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名鎮志13

朱涇雖然不是金山農民畫藝術的發源地,但卻是金山農民畫作品的培育地。1972年,從部隊轉業分配在亭林供銷社的吳彤章因其美術作品參加國際展出,而被縣文化部門注意,將他調入座落在朱涇鎮老街上的金山縣文化館,負責群眾美術創作輔導。1974年,文化館舉辦了一期美術創作學習班,當時參加美術班學習的骨幹大多是一些知識青年,他們經過輔導後,在素描等技法上提高較快,但作品一經展出,因為缺乏生活氣息和鄉土味,得不到農民的歡迎。吳彤章覺得,這樣不是一種農村美術的出路,他認識到,一個國家的民間藝術乃是這個國家的民族象徵。中國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主要由農民群眾所創造,要在農村輔導美術創作,必須從紮根民間美術出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這樣才會有生命力。這種觀點也得到當時文化館領導的贊同和支持。於是,新的一期以年老的民間工匠藝人為對象的美術創作學習班開辦了。幾個月下來,這些工匠們的作品雖然沒有年青知識分子那種自然主義的傾向,但一套舊的繪畫陳規把他們束縛住了,創造性不夠,作品古腔古調,既沒有時代氣息,又缺乏藝術個性。當時,由於形勢需要,金山一些農民創作的畫作也被吸收參加了「中國農民畫」展覽。1977年1月,162幅金山農民畫作品在上海美術館展出,開始引起世人注意。但金山農民畫自己特有的風格當時尚未形成,還沒有明確的藝術方向。

一直到1977年,文化館美術組走出朱涇,深入楓涇農村「採風」,從農民大嬸的剪紙、綉品中終於發現了一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美術表現形式。這些剪紙、綉品中的魚、鳥、花、蟲、人物,從完整的印象出發,配色不受事物本身局限,構圖不分遠近,注意裝飾美,既有一定的規律,但又沒有刻板的程式,顯得隨心所欲,充滿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於是,吳彤章他們動員這些農村婦女到縣城朱涇鎮來參加美術創作學習班。不給她們上統一的美術課,只是讓她們盡情地畫自己最熟悉、最喜愛的內容,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藝術想像和藝術個性,輔導老師只是根據每個人特點因勢利導地予以指點,使作品趨於成熟。終於在輔導老師的循循誘導和指點下,畫出了第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金山農民畫。

[朱涇紫金廣場]

之後,金山文化館舉辦了多期創作學習班,吸收了有刺繡、挑花、剪紙、繪圖雕塑、畫灶壁畫等藝術特長的農民參加。通過一期又一期的農民畫學習班,一大批農民畫作者給培養了出來,金山農民畫自己特有的風格也開始形成。

1977年9月,當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音為寫《中國文藝的第二個春天》一書來到上海時,金山農民畫在上海地區已有一定影響。因此,上海美術家協會介紹她到了金山。她深入金山農村,訪問了農民畫作者,她看到金山農民畫既有著江南民間藝術的獨特風味,也適合西方人返樸歸真的審美情趣,當即鼓勵出國展覽。

[外國人在金山農民畫旅遊節上學做陶器]

1979年冬,著名漫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華君武在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沈柔堅陪同下來到朱涇。他在縣文化館觀看了農民畫創作後,深深為金山農民畫獨特魅力打動。在他的提議和促成下,1980年4月27日,《上海金山農民畫展》在中國最高的美術殿堂——中國美術館開幕。金山農民畫作者從未想到過自己土而又土的作品竟然能如此鄭重地到北京展出,而更沒想到這次展覽竟引起了轟動。展覽以中國美術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名義聯辦,共展出作品138幅。國家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的領導專家、各國駐華使節參觀了展覽,首都各大新聞媒體紛紛發表消息和文章,刊登大幅金山農民畫作品照片。外國新聞機構也紛紛向本國發回展覽盛況信息。中國美術家協會還在展覽期間召開了專題座談會,與會專家對金山農民畫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金山農民畫是「代表著新時代的藝術珍品」。在社會各方面要求下,展覽一直延續到5月20日閉幕。

北京展覽不僅使金山農民畫迅速聞名全國,而且為她走出國門打開了通道。展覽期間,比利時、美國、日本有關機構和藝術公司、出版社當場簽訂了到該國展覽、出版的合同。從當年7月開始,金山農民畫在美國洛杉磯、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巡迴展出,被譽為「中國最優秀的民間藝術」。

之後,金山農民畫頻頻受邀赴國外展出。先後在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丹麥、挪威、瑞典、南斯拉夫、古巴、尼泊爾、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展出,都受到觀眾們的歡迎和專家好評。在德國等地展覽時還通過衛星向全世界播放展覽開幕式盛況,波恩一家報紙稱「中國上海金山縣的一些農村繡花婦女了不起地開拓了一個美術新領域」。一些國家博物館、藝術收藏家紛紛購買珍藏。

與此同時,金山農民畫在北京、天津、廣州、杭州、西安、長春、南寧、西寧、成都、桂林、昆明等國內幾十個城市展出。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籌)、中國畫研究院、中國長安民俗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等先後收藏金山農民畫124幅。國內外報紙書刊紛紛刊載文章和農民畫作品,宣傳介紹金山農民畫,使金山農民畫蜚聲海內外。1983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專門攝製了金山農民畫紀錄片《畫的歌》。1990年,上海電視台拍攝了金山農民畫專題片《厚土》,1998年,中央電視台、東方電視台也來拍攝了農民畫專題片。1987年,郵電部選用了張新英、邵其華、陳德華創作的4幅農民畫作品作為《今日農村》特種郵票發行。同時,農民畫作品多次結集出版。1981年2月,日本美乃美社與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金山農民畫》大型畫冊在日本發行。1991年,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了《金山農民畫》大型畫冊。1994年,上海畫報社出版《金山農民畫·歌謠集》。1999年,上海畫報出版社出版了《金山農民畫》(歷年獲獎作品集)。阮四娣、懷明富等農民畫家還出版了個人作品集。南斯拉夫評論社《世界稚拙藝術百科全書》、中國世界語出版社《中國農民畫優秀作品集》以及《中國現代美術全集·農民畫》等國內外權威圖書也都以大量篇幅選刊金山農民畫作品。

金山農民畫如一股強勁旋風掀起了繼50年代江蘇邳縣、70年代初陝西戶縣之後的全國第三次農民畫創作高潮,並以其精湛的藝術質量和國內外廣泛影響,20多年來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1988年,金山縣被文化部社會文化局命名為第一批「中國民間繪畫畫鄉」。

為了適應金山農民畫發展的需要,1989年1月3日金山縣人民政府以縣府辦(89)1號文件批准,在朱涇鎮成立了單獨建制的金山農民畫社,作為農民畫作者研究、學習、創作和其作品展覽、銷售、中外來賓參觀接待的場所。這是全國第一家獨立核算的農民畫社。同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為涉外參觀點。同時,又與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合作,成立了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現代民間美術研究室。1992年,畫社改名為金山農民畫院。

金山農民畫院設有高雅的農民畫陳列廳、中外來賓接待室以及農民畫創作室等,國內外遊客到此既可參觀農民畫精品展覽,也可觀摩農民畫家現場作畫,還可選購藝術質量上乘的金山農民畫各種作品。畫院的建立,為朱涇鎮增添了又一個參觀遊覽和對外宣傳的窗口。1998、1999年,連續舉辦了兩屆上海旅遊節金山農民畫藝術展示節,中外遊客紛至沓來。

農民畫院成立後,積極面向市場開發農民畫延伸產品,已形成農民畫藝術壁毯、絲巾、瓷板畫、明信片、掛曆、畫冊、賀年卡等系列產品。1993年,畫院成立了陶藝研究所,吸取金山境內發掘出土的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黑陶器皿典型造型,選用朱涇黑泥,利用傳統的手工拉坯製作技術,開發研製成功了「黑如漆、明如鏡、堅如磐、硬如瓷」的金山黑陶。金山黑陶造型各異,古樸典雅,以其「如鐵之質、似玉之潤」的藝術魅力,深受中外專家青睞。滬上著名畫家和考古專家認為金山黑陶以質取勝,富有現代審美情趣,是「上海開埠文化的一大貢獻」,被上海市人民政府選為出訪國外的禮品。

近年來,一些有成就的金山農民畫作者,靠作畫收入紛紛在朱涇鎮上租借私房或購買商品房,集中精力從事農民畫創作,成了朱涇鎮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上海西南門戶:楓涇鎮

楓涇鎮屬上海金山區,地處滬浙五區(縣)(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及十鄉(鎮)交界之地,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80公里,東距金山城區(石化)35公里,西距浙江嘉興市27公里,北距青浦城區30公里,東北距松江城區26公里,是南方各省市進入上海的第一站,被稱為上海的西南門戶。全鎮總人口4萬人,鎮區人口1.8萬人,鎮域總面積54.32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38平方公里,是上海市郊區最大的鎮之一。全鎮轄有新元、中洪、步楊、俞匯、新春、農興、錢明、長安、長征、王圩、盛新、楓南、新華、徐涇、新義、菖梧、團新、養義、明星19個村民委員會和新楓、青楓、友好、文化、中心、和平、白牛、楓陽8個居民委員會。

楓涇成市於宋代,古名白牛村,宋進士陳舜俞曾隱居於此,人仰其清風亮節,改稱清風涇,又稱楓涇。又因其地多荷花,別名芙蓉鎮。宋嘉熙《華亭學田碑》始稱楓涇。

楓涇為浦南古鎮,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南柵建仁濟道院,唐太和年間(827~835年)在西庵場建妙常庵,附近形成聚落,並逐步形成集市。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白牛鎮。明代改稱楓涇鎮。明宣德五年(1430年)鎮以界河分南北鎮。南部屬今浙江省嘉善縣,北部為江蘇省松江縣所轄。民國期間,嘉善縣楓涇區、鎮公所駐南鎮聖堂廟內,松江縣楓涇區、鎮公所設北鎮城隍廟西側。解放後,楓涇北鎮人民政府設在北柵北寺橋南首,楓涇區政府在東柵城隍廟西側;楓涇南鎮人民政府設在南大街聖堂橋堍丁宅。1951年3月,南北鎮合併,歸屬松江縣。鎮人民政府遷界河橋姚七房宅。1957年撤區,成為松江縣直轄鎮。1966年10月劃歸金山縣(1997年5月12日金山縣撤銷,設立金山區),1993年12月10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楓涇鎮和楓圍鄉建制,合併改建為楓涇鎮。鎮人民政府設在朱楓公路281號。

[滬杭高速公路和320國道縱橫交匯]

楓涇鎮是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典型江南水鄉集鎮,薄稻在上海素負盛名,清代米麩業久居松江府首位。50年代中期,憑藉優質豬種——楓涇豬,逐步形成上海郊縣最大的苗豬市場。「丁蹄」、「狀元糕」、「豆腐乾」為楓涇三大特產。楓涇「丁蹄」在滬、浙一帶享有盛名,宣統二年(1910年)獲南洋勸業會銀質獎,後在國際上多次獲獎。

楓涇鎮為商業重鎮,是金山、嘉善、平湖、松江、青浦五縣通道和物資交流中心。元設白牛務,鎮上有商鋪200餘家。明洪武間設課稅局。明清兩代商賈彙集,市場興旺,為華亭縣西部繁華之地。清康熙初,里中多布局,染踹匠達數百人之多,全鎮僅經營土布店肆就有幾十家,所產「楓涇布」,質地牢固,價廉物美,聞名江南數省。民國期間一度曾銷往福建、台灣及南洋諸地,素有「買不完楓涇布,收不盡魏塘紗」之譽。

楓涇鎮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不僅明代發生過反抗倭寇入侵的鬥爭;民國17年(1928年)在中共江蘇省委巡視員陳雲和楓涇區委書記袁世釗、區委委員陸龍飛的領導下,發動了震驚國民黨統治的「楓涇暴動」,共產黨員陸龍飛、袁世釗在鬥爭中英勇犧牲。

[楓溪公園]

楓涇的名勝古迹,舊有海慧寺、城隍廟、樂簃、寂景、平社等,由於幾經戰火,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今僅存宋代創建海慧寺所鑿的八角井,鎮南有致和橋(聖堂橋)和樹齡逾800年的一棵銀杏樹。鎮西有佔地60畝、市郊最古老、開放最早的園林式墓園——楓涇公墓,是滬郊四大公墓之一。革命烈士陸龍飛和多位已故名人安息於此,為金山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楓涇是上海地區通往浙江的交通要道。清末,滬杭鐵路建成,楓涇設站過境。解放後,隨著公路網路的日臻完善,有亭楓、朱楓、嘉楓三條公路在鎮西交匯,是閩、贛、浙等南方各省來滬車輛必經之地,為區境西北部陸上交通樞紐。滬杭高速公路穿過鎮區南部,並在與亭楓公路交匯處設互通式蝶形立交出口,縮短了楓涇與上海、杭州的行程時間。境內河道縱橫,水上交通便捷。

元代楓涇已建義塾,後又有書院,清代有各類私塾十餘所。現有中學、小學、成校、幼兒園各一所。楓涇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原名私立澄志中學,建於民國33年(1944年)。鎮中心幼兒園為上海市二級一類幼兒園。

楓涇人才輩出。明有工詩善畫並任太醫院御醫的陳以誠,清有狀元蔡以台及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謝墉。近代有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外科醫生陶藝生。民國初期有被譽為「圍棋國手」、建國後任上海圍棋學校校長的顧水如。當代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朱學范、中國畫院終身院長程十發。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楓涇鎮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楓涇的鎮區面積已從1992年的1.48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2.38平方公里,居民新村從4個增加到9個,住宅面積從12萬平方米增加到30萬平方米,居住人口從8000人增加到1.5萬人。白牛二村、楓陽新村和芙蓉二村共有居民近千戶,有佔地20畝的農民一條街,有一批漂亮的別墅群與歐式公寓,居住者中一半以上是農民進鎮和外來定居戶。先後榮獲區、市文明小區稱號的白牛新村,綠化面積超過市規定標準,每家每戶陽台上少則七八盆、多則數十盆花卉盆景,無論春夏秋冬爭芳鬥豔,透視著現代文明。

作為商貿重鎮的楓涇鎮注重商業設施的改造和建設,使鎮區面貌煥然一新。寧波大酒店、雲楓大酒店、楓涇大酒店、長嶺酒家等有一定檔次的酒店就有十餘家。鎮區北部新建的楓涇商城,商業用房面積達6萬平方米,彙集了全國20多個省市近2000戶客商,形成了優、新、全、廉的特色,是華東地區大型的商品批發市場。新涇路是全鎮最繁華的商業街,建造了一大批商住房,聯華超市、商城酒家、農貿市場和煙草專賣店等一批有一定規模的商業服務設施。在商業老區的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沿街的百年老店、名特優品、專業店鱗次櫛比,個體小商品市場和服裝市場生意紅火。原鄉村小道的田園路,如今已變成以金融、管理部門為主的一條新街。農村下伸店、代銷店星羅棋布,人們購物十分方便。

隨著鎮區人口日益增加,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新建了一批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工人俱樂部、保齡球館、康樂中心、圖書館及即將落成的市民廣場等一批娛樂、體育設施,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楓涇健身苑被列為「全國健身苑樣板工程」。改造擴建後的楓溪公園,佔地30畝,內有荷池、小橋、長廊、亭台樓閣,樹木鬱鬱蔥蔥,花卉爭妍鬥豔,既是兒童的樂園,又是群眾晨練、休閑的好去處,每年一至二次花展都在這裡舉行。90年代以來連續被評為「上海市體育先進鄉鎮」、「上海市群眾體育標兵單位」。2000年被評為「上海社區健身苑、居委健身先進集體」。楓涇鎮在2000年已建成區級文明鎮和上海市衛生城區之一。當年建成的金山區中心醫院楓涇分院是一所二級綜合醫院,中醫痔科是該院的特色,名醫沈德鏞的掛線結紮療法療效顯著。楓涇金融、工商、郵電等分支機構齊全。水電通訊方面,有2萬噸級自來水廠,有3.5萬伏變電站,有裝機容量1萬門的電信以及長途通訊、行動電話等。

楓涇鎮文化積澱深厚,有修建一新始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的性覺禪寺。楓涇的民間盪湖船、腰鼓隊、舞龍、舞獅等傳統節目,總要在每年藝術節上亮相。楓涇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有數十位農民畫家常年作畫,取得累累碩果,名揚海內外。2000年在楓涇舉行「上海旅遊節」期間,有11個國家的30多位駐上海的領事館人員、24個省、市、自治區、48個知名「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100多位代表到楓涇作「民間藝術之旅」。

楓涇,已成為市郊一座粗具規模的重鎮。1992年被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的試點鎮之一。1996年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黃菊,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良宇先後專程到楓涇視察調研。楓涇作為上海「一城九鎮」中的一鎮,將面臨著大發展的機遇。

上海西南陸上交通門戶

優異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楓涇獨特的交通優勢,楓涇鎮作為上海市西南陸上交通的門戶,水路、鐵路、公路四通八達。

楓涇鎮河道稠密,水路交通十分便利,鎮境內有麵杖港、秀州塘、楓涇塘、潮里涇(申杭主杭道)、步石塘、范塘等通航能力40~100噸船舶的骨幹河道及100餘條鎮、鄉級大小河流。骨幹河道分別與大運河、黃浦江、太湖相通,千噸船隊可直接通向上海、蘇州、嘉興、杭州等大中城市。

楓涇鎮作為上海西南陸上交通的門戶,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的滬杭鐵路已在楓涇設二等站。民國25年(1936年)建成的松楓、嘉楓公路在鎮東南與滬杭鐵路相交。解放後,公路網路日臻完善。1987年,朱楓公路在鎮境西側建成通車。1990年,320國道——杭楓(嘉楓)、亭楓(松楓)公路裁彎拓寬,並改為瀝青和混凝土路面。為改善金山西大門投資環境,1993年金山縣政府採取「借債造橋、收費還債」的方式,自行籌資造橋。1994年12月26日竣工通車的楓涇鐵路立交橋全長1201米,其主橋646米,橋寬17.5米,下行非機動車和人行道為高2.6米、寬8米的下穿式通道,總投資6000多萬元,日通車能力1萬多輛,從根本上確保了鐵路、公路的正常運行,大大改善了金山、楓涇地區的投資環境。1998年12月全面竣工並正式通車的滬杭高速公路,是國家規劃的12條國道主幹線之一。這條高速公路西起杭州市彭埠鎮,與杭(州)甬(寧波)高速公路相接,東至上海莘庄與內外環線相連,全長151公里。設計時速每小時120公里,全封閉、全立交、四車道。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從松江城北至金山楓涇,全長27.6公里。現在從楓涇到上海只需30分鐘,到杭州僅需1個小時。滬杭高速公路穿過鎮區南部,並在與亭楓公路交匯處設互通式蝶形立交出口,這是在楓涇建成的上海段最大的出口處。滬杭和滬寧高速一起構成了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江三角洲的交通大動脈,對這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鎮內,隨著新辟的新涇路、白牛路、楓陽路、商城路的建成,形成了鎮區的內環和外環交通網架,同時從鎮到村,村村通有白色水泥路。

滬浙交界的商業重鎮

楓涇為上海與浙江交界的商業重鎮,歷史上一直為金山、嘉善、平湖、松江、青浦五縣通道和物資交流中心。

元代設「白牛務」,明洪武間改為課稅局,商賈彙集,市場興旺,為華亭縣西部、嘉善縣東部繁華之地。明清時,松江府是全國棉紡織業基地,而楓涇鎮又是松江府棉紡織業中心之一。當時楓涇商業主要集中在南鎮鈞橋(今嘉善縣楓南鄉)至界河橋一帶約800米長街面,商鋪與民宅鱗次櫛比,有布莊上百家,染坊、踹坊等商賈應運而生。同時以棉紡織業為中心,帶動了百業興旺。當時有南北雜貨、果品、銀樓、典當、百貨、茶館、飯店等300多家。楓涇土布一度銷往東南沿海各省及南洋諸地,素有「收不盡魏塘(嘉善縣治)紗,買不完楓涇布」之譽。並形成楓涇三大土特產:丁義興的「楓涇丁蹄」、夏隆順的「天香豆腐乾」、戚協興的「狀元糕」。到清末民初,洋貨充斥市場。楓涇歷四百餘年盛銷不衰的土布交易,受洋布衝擊而衰落;隨之而起的典當、牙行、商業作坊、米麩業取代衰落的土布業。民國25年(1936年)松楓、善楓公路的相繼築成,以及原有建於光緒末的滬杭鐵路和20多條水路航線,與大中城市的經濟聯繫進一步頻繁,成為金山、嘉善、平湖、松江、青浦五縣邊沿地區和20多個鄉鎮貿易的經濟中心。其時,麩皮業尤為突出,有米麩行70餘家,年收糙米40萬石,年銷麩皮70萬擔以上,成為楓涇商業的巨擘。茶坊酒肆有80餘家。綢布、百貨、銀樓、南貨、煙紙和商業作坊、手工業個體商販等近千爿,從業人員逾三千。太湖流域優良豬種之一的楓涇豬,年最高成交量達20多萬頭,苗豬銷往上海、江蘇、浙江、遼寧、河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耕牛市場年最高成交量達2000餘頭。是商業經濟、農市交易的全盛時期。民國26年(1937年),日軍入侵,南、北鎮1公里商業大街盡毀於戰火,商鋪損失慘重。不久,陸續在南大街、下西街、北大街地段重振商市。在日偽統治下,對鄉村實行「清鄉」封鎖,貨物禁運,商市一度蕭條。抗戰勝利後,米業、麩業仍在各業之上,吞吐活躍,四鄉八鎮來市,船隻塞流,各行業相互競爭激烈。在國民黨發動內戰不絕的年代,物價飛漲,紙幣貶值。商民普遍以米糧作為計價籌碼,一些中小商號陷入困境而倒閉。至解放前夕,全鎮商號僅存329家,從業人員704人。

新中國成立初,鎮上先後設立了糧食、土產、百貨三大公司的門市部和供銷合作社。銀行在鎮上設立營業所,取代了控制金融業的錢莊和銀樓。並逐步實施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全鎮66個行業、604戶私營商業,組成7個公私合營商店、16個合作商店和18個合作小組,年社會商品零售額931.55萬元。60年代後期,楓涇鎮商品流通一度出現繁榮景象,至1976年,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1888.9萬元。1979年後,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大力開展商品多渠道購銷,品種、花色不斷開拓,進一步調整、擴大商業網點,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商品零售額逐年增長。至1989年,社會商品零售額達7109.8萬元(不包括個體商業),比1976年增長2.76倍,比1956年增長7.63倍。

1992年10月15日在鎮北部新建成的楓涇商城,總投資8800多萬元,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有營業大廳26個,近萬個銷售點,為華東地區大型的綜合性商品批發市場之一。申銀萬國證券楓涇交易所,保齡球館、雲楓島溫泉、新紀元卡丁車娛樂中心、雲楓大酒店等,先後在商城落戶,已形成頗具規模集經營、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格局。2000年實現稅收10637萬元,銷售額達47億元,利潤987萬元。商城的繁榮,帶動了楓涇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至2000年底,全鎮商業服務系統有銷售網點744個,其中超市5家,個體商業、服務業565家,農貿市場3家,集市貿易成交額9608萬元,社會零售業銷售額3.8億元。

馳名中外的楓涇特產

楓涇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所產丁蹄、狀元糕、豆腐乾、黃酒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

楓涇丁蹄 即「丁義興」熟食店特製的「紅燒豬蹄」。始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迄今已140多年歷史。煮制「丁蹄」選料講究,採用當地上等豬(楓涇豬)四蹄為原料,前後要經過蹄形整修、焯水、拔毛、文火燜煮、加佐料、出骨等8道工序,道道工序一絲不苟。其品種分為全蹄、半蹄、蹄筋3種。全蹄凈重1.4市斤,半蹄0.7市斤,蹄筋0.18市斤。丁蹄具有冷吃噴香可口、回味無窮,熱吃酥而不爛、油而不膩的獨特味道。清光緒二年(1876年),這種特色蹄膀首次銷往京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銷售市場遍及滬杭一帶,此後遠銷南洋和歐美等地。宣統二年(1910年)丁蹄獲南洋勸業會褒獎銀牌,浙江省巡撫加給獎憑。又先後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德國萊比錫博覽會金質獎章。新中國成立後,楓涇丁蹄參加華東、蘇南、北京、上海等地區土特產交流會,均獲得好評。

[楓涇四寶][丁蹄、狀元糕、黃酒、豆腐乾]

後來,由於分散在民間製作,楓涇丁蹄曾一度失傳。為了繼承發揚傳統的特色食品,1984年楓涇供銷社把分散在各地掌握傳統生產技藝的老師傅們集中起來,建立了專門加工廠,恢復了丁蹄生產。

由於丁蹄口味獨特,吃的人越來越多。在日益擴大的市場面前,楓涇丁蹄的創業者針對楓涇丁蹄一直採用傳統工藝生產,包裝簡易,保質期短,僅限於地產地銷,高溫季節不能生產,嚴重影響產銷的情況,開始了《丁蹄長年生產與延長保質期技術》研究開發這一課題,被列為上海市「星火計劃」項目。先後經過46次實驗,使丁蹄在恆溫37攝氏度置放10小時不會解凍,不僅保持了產品原有的風味和形狀,而且切片光滑,透明度好,保質期由原來不到半個月延長至6個月。經防疫部門和有關專家鑒定產品符合保鮮保質要求。1995年被授予「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獲第2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與新技術展覽會銀獎。楓涇丁蹄現已載入《中國土特名產集》和《上海百家名店集》的中華老字號產品。目前楓涇丁蹄生產擁有兩條生產流水線,年產1000噸。

楓涇狀元糕 原名楓涇元糕,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明末清初,鎮上已有不少製作元糕的店鋪和作坊。相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里人蔡以台得中狀元,紳商將蔡狀元平時愛吃的元糕改名為「狀元糕」以示祝賀。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清咸豐十年(1860年),戚協興元糕店專制「狀元糕」,並以其獨特的特製工藝揚名四方。其製作方法沿用至今。楓涇狀元糕製作十分精細,片片薄如蓮瓣,正、反兩面均呈金黃,香脆甜糯俱全,上口時既不粘牙又香味長存,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素有「生病人吃不壞,健康人吃不厭」的美譽。「文革」中曾一度停產。1984年,供銷社聘請技術力量,沿用傳統工藝,恢復了這一古老特產的生產。現鎮各煙糖商店均有出售,甚為暢銷。

楓涇豆腐乾 又名「茶干」,始於清咸豐間的夏隆順豆腐店。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清咸豐九年(1859年),徒工夏阿傲開設夏隆順豆腐店(黑作),選用上等黃豆為原料,以珠元醬、冰糖、八角茴香、桂皮等為輔料,改進位作方法,把豆腐乾改小為原來的四分之一(2.5厘米見方)。並在製作時用錫板在每塊豆腐乾上印有「天香」字樣。改進後的豆腐乾,香味撲鼻,色澤是醬紅色,富有韌性,其味咸中帶甜,細膩鮮軟,久食不厭。它既是小酌上品,又是筵席冷盆,並且還可以作為高檔葷素菜輔料。作充饑點心,有生津解渴之效,風味獨特。每10塊為1扎,小巧玲瓏,攜帶方便。價廉物美,為饋贈上品。早在民國期間就直銷浙江、青浦等鄰近集鎮及滬杭鐵路沿線站鎮,至今盛銷不衰。

楓涇黃酒 初名「雙加飯」酒,60年代初改為「特加飯」酒,是上海金楓釀酒公司生產的一種名牌黃酒,已有60餘年歷史。「特加飯」酒系半干黃酒。每年冬至起釀酒,選用精白糯米、優質小麥,用砂石過濾凈化過的水及該廠自行研製並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命名的金楓501優質酵母菌株釀造而成。經科學分析,酒內含有葡萄糖、糊精、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及多種脂類,營養豐富,集飲用、藥用、調料於一身。色澤橙黃清澈,味甘甜醇厚,香氣馥郁芬芳。適量常飲,有促進食慾,舒筋活絡,解除疲勞之功效。1981年起,先後3次被評為上海市優質食品;1983年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83年、1988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酒類評比金爵獎;1987年榮獲首屆中國黃酒節特等獎。1980年開始打入國際市場,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歷史悠久的寺觀禪院

楓涇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形成眾多寺觀禪院。

梁天監元年(502年)所建的南柵道觀(今鐵路東南側屬嘉善縣楓南鄉南地園),是金山區最早的道觀。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太宗李世民賜「仁濟道院」匾額。清咸豐十年(1860年)毀。

梧桐禪院位於明星村境內,佔地約3畝,古稱吳河廟。清《婁縣誌》載:為三國時期所建,是金山區最早的廟宇。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邑人許承思等重建。清初,禪院建築宏偉,有前殿、後殿,兩側為禪房、僧舍、餐房等,黃牆碧瓦,蔚為壯觀。正門上刻有「梧桐禪院」四個大字。周以圍牆,廟院四周為成片的梧桐樹,後殿為主殿,主祀關公、關平、周倉;禪房設彌陀、觀音菩薩等佛像。每逢農曆九月十五日為梧桐廟會,置戲場於廟西的廣福橋附近,朝拜進香者達千餘人之多。清咸豐十年(1860年)毀於戰亂,同治年間部分修復。清末,僅剩前殿、禪房、僧舍,到日本侵略軍「清鄉」時又有所損。至民國37年(1948年)禪寺僅存前殿和禪房,僧4人,後來朱姓移禪房辦梧桐廟小學,解放後改稱海灣小學。1962年,學校他遷。1980年尚存廟屋3間,移作村倉庫。

海慧寺位於楓涇鎮北柵,東至園田匯,西臨清水涇,北枕延慶河,佔地約5畝。寺址今為楓涇小學。宋建隆元年(960年)里人姚廷睿建「興國福壽院」,治平元年(1064年)改名「海慧寺」。當年黃牆碧瓦,殿閣宏偉,僧舍、經閣鱗次櫛比;暮鼓晨鐘,幡幔層迭,蔚為壯觀。有水波壁、留春亭、精進閣、轉藏殿、金沙灘、園田匯、留慶河、八角井八景。宋進士陳舜俞辭官歸隱,元文學家楊維禎流寓華亭間,都曾為之撰記、填詞,遺墨碑文勒石,至清康熙年間猶存。元、明兩代,海慧寺歷盡滄桑,屢圮屢復。民國35年(1946年),利用寺金建海慧小學。解放後,楓圍中心小學(現楓涇小學)校舍歷經擴建,後遇「文革」,池填橋廢,碑藏遭毀。古寺建築蕩然無存,僅遺地面石磉數枚,殿前石階數段,遺址仍依稀可辨。西側存古井一穴,即「八角井」,該井為當年眾僧飲水用井,井圈呈八角形,高60厘米,外徑1.3米,井欄飾紋古樸,猶見宋代風貌。距井10米處,有古銀杏一株,明洪武間植。

[楓涇性覺寺]

性覺寺原名月明庵,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顧誠心舍地,僧性本募化,胡文升捐資建(今河沿街小星橋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書「性覺寺」三字賜額,遂名。咸豐十年(1860年)毀於兵燹,光緒四年(1878年),僧永激重建。1949年,拆建為他用。主持僧達緣(庄彌陀)去浙江普陀山住持梵音古洞。1994年4月27日,經金山縣人民政府批准遷至楓涇鎮北異地重建,1995年修成開放,佔地面積14畝。幾年來經不斷修繕、擴建,已由初修時的圓通玉殿等建築發展到有山門、廡屋、經堂、齋室、功德廳及大小建築達上百間。新建的蓮花塔高30米,共9層,由晉雲石砌成,造型精緻。寺內有高4.5米彌勒鍍金銅像及神態各異的500「疊羅漢」群雕。現有佛教人員20多人,每年前往參與佛事的香客達10餘萬人次。

別具一格的水鄉古橋

楓涇鎮橋樑眾多,向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說。清末,有橋52座,其中石拱橋10座,排列石橋12座,石擱平板橋17座,木橋13座。屬元代建1座,明代建12座。這些閃爍著我國古代造橋工匠智慧的大小橋樑,幾百年來為楓涇及周邊地區的繁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給古鎮楓涇增添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楓涇致和橋楓][涇躋雲橋]

現存年代最早的致和橋,東西跨鎮南市河。元致和元年(1328年)建,故名致和橋。為單孔石拱橋,長7.4米,寬2.05米,造型古樸雄偉,結構牢固。明初,橋西堍建玉虛觀(俗呼聖堂),後人遂稱聖堂橋。宣德七年(1432年),顧文昺重修東橋堍,以後歷代多次維修加固,經歷了670多個春秋,今完好,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成為院校師生寫生對象,已引起了歷史、建築、旅遊等有關方面重視。黃良甫橋位於俞匯村南部,南北跨黃良浦港。是朱楓(朱家角至楓涇)公路上的主要橋樑之一。東南距楓涇鎮1公里。原是一座橫跨江、浙兩省界河的名橋,橋南屬浙江省嘉善縣,橋北屬江蘇省婁縣。續修《楓涇小志》稱:「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里人黃良甫建。」北堍有海(瑞)忠介公祠,祠前有涼亭。清乾隆八年(1743年)黃良甫之子靜遠建。後橋圮,設渡。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里人募資重建。橋系5孔石排石板橋,長55米,寬2.8米,兩側有石欄杆。1985年9月,石板被船隊撞坍。同年12月,橋址東移200米重建,為3孔鋼筋混凝土梁式橋,長56米,寬9米,車行道寬7米,兩側為人行道,護欄杆,載重20噸。三秀橋位於錢明村北部,南北跨三秀塘(又名七仙涇),距楓涇鎮0.5公里,系3孔石橋樑古橋,全長24米。3橋孔各跨5米,面寬2.3米。兩側有石拱桿,南北各有15級石階。初建年代無考,廢后設渡。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當地僧、俗募資重建。橋門有「襟吳帶越此分疆」等字樣。1989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桁架拱橋。廣福橋,在明星村西300米,東北距楓涇鎮6公里,南北跨一連涇。橋名及始建年代失考。清嘉慶年間重建,系3孔石樑橋,全長30米,面寬2米,無欄杆,南北各有10級石階,3個橋孔各跨5米,是該鎮僅有的一座結構完整的古石橋。兩側橋門有「劃開兩浙三吳界,渡盡天涯海角人;虹飲斜涇上下潮,船迎古廟參差廬」聯句。北堍300米處,有三國孫吳時建的梧桐祠院,今存偏殿。

源遠流長的基礎教育

元代,里人戴光遠創建戴氏義塾(免費的私塾,經費來源為學田的地租收入和里紳、富豪的捐助)。清同治八年(1869年),北鎮城隍廟的痘神殿由里紳許辰珠捐金二百改建義塾。至民國期間,先後創辦過各類私塾10餘所。抗日戰爭勝利後,在界河裡及東柵戴家弄仍有私塾,至解放前夕停辦。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鎮南柵白蓮寺辦學社,專為考科舉前的考生進行補習。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停辦。清同治七年(1868年),里人陳宗德、陳垣、郁以瀚、程熙雍、郁宗番等募捐舊房一所,田123畝,創辦楓溪書院,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興學堂廢科舉時停辦。

清宣統二年(1910年),里人郁崇瑞集資於南鎮晏公橋郁姓宅創辦幼稚學舍,男女兼收。解放後幼兒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1953年秋,楓涇鎮第一、二中心小學同時開設幼兒班。1975年6月,幼兒班隨兩校合併而合併,並遷入原建楓中學校址,有大、中、小6個班級,194名幼兒。1989年6月1日,幼兒園遷入楓溪路1號新址。現為二級一類幼兒園。有教職工34名,大中專學歷佔73%。有大、中、小班分別為4、4、3個班級,375名幼兒。1989年度至1991年榮獲「上海市辦園成績顯著幼兒園」、1993年榮獲「上海市幼兒體育先進集體」。

小學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里人先後創辦誠化、敬業、勵志、養正(後改聖堂小學)初等小學;三十二年,創辦薇枝初等小學〔宣統三年(1911年)併入幼稚學舍〕,義務初等小學(後改名貧兒小學);三十三年,誠化,敬業初等小學合併,名誠敬初等小學,宣統二年(1910年)改為高等小學。宣統二年,創辦麗德初等女校(抗日戰爭前停辦)、詳通初等小學。民國初,先後又設嘉善第五高等籌學、桃源初小(1937年停辦)、松江第二女子高小(1930年併入併入詳通小學)、楓涇第四小學(1926年停辦)、楓涇第十三初小(1930年停辦)。至抗日戰爭爆發,全鎮有楓涇中心國民學校、聖堂初小、貧兒小學,松江縣第三高小、詳通小學5所。至解放前夕,全鎮有3所完全小學,即嘉善縣楓涇小學、松江縣楓涇第一、二中心國民小學。1950年,松江縣楓涇第一、二國民中心小學合併,改名為松江縣楓涇鎮第一中心小學,1959年名楓涇鎮中心小學。1953年3月,嘉善縣楓涇小學,改名為松江縣楓涇鎮第二小學,1959年名楓圍中心小學。1978年,楓涇鎮中心小學、楓圍鄉中心小學合併,名楓涇中心小學。下轄2所農村小學。該校創辦了全區唯一一所「芙蓉藝術學校」,開設書法、工藝、民樂、舞蹈、詩歌朗誦等10幾個藝術類培訓班,迄今已有30多位學生的參賽節目、書畫作品獲得10多項全國、市、區級大獎。教師沈曉宏,曾被評為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光榮地當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民國33年(1944年)8月,里人葉慕庭、葉澄清父子創辦私立澄志初級中學,一個班級,學生30餘名,教師7人。1956年8月,轉為公立,改名為松江縣楓涇初級中學。1966年劃歸金山縣。1973年增設高中班。1974年更名為楓涇中學。1959年秋,創建建楓民辦初級中學,1971年併入楓涇中學。1974年春,利用原新春小學部分校舍建新春中學,並設高中班,1979年,升格為楓圍鄉中心中學,後名楓圍中學。

2000年8月,原楓涇中學、楓圍中學及楓涇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合併,投資2000萬元,在楓圍中學原址擴建新的楓涇中學,佔地96畝,建築面積為6.4萬平方米。全校教職工239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7人、一級教師110人。現有學生2830人,其中高中生469人、初中生2300人、中專生61人。2000年被列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教師楊似海199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此外,鎮上還有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一所。

歷代名人

古鎮楓涇,名人輩出,宋、明、清有進士53人、文武舉人121人;現代有著名社會活動家朱學范和金山早期共產黨領導人袁世釗、陸龍飛等及革命烈士32人。

北宋名士陳舜俞 (?~1076年),字令舉,號白牛居士,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登乙科進士,其時已遷居秀州奉賢鄉九南區(今楓涇西南張匯境)。曾任明州觀察推官、天台從事等職。未及一年,其父歿於官舍,扶柩返里,閉門讀書。嘉GB576四年(1059年)獲制科第一,授光祿函、秘書省著作佐郎、簽書泰州判官等職。不久棄官歸隱。熙寧三年(1070年)復出,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時值王安石為相,主持變革,推行「青苗法」。他上書反對,認為這是別為一賦以蔽海內,非王道之舉。因忤朝廷意,被貶謫至南康軍監酒稅。在此任期內與太傅劉凝之至江西廬山,跨雙犢,以窮泉石之勝,自號「白牛居士」。熙寧五年(1072年)棄官歸隱於楓涇白牛村(今楓涇北廟港),跨犢往來於白牛塘上。其間,曾為楓涇、松江、青浦等寺廟撰寫了《海慧院藏經記》、《超果天台教院記》、《布金院經藏記》等記文。七年,王安石罷相,他復出為官。八年春,王安石再次拜相,他重新遭貶,遂絕意仕途,著書立言。九年卒於家,著有《都官集》、《應制策論》、《廬山紀略》等。

陳舜俞生前與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等往來甚密。陳歿後,司馬光寫詩弔唁。蘇東坡曾哭祭於殯,稱他「學術才能兼百人之器」。後陸遊為這篇祭文作跋道:「東坡前後集祭文凡40首,惟祭賢良陳公辭指最哀。讀之,使之感嘆流涕。」

圍棋國手顧水如 (1890~1971年),名思浩,小名寄龍,楓涇南鎮人。自幼聰穎好學,9歲學弈。對家藏曆代高手棋譜悉心研究,後漸悟棋理,便不再滿足於讀譜擺局。時鎮上某土布莊一老者,棋藝甚高,初與對弈,屢戰屢敗,但毫不氣餒,回家對每局敗因復盤思考,甚至把棋盤畫在帳頂上,反覆推敲,復與老者弈,則每戰皆勝,老人稱讚不已,時年14歲。兩年後,他的棋藝在鄉里已無敵手。為廣開棋路,增進棋藝,他去上海市區,先後受教於無錫范楚卿、合肥張樂山等高手。爾後,東渡日本接受現代棋理的熏陶,融匯中日棋理於一爐,逐漸嶄露頭角。民國6年(1917年)赴武漢、北京,試比棋藝,先後擊敗武漢棋王、北京高手汪雲峰、金亞賢、過惕生等,轟動北京,被譽為「圍棋聖手」。後定居天津,在北方棋壇獨步10餘年,與當時雄稱江南的劉棣懷各據一方,人稱「南劉北顧」。

民國11年(1922年),他在北京西單海豐軒棋室讓5子與10歲的吳清源對局,發現其才氣橫溢,當即收為弟子,悉心教導。後吳清源棋藝大進,去日本深造,曾稱霸日本棋壇20多年。1952年,他在上海讓7子與年僅7歲的陳祖德對局,才至中局,就拍案而起說:「這孩子我收下了!」後在顧水如等高手的精心培育下,陳祖德成為新中國第一位享譽國際棋壇的九段棋手。建國後,顧水如為上海首屆政協特邀代表,並任上海文史館館員。陳毅市長暇時常與他對弈,並希望他培養更多的青年棋手。周恩來總理要求他發揚光大中國的圍棋藝術。此後他出任上海圍棋學校校長。1971年6月19日,病逝於松江寓所。

[袁世釗故居]

早期共產黨領導人袁世釗 (1901~1931年),一名士釗,又名釗生。楓涇鎮人。少年時在楓涇養正小學讀書,畢業於松江縣第三高小,後從事教育工作。民國13年(1924年),經侯紹裘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翌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組織當地愛國青年,進步教師進行宣傳、演講、示威活動,發動募捐,聲援上海工人的罷工鬥爭。同年,經沈選千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15年春,與陸龍飛、丁壯如、李青雲等20餘人在南鎮嘉善縣第五高小內,組建國民黨松江縣第七區黨部。不久與丁壯如、李青雲等10餘人在該校另組建國民黨嘉善縣二區一分部。7月,中共楓涇獨立支部建立,他任書記。秋,與陸龍飛等在東柵城隍廟積穀倉內,發起成立楓涇農民協會,組織農民向封建地主展開減租減息鬥爭。民國16年初,帶領農民協會人員撬毀鐵路、割電話線,切斷軍閥孫傳芳的後方交通,迎接北伐軍的到來。3月,受上級委派,去嘉善組建國民黨嘉善縣臨時縣黨部,當選為執行委員會兼農工部長。4月,組織、領導嘉善善益布廠工人罷工,向國民黨右派勢力開展鬥爭。「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黨右派實施「清黨」,搜捕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左派,楓涇農民協會被誣為非法組織,遭到取締並被收繳武器。他仍堅持鬥爭,與陸龍飛等把活動中心轉移到楓涇東北大方庵,進一步開展農運工作,並根據黨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陳雲同志的指示,與青浦革命力量彙集一起,建立農民革命軍,策劃楓涇武裝暴動。11月,任中共青浦縣委委員兼楓涇區委書記。民國17年1月3日,參加了陳雲領導的青浦「小蒸暴動」(打搶船鬥爭)。1月9日,帶領部分革命軍,收繳范浜新鎮團防局的槍枝。1月10日、11日兩個晚上,與陸龍飛、吳誌喜、顧桂龍等30多位同志,以「中共江蘇省松江縣第一獨立支隊」的名義,在屈家浜、錢家草等地,先後除掉8名民憤較大的土豪劣紳,將他們的田單、契據、債券付之一炬,並將沒收來的10多石大米、500銀元分給貧苦農民。當地農民稱:「出了楓涇東柵,就是共產黨天下。」

民國17年(1928年)1月19日凌晨,松江、嘉興、青浦的國民黨當局派出軍警,向蔣家浜等農民軍駐地突然襲擊,他聞警突圍脫險,陸龍飛等不幸被捕犧牲。是年夏,他隨陳雲到浦南縣委和李一諤、翁明哲一起開展地下活動。後又到嘉善里澤、姚庄、網埭、張家浜一帶農村發展黨員,指導農民運動。8月,調任中共鎮江縣委書記。11月,任中共松江縣委負責人。民國19年2月,因叛徒出賣,張杏松被捕,搜出了袁世釗在上海的住址,袁亦相繼被捕。先後押於上海龍華監獄,江蘇省高等法院蘇州第三分監。在獄中,他堅持共產主義信念,仍繼續組織難友越獄和絕食鬥爭。被中共江蘇省委任命獄中特支書記。民國20年2月13日,在鎮江北固山麓桃花塢就義。他在遺書中寫道:「……為革命犧牲最光榮,時代的車輪在前進,革命一定成功,……」。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遺骸遷葬於鎮江烈士陵園。

[朱學范故居]

著名社會活動家朱學范 (1905~1996年),楓涇鎮人,早年就讀於上海聖芳濟書院,上海法學院,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民國13年(1924年)進入上海郵政局。民國16年後任上海郵務工會執行委員,全國郵務工會常務委員。民國21年任上海市總工會主席,民國24年起任中國勞動協會常務理事、理事長,參加第二十屆至二十六屆國際勞工大會,任國際勞動局理事、國際工會聯合會理事、世界工會聯合會副主席。民國37年到解放區參加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郵電部長,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六、七屆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代表,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副主席、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名譽主席,第六、七屆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理事長,中國醫學基金會主席,中國國際工會委員會名譽理事長。

他是中國勞動運動的領袖之一,知名的工會活動家,自1925年起即投身勞工運動,先後參加了愛國反帝的五卅運動、上海郵局的罷工鬥爭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領上海工人武裝別動隊參加抗戰。1948年初,他自倫敦來到東北解放區,從此徹底站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行列中。為中國工會的團結和統一,為中國工會走向世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他接受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創建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一直擔任民革中央的主要領導,為民革的發展和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他擔任民革中央主席後,以更大的幹勁,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他是建國後首任郵電部長,在擔任郵電部長的十幾年間,經常深入基層第一線,調查研究,了解情況、解決問題,與職工一起參加勞動,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的表揚。他為中國郵電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始終關心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多次在國內外發表文章和談話,呼籲兩岸「三通」,呼籲和平統一。他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親密戰友,幾十年如一日,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在「文革」期間,遭受迫害,身幽囹圄達7年之久,但始終沒有動搖對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信心。他堅決擁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他同中共許多領導同志保持深厚的親密合作關係。1996年1月7日,在北京逝世。

豐富多彩的群眾文體

民國以前,每逢廟會和慶豐收傳統節日,通常在鎮東城隍廟或鎮南城隍廟演齣戲劇,偶而也在河面水上假座演戲樓船演出。此類活動,名義上祀天祭神,實際上是一種民間娛樂活動。當時,演戲不賣票,任人觀看,費用均由商店、富戶募集。民國初,相繼開設河亭、跨街樓、陳廳書場及大風書社,演出評彈。抗日戰爭時期毀於戰火,後又開設來風園(後改吳苑)、明星(後改新興)、渭園、晨社、近水樓茶園兼書場。至解放前夕,有渭園、吳苑、新興三家書場,各有座位300餘個。50年代中期僅存的渭園、吳苑書場合併後名民樂書場,「文革」中停業;70年代,建新楓茶樓書場,演出評彈,設座位300餘個;80年代更名清楓書場。民國12年(1923年),楓涇南、北鎮救火聯合總會成立後,出面邀請「草台班」京劇於城隍廟演出。民國15年於桃源漾建大草棚,每年邀請京、崑劇團及京劇票友籌款演出,直至抗戰爆發。民國19年,由鄒獻庭、陳子岡、沈業昌等人發起創辦民眾教育館(今鎮人民廣場)。內設武術、圍棋、象棋、圖書閱覽、夜校等,於抗日戰爭爆發停辦。20世紀30年代末,露天無聲電影在桃源漾廣場放映。同時,農民書(鈸子書)、申曲(滬劇)、文明劇(方言話劇)等在茶館、街巷演出。抗戰時,萬連生等人創設新雅劇場,演出紹興「的篤班」(後稱越劇)和京、昆、滬等劇。抗戰勝利後,聖堂浜搭大草棚建光明劇場,以演出越劇為主,後遷姚七房(青楓街原鎮政府駐地),直至解放。

新中國建立後,工會、街道、工廠、學校等團體單位,建立文工團(隊),宣傳新婚姻法、破除迷信、移風易俗、土地革命、送子參軍、鎮壓反革命等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採用歌舞、短劇、說唱及京、滬、越劇等多種演唱形式。其中1956年前為最盛期,參加文藝活動人員達300多人。「文革」期間,各單位組織「革命文藝」小分隊,演出「革命樣板戲」及配合政治運動的文藝節目。鎮文化站建於1952年,設有圖書閱覽、乒乓及棋類等活動室。「文革」期間,一度停止活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開放各活動室,組織群眾文藝演出,舉辦美術、攝影、書法、花卉展覽及棋類和各種球類比賽。1992年被市文化局命名為「市特級文化站」;1992年至2000年被市文化局評為歷屆「上海市文化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模範集體」。鎮圖書館藏書3.2萬多冊,建築面積584平方米,1999年被市文化局評為「上海市街道鄉鎮一級圖書館」、2000年被評為「上海市公共圖書館行業優質服務窗日」。鎮廣播站創辦於1958年,1963年楓圍公社廣播站併入,廣播範圍為今楓涇鎮區域。1975年新建楓涇電影院,有座位1014個。1991年5月,鎮有線電視(閉路電視)正式開播。1987年起,每年舉行藝術節或歌會,四年一屆白牛杯運動會,至2000年先後舉辦8屆文化藝術節,5屆白牛杯運動會。每年組織法制文藝巡迴小分隊和故事巡迴演講隊,到全鎮19個村、8個居委會和敬老院進行巡迴演出。舉辦了老年健身舞、木蘭拳、木蘭劍等培訓班。組隊參加「上海市第四屆農民運動會」表演項目獲第三名。20世紀90年代以來,鎮連續被評為「上海市體育先進鄉鎮」、「上海市群眾體育標兵單位」。2000年鎮榮獲「上海市社區健身苑、居委健身點先進集體」。新建的楓涇健身苑被列為「全國健身苑樣板工程」。新設立的「楓涇棋苑」,由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先生題字。2001年,楓涇鎮形成了一個以文化站、俱樂部、電影院、圖書館、綜合體育場為主體的文化中心。

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

藍印花布、傢具雕刻、灶壁畫、花燈、剪紙、繡花、編織等是金山鄉土氣息濃厚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它是金山農民畫的生長發育的肥沃土壤。

[楓涇夫妻農民畫家在作畫][金山農民畫]

1972年,勝利大隊(今中洪村)回鄉知識青年陳富林、龔明華等人畫了一套《新舊社會兩重天》的村史畫,頗受農民喜歡。之後得到了金山縣文化館美術幹部吳彤章老師的重視,吳老師親自到勝利大隊輔導美術創作,並幫助該大隊建立美術創作組。1974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韓和平老師下放到金山縣,吃住在勝利大隊,悉心指導農民畫畫。1977年,吳彤章老師組織一個民間藝術「採風」小組,來到勝利大隊,目睹曹金英等農村婦女的繡花藝術,極感興趣,認為這些農村婦女的刺繡藝術來自世代相傳的技藝,有著較高的藝術造詣,且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這些素養可以作為繪畫基礎。只要加以正確輔導,把她們掌握的剪紙、刺繡等藝術特色運用到繪畫中去,就能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鄉土藝術。在吳彤章老師循循誘導下,曹金英等一些能綉善織的農村婦女參加農民畫的創作學習班,她們開始用紙當布,把筆作針,以顏料比作有色的絲線,照繡花一樣配色,像剪紙一樣造型,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大膽地進行藝術誇張,形成具有構思新穎、形象質樸、構圖充實飽滿、色彩明快、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海外遊客欣賞金山農民畫]

金山農民作畫,自20世紀70年代起,至2000年,農民畫作者有近百人。農民畫作品多幅,其中部分在國內各報刊雜誌上發表,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中國民間藝術博物館等部門作為珍品收藏,有的被收入日本、美國等國外出版的農民畫冊,並在國內主要城市及歐、美、亞洲一些國家地區展出,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前來購買金山農民畫。

聞名上海西南的中醫特色專科

楓涇素以中醫著稱。清末民國初,民間的疾病醫治均為中醫(內科、外科、針炎、推拿),以中草藥治療。至民國8年(1919年),全鎮有中醫15名,其中岐黃名家陶芑生(1885~1965年),楓涇鎮人。少時隨父習醫,後又拜外科名醫倪雲橋為師,刻苦攻讀《外科正宗》、《洞天奧旨》等中醫外科專著;尤對《瘍科心得集》潛心研究。20歲在楓涇開業行醫,以「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為宗旨,遇貧困者求醫不收診金,免費送葯。時有士紳汪周南,患腦疽久治不愈,經他診治,霍然而愈。汪感激不盡,以300元銀洋相酬,陶婉言拒收,勸汪將貧困者賒欠汪的債券當眾燒毀,感其德者甚眾。陶在醫學理論上,主張審因論治,內外兼顧。在處方上,常以患者的體質強弱等因素,辨證施治,積累了不少驗方,如「冒癆丸」、「克痾膏」,內服外敷並用,治骨癆效果顯著。又如治瘺疾的「紀雄散」、治疔瘡的「回療丹」、治濕疹的「益蜀瘡散」,及喉科吹葯西瓜霜等,均為對症良藥。晚年,將臨床實踐和經驗彙編成《外科臨床總結》、《喉科秘要》(「文革」中被毀)。他還培養了不少醫學人才,對學生授課嚴謹,授徒20餘人,均有所成。其弟子王彬容就是其中一個。現年逾80的王彬容已有60年中醫外科臨床經驗,他主治疔瘡、癰疽、皮膚病、痔瘺、水火燙傷等疑難雜症,研製的50多種中成藥,具有消炎解毒、箍托、拔毒、生肌等功效,對疔瘡、癰疽、燙傷等疑難雜症有獨到療效。鄰近的江、浙、滬病人常慕名前來診治。1988年起創辦中醫外科專科醫院,王彬容任名譽院長。在他的帶領下,培養了一批中醫外科接班人,逐漸形成了特色專科。他們稟承中醫傳統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原則,以自制中藥製劑為主,內服、外用相結合,治療常見瘡瘍頗具特色。同時,運用中藥內服、外塗辦法治療各種皮膚疾病,效果好,時間短,很受病人歡迎。被市衛生局審定為「中醫外科專科醫院」。1995年,該院「農村瘡瘍治療與研究」課題通過專家評審,這一科研成果已應用於臨床。

創始於民國31年(1942年)的痔科。創始人沈德鏞(1920~1974年),楓涇鎮人。19歲隨舅父、上海痔科名醫林默涵學醫,22歲返里行醫。以獨有的痔核結紮,瘺管掛線、切開等療法,根除患者的病痛而聞名鄉里。他在醫術上精益求精,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便秘、出血三大難關潛心研究。1962年首次採用氯化鈣枯痔療法,減輕了病家痛苦,加速了療效,一時聲名更盛,慕名前來求醫者絡繹不絕。1958年,他將師傅秘術和長期積累的治療經驗,全部公佈於醫學雜誌上,並向國外發表。現痔科繼承已故名醫沈德鏞祖傳的掛線結紮療法,專治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瘺、肛旁膿腫、直腸息肉、肛竇炎、肛門診等肛門直腸疾病,具有療效顯著、療程較短、疼痛較輕、安全等特點。

中醫痔科和中醫外科成為上海醫學方面的特色專科,聞名上海市西南片及江浙周邊地區。

具有鬥爭傳統的聞名古鎮

楓涇是具有光榮鬥爭傳統的聞名古鎮。

民國15年(1926年),楓涇鎮已建中共黨支部,後改為中共楓涇區委。這是金山最早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袁世釗和陸龍飛是楓涇地區黨和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民國16年11月,江蘇省委派巡視員陳雲領導松、金、青三縣農民運動,並建立了農民革命軍武裝隊伍,由青浦縣委常委吳誌喜任松江區農民革命軍總指揮,區委委員陸龍飛任楓涇區農民軍指揮。

民國17年1月9日,由吳誌喜、袁世釗、陸龍飛等率領的20多名農民軍,去范浜新鎮收繳了國防局槍支。同時沒收了新浜鎮2家地主500元大洋,分給貧苦農民。1月10日,吳誌喜、袁世釗、顧桂龍、陸龍飛等農民軍領導人制定了暴動計劃,決定先鎮壓附近幾個地主土豪,以煞敵人氣焰,然後攻打楓涇鎮。11日黃昏,吳誌喜、袁世釗、陸龍飛、顧桂龍、王子琴等人率領二、三十名農民軍,到屈家浜、錢家草、西古村打死了惡霸地主、村長等7人,燒毀田契單據,並張貼布告標語,署名為「中國共產黨松江第一獨立支隊」。1月14日《申報》通讀訊載;「楓涇附近十八圖屈家浜地方於十一日發生共黨騷動,殺死七人一案,茲悉同時騷動者,尚有錢家草、西古村二處,各有二、三十人,其行動並不劫掠錢物,每至一家逼令獻出單契付之一炬……」1月12日,陳雲從上海趕到楓涇與吳誌喜、袁世釗、陸龍飛研究了當晚攻打楓涇鎮的計劃。這天晚上,在大方庵聚集了500多農民軍的暴動隊伍,忽報松江方面敵人援軍即到,暴動領導人當即立斷,暫時停止攻打楓涇鎮。楓涇暴動自1月9日至1月18日曆時10天,共殺8個地主土豪,沒收了3個地主資本家的500元大洋和近10石大米,收繳了幾處反動武裝的槍械。農民要暴動,農民軍要攻打楓涇鎮的消息不脛而走,楓涇鎮自衛團總、商會會長和豪紳等密謀策劃,一面由松江方面派駐軍補充團,一面又請來嘉興第26團某營,會同松江、青浦的軍警和鎮自衛團於1月18日晚上,分水陸兩路包圍大方庵、土地堂、蔣家浜、錢家草、厙浪等農民軍駐地。翌日凌晨,大霧瀰漫,哨兵姚金山發現國民黨軍警,即刻向住蔣家浜的吳誌喜、陸龍飛報警,吳誌喜、陸龍飛率農民軍抗擊。槍聲驚動住在厙浪的袁世釗、顧桂龍等,即率領部分農民軍突圍,轉入青浦縣境。而吳誌喜、陸龍飛等寡不敵眾、不幸被捕。敵人挨戶搜查,同時被捕的還有農民軍和農民60多人。民國17年(1928)年1月26日,吳誌喜和陸龍飛分別在松江小校場和楓涇文昌閣英勇就義。

楓涇暴動是土地革命時期在江南和上海地區較早爆發的農民武裝暴動之一,在當時影響很大。但這次暴動又是在當時黨的臨時中央政治局「左」傾盲動錯誤之下發動的農民武裝暴動,是在革命處於低潮,楓涇地區的革命力量還沒有條件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倉促發動的。因而在遭敵人反撲後,革命力量付出了血的代價。

楓涇暴動後,袁世釗繼續在楓涇西柵外里澤、姚庄橋(浙江嘉善縣)一帶發動和領導農民革命,革命風潮迅速在這一帶掀起。民國17年(1928年)10月22日,《申報》曾登載:「楓涇西柵外,共產黨召集數百人大會……」的消息。民國18年夏,里澤鶴腳婁黃福生,根據袁世釗的指示,很快在里澤一帶的楊家涇、燕兜、沈項浜等村組織成立農民協會,有會員近百人。口號是:「打倒土豪劣紳!」「動員起來組織農民協會,實行減租減息!」當年冬,農民協會領導人黃福生、黃九和、錢阿浩、吳金榮、朱金福、李芹齋、黃三松等,在鶴腳婁黃三松家樓上召開組織暴動的秘密會議,由於叛徒許子榮告發,楓涇南鎮保衛團團總程夷谷帶領40餘名武裝團丁圍捕農民協會人員,黃福生、盛阿桂不幸被捕,分別犧牲於嘉善北門、南門。里澤暴動被扼殺。

民國19年(1930年)春,楓涇西棚外網埭一帶村莊的農民在楓涇暴動影響下,在阿勤仙(姓不詳、俗稱大勤仙)、鄔勤仙(俗稱小勤仙)等領導下,成立了農民協會,提出「打倒土豪劣紳」、「耕者有其田」的口號,向30多家財主派錢,分給貧苦農民。然後,成立了50多人的農民暴動隊,狠狠打擊了土豪劣紳。楓涇南鎮保衛團團總程夷谷,會同嘉善軍警,於農曆三月十八日夜和十九日早上,襲擊了農民武裝隊伍住地,農民暴動隊領導人鄔三老虎被當場槍殺。農協會員11人被捕,張順元、鄔龍根、鄔壽龍、陳龍嬸媽(女)、王雙樹、鄔張飛、曹壽生等7人,被殺害於楓涇東柵文昌閣。持續40多天的網埭暴動,被國民黨反動派鎮壓下去。

民國26年(1937年)11月5日(農曆十月初三)拂曉,大潮大霧,日本侵略軍以強大兵力於乍浦東北的全公亭、金絲娘橋、金山嘴、柘林一帶沿海在空軍掩護下強行登陸。分二路推進:一路經漕涇鎮直逼奉賢;一路從松隱經米市渡徑奔松江;另一路從洙涇經新埭疾趨楓涇,企圖侵佔嘉善、嘉興,截斷滬杭鐵路和蘇(蘇州)嘉(嘉興)鐵路。與此同時,國民黨預備十一師(胡達師)奉命從奉賢調駐楓涇地區的潮泥灘亘石堰、南葉盪設防,其中四十一團(張緯團)於11月7日守駐楓涇;原駐浙東象山等縣的一二八師(顧家齊師)調駐嘉善,佔領國防工事,於11月8日分駐楓涇,相機策應胡達師;同一天,駐上饒玉山的暫編十三旅第一團(歐陽烈團)奉命抵嘉興,隨即分駐楓涇;原駐滬西嘉定的一 GA996九師(趙毅師)調赴嘉善,其六五四團(黎蔭棠團)至楓涇接防。11月8日(農曆十月初六)下午,日軍一混成旅團(大約7800人),其中2000餘人,包括炮兵、騎兵,由新埭鎮向楓涇入侵。5時左右在鎮東南約2里的北旺涇、潘家婁一線與胡達師四十一團(張團)警戒連接仗。張團憑藉匆忙構築的單人掩體工事與日軍激戰,擊斃日軍30餘名,戰馬4匹,終因三面受敵,彈藥耗盡,後援未至,而全部壯烈犧牲。入夜日軍以優勢兵力,猛烈炮火向四十一團其餘連壓迫,至11月9日(農曆十月初七)拂曉,楓涇開始淪陷。張團官兵繼續浴血奮戰,團長張緯負傷,團副方學蘇接替團長指揮戰鬥,一直堅持到11月10日,全團傷亡大半,方學蘇不幸陣亡。9日上午六時左右,黎團官兵,由嘉善剛抵楓涇北鎮,就與步兵、騎兵聯合的數百日軍交戰,張團殘部也協同作戰,至下午5時左右,黎團第三營正面受數百日軍猛攻,左側背受三、四百名騎兵壓迫,處於包圍之中;右翼之第二營正在鎮西鐵路以南一帶與數百名日軍激戰。入夜,團長黎蔭棠中彈負傷,團副王達之代理團長繼續指揮戰鬥。日軍企圖包圍黎團兩翼,黎團遂向西南方向沿鐵路、公路且戰且退,戰鬥移向嘉善縣城。在整個楓涇地區對日抗戰中,殲滅入侵日軍400人,中國軍隊傷亡1000餘人。

民國28年(1939年)農曆三月初三上午10時許,日軍楓涇據點出動20餘人組成清鄉掃蕩隊,駕一輪船經潮泥灘向梧桐廟港、干涇港駛向牛里涇三叉漾(今明星村)。輪船靠岸後,只留一名日軍看守,其餘上岸直至草廟匯。當時駐紮在平湖縣的國民政府軍30師88團田岫山部獲得情報後,迅速調遣百餘人埋伏於草廟匯。日軍進入伏擊圈後,田岫山部隊即用機槍和步槍一陣猛射,10餘名日軍被當場擊斃,其餘西竄躲藏在毛家宅一戶農民家,被田部四面包圍,殲其日軍,並割下日軍人頭示眾。守船日軍見勢不妙,棄船逃至曹家宅(今明星村一組),被農民曹子云奪槍擊斃。這次戰鬥全殲日軍24人。

崛起中的楓涇工業經濟

楓涇地區的手工業早在宋代商市形成以前就萌生了,最先為製作農具和日用品。明代發展為紡織「楓涇布」。清代,手工紡織業達到高潮。民國元年(1912年),始有機械動力加工工業,即當時開設於東柵鐵路外的志康碾米廠。此後至解放前的30多年裡,電燈(發電廠)、織布、紐扣、織襪及糟坊等20餘家私營工廠相繼開設。其間,雖受日本侵略者戰火破壞,但不久又陸續恢復。至解放前夕,全鎮有私營工廠21家,職工900餘人;手工業30多個行業,150多家,從業人員500多人。

[楓涇傑士達集團摩托車生產車間]

1956年對私改造,全鎮改造為11個手工業社、組和4家公私合營工廠。1958年後,鎮辦工業起步,由原手工業社、組先後轉辦成11家鎮辦工廠。1969~1970年,鄉里辦起農機廠、電訊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鎮辦工業呈現蓬勃生機,先後辦起塑料聯營廠、新楓機電廠、華廈家用電器廠、文楓橡塑廠等。鄉辦工業有服裝、建材、電訊、化纖、紡織、印染、絲毯、製鞋等,到1990年,共有92家工業企業,總產值24662.3萬元。至2000年,全鎮擁有各類企業129家,工業總產值7.5億元,初步形成了紡織業、服裝機械製造業、塑料製品業、交通運輸及汽車摩托車配套設備製造業等主導產業;食品加工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建材業也已粗具規模。楓涇鎮工業已經有了一定基礎。

擁有固定資產8500萬元和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設備的楓涇無紡布廠,主要生產噴膠棉、腈綸棉、針刺絨、空氣過濾材料、滌綸短纖等,產品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1997年曾獲國際非織造布展評獎;新開發用於蔬菜保溫的紡粘布,被市政府列為蔬菜用「豐收布」定點產品。2000年企業改制後,先後投入220萬元,開發床上用品系列項目和建設無紡布生產流水線,所生產的無紡輔料紡染布和衛生用品通過ISO900國際論證,產品遠銷歐美。新開發的PP紡染布獲瑞士國際星級卓越質量獎,被邀出席日內瓦舉行的授獎會議。由滬、港、美三方合資的上海華申絲綢有限公司,利用江浙優質天然絲綢坯布,經過印花、染色、煉白、色織,再製成各式服裝、領帶、領圍巾、緞帶和各類綉針品;年生產印花面料250萬米,產品自營出口暢銷海外,銷售收入達900萬美元。企業已七次獲得全國外商投資先進企業稱號,連續三年為上海市產品銷售收入前500名工業企業,還榮獲中國企業最佳商譽級稱號和中國企業最佳形象AAA級稱號。近年不斷開發新產品,經濟效益創歷史新高。有著20年生產服裝熨燙機械歷史的佳田製造公司,開發生產的服裝熨燙機械有十四大系列16種型號62個品種,產品不僅銷售全國20多個省市,還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國家。2000年,佳田公司生產的服裝機械系列產品已佔全國1/3市場。2001年投入3600萬元,新開闢NHG系列熱熔粘合機生產線和1000套紡粘後處理工業設備,以接受國際市場的挑戰。始建於1995年的上海眾望飼料有限公司,採用浙江農業大學的高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開發了無抗菌素「綠色飼料」防病促長靈、動物營養液、植物營養液、PSB光合菌、FA黃腐酸、育花精、抗旱劑等飼料產品,在上海、安徽、河南、山東等省市設立了5個分公司和3個直屬企業,已形成年產20萬噸飼料、5億元產值的生產規模。國內首創的「綠色飼料及添加劑」,榮獲1997年上海科技博覽會金獎、1998年全國「星火杯」發明競賽金獎和「中華名牌商品」等稱號。無抗菌素「綠色飼料」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上海楓涇工業園區位於楓涇鎮東側、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最大的楓涇立交橋出口處附近,交通便捷、通訊發達、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園區佔地5平方公里,首期開發3.25平方公里。自1998年底開發建設以來,已投入4300萬元資金,園內的基礎設施「六通一平」(通電、通訊、有線電視、自來水、道路、排雨管土地平整)全部完成。已建造10640平方米標準廠房,基本具備了吸納企業投資置業的條件。至2000年10月,已落戶工業園區的企業達40家,計劃總投資24.29元人民幣,其中13家已投入生產、試生產,11家(項目)處在籌建階段,16家(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資金實際到位已達2780萬元,安置勞力500名左右。到2001年底,園區內投產企業已完成產值10047.3萬元,逐步成為該鎮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楓涇經濟區自1992年建立以來,由於不斷完善政策,努力改善服務,使非公經濟呈快速增長態勢。至2000年底,在經濟區註冊登記的各類工商業戶達到1600戶,稅收總額已達到8100萬元。各項指標在全區同類經濟區中名列前茅。同時,在招引實業型企業方面也取得較大進展,增強了發展後勁和動力。

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

楓涇鎮1992年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1994年初,鎮政府組織編製了《楓涇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楓涇鎮鎮區總體規劃》和《楓涇鎮鎮域規劃》,後又編製了《園林綠化規劃》、《戶外廣告設置布局規劃》,勾畫了楓涇鎮的發展藍圖。通過各種渠道籌資3億多元,用於小城鎮建設。興建和擴建了上海楓涇商城;佔地14.37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於2001年底竣工;建築面積1.76萬平方米、高12層的金軒假期酒店工程於2001年啟動。新建芙蓉一村、二村、楓陽新村、白牛二村。白牛二村和楓陽車站小區先後建成「完整街坊」。區中心醫院楓涇分院落成啟用;新建的楓涇中學即將竣工;新建楓涇汽車站;遷建了楓涇火車站;完成朱楓公路鎮區段1420米拓寬工程和亭楓公路鎮區段1040米拓寬工程及新注路東段改造工程。新建的3座公路橋中,跨度達9.6米、寬15.6米的秀州塘橋尤為雄偉。為高起點開發建設工業園區,新辟3.5公里長、寬幅30米的環城路;並在工業園區、私營經濟區與320國道、滬杭高速公路之間新築了六車道的公路;新辟佔地20畝的農民一條街;改造了清水涇和楓溪公園。楓陽路北側新建了室內「卡丁車」娛樂場;商城路興建了保齡球館、雲楓島室內溫泉,雲楓娛樂中心建成,為購物、度假遊樂增添了新場所。完成了「電話鎮」建設。楓涇市民廣場和立交橋旁的楓樹園林已基本建成。鎮區綠化面積達33.5萬平方米。

2000年,楓涇鎮作為上海新一輪城市化發展戰略——上海「十五」期間建設「一城九鎮」的鎮之一。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定位,楓涇鎮小城鎮建設的特色風貌為北美風貌,鎮政府決定在楓陽路北至清風路約1平方公里範圍內實施。2001年9月24日,楓涇鎮特色風貌建設經國際招標,決定採用美國NBA公司的設計方案。楓涇小城鎮建設,經論證,在由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的《楓涇鎮鎮區總體規劃》基礎上重新修編,正在實施中。

至2001年底,楓涇鎮區各項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初步形成了現代化小城鎮的雛形。

浦東要地:川沙鎮

川沙鎮屬上海浦東新區,位於浦東新區東南,距上海市中心18公里,浦東國際機場5公里。明代稱八團鎮。鎮區為沿海灘地,盛產食鹽,是五代到明朝下沙場的一部分。當時川沙沿海灘涂有10餘個窪地可以泊船,其中川沙窪最深最寬,船只能夠直達八團老護塘腳下,是十分理想的運輸港灣。就此八團鎮逐漸崛起,成為鹽商雲集,帆檣林立的浦東大鎮。

[川楊河]

明代嘉靖年間,為了抗擊入侵的倭寇,朝廷採納里人喬鏜、王潭的建議,在八團鎮四周修築城牆。城成,八團鎮改名為川沙堡城,川沙之名由此流傳。清嘉慶十年(1805年)城內設置川沙撫民廳,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中改廳為縣,置川沙縣公署。至1992年,川沙鎮一直是川沙縣治和縣政府所在地。1992年12月31日,為適應浦東開發開放的需要,川沙縣撤銷,川沙鎮劃入浦東新區。

[川沙華夏旅遊城]

鎮區面積不斷擴大。1996年,面積3.71平方公里,下轄19個居民委員會,人口3.79萬人。1997年,川沙鎮與以鎮周圍農村地區為主的東城鎮(原名城鎮鄉)同時撤銷,建立了新的川沙鎮,面積擴大至18.08平方公里,下轄14個居民委員會和13個村民委員會,人口5.67萬人。2000年4月,位於川沙鎮西南和東南的黃樓、六團鎮撤銷,劃入川沙鎮,面積增加至59.48平方公里,下轄23個居民委員會和33個村民委員會,人口14.37萬人。大型居住小區有華夏、城西、城南、園西等處,建成市級文明小區7個、區級文明小區11個,市級文明村7個、區級文明村9個,市級文明單位2個、區級文明單位15個。

對外交通發達,公路網交叉縱橫。東西向的環南一大道、環南二大道、華夏東路,南北向的川沙路、外環線浦東段橫穿境內。浦東著名的兩條幹河川楊河和浦東運河流經鎮內。鎮北川楊河西連黃浦江,東至東海;鎮東浦東運河北至黃家灣,南抵南匯區。

20世紀20年代,黃炎培、張志鶴等人發起修建上川鐵路(1975年拆除)。1989年1月1日,申華客運公司從川沙開出第一輛至東昌路市輪渡站的專線車。2001年末,開入上海市區及鎮周邊地區的公交和專線車線路增加至30餘條。長途客運輻射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四川、江西、福建8省,每天發車89班次,成為浦東南部地區陸上運輸聯結外省市的重要樞紐。1999年浦東國際機場建成,川沙鎮成為距離機場最近的衛星鎮。

川沙鎮歷來是原川沙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92年底川沙縣政府撤銷時,鎮區有縣級黨、政機構(部委辦局)50餘個。2001年底,中共浦東新區農村工作委員會、浦東新區農村發展局、川沙鎮鎮政府、浦東人民廣播電台、川沙警察署、浦東新區稅務一分局、浦東新區工商一分局等政府機關和一批區級事業單位入駐。

上世紀中葉,商業貿易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集中於鎮中心的「牌樓橋」地段,其代表性的商業街為「中市街」。70年代起,許多商店向新川路發展。80年代新川路地段逐漸興旺,縣第一百貨商店、縣五金交電商店、新川食品商店、向群棉布店等大型商店開設於此。80年代末期商業向川環西路延伸,牌樓橋地區逐漸式微。90年代,鎮西修建妙境路,以餐飲業為特色的妙境路美食街悄然興起。2001年底,約1公里長的妙境路開設了70餘家酒樓飯店(包括茶坊)。1999年妙境路長約500米的新源路步行街開業,街內開設各類商鋪171家。鎮區現有各類小商品市場3家,建材市場1家。農工商、聯華開設的大型超市2家,便利店10餘家。

雖然地處鄉村,金融業卻相當發達。工、農、中、建、交等銀行機構設立銀行網點15個,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友邦保險公司設立保險經營網點6個,申銀萬國證券公司、東方證券公司、宏源證券公司、上海財政證券公司等設立證券營業部5家。

工業經濟有著優良傳統。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沈毓慶創辦經記毛巾廠,開川沙毛巾工業之先河。上世紀70~80年代鄉鎮工業異軍突起,上海霞飛日用化工品廠一時成為上海乃至中國鄉鎮企業的明星。90年代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由農民創辦的申華股份有限公司和界龍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工業行業主要有家電、建材、印刷、紡織、服裝、化妝品,生產索尼彩電、立邦塗料等品牌產品。2001年全鎮社會總收入60億元,工業總產值31.79億元,稅收收入3.1億元,實現利潤1.75億元,外貿出口撥交值6.5億元。落戶鎮內各類企業356戶,投引資總額7.4億元,其中外資企業9家,投資額1148萬美元。鎮區現有華夏文化旅遊和金橋出口加工區(南部)和六團工業園區。城區南部、佔地296.68公頃的工業園區建設啟動。

[川沙老街]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業結構調整面積803.6公頃,佔耕地面積的41%,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比例為5.5∶4.5。糧食總產量9515噸,上市生豬3萬頭,禽蛋4000噸,鮮奶2300噸,上市水產品536噸。建成祖代養鴿場、蔬菜園藝場和蜜露桃種植、白玉蝸牛養殖基地及優質米產加銷一體化等5大農業產業化項目。

川沙是浦東傳統文化的代表。清末金石收藏「富甲東南」的漢石經室創立於內史第。原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原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務院副總理黃炎培、音樂教育家黃自先後出生於川沙鎮。光緒十四年(1888年),集水、木、石、雕、圓、方、鋸、小木等行業的行會組織「八業公所」在種德寺成立。從此,以楊斯盛為代表的一代川沙能工巧匠越過黃浦江,在十里洋場上海創造了川沙建築業的燦爛輝煌。民國2年(1913年)3月1日,《川沙報》創刊,同年7月16日停刊。以後曾先後出版發行過《川沙縣公報》、《川沙民報》、《民聲報》、《川沙日報》、《川沙報》。成立過鳴聯國樂社、鐵沙國樂研究團、鐵沙書畫會、川沙縣文化館滬劇團等藝術團體。

[川沙新川路一條街]

社會事業發展具一定規模,其完善程度在浦東新區各鎮中位列前茅。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浦東新區中醫院、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浦東新區傳染病醫院等4家綜合或專科醫院,年接待診治病人能力70萬人。幼兒園至中、高級各類學校29所,在校學生2萬多人。上海電視大學浦東新區分校、區重點中學川沙中學、浦東新區衛生黨校、浦東新區工業中等專業學校等學校在鎮區分布。大型文體娛樂設施有川沙體育場、川沙影劇院、川沙電影院、浦東新區圖書館、浦東新區少兒圖書館、川沙少年宮、川沙文化館。川沙公園曲徑通幽、松竹常青、鶴鳴樓飛檐疊翠,風鈴悠揚。華夏文化公園內吳昌碩紀念館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各種書畫展覽每年不定期舉行。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川沙鎮政府投資2116萬元,在各社區和村建成健身點44個,活動室53個,村民學校53所,33個村全部接通了有線電視。建立200萬元的扶貧幫困基金。2001年發放社會救助金1018萬元。參加農村養老保險1.4萬人,投保率96%。投資1700萬元,建成5000平方米城北綠地,翻建川沙路城區段路面,辟(改)建進賢路、臨園路,實施華夏東路、川沙路兩側34幢平頂公房平改坡工程,改裝川沙路兩側店面捲簾門為玻璃門。

根據浦東新區小城鎮發展戰略,川沙鎮定位為核心鎮。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川沙將建設成經濟發達,交通便捷,人文環境濃郁,服務完備,具有文化、旅遊、商貿、度假特徵,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的園林生態型和現代化相結合的世界一流展覽中心,一流的旅遊遊樂中心。

川城風雨四百載

走進城廂鎮小學,舉頭遠望東南一隅,樹木蔥鬱,塔影若現。越過操場,趨前數十步,眼前突兀一段城牆。倚牆而立,踮腳扶牆引手向上,高不可及頂。拾級而上,腳下台階印滿凹凸不平之屐痕。仔細察看,歲月的風雨又將重修的城磚侵蝕風化,一叢叢青苔卻生機勃勃地匍匐在古城牆的身軀上。

雨雪風霜,歲月漫漫,悠悠古城牆,歷經四百餘載巍然屹立於川沙。古城牆,是川沙的精靈,是川沙光榮歷史的寫照!

[清川沙城圖]

明代,倭寇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川沙地區亦深受其害。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被趕出沿海,民眾稍稍安寧。江蘇巡扶趙忭巡視江南常、鎮、蘇、松四郡,勘察江海形勢,說:「倭患頻率,夷情叵測,高枕未期,夫御戎之道,守備為本,守備之宜,城堡為要」;「可以立城堡備保障者五,曰吳淞江,曰柘林,曰川沙窪,此蘇淞之屬,瀕于海者也,曰楊舍,曰孟河,此常鎮之屬,瀕於江者也」。築城敵寇,民心所向。明代郡人張鶚記載:「倭寇初離,人情惴惴,稍安,復詢賊,所以民曰,惟柘林、川沙二堡,去海為近,又窪水積深,易於泊舟,賊得日出其支,擄掠吾民,既飽,輒揚去,莫敢誰何,為今日計,莫若早建城。」明廷從里人喬鏜、王潭之請,決定由防堡改建千戶所。在松江海防同知羅拱辰及上海知縣牛境等贊助下,喬鏜調集川沙父老子弟,自嘉靖三十六年九月起築城,至十一月完工,速度之快,令人莫不驚訝。新修的川沙城周長四里,高二丈八尺,基址寬三丈有餘。設東、南、西、北四坐城門,東門名鎮海,南門稱迎瑞,西門是太平,北門為拱極。東、西、南、北城門各架弔橋向外連接,橋下城壕寬12丈,深1.5丈。城牆上建月城4座,雉樓372垛,炮台12座。城中設置守堡千戶署、百戶所、軍器庫、把總司署、撫按行台、演武場、城隍廟、社學、下沙二三場、鹽課司、南蹌三林巡檢司等。營房建在西門真武台右。《仰德祠碑記》云:「城成,而倭舶東西行海中者,不敢復措意。」文徵明《新建五城記》述,「庶民昔也,朝夕悄悄,不能自保,今則帖然,恃以無恐矣」。

[川沙古城牆、魁星閣]

在以後的數百年中,川沙城牆幾經修葺。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暴雨傾盆,城門坍塌。王潭之孫,中書舍人乾昌捐款修復。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歷經100餘年的城牆侵蝕斑駁,損壞嚴重。上海知縣史彩見此予以修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城垣多處毀壞。南匯知縣成汝舟捐款整修,共用去白銀二千三百九十兩。經過修整的城牆,「雉堞間之損塌無存者,壘壁一新,剝落欹坼者,整修無缺」。嘉慶十五年(1810年),撫民廳同知高伯揚再次修城。

[川沙鎮貌]

當時城池,從《川沙撫民廳志》的《川沙城圖》中可見一斑:河流四五條,橋樑十餘座,廟宇林林總總逾十處,故今川沙鎮仍流傳「九廟十三橋」之謂。史書曾記「川沙八景」可惜今天大多無跡可尋。「南園古木」指「南有園」中有大銀杏樹一株,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被狂風颳倒。「北院疏鍾」位於種德寺。種德寺為川沙古剎,咸豐十一年(1861年)毀於兵災。同治二年,里人蔡錫晉等重建。「綠楊飲馬」小教場。其景水光粼粼,綠楊搖曵,婀娜多姿,抗日戰爭時期依然有跡可尋。「白漾觀魚」漕倉東。在城東北隅,三灶港盡頭,與護城河相接處。「芳著歸帆」在東門外「整帆亭」畔,已無跡可尋。「層橋夕照」在西門三灶港處。每逢夕陽西下,登城內九如橋遠眺,景色奇麗。「香雪城坳」青草園。青草園與梅園南北相連,70年前尚有梅樹百餘棵。梅花盛開之時,雪色一片,冷香四溢,令人有孤嶼西溪之想。「碧陰堤曲」花園溝口。花園溝口在喬家弄東,為喬氏別業,園中石刻甚多現皆湮沒。

川沙城廂小學雄踞一時的川沙城牆從嘉慶十五年(1810年)後,便中斷了修葺。雖然每年都將上年有無坍塌損蝕等情況造冊上報,但終因經費和形勢的變化修城之事便無從提及。民國初年,開始用坍塌城磚鋪設鎮中街道。民國11年(1922年),因財政困難,教育經費無法落實,江蘇督軍齊燮元命令各縣除軍事需要和保留古迹外,其餘拆除的磚石基地等項盡數撥給充實各縣教育經費。民國14年,經召集城內各公團協商,除保留東南一段(即今川沙鎮小學內一段城牆)外,一致同意拆去城牆。

保留的那一段城牆,到了20世紀80年代已經損壞得不成樣子。移居香港的川沙籍人士陶伯育見此痛惜萬分,於是出資修繕一新。

1983年城牆列為川沙縣文物保護地點,2001年列為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地點。今日,登上川沙城牆,映入你眼帘的除了一排排磚垛的滄桑外,還有魁星閣的高聳和岳碑亭的沉重。然而當你俯瞰城牆腳下,有著160年歷史的城廂小學卻是一派天真爛漫和生機勃勃,傳來一陣陣悠悠琴瑟琅琅書聲,歷史的沉重與新世紀的希望將古城牆渲染得更加耐人尋味。

中國毛巾工業的發源地

川沙濱海,土質疏鬆,明代後種植以稻、棉為主。據《川沙廳志》記述,清同治四年至七年(1865~1868年),年產土布90萬匹左右。隨著鴉片戰爭爆發,上海通商門戶的打開,洋貨充斥市場,農民賴以生計的土布生產難與洋布爭奪市場,土布生產經營面臨危機。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川沙鎮文人沈毓慶另闢蹊徑出人意料地開設了一家織造毛巾的工廠。一時震動四方,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沈毓慶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江南有名的金石書畫收藏家。1990年版《川沙縣誌》記載,「幼年歧嶷,沉默寡言。11歲辨音韻,習篆文,凡詩、古文之屬無不能,家本富藏書,遂能博覽群籍,17歲即以第一名考入南匯縣學。常與同道者研究金石。書法深得其舅吳大徵筆意」。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沈投筆從戎於吳大徵幕下。不久,《馬關條約》簽訂後,滿懷惆悵回鄉。

沈毓慶開設的經記毛巾廠,只招收女工,共有織巾機30餘台,並附設漂染工場。經記毛巾廠因時局和管理的原因造成虧損,只維持了2年多,就不得不關門。沈毓慶也於光緒二十八年年僅34歲時去世。沈毓慶開創的毛巾業,並沒有因為工廠的倒閉,創始人的去世而消失,相反,川沙大地一時風氣大開,城鄉婦女競相傳習織巾技術。短短三四年間,就在川沙鎮及四周村鎮相繼創辦了10餘家毛巾廠,川沙毛巾業從此誕生。

毛巾業初創時期,一般為家庭作坊式,配備三五台織機,俗稱「小機戶」。經過了20年發展,到民國9年(1920年),川沙地區已有大大小小毛巾廠75家,織機2500台,從業人員3750人。規模較大的毛巾廠12家。上海三友實業社在川沙開設了7個分廠,織機750台,職工970人。三友實業社生產的「三角牌」、寶華廠生產的「川字牌」、德昌廠生產的「帆船片」、恆華廠生產的「雙喜牌」、天華廠生產的「寶塔牌」毛巾,已經能與日本的「鐵錨牌」毛巾抗衡,並且銷往東南亞各國。

抗日戰爭之前,在抑制洋貨、提倡使用國貨的反帝愛國熱潮中,川沙毛巾業蓬勃發展,新辦毛巾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地湧現。到民國26年,有大大小小毛巾廠202家,織機5371台,從業人員8600多人,年生產毛巾260萬打。八年抗戰,川沙淪陷,盛極一時的川沙毛巾業瀕臨歇業狀態,抗戰勝利後才有所復甦。1949年能維持生產的也只有17家工廠,年產毛巾44萬打。

新中國成立後,川沙毛巾業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將眾多的小企業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合併,到1962年合併成公私合營廠6個,地方國營廠6個,年產毛巾488萬打。1963年,黃炎培在視察了川沙毛巾工業後,寫信給當時的加工業部長榮毅仁:「上海川沙是我國毛巾生產的發源地,但到目前還是原始的手工生產方式,要改變這一落後面貌。」紡織部很快撥出了一批自動織機裝備川沙各廠,使川沙的毛巾工業從木機、鐵機到自動織機。毛巾的品種、質量和產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毛巾品種名目繁多,不但有面巾、枕巾、浴巾、方巾、毛巾毯等大類品種,款式有印花、提花、絲光等等。東海毛巾廠生產的雙船牌雙股素色緞擋絲光毛巾,有30多萬個毛圈,榮獲國家銀質獎。毛巾十九廠、二十二廠生產的各色提花毛巾有「提花巾大王」之譽,其中白鷺牌8618四尺半提花毛巾,1988年被評為部級優質產品。隨著鄉鎮工業的崛起,20世紀70年代,在川沙湧現了一批社(鄉)辦毛巾廠。規模較大的有協成、寶成、益民毛巾廠。

任何事物總會經歷一個由開始、發展、興旺和衰落的過程,川沙毛巾業最終也不能逃脫這一規律的支配。20世紀80年代末,伴隨著上海工業行業的結構調整,川沙毛巾業在與外省市毛巾行業的競爭中走上下坡路。90年代末,川沙毛巾生產企業失去市場競爭力,被迫停止毛巾生產,大批工人下崗。許多工廠將廠房出租。原亞洲毛巾總廠廠址成為商品房開發基地,原毛巾十七廠成為浦東強生汽車長途客運公司川沙站站址。

興於世紀初,亡於世紀末。百年川沙毛巾史,令人扼腕!

從上川鐵路到農民第一股

20世紀初,川沙到上海市區的交通運輸主要依賴水道。每天上午從川沙鎮出發,經過三王廟、陳推官橋、徽州店、牛角尖、北蔡、嚴家橋、六里橋、至董家渡,下午2時再循原路返回川沙。陸上交通相比水上川鐵路川沙站紀念遺址

上更加落後。民國初,僅為木製獨輪車,俗稱「牛頭車」、「江北小車」。一個輪子的小車適應狹窄的鄉間小路,一人推之,可載少量貨物或坐一二人。

隨著川沙經濟的發展,陸上交通已經明顯不適應川沙經濟的發展。民國10年(1921年)1月,黃炎培、張志鶴、顧蘭洲、陸竹坪、陸蓮溪等發起組織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3月擬定招股簡章,總股金50萬元。後因工程浩大,決定分段實施。先募股金15萬元,每股20元,在上海市區和川沙城內分別設立了股金收款處。由於興辦地方實業,認股者甚眾,招股順利,很快達到所需資金。11月,公司以「籌備事務所」名義與上海縣浦東塘工善後局和川沙縣交通工程事務處所草簽了租借上川縣道的合同。

2月8日,上川縣道開工。公司發起人決定仿效上南路先例,在原路上鋪設鋼軌,再行鋼輪汽車。民國13年(1924年)10月,公司與上海浦東塘工善後局和川沙縣交通運輸局簽訂了正式租路合同,取得專營權30年。民國14年10月,慶寧寺至龔家路口一段工程竣工通車。每日乘客達千人,許多在滬的外國人也三五結伴乘火車來浦東郊遊。翌年1月,上川公司按原定計劃,又募集股金15萬元,修築龔路至川沙線路段,至7月10日通車。

[上川鐵路川沙紀念遺址]

民國23年5月,上川公司與川沙縣政府訂立租用川欽縣道合同,將上川鐵路向東延伸至小營房。民國25年3月,又從小營房向南修築至南匯縣的祝橋鎮。至此,上川鐵路全長達35.35公里,全線設慶寧寺、金家橋、新陸、邵家弄、曹家路、龔家路、大灣、小灣、暮紫橋、川沙、小營房、江鎮、鄧鎮、祝家橋等站。上川鐵路的建設極大地方便了浦東川沙地區的客貨運輸,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加快了上海現代文明向浦東地區的傳播和滲透。善於經營的上川鐵路公司與慶寧寺的市輪公司協商,將輪渡航班與鐵路班車時刻聯繫起來,出售聯票方便乘客。同時增加股本10萬元,購買了「川南」、「通達」小客輪接送旅客。

抗日戰爭爆發,世事艱難,上川鐵路陷入困境。江鎮到祝家橋鐵軌及運行設施被拆除,上川鐵路縮短至江鎮。1975年11月,由於交通條件的改善和機車零部件配置的困難,經上海市政府批准,上川鐵路在經營了50年後被拆除。

上川鐵路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它採用股份制經營的方式,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川沙的土壤里。

[界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80年代,孫橋鎮農民瞿建國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川沙鎮創辦了申華電工聯合公司。初創階段的申華經營範圍狹窄,僅做五金、機電等業務。1987年3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體制改革辦公室批准,公司由原來的工業企業投資聯合的鄉級集體所有制改為向全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上海市郊首家股份制企業,經營業務涉及房地產、交通運輸、賓館酒店等行業。公司初創時期向社會發行面值100元的股票1萬股,1990年增長4萬股,總股本500萬元。法人股董8家,自然人股董271人;其中持股1000股以上2人,500股以上2人,100股以上23人。1988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接見了申華公司主要負責人,對申華公司成為市郊第一家股份制企業給予鼓勵支持。1990年申華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市場價格為原股價2.3倍。

4年後的1994年2月,地處川沙的又一家農民股份公司——上海界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交易。界龍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以1000元資本起家的村辦印刷企業,創辦於70年代初,經過30年的奮鬥,至2000年,總資規模達到7億元,下屬子公司28家,經營範圍從專業印刷拓展到房地產、食品加工、商業貿易、軟體開發等領域,營業收入名列上海工業集團排名40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題詞:「界龍彩印,獨領風騷」。

古今園林多風采

在川沙歷史上曾相繼建有梅園、青草園、南有園、遂生園、中山公園、河浜公園、濤園等許多園林,其中以明人王觀光建造的南有園最負盛名。

王觀光祖輩王潭曾經與抗倭英雄喬鏜共同倡議修築川沙城牆。南有園主人王觀光擔任過寧波通判,後官至王府長史,任職時頗有政績。明末,面對朝政腐敗,王觀光說,「避世金馬門,孰若高卧羲王枕」。辭官回到川沙後,隨即構建私家園林南有園,園址在今川沙城廂小學處。南有園建成後,王觀光時常在園內與當時的詩朋文友吟詩作賦。故園外小橋名叫「集賢」。明人吳騏有《題南有園》詩:「卜築對江城,江流抱檻清。幔開風蝶近,門掩雨鳩鳴。獨坐書盈榻,高談酒滿觥。憑軒春水瀾,點點白鷗輕。」其時園內有參天銀杏一株,是以「南園古木」景緻,成為「川沙八景」之一。王觀光死後,南有園無人料理,逐漸荒蕪,一派蕭條。清代張大經《訪南有園故址》曰:「落日來尋小輞川,分司遺址未全捐。葡萄石卧蒼苔沒,菡萏池荒翠荇犖。仕宦逢場原入夢,英雄末路只逃禪。平蕪依約殘垣在,猶占城南一角偏。」清初,王觀光因抗清英雄陳子龍一案牽連入獄,釋放後削髮為僧,自號海岸和尚。故有「英雄末路只逃禪」之說。清末秦榮光《上海竹枝詞》中有「南有名園趙佐圖,圖中十二景工摹。劇憐海岸為僧日,賢散橋傾園半蕪」。其荒涼之狀可見一斑。

南有園的荒廢淹沒,使川沙的園林史留下了長長的空白。直到1983年11月,佔地3.4公頃的川沙公園才開工建設,1985年12月建成開放。公園設北門為正門,門側一對石獅威風凜凜,形神具備。公園以湖泊為中心,設置景觀。主要有春曉、景亭、引風、留興、芙蓉拾趣5亭,入口廳、萬竹居、龍泉(上下廳)4廳,綠漪、清波2湖,千個、牡丹、集賢、環碧、流鶯5橋,另有白漾榭、觀瀾軒、苞桑館等景點。園中小徑通幽,長廊迴環、畫棟雕梁;庭院小品隨意拈來,自然成趣。引風亭周翠竹千竿,有風徐來,聽竹濤陣陣。觀瀾軒旁魚翔淺底,遊船蕩漾,清風吹皺一湖綠水。


推薦閱讀:

比起房價,上海更要警惕製造業的青黃不接
感恩援建恩情 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再次推出上海市民優惠政策
上海的姑娘能有多好看?
華東理工大學是全上海宿舍條件最差的學校嗎?

TAG: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