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略說(照月)
持戒略說 四川尼眾佛學院 照月
行菩薩道以六度為根本,持戒度是其中之一。為何稱之為六度呢?有著它一定的因緣條件。不然,普通的善心凡夫也能行布施、持戒等,但他們所行的不能稱為六度,只可叫布施、持戒等。而必須是發大菩提心、修殊勝行的菩薩所行的布施等才叫作六度。由此可知,發自利利他心持戒,方名叫「持戒度」;又由持戒故得出離生死苦海,達到涅槃彼岸,故名「持戒度」。
六度又名六波羅蜜多,持戒度總攝六波羅蜜多。因為持戒就是在行布施,因此通常稱持殺盜等五戒為「五大施」,由於不殺生便使有情免除遭到殺害的畏懼;不偷盜有情便無遭竊的恐憂,餘三類推可知。此五施是施與眾生無畏。持戒亦是行法施,佛子不犯威儀,身相威嚴,舉止適度,自然而然令世人對三寶生增恭敬,即能歸信三寶,依法修行。當然這不是為了迎逢,而是真正體現了「弘法不一定用嘴」這句話,即以佛子莊重的形相攝化有情,無聲地以法施人,令得出離。而持戒就是要作到難忍能忍,故其本身就是忍辱;持戒即精進,只有天天如此、時時不犯才叫持戒;嚴持凈戒,令身心安穩即禪定;善知應作不應作事就是般若。此六度是菩薩修行之本,而持戒度含攝了六度。因此,圓滿了持戒度就圓滿了六度,菩薩修行必以持戒為首要。
菩薩持什麼戒呢?持三聚凈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菩薩的攝律儀戒就統攝了大小乘一切戒律威儀,能斷一切惡,令身口意三業遠離過患;攝善法戒,即以修一切善法為戒,無一善行不去作;饒益有情戒,又名攝眾生戒,菩薩以平等心廣行六度、四攝,於諸有情拔苦與樂,即以利益一切眾生為戒。此三類戒聚集了防非止惡、積極修善、普度眾生的一切佛法,也就是涵攝了佛法的核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戒是止惡行善的根本依據,但怎樣才能持好戒呢?首先就須了解其義,否則容易造成以非為是、謗正嫌聖、以訛傳訛的種種過患。因此,作為一個佛弟子來說,最起碼得了知自己所受戒的開遮持犯,受了菩薩戒者,更應弄清楚菩薩戒與別解脫戒的開遮有何區別,切勿因無知犯戒而妄言在行菩薩道。其實對菩薩的要求比聲聞更嚴格,菩薩戒是建立在聲聞戒的基礎上,因而它愈加殊勝。在此將它們的異同處略說一下。菩薩與聲聞的根本區別是一個以利他為主,一個以自利為主。因此,聲聞只受持律儀戒,而菩薩是自利利他的行者,所受持的戒,除為自利的律儀戒以外,還有增長無量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成熟一切有情的攝受眾生戒。二者學處的異同在於一切性戒是菩薩與聲聞共同守持的。如殺盜淫妄四戒,由貪等煩惱所起,惱害自他,本性是惡,無論誰作了都會感招苦報,所以此類性戒是大小乘的共同學處。一切遮戒是不共學處,遮戒是佛所制、不允許弟子作的事,其本性非不善,聲聞對此應一一奉行,不得有所違犯;而菩薩亦應遵循,但是為了利益眾生時,則可以開許。因為聲聞只要止惡,不行善不算犯戒,菩薩則不然,在斷惡的同時還得積極修善,若菩薩見一個微小善事不去作就是犯戒。又聲聞意念造惡不現於身口,不為犯戒(但要結一個不應該的輕罪),菩薩只要一念煩惱起就犯根本罪(指所對戒的本罪)。可見菩薩持戒勝於聲聞,並非菩薩戒的開緣比聲聞戒廣。菩薩在利生事上,不僅可開遮戒,而且可以開許七支(身三口四)性罪,這在聲聞絕對不能開的。但要知道它的對緣是登地以上的菩薩,前提條件是離貪痴諸煩惱,悲愍有情,不忍其造惡受苦,寧肯代彼作此惡業,自食「苦」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七支性罪方可少分現行。這並非薄地凡夫及二乘人所能達到的境界,故應慎量自己的德行而行事,切勿妄為。
菩薩持戒應從何著手呢?菩薩是上求下化、自度度人的修道者,就必須先自正其身,方正他人。因而菩薩修行,首先就得依於律儀戒,斷盡一切惡言惡行、噁心惡念。什麼樣的言行對佛弟子來說是不善?作為佛子,如果毀犯了自己所受的戒就是不善。佛子的言行舉止不能與一般世俗人相提並論,有些事情世俗人作了沒有過失,而佛弟子參與了就是犯戒。比如「歌舞倡伎」是世間的娛樂,正當的娛樂是世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或能陶冶人們的性情,啟發人們和樂互助的品德,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甚至可以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因此之故世俗人作這事並非不對。但在佛教的戒律中,自在家眾的八戒、出家眾的十戒乃至菩薩戒中都制有不得「歌舞倡伎」。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佛弟子是嚮往出世的,既然嚮往出世,就應精進修行辦道,恆念生死事大、人命無常,哪還有閒情逸緻去享受世間之樂呢?因此,出世者的態度決不可仍以順世之心去衡量。
假如自己沒有證聖果、入聖位,切不可以度眾為名去隨順世俗,更不應妄說著相持戒是執著。因為凡夫不得不從有相的持戒作起,如果有相的持戒都作不到,又怎能達到無相持戒?猶如讀一篇文章,連字都認不得,又不下功夫去讀,那是無法熟背的。甚深微妙的真理需要實踐才能通達,因而,無相的成就是從有相的實踐而獲得的,唯有證聖的菩薩才能不需注重形相而自然不犯律儀,甚至在度眾生當中方便示現犯戒。由此,不能夠單憑自己的意識去推斷他人持戒與否。即使見到有佛子進舞廳、逛酒店等等,也千萬不要生起輕慢之念,說不一定他此刻正是去度那類醉生夢死的有情。因為菩薩行四攝,其中就有「同事」,如果不自警其心的話,就很容易犯輕毀聖人之過。因此,持戒修行的人應把握好自己的起心動念,審視好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總是眼觀他人之行,耳聽隔牆之聲。
戒是佛陀從大悲心中流露出來凈化人身心的甘露,是佛弟子求得出離的根本保障。因為一切戒律唯佛所制,它是佛弟子除滅煩惱、斷盡生死之因,所以應作希有難遇想,生大歡喜,輕重等持,不得隨自己的習氣去持戒,喜歡的事就作,不願作的就認為無所謂。要知道佛制戒乃是在於調伏弟子的煩惱習氣,如果隨順己意,豈不是在令已有的煩惱習氣增長嗎?那就與佛的本懷相違了。當然,也用不著很勉強地去作任何一件事,因為那樣也未必有好的結果。如果覺得戒是一種束縛自己身心的東西,持戒是苦惱的事,這樣不但持不好戒,反而會導致犯輕聖謗法的罪。因而,在這個時侯應先反省自己,明確一下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乞求受戒?自己學佛是不是為求解脫?若是為得解脫而來,就必須依佛之言教去行。然後再好好去了知佛制戒的意義與目的,細細體會佛陀的用心,就會感悟到佛陀的偉大與慈悲。佛陀制戒無非是為了使弟子不招世人嫌責,資益精進行道,並不是要使弟子不得自由,而是要使其依戒而行,成為真正健全的如理如法生活的人,以致達到內心的凈化,得大解脫。如能明了戒律的功用,自然會以歡喜心去履行自己所受的戒律,從而斷除現有的煩惱,亦能銷熔未來的結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
菩薩要圓滿持戒度,在自覺的同時還必須覺他,在斷惑證真的當下亦得教眾生斷諸惑業。因此,菩薩不但持律儀戒自凈其身,還得集諸善法,廣修六度,行四攝普利有情,才能圓滿成就三聚凈戒。因此,受了菩薩戒的佛弟子,在實際生活中應多為他人著想,見善事應積極去作,並且應該逐漸鍛煉自己,作到平等看待周圍的人,使自己慢慢成熟,來圓滿持戒度。戒是佛陀賜予弟子們自度度人的寶筏,是續佛慧命的唯一保障。為了正法久住世間,當代的諸佛子就必須高擎戒幢,建立和樂如法的佛教團體,遍施法雨,普潤群生!
推薦閱讀: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871期】
※財布施得財富為什麼持戒得到的功德更大,持戒也沒舍財呀?
※八關齋戒 -- 不能持戒時必須立即舍戒
※虛雲老和尚開示 --- 談發心、因果、信心、持戒、打坐
※佛言:布施持戒,現世得福!
TAG:持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