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基本部件解析:關於「足」

人的行動離不開腳,因此,在漢字中表腳的部件非常活躍,表腳的部件也有多個:有腳丫子朝上的,有腳丫子朝下的,有左腳,有右腳,有單腳、有雙腳。和手類似,有關腳的部件出現的頻率較高,以致於一個字里有幾隻腳。比如:步的上下就是兩隻腳;降的右部也是兩隻腳。逄字則含有三隻腳。下面來看看具體的部件。

止本來是腳,腳丫朝上

止,是腳丫子的象形,本義就是腳。《漢書·刑法志》中有「當斬左止者,笞五百。」就是說,本該斬左腳的,改為鞭打五百下。還有:「當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止,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是說,被判處滅三族的,在死前還要受臉上刺字、割鼻、斬雙腳、鞭打、懸首級、切碎骨肉的酷刑。這裡的止都是用本義。止由腳引申為落腳。《詩經·黃鳥》「交交黃鳥,止於桑。」交交是鳥叫聲,止於桑,即在桑樹上落腳。也可理解為停。久而久之,止多用於停止。

含有止的字里往往用止來表音,如芷、址、趾等。下面來看看用止表義的。

步,上面是止,下面本來是一個反過來的止。上面的止是右腳,下面就是左腳。一前一後兩隻腳,就是一步。涉就是兩隻腳趟水。

正,是腳將要邁出去

正,下面是止,這是無疑的。那麼上面這一橫是什麼東西?《論語·陽貨》中,孔子對伯魚說:「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大意是說,一個人不學習《詩經》中《周南》、《召南》的篇章,就不會有什麼出息。這裡的「正牆面而立」,就是對著牆站著。在這個特定的情況下,正字上面的一橫,就是一堵牆。正就是腳站在牆前面的象形。對著牆還能往前走嗎?是沒有前途的。一般情況下,我認為正字下面的這一橫是起點線,或者說是一道門檻。總之,正字象一隻腳立在一道線的後面,表示將要出發或將要出門,也會意為起點。這可以從正的早期字義看出來。

第一,正月即農曆的一月,也即一年的起點月。我國的夏代就有曆法,現在的農曆基本上沿襲夏曆。寒來暑往,月圓月缺,古人發現了歲月的周期性,哪個月作為一年的開頭,哪一天作為一月的開頭呢?這是曆法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也就是要定「正朔」。正即第一月,朔即每月初一。古代一個政權推翻另一個政權以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更正朔」,即重新定每年的第一月,及每個月的初一。初一好說,一般都是朔日,就是月亮最小的那一天。而正月各個朝代有所不同。比如,今天的農曆又稱為夏曆,是因為所定的正月與傳說中的夏曆是一致的。但商代是以夏曆的十二月為正月的;周代則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正月;秦代則以夏曆十月為正月。漢代一開始繼承秦歷,後又改為夏曆,此後未有大的變化。《詩經·豳風·七月》中,周曆、夏曆並用:「七月流火」指的是夏曆;「二之日鑿冰沖沖」則指周曆二月,即夏曆十二月,是最冷的日子,正是取冰的最好時機。也有人對此年曆表提出質疑,但正指正月是無疑的。秦代還因為秦始皇名政,為避諱,正讀為蒸,沿襲至今。正月顯然為起始月。

第二,正又用於正確、正邪、改正等,我認為這也是從起始這個字義引申出來的。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名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為什麼強調要將「名」「正」過來呢?事情是這樣的。衛國請孔子去做官,臨行前,弟子問孔子:「老師,您要是執政,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正名」。原來,周天子在開國分封諸侯時,有公、侯、伯、子、男等嚴格等級。可到了孔子所處時代,各諸侯自行其是,不管原先的爵位是什麼,紛紛僭越,自己往高里封,甚至稱王,竟與周天子平起平坐。孔子看不下去了,他認為你祖上當初封的是公就應稱公,封的是子就應稱子。孔子這一套當然行不通,沒有哪個諸侯聽他的。但他在自己的大作《春秋》中,為這些諸侯「正名」,比如,吳、楚祖上為子爵,其時均已稱王,孔子仍稱其為吳子、楚子。據說,《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所謂「正名」,即回到起始的名分上去。這裡的正是將名詞變為動詞。

另外,古代君王常有三宮六院,但礙於禮法,不敢忘了給原配以應有的名分,原配妻子往往叫正宮。這裡的正就是原先的、起始的。大概也是從這個意義上引申出正副之正。

今有成語「撥亂反正」,語出《史記》,是劉邦登基後,大臣對劉邦的頌詞。反同返,「反正」即回到「亂」之前的初始狀態。以起點為正的理念至今存在,比如,以最基本的公理、原則、宗旨為正,背離這些則為偏、為邪。因此,一個社會,正邪的判別無需高深的理論。

另有「乏」字也可視為佐證。乏字在篆體中與正字互為反字——正左右翻轉即為乏。《左傳·宣公十五年》即有「反正為乏」之說。乏的字義也與正字相反,即到終點了、到家了。乏字上面的一橫(今作一撇)可視為終點線或是門檻。引申為力氣、財物等用到頭了、用光了,如乏力、匱乏等。

止的另一形式為(足去口)

止還略為變形,成為足字下部的形狀。足本來是腿肚子連著腳的形狀。因此,足一方面仍指腳,另一方面通過飽滿的腿肚子形狀來表示壯實,力氣充足。

疋,其原始字形是大腿、小腿連著腳,上部的一橫折由彎曲的大腿和小腿演化而來。除去為一橫折,下面的與足一樣,也是腳。與足相似又有區別。足是小腿連腳。疋是大小腿連腳。《孝經》中有「問疋何止」,說的是晚輩關心長輩的睡眠,問長輩腿腳如何放,或者說,採用什麼睡姿。後來又用疋作為布匹之匹,大概上取疋的尺寸與布幅寬度相同。就像用小臂的長度作尺、用腕長為寸一樣。疋的讀音與胥相同,胥從疋表音。

胥,上面是疋、下面是月(肉),本義為蟹醢,即用螃蟹做的肉醬。螃蟹腳多,並且彎曲,即多疋。此字用誇張手法,猶如說蟹肉醬儘是腿肉。胥也以疋表音。疋與胥音相近。因為胥的本義不常用,常被挪作他用。《周禮》中,多用胥指小吏。

楚,從林、從疋,象曲腿在樹叢中,難以行走的樣子,會意為叢生的灌木。為什麼說這個林是灌木而不是喬木呢?因為喬木高大,人在林中行走是沒有障礙的,只有低矮的灌木林才有礙腿腳。楚作為地名,處於長江流域中部地區,大概是因為此地自古多灌木。楚與荊同義。楚是會意字;荊是形聲字,以艹表義,艹兼指草木,不僅僅指草,以刑表音。楚國又名荊國,或荊楚同稱。《呂氏春秋》中「荊庄王欲伐陳」「後荊國兼國三十九」荊庄王即楚莊王,荊國即楚國。

荊是灌木,今有荊棘等詞。用灌木的枝幹做成的刑具也叫荊,用來抽打犯人。有典故「負荊請罪」,說的是趙將廉頗戰功卓著,對位居自己之上的藺相如看不上眼,多次尋機侮辱他。藺相如則以大局為重,避免衝突。廉頗終於被感動,背負荊條,上藺相如門前請罪,意思是請君抽打。挨荊條抽打的痛苦,被稱為痛楚、苦楚。

夂是右腳,腳趾朝下

夏,上部是頭,下面是腳,一頭一腳。夏本是較完整的人形或者是猿猴形,後來省略了上肢及軀幹,才變成這樣。夏作為我國的第一個朝代名,當是以人類祖先的樣子來命名。

夔,上面的中部是個首字、下面是夂。首就是頭,這一點與夏相似,不過多了止、巳和八。夔的原形是一個站立的、有頭有足有軀幹和雙前肢的猿猴形。其中的「止、巳」由兩前肢訛變而來。既然這個字如此完整地模擬了猿猴之形,又只畫出了一隻腳,有的典籍中據此認為夔是一隻腳的動物。《莊子·秋水》中,夔對一隻萬足蟲說,「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尚不自如,你有一萬隻腳,怎麼走啊。趻踔即跳躍。當然不存在一隻腳的猿猴。當代學者認為,因為夔字描繪的是猴的側視形,當然只能看見其一只腳。雙手朝不同的方向伸出,故能看見雙手。有的典籍中也認為,說「夔一足」是個誤會。《呂氏春秋·察傳》中,魯哀公問孔子:「樂正夔一足,信乎?」傳說舜時期掌管音樂的官員名叫夔,官名樂正。魯哀公問,管孔子解釋,夔精通音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也就是說,「夔一足」這三個字應斷句為「夔一,足。」即有一個夔就足夠了,而不是說夔只有一隻腳。《韓非子》中也有類似的說法。這裡的足牽涉到兩種解釋:一種是腳,認為一足就是一隻腳;另一種是足夠了,認為一足就是說,有一個就足夠了。

夒,與夔極其相似,只是少丷(頭髮),也是猿猴,實際是猱的本字。

還有一個與夂經常成對出現的部件,就是左腳。降的右部就是左右兩隻腳。它們與步不同。步是腳丫子朝上或者說朝前,降字中的兩腳是朝下。左阝是階梯的象形,降會意為往下走。舛的左部應為夂,一捺沒出頭就變成了夕。舛是左右兩腳相別的象形,會意為錯亂。舞字下部用兩腳相別,指舞步不同於平常走路。

行本指道路

行,其原始字形是一個十字路口的形狀,以此表示道路或是四通八達之所。《詩經·豳風·七月》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採桑圖:「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就是說婦女們挎著漂亮的籃子,順著那條小路,去尋找稚嫩的桑葉。微行就是小路。這裡行讀為銀行的行,方好押韻。行走之行,是引申義。從以行作為部件的字里,還可以看出道路的意思。

街,含有行字。以行表義,以圭表音。《說文解字》釋為「四達道也」,也就是十字街口。衢,以行表義。通衢即交通要道,四通八達之所。以瞿表音。衝,在簡化字中,為沖所替代。衝也是通道,如交通要衝。首當其衝的沖也源於此。這條成語的本義是在這條道路上遭遇的第一個。順便說一句,沖的本字應為沖,指水急速流動。衚衕,現簡化為衚衕,北方指小街小巷。

行在組字時,有時只取一邊,變成彳。這是古人圖省事的結果。這就讓後來不明原委的人對此字的認識誤入歧途,把行拆為彳、亍兩個字,並且給以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釋。亍,除了與彳一起組字外,從不單獨作為部件出現在文字里。

彳是行的省略形

彳,作為行字的省略形,在組字時,主要表示兩方面的字義:一是道路,二是走動、行動。

徑,繁體為徑,從巠表音。巠是經的本字,是織布機上縱向的經線。從彳,指小路,與道、路、途等不一樣,不能容車輛通過,僅供人畜行走。

徯,讀音與奚同。用彳指小路。但今天多寫作蹊,與徯通假。司馬遷在《史記·李廣列傳》中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說桃李雖不說話,採摘果實的人自然會在樹下踏出一條小路來。蹊從足,本指踩、踏,如「蹊田牽牛」,意為人家的牛踩了你的莊稼,你就把人家的牛牽過來,比喻懲罰過重。典故出自春秋期間,楚國伐陳。陳國征舒弒君,楚國借討伐征舒之機,收了陳國版圖,將其變為自己的一個縣。楚國上下祝賀。只有申叔反對,說;征舒弒君,討伐征舒就可以了。滅了陳國,這與「蹊田奪牛」有什麼不同呢?還是把「牛」還給人家吧。楚莊王於是恢復了陳國。

往,義為去某地。徐,本指慢慢走,泛指速度慢。徘徊,是來回走。彷徨,也是走來走去。徜徉,是悠閑自在地走。微的本義為悄悄的走、溜,不讓人發現。《左傳·哀公十六年》記載,楚國的白勝作亂,後來兵敗,「奔山而縊,其徒微之。」就是說白勝逃到山上,上吊自殺,他的下屬則偷偷溜了。這裡用其本義。微,今天多指微小,實際上,將微字去掉彳,就可承擔這個字義。

辶是將彳與止聯繫在一起的部件

徒,習慣上,人們易將其視為彳加走,實際上,由彳、土和止組成。彳和止合成辶,表示步行。以土表音。徒的本義就是步行,與乘車、騎馬等相對。今有徒步一詞,指僅憑雙腿,不借用車、馬等。經延伸使用,就有徒手一詞,猶如說赤手空拳。再引申,就相當於空、白白地,如徒有其表、徒勞等。

車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擁有車馬也是經濟實力、社會地位的象徵。古代常用百乘、千乘等衡量諸侯的實力。戰國時期,馮諼給孟嘗君當門客,一開始未受到孟嘗君的重視,就常常一邊彈著劍把,一邊唱道「長鋏,歸來兮!出無車。」就是說:劍啊,我們回去吧。出門連車都沒有。受到其他門客的譏笑:你有什麼能耐,也想要車?但孟嘗君還是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來在關鍵時刻,馮諼果然不辱使命。車馬既然是地位的象徵,徒因此又指出門乘不起車馬的人,也泛指社會底層出苦力者。《史記·陳涉世家》中有幾處用到徒字。陳涉「召令徒屬」,徒屬指陳涉帶領的前往遠方服役的人;秦國派章邯「免酈山徒」,指秦國免除在酈山服役者的勞役,目的是為了組成軍隊以抵抗陳涉的大軍;陳涉為「遷徙之徒」,指被徵調服役的人。

廴是由彳演變而來的部件,是延伸的彳,大概指路長。延、建、廷都含有廴。延顯然與路長有關。建、廷大概與朝廷的立法遠播四方有關。


推薦閱讀: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水字旁漢字大全
奇妙的漢字| 吹
五行屬水的智慧漢字大全 五行屬水的字有哪些?
28個筆畫筆順及易錯的漢字表

TAG:漢字 | 解析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