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宗教養生
養生是一個超越民族、超越時代、超越制度、超越性別、超越年齡的問題,歷來是人類關注的話題,近年愈來愈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宗教心理學問題最早則是古希臘哲學家在他們論述靈魂的著作中提出來的,1898年斯塔貝克的《宗教心理學》是宗教心理學的第一部專著,此後該領域出現了一大批傑出的理論家和研究成果。讓現代養生學和宗教心理學對話,從交叉研究的視角審視宗教心理養生功能,當會給人們許多有益的啟迪,筆者不揣譾陋,擬就此談談個人看法。一、宗教信仰可以消減信仰者對死亡的恐懼感 原始社會時期,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許多事件,如颳風下雨、打雷閃電、山洪猛獸、地震火山、日食星隕、疾病瘟疫等等,都給人類的生命構成巨大的威脅,束手無策的原始人把這類自然現象當作超自然的異己力量,並對之產生恐懼感。正是對於自然界的這種恐懼感和依賴感,導致了原始人產生宗教的觀念與行為,先民們憑藉信仰與崇拜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緩解對死亡的焦慮。此後隨著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人類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和其他事物一樣,生命的存在總是有限的,死亡終將來臨。而「人所貴者,蓋貴於生」,於是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恐懼便成了時時困擾人們心靈的一大問題。神靈就在許多人喊救命的時候出現了。據調查,「在廣大山區和農村,由於醫療衛生條件缺乏,「信教治病」正好彌補了農民因物質條件跟不上而產生的精神治療的需要。據統計,在農村教徒中,因病信教的要佔33—40%,有的地方高達60—70%」。老百姓為何會因病信教呢?因為宗教有動人的許諾,基督教的因信稱義、佛教的善有善報論、道教的長生不老說,給困境中的人們帶來希望的曙光。可是不死是可證偽的,不過各種宗教都對死亡的意義給以說明,在人死後舉行儀式,並對人死後的歸宿做出了妥當的安排,如道教徒飛升仙境,佛教徒涅槃登西方極樂世界,基督徒死後可以上天堂等,所有這些都是以讓其信仰者能安詳地面對死亡為目的的,所以能滿足信仰者的心理需求。事實表明,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夠消減信教對死亡的恐懼。那些參加宗教活動最多而且宗教情感篤定的信教者並不害怕死亡,甚至對死亡的來臨還抱著期待的心情,對他們來說,死亡是一種超脫,是進入極樂世界的必經階段。二、宗教信仰可以宣洩信仰者日常生活中累積的消極情緒體驗 生活中人們不斷遭遇「意志與能力之間、願望與獲得之間、目的與結果之間、想像與實際之間、思想與存在之間的對立和矛盾」,當人的欲求由於自身的有限性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生諸如焦慮、失落、不滿、憤懣、怨恨、煩悶、妒忌、憂鬱、壓抑、緊張、不自由、受支配、沒有力量、自卑、渺小、無奈等消極的感覺和情緒。這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持續地刺激主體,會產生情緒裂變。無論在精神上、生理上,人們都無法忍受這種無窮無盡的折磨。於是許多人找到了宗教。人們周期性地舉行崇拜儀式,將平素積累起來的消極情緒以儀式這種特殊的方式化解,從而使人心變得安定和純凈,這恐怕是人們信仰宗教的心理原因之一。經常地參加崇拜儀式,無疑是在接受一種心理保健的訓練,即藉助宗教崇拜的儀式,用崇拜的形體動作、祈禱和懺悔的語言,宣洩自己內心的衝突,經過與神相會,得到神的寬恕和恩典這一體驗的轉折點,使情緒體驗得以從消極轉化為積極。常見信徒在崇拜儀式上痛哭不已、淚流滿面,或深刻地悔悟和懇切地求助,這些都是一種表達和釋放。人們處於自責、悔過和殷殷期盼之中,是最值得理解同情、寬恕和幫助的。人們的祈禱首先感動了自己和周圍的人。按照人世間生活的慣例,自責、悔過的人是應當得到安慰、寬容和諒解的。比起人類來,神靈自然是更加慈悲和寬宏的。這樣人們的自我心理調節假以神的名義,以一種象徵的手法,完成了消極情緒的宣洩和化解,因而得到寬慰和解脫。[2]前蘇聯宗教心理學家烏格里諾維奇明確指出:「信徒在做禮拜和做禱告的過程中所體驗的宗教感受,就其心理學的內容和動態來說,跟審美的凈化相彷彿。禮拜和禱告就其心理學職能來說,乃是人們用來排遣鬱積於心的消極感受的一種方法和手段。信徒向神祈禱,希望神讓他們免遭災殃和相信神是實在的,並且是全能的,所以祈禱往往使他們心情舒暢,感到安慰,他們的消極的感受為積極的感受所排擠,如果否定或低估禮拜和禱告的心理學意義,那是不對的。」三、宗教信仰可以滿足信仰者對愛的需要 人類社會的進步,現代科學的昌明,為這個世界帶來越來越多的財富,然而社會分工、分化帶來了人情的日漸淡薄,傳統社會中那種密切和睦的人際關係已不可多見,暴力、傷害、吸毒、自殺、精神沮喪、行為古怪、生活反常、玩世不恭比比皆是。人類呼喚愛心的聲浪不斷高漲,人們希望在社會中得到人情的溫暖,渴望有人愛自己,也想望把自己內心的愛釋放出來。而各大宗教都勸善講求博愛,尤其是基督教以神對人的無條件的愛為參照,要求信徒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也以愛為第一原則,這就為那些在寂寞、搖曳的人生道路上和無情的制度壓迫下渴望愛與被愛的人們提供了抒發感情的對象。在各種宗教活動中,除了教徒對神的敬愛可以平靜他們的心境外;宗教組織內的人們可通過相互關懷與幫助使彼此感到溫暖,有了某種心靈上的溝通,疏離感、孤獨感消失了;善男信女也可通過向宗教組織外的人廣施博愛與仁慈得以滿足自己的愛心。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宗教是愛的俱樂部,它為信徒提供的心理滿足往往是其他社會組織難以企及或取代的。四、 宗教信仰可以升華信仰者的精神境界 現實社會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糾紛和癥結,極易使人纏繞其中,剪不斷、理更亂,不能超拔。宗教追求的是超越現實與自我,它往往能淡化人們對現實的關注,鬆動人心中的死結,從而使人的精神超然物外,暫時擺脫現世與人生的種種不如意。許多佛寺都有一副對聯,其上聯為「天下事了猶未了,奈何以不了了之」,立意就在於勸人從現實的煩惱中解脫出來。道教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所以要求人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當今許多人因在現實生活中遭遇過多的煩惱而遁入空門或隱逸山林或步入教堂,難道不就是求助於宗教以尋求某種心理解脫嗎?宗教提倡寬恕與忍讓,宣揚因果報應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升華了在教者的精神境界,平息了俗世的一些紛擾。 以上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宗教的養生功能,認為心理需要是宗教產生、存在的依據之一,虔誠的宗教信仰一定程度上能夠把信徒的心態調整到適度的有益狀態。這種調適不僅有益於個體的心理平衡,也因而會引起生理上的良好反應。現代醫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體免疫功能的強弱與精神是否健康關係密切。一個豁達樂觀、心情愉快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會隨之提高,從而身心雙健,長生久視;一個心胸狹隘、長期心情苦悶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會相應下降,這樣的人容易患病,壽命也短。宗教的心理調節功能可以起到協調身心,促進健康的良好作用。罹患疾病的信教者,由於篤信神靈能夠解除其病痛之苦,而堅定治癒疾患的信念,使體內生理機能發生良性的鏈式反應,提高免疫力,由此緩和甚至消除原來的病理現象。人們往往把這種神奇的現象稱為信仰治療。宗教特別是道教的某些修持方法,確實能使人由養心達到強身的目的。如道教內丹學的基本功夫——取坎填離術,就是通過意念協調人體性腺和丘腦的負反饋機制,練習者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中,性腺、腎上腺、胰腺、胸腺、甲狀腺、松果體、腦下垂體的內分泌相互激發,從而使全身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達到一個和諧有序的新水平。國內外的許多臨床實踐證明,信仰治療是有良效的。
推薦閱讀:
※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
※有教養男人的十種表現
※【狗狗教養】做一隻有目標的狗狗!
※【狗狗教養】如何對待狗狗吃粑粑?
※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