相遇後,才能調動人氣。現在的大盤比較沉重,要有一種非常強的力量才能把它托起來,現在看來只有大盤藍籌股能夠充當中流砥柱。 成功的投資可以水火不相融 記者:這是否又意味著投資人還是要因循舊有的投資理念才能成功呢? 王明夫:哪種投資理念更能成功是沒有定論的,因為投資理念並不像工程機械,有一定的定式可循。其實,每個人能否成功更多地取決於自己的投資心得和感悟,以及是否勤奮。我就知道有一個散戶投資者在這3年的大熊市中專做短線,炒股翻了10倍,從20多萬元到了200萬元。巴菲特與索羅斯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哲學也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 因此,一個根本的事實是,走向成功的投資者完全可以是水火不相融的投資理念。這就是說,不同投資理念的人有可能共同走向成功,投資理念完全相同的人也可能共同走向失敗。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悲哀就是成為另一個人。無論你怎麼投資,結局只有一個——成為你自己。」
投資就是成為你自己

出處:證券市場紅周刊 發布時間:2006-5-17
對於王明夫的關注,最早始於他在君安研究所任所長之時,但最新的關注卻來自他在《證券時報》上6月以來對「尋找本土投資智慧」的一系列討論。 在《謹防踏入巴菲特陷阱》一文中,王明夫鮮明地提出,如果你有心學投資,巴菲特永遠是最發人深思的楷模。但是,脫離開美國過往40年那個歷史階段的經濟環境,脫離開巴菲特個人特有的人格魅力,模仿巴菲特就必定成為東施效顰。 他還引用凱恩斯在駁斥那些攻擊他的宏觀經濟理論只重視中短期而不重視長期的論調時說的一句名言:「長期?長期我們都死了!」,將其翻版為「長期?長期我們基金經理都下崗了!」,認為對中國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來說(比如說基金經理),長期持股的後果可能就是下崗。 2個月來,事實似乎也印證了他的觀點。從近期的市場走勢看,基金重倉股的大幅下跌無疑說明長期持股的基金,已經從「龜殼」中紛紛奪路而逃,甚至慌不擇路了。 巴菲特似的長期投資真的不適合中國的股市嗎?適合中國的本土投資智慧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8月5日下午,記者在王明夫的辦公室里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討論。 形似巴菲特是一件危險的事 記者:為什麼你認為巴菲特進行投資的一些具體做法,對絕大多數中國投資者來說,都很容易演變成為投資陷阱? 王明夫:有很多具體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比如,巴菲特講究集中持股,一旦看中一家值得買入的公司,就主張盡量多地買入,甚至偏愛100%地收集或收購。但在中國,這種集中持股的做法,一不小心就會誤入坐莊的歧途。 又如,巴菲特不講究股票的流動性,甚至很反感流動性。他調侃道:「稱那些在市場上頻繁交易的人是投資者,就好比稱那些頻繁進行一夜情的人是浪漫主義者。」巴菲特自己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流動性就近乎為零。反對流動性是巴菲特投資哲學和理念體系中的自然結論,但是在中國,保持所持股票的流動性,是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得以生還、或使投資盈利得以最終實現的生命線。一味地仿效巴菲特的中國投資者,將愚蠢地踏入流動性陷阱。 再如,巴菲特講究長期甚至是無限期持股。他說:「如果我們擁有管理優秀的傑出公司的股份,我們喜愛的持股期是永遠的。」但是在中國,對那些缺乏判斷力的中小投資者和專以市場操縱為能事的精明投機客來說,長期持股的最終結果可能是隨著他們所持有的公司一起「長期」走向ST、PT。 因此說,如果不能貫通領會巴菲特投資哲學的精髓、靈魂及其完整體系,僅僅學習其只面向企業,而不關心市場、採取集中投資、長期甚至無限期持股等表面做法,那麼學習巴菲特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走火入魔,掉入陷阱。 這就好像學不到關羽的蓋世功夫和凜然義膽,以為拿著一把關式大刀,就可以自個兒上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搞不好是要賠進去身家性命的。說起來真有點搞笑,如今的中國市場上不乏這樣的「偽關羽」,他們堅定地抱持著「成為中國的巴菲特」的失態夢想! 記者:既然在中國成為巴菲特可能只是一種夢想,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都在學習巴菲特? 王明夫:不光是中國人在學習巴菲特,在美國有關巴菲特的書籍也都是暢銷書籍。大家學習巴菲特,是覺得它的東西簡單好學。但是,格雷厄姆的學生很多,又出了幾個巴菲特呢? 作為投資人,巴菲特更像個農民,老實厚道,做人風骨卓然獨立。美國證監會曾經兩次將巴菲特查了個底朝天,但很少能夠有人像他那樣沒有遭到「道德詬病」。 記者:不過,現在還是有一些敢於不畏大盤以及所持股票的下跌,聲稱自己敢於像巴菲特一樣堅持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他們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嗎? 王明夫:現在是有很多機構投資者在媒體上倡導價值投資理念,但他不這樣說又能怎樣呢?就像一個人吃了蒼蠅,對外界他只能說自己吃到了高蛋白的昆蟲,這也是他們惟一的解釋。因為一旦他承認自己吃到的是「蒼蠅」,將手中的股票開始減持,對於市場來說就會兵敗如山倒,股價的跌幅會更大。 實際上,真正的價值投資,更多的是基於公司的現金流,他們只關心上市公司本身到底值多少錢,而不會關心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但是,在中國,試問有哪一個基金經理能夠持股在一年半以上? 股權分置是最大的不規範 記者:對於中國的投資者來說,無法堅守價值投資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股權分置問題,就如同試圖在沙堆上建立城堡一樣。你怎麼看待資本市場中的股權分置問題? 王明夫:股權分置的確是我國資本市場當中最大的不規範問題。股權分置問題不解決,無論從行情意義上講,還是從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上講,它都是很致命的。至於活躍市場的一些具體的政策問題,比如印花稅、券商融資渠道拓寬等,都相對是一些次要的問題。 很可惜的是,國家現在還沒有把資本市場的發展放在一個宏觀經濟的大環境下考慮它的發展。但資本市場如果不能夠繁榮發展,比如像當前行情的低迷,勢必會把很多資金「擠出去」,這些擠出去的資金能夠流向哪裡?多數還是回到了銀行系統,這意味著資源配置向舊體制回歸,是一種倒退。 不過,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實際上也給決策者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命題,政府需要一種大氣魄和勇氣來解決,從整體戰略制度的建設和資源配置的建設問題上來考量。只有把資源配置的主戰場從銀行轉移到股票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才能發揮它真正的作用。 記者:現在看來,股權分置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是否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大牛市? 王明夫:我並不這樣認為,相反對今後的行情比較樂觀。我相信,在未來兩年內,即使股權分置問題得不到解決,也一定會迎來比較好的行情。因為大盤已經跌了3年多,而下跌本身就是個蓄積能量的過程,牛熊周期的轉換肯定會到來。 更何況股權分置這個問題並不只是在今年才提出的。1994年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如果國有股流通問題不解決,中國別指望有真正的牛市,結果1995年下跌之後,1996年走出了大牛市。在1998年跌得一塌糊塗時,大家又把這個話題拉出來重提,結果1999年依然走出了「5.19」行情。 牛市會自然地走出來 記者:兩年內能迎來牛市的判斷,除了市場規律使然外,還有哪些支持的因素? 王明夫:這些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很快,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再加上三年熊市醞釀而成的底部,形成牛市各種因素都已經具備。實際上,股票漲跌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周期,而不是經濟周期。如果這次不是突然而來的宏觀調控,這輪牛市早已走定了。 記者:但宏觀調控對市場的影響是現在不得不正視的一大問題,包括基金經理在內的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宏觀調控打亂了其心理預期。 王明夫:我個人認為宏觀調控的影響不大,最多是把原來的周期打亂了,需要蓄積更長的時間而已。迎來新一輪牛市時,很可能是以解決股權分置為契機,也可能股權分置問題還沒有解決,但牛市一定會自然地走出來的。 記者:行情如果能夠走出來,哪股力量會成為主導?突破口又會在哪裡? 王明夫:市場一定會在一種市場勢力(market power)的帶動下形成一種新的主流熱點。目前看來基金還是主流力量,因為只有當基金和藍籌兩種力量相遇後,才能調動人氣。現在的大盤比較沉重,要有一種非常強的力量才能把它托起來,現在看來只有大盤藍籌股能夠充當中流砥柱。 成功的投資可以水火不相融 記者:這是否又意味著投資人還是要因循舊有的投資理念才能成功呢? 王明夫:哪種投資理念更能成功是沒有定論的,因為投資理念並不像工程機械,有一定的定式可循。其實,每個人能否成功更多地取決於自己的投資心得和感悟,以及是否勤奮。我就知道有一個散戶投資者在這3年的大熊市中專做短線,炒股翻了10倍,從20多萬元到了200萬元。巴菲特與索羅斯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哲學也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 因此,一個根本的事實是,走向成功的投資者完全可以是水火不相融的投資理念。這就是說,不同投資理念的人有可能共同走向成功,投資理念完全相同的人也可能共同走向失敗。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悲哀就是成為另一個人。無論你怎麼投資,結局只有一個——成為你自己。」

推薦閱讀:

營養諮詢--糖尿病的調理(原創文章)
合格心理諮詢師的七個元素
財運諮詢
分數很高足可以考取公安警校,但這一點卻可能毀了你一生
離開體制6年,重遇職業瓶頸,我很欣慰

TAG:投資 | 管理 | 諮詢 | 管理諮詢 | 思想 | 文章 | 觀點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