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健康知識講座(一)

幼兒健康知識內容概要

一、認識健康

(一)培養兒童生理健康

(二)培養兒童心理健康

(三)培養兒童社會適應能力

(四)培養兒童道德健康

二、少兒常見疾病及預防

「健康」傳統的觀念認為:各個器官系統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有良好的勞動效能狀態,就是健康。(交往障礙個體)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對健康定義的闡述中又增加了道德健康: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備了上述四個方面的良好狀態,才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

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礎,指人體結構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主要的指標為具有同情心和愛心,情緒穩定,積極向上,具有責任心和自信心,熱愛生活,和睦共處,善於交往,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知足常樂等。

社會適應健康:適應良好是指能勝任各種社會和生活角色。(幼兒入園適應難)

道德健康:最低標準是不損害他人。

(一)培養兒童生理健康

人生中兩次生長發育較快的突增期!第一次在2歲以前;

第二次在青春發育期,年齡在10—15歲期間。在第二次突增期結束的時候男女學生身體素質能力分別可以達到成人的90.6%和94.6%。

堅持鍛煉運動系統的作用

經常從事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對運動系統可以使骨變得更加粗壯和堅固;可以使關節伸展性增加,關節活動範圍加大,靈活而牢固

對心臟的意義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得到明顯提高

對肺的作用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呼吸肌增強,因而胸圍增大,也可以增大肺活量,還能使呼吸深而緩慢,因此活動耐久,不易疲勞。

良好的個人生活衛生習慣(1)早晚洗臉(2)早晚刷牙(3)飯前便後要洗手(4)睡前洗腳(5)勤洗頭(6)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凈(9)不喝生水(10)不躺著看書

(二)培養兒童心理健康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1)正常的智力發展水平

(2)基本的自我認識能力

(3)基本的人格協調能力

(4)基本的自主獨立性

5)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6)基本的生活適應能力

(7)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

兒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品質表現

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目前尚無統一測量標準。根據我國青春期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六個心理品質。一、智力發育正常

正常智力指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屬智力正常,智商低於70分屬智力落後,智力發展落後於實際年齡屬心理發育異常,常伴有適應能力低下,是兒童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二、穩定的情緒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樂觀、滿意等積極情緒體驗方面佔優勢。儘管也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消極情緒出現,但不會持續長久,他們能夠適當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相對穩定。三、能正確認識自己

對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感到滿意,並且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對自己的優點能發揚光大,對自己的缺點也能充分認識,並能自覺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學習、工作等各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兒童少年,有積極、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理解他人,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補己之短,並能用友善、寬容的態度與別人相處。他們在別人面前能做到真誠坦率,從而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並建立起融洽的人際關係。在集體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實,有朋友和知己。五、穩定、協調的個性

人格亦稱個性,人格表現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對自已進行客觀的評價,能對自己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徵是: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堅韌的毅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六、熱愛生活

健康的兒童應有的特質

1.積極的心態

心態是一種慣性思維,是一種習慣,可以改變。千萬別認為是事件影響了你的心態,要知道正是你的心態影響了你的發展。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

2.學會微笑

3.心理承受力(耐挫折能力):當你覺得不公正時,告訴自己有時人生便是如此,媽媽告訴我,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會嘗到什麼味道

4.心中有愛 心中有愛、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

5.與人合作

作為健康的兒童,如果沒有合作精神,就無法調動合作夥伴的積極性,無法形成向心力與凝聚力,團體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如何監定兒童的心理問題 

監定本就是一件相當棘手的工作,以下我們願提出幾項原則,供父母作為判定的標準(然而若想正確的判定可能就得請教心理專家或精神科醫師。)

1.行為與年齡的關係:每個年齡的孩子都有一般的行為表現與發展程度,如果你發現孩子比其他同齡孩子落後許多,最好能到醫檢查。

2.異常行為出現的頻率:假如怪異行為偶爾才出現一兩次,父母就暫時用不著大驚小怪,但是如果經常產生,甚至經過約束後仍無法矯治的話,就得注意並尋求治療。(開關門、凝視物品、用物品安慰心理)

3.對日常生活妨礙的程度:假如孩子的問題已嚴重干擾孩子正常生活或學習的話,就須求助於心理專家了。

4.觀察孩子是否已有其他相關的併發症。

兒童本身缺乏適當表達能力,所以面對自己的問題他們常會透過一些怪異行為表達,例如:想博取關心而佯裝頭疼、以反抗父母掩飾內心的焦慮。諸如此等問題,我們絕不可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

 其次,兒童心理問題的臨床癥狀也不見得與成人相合,例如:憂鬱症;成人可能會有自殺傾向,而兒童卻無此種傾向;同樣地,成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癥狀可能是幻覺、妄想、幻聽等,不過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癥狀卻是退縮。

 另外,由於兒童正逢運用周遭環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階段,如果能及早治療,較具成效、且對孩子的傷害會減少許多,但是若拖延處理時效,就得多費一番周折。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傳統觀念里,總認為心理問題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其實並不然。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兒童也會有心理問題嗎?很不幸地,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而言,我們將兒童的心理問題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類。

一般性的問題如:口吃、尿床、逃學、不吃飯、說謊、好動等;

特殊性的問題如:自閉症、適應障礙、癲癇、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等。

也許你會說,你所碰到的問題不只這些。的確;孩子的問題並不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們列舉這些常見的心理疾病,並不是想對兒童的心理問題加以分類,而是想讓父母親了解孩子出現哪些行為時必須注意、甚至治療。

自閉症

典型自閉症的孩子,目光與言行都不與人接觸,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裡,而且脾氣異常強烈,他們同時會固執的愛聽某種旋律或某種玩具,甚至具有靈巧的動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對「物」的興趣比對「人」來得高,有時甚至會把人的肢體當成物體來玩;玩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重覆且節奏性的動作;對於喜歡的東西相當執著且一成不變。

產生自閉症可能的原因有:遺傳、腦傷以及父母對子女冷漠的管教態度等。其治療方法,積極方面:應注意自己的管教態度、適時提供愛及關懷、並妥為設計適宜的學習環境。消極方面:則應給予行為治療,例如用代幣學習或社會性增強等方式來建立自閉症兒童的人際關係,飲食行為等

過動兒

活動量過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東跑西、爬上爬下、話多、手勢多、父母或老師往往非常討厭這種孩子,他們有時會認為這些孩子是故意搗蛋的。

一般而言,這些孩子的特質有:。注意力難以集中……肌肉協調不良……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情緒不穩易發怒……過度敏感。

兒童過度好動的可能原因有三種:一是家庭壓力太大、二是輕微的腦部受損、另一種是天生就屬於活動型的孩子。

治療可分成二部分,積極方面應盡量減低家庭壓力,懷孕時不要亂服成藥;消極方面則可使用鎮靜劑,降低孩子的活動量(但不宜長久服用),在教學上則盡量安排消耗體力的或簡單的活動,並時時給予必要的增強。

恐懼症

兒童對鬼、神及不明物體的恐懼似乎是司空見慣,但是這種恐懼若持續不斷地存在著,則將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造成恐懼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種,其一是過去可怕的經驗所引起:如突來的巨響、朋友或兄弟的恫嚇等;其二,恐懼可能是焦慮的代替品;其三是社會學習而來。

矯正上應盡量避免危言恫嚇;如果過度恐懼可以服用輕微鎮靜劑減低其恐懼程度,然後再使用系統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懼。

1、自卑

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美國兒童心理治療專家霍夫曼指出:當家長的須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應儘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隨年齡的增長最終形成自卑性格。

霍夫曼還認為,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如下早期徵兆:

常年情緒低落,如果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鬱鬱寡歡,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的前期表現。

過度怕羞

兒童,特別是女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如怕羞過度(包括從來不敢面對小朋友唱歌,從來不願拋頭露面,從來不敢接觸生人等等),則可能內心深處隱含有強烈的自卑情緒。

拒絕交朋結友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並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絕大多數對交朋結友或興趣索然,或視為"洪水猛獸」。

難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強的兒童在學習或做遊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經常疑神疑鬼

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夥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長此下去,他們還可能發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總無中生有地懷疑他人不喜歡或者怪自己。

過分追求表揚

自卑兒童儘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會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長和教師的表揚,而且可能採用不誠實、不適當的方式,如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


推薦閱讀:

《法華經》講座 十二
百花武學講座
【詩詞講座】想見時難別亦難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09/69(概要)
命理講義:宋英成新加坡講座文字版

TAG:健康 | 知識 | 幼兒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