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長國學堂|漢字|魯

文字是文化的符號,文明的密碼。漢字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魂,它奠定了中華文明的特質,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和精神。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演進信息,很多都儲存在漢字里,所以解碼漢字,就是解密中國文化。

家長國學堂,我們今天學習「魯」,看看山東省的簡稱「魯」內,包含了多少中國文化尤其是先秦文化的重要信息。

[字形演變]

[文化解讀]

「魯」,究竟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說法不一。

《說文解字》:「魯,鈍詞也。從白,鮺省聲。」將其理解為形聲字。

但是甲骨文的「魯」,上面是「魚」,下面並非「白」,而是「口」,是「從口,從魚」;從金文到漢隸到楷書,上面都是「魚」,下面則不斷變化,有口,有白,有甘,有日,顯然大多是「口」的訛變。所以《說文》在這裡的判斷,可能不太可靠。

那麼按「從口,從魚」來解釋,是形聲還是會意呢?有人認為還是形聲,「口」表形,「魚」表聲;有人認為是會意,下面的「口」是個陶罐之類的器皿,加上「魚」,表示魚入罐中,或煮或燉或腌,正在加工之中。

我則以為,在「魯」字的演變過程中,下面最多為「口」,其次為「甘」,其次是為「白」、為「日」。「甘」字為舌,仍然從「口」。所以這個「口」,應非器皿之類,而是口舌之「口」;而「從口,從魚」的「魯」,最大可能是會意字,魚入口中或張口吃魚的意思。大家知道,新鮮的魚肉,不加烹調,生魚片直接入口,咀嚼時真有點甘甜;烹調之後,味道更加鮮美。這與「魯」字的「嘉、美」意義,完全一致;也與古代魯國這個地區,濱河臨海,盛產魚類和海鹽,擁有魚鹽之利,非常吻合。

所以「魯」的本義,應該是吃魚;引申義,則是嘉美;《說文》所說的「魯,鈍詞也」,則是假借義,大概是從魚類的智商低下引申而來。在愚鈍的「鈍」基礎上,才引申出我們現在多見多用的魯鈍、魯莽、粗魯、樸魯、愚魯等意義。

「魯」字最重要的意義,應是魯國。

周文王兩個兒子最優秀,一個是武王姬發,一個是周公姬旦。周公協助武王滅掉殷商,武王分封諸侯時,將少昊之墟封給其弟周公旦,國號為「魯」。但是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周公只好自己留在朝廷輔佐成王,而讓其嫡子伯禽前往封地,這樣伯禽就成為魯國的第一任國君。

周公鞠躬盡瘁輔佐成王,平叛亂,封諸侯,制禮樂,定天下,功勛卓著。成王對其特別倚重,對其封國魯國也賞賜最多,尤其是賜予其「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特權。周公的兒子伯禽忠於朝廷,聽從父親,堅持以周禮治理魯國,魯國積澱了厚重的周文化。《詩經》中的「頌」,是祭祀頌歌,共有「三頌」,即「商頌」、「周頌」、「魯頌」,「商頌」是前朝頌歌,「周頌」是本朝頌歌,「魯頌」是魯國頌歌。以諸侯國而與前朝、本朝並列,頗能說明魯國的禮樂文化地位。

也正因為此,當歷史走進春秋,天下禮崩樂壞之時,魯國成為周朝禮樂文化的最後保存者,並經孔子和儒家的整理、傳播,成為中國禮樂文化的發揚光大者,故時人曰:「周禮盡在魯矣。」

魯國在泰山以南,現在山東省的南部,其都城為曲阜。在它的北部,還有一個大國,即姜太公的封國齊國,其都城為臨淄。

姜太公是周文王的軍師,周武王的尚父,周朝的開國元勛。武王分封天下諸侯,將太公封於齊,主體在今天山東的北部;周公封於魯,主體在今天山東的南部,其直接目的是依靠這兩個人的出色才能,來管理和懾服東方的少數民族和眾諸侯國。後來周公無法就國,由其子伯禽前往擔任魯國國君。這樣齊、魯兩國因國君的個性差異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姜尚是出色的謀略家和軍事家,他治理齊國,是創新為主,精簡周禮,融合東夷文化,發展工商業,使齊國迅速富強起來;而他的政治和軍事遺產,也成為齊國的重要基因。

伯禽是優秀的政治家和執行者,他治理魯國,以繼承為主,嚴格按照周朝的禮樂文化來管理國家,為魯國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礎,從而儲存了豐富的思想和文化基因。

齊國文化和魯國文化,合稱齊魯文化。齊國優秀的政治、軍事基因,魯國深厚的思想、文化基因,使齊魯大地成為政治家、軍事家的搖籃,聖賢、哲人的故鄉。中國歷史上思想大爆炸的最重要時期,是春秋戰國;而春秋戰國的大多數思想流派,都誕生在這塊土地上。政治家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輔佐其成就霸業的名相管仲,以及齊相晏子等;軍事家如姜尚、吳起等;思想家有儒家的至聖孔子、亞聖孟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墨家的開創者墨子,兵家的孫武、孫臏,等等……名曰「魯鈍」的齊魯文化,其實代表著中國思想文化的最高成就。

現在的山東省,位於太行山以東,故名「山東」。上古的時候,這裡屬於古青州,位於「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杜甫的《望岳》中有一句「齊魯青未了」,扣住了這個「青」字,也扣住了下文的「齊魯」。

周朝的時候,這裡屬於齊國和魯國,故名「齊魯」。齊國國力強大,魯國文化深厚。但是魯國誕生了中國最偉大的文化人物孔子,其開創的儒學和平民教育傳統,影響中國社會和歷史兩千餘年,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所以論歷史影響力,思想文化最終壓倒了政治軍事,魯國戰勝了齊國。這是今天的山東省選擇「魯」為簡稱的內在邏輯。

山東省瀕臨大海,有漫長的海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丘陵、山地、平原,中間高,四周低,尤其是最高峰泰山,平地拔起,雄視四方,號稱「五嶽獨尊」,名列五嶽之首。有海有山有平原,還有黃河、淮河、海河及大運河貫穿其間,使這塊土地自古以來就有發達的農業、商業和工業。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發揮瀕海優勢和南北交通之利,經濟發展迅猛,整體實力雄居全國第一陣營。

近年來,山東努力打造一個品牌形象——「好客山東」,將五嶽之首、大海之濱、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等資源,與傳統山東人的好客之道融合起來。但是,由傳統的「好禮」,到現在的「好客」,其轉換不僅包含了時代的嬗變,也包含了日趨發達的現代經濟和日漸衰退的傳統文化的矛盾。義利之爭再次凸顯於這塊曾經孕育了中國仁義思想的土地上,給齊魯聖賢的後人們又提出了當年孔子所面臨的問題:在發展經濟、爭名奪利與傳承文化、尊禮尚樂之間,到底應該取得怎樣的平衡?

家長國學堂,細品國學滋味,同享傳統文化,與愛好傳統文化和追求人文精神的家長朋友一起,每日花幾分鐘時間,學一點傳統國學,點點滋潤,日日更新。

歡迎訂閱微信版「家長國學堂」,微信號:jzgxt2014。周一學漢字,周二學對聯,周三學詩歌,周四學蒙學,周五學經典,周六學家訓,周日休息。


推薦閱讀:

國學經典集錦
國學如何與管理聯姻?
國學何為
國學:借城隍廟話題學點楹聯知識

TAG:漢字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