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科普】高溫日電錶轉的飛快,如何破解隨之而來的謠言?
智能電錶不存在蓄意加速的現象,與傳統電錶相比,智能電錶還有防竊電、壽命長、超負荷報警斷電等優勢!
我們家庭生活中用的智能電錶大多數由電力部門統一採購並安裝, 「電錶走得準不準」成為用戶的顧慮也無可厚非。質監君訴大家,一部電錶從生產到安裝入戶,前後要經歷六道關口,除了企業內部必須有的三道關外,質監部門在外部監管上還有三道關,每一個關口都精準保證了電錶的準確度。而且相關技術監督部門還會不定期到生產企業來抽檢哦!一旦有不合格的電錶,處罰非常嚴重,質量問題是應該放心的!
然而網上一直有各種質疑的聲音,內容大多是:「更換智能電錶後,家裡的電器沒有變化,電費卻翻一番」「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電錶、智能電錶本身耗電量轉嫁給用戶」「中國75%電錶都被蓄意加速」等。各地質監部門、供電公司多次闢謠,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媒體以及各地政府相關部門都做了現場驗證實驗,對公眾闢謠,詳細說明了電錶的生產、檢驗、安裝流程。
例如早在2011年初,上海市質監部門就針對質疑電能表計量不準的網路傳言,組織華東地區最高等級的計量檢定機構和計量專家、電力企業技術人員,邀請主流媒體走進國家實驗室,共同見證了檢測過程,拆、檢了反映問題的市民家中的電能表。同期,上海市質監局還委託本市計量檢定機構,對其他14戶市民的「疑義」電能表進行現場在線檢定,結果全部合格。此後在當年的 2月9日至2月16日,上海市計量檢定機構累計檢定「疑義」電能表222隻,合格數216隻,合格率為97.3%,其中不合格的送檢品均是非計量因素,不影響電能計量。這一組報道,有效阻止了以訛傳訛的不實消息的進一步蔓延。
但隔一段時間,這種謠言又會冒出來。由於造謠者故意選擇在夏季或冬季用電高峰期間散布此信息,裡面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用電計算數據,帶有很強的欺騙性,讓很多不明真相的市民信以為真,在朋友圈、微信群轉發,成為了造謠者、傳謠者。
那麼,智能電錶有無被加速的可能?供電企業是否又會多收智能電錶本身的耗電量?針對這些問題,相關供電企業表示,智能電錶絕無被加速的可能性!智能電錶本身的耗電量由供電公司承擔,絕無轉嫁給用戶多收電費的情況發生!電能表上標註的5(60)A,5A為基準電流,60A是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一般家庭用電不會超過60A,不存在不提供大電流表的問題。
同時,由於夏季氣溫偏高,空調、冰箱等製冷電器耗電量大,存在電費激增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懷疑自家電錶走快,可到當地供電公司申請對電錶進行檢驗,或到其他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校驗。在檢定機構校驗要收取一定的費用,若電錶無問題,費用由用戶自己承擔;若電錶存在問題,費用由供電公司承擔,並退回多收的電費。
智能電錶知識科普
問:「智能電錶跑得快?換上它後要交兩倍電費?」
答:以前用機械錶是先用電後付費,換了智能電錶後,改為預存電費。所以,換表的月份既要結算上月電費,又要預存下月電費。雖然交了兩筆錢,可是供電公司並沒有多收錢。另外,智能電錶比機械錶計量更精準。原有的機械電錶運行時間久、老化嚴重,會少計電量,更換智能電錶後恢復正常計量,所以會感覺錶快。
問:「電錶被供電公司和廠家做了手腳?」
答:電錶裝到客戶家之前的程序有很多。電錶廠:有一校、二檢和抽查。質監部門:除了對電錶廠家資質有嚴格要求,還對每一塊電錶強制檢定,並在入戶前抽檢部分電錶。技術監督部門:還會非常嚴格地在生產流水線、包裝終端等抽檢電錶。出廠有多層監督保障,檢查完後還會被打上兩道封印。
問:「智能電錶用的是我家的電嗎?」
答:智能電錶雖然自己也耗電,但是用的不是客戶家的電,這部分電由供電公司承擔。
問:「電錶上的燈閃一下就是一千瓦時電?」
答:智能電錶上的脈衝燈閃爍代表線路有負荷通過。脈衝燈閃爍頻率隨用電負荷大小變化,用電負荷越大,閃爍越快。如果電錶面板上標註有「1600imp/kWh」,表示客戶消耗1千瓦時電能,脈衝燈閃爍1600次;如標註為「1200imp/kWh」,表示客戶消耗1千瓦時電,脈衝燈閃爍1200次。
問:「家裡沒人,為什麼還有電費?」
答:請先檢查:電冰箱是否還在使用?機頂盒、路由器拔掉電源了嗎?熱水器、小廚寶等電器關閉了嗎?出門前總閘關了嗎?
推薦閱讀:
※孫聖民 | 歷史計量學五十年 ——經濟學和史學範式的衝突、融合與發展(上)
※儀器校驗到期,如何選擇可靠的計量校準機構?
※為大家推薦幾本計量教材
※計量幸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