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育】中國人最早怎樣學外語?

【館主按】 英語,作為當今中國的第一大外語,在國內的地位如日中天。現在人們已經比較能夠接受學習一門外語,以開闊眼界,觀察世界。但是,在初開國門的時代,中國人是怎樣學習外語的?他們又遇到了什麼樣的難題和尷尬?

皇族:興趣極大

清廷的自大與保守,被世人詬病。但在大清國二百多年的基業中,有3位皇帝曾大膽地學習歐羅巴文化。

康熙在與俄國進行《尼布楚條約》的談判中,逐漸意識到精通俄語與拉丁語人才的重要性。回京後,於1708年設立「內閣俄羅斯文館」,讓八旗子弟「專習俄羅斯文字,以備翻譯」。

雖然身為「傀儡」,但極具維新思想的光緒皇帝英語學習熱情很高,每日清晨四點就開始上課,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都表現出相當的悟性。在光緒皇帝的影響下,紫禁城內很快掀起了學英語的時尚。

1917年張勳復辟失敗後,小皇帝的教育問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李鴻章之子李經邁推薦蘇格蘭人庄士敦擔任帝師,教授溥儀英語。溥儀對英語學習抱有極大的興趣,從學習英文單詞到讀《伊索寓言》等英文的短篇故事,溥儀的英語水平進步很快,最後能用英語翻譯《四書五經》。1945年東京審判時,溥儀面對法官的英文質詢,對答如流。

官員:漢字注音

林則徐是中國維新思想的先驅。他很早就意識到中國在科技上的落後,為此,他注意「採訪夷情」,派人專門收集澳門出版的外國人辦的報紙書刊,並進行翻譯。

55歲時,林則徐開始自學英語。由於當年沒有音標,林則徐學習只能靠死記硬背。為了便於記憶,他利用漢字給英文單詞注音,比如在China後邊註上「柴諾」,doctor後注「諾克拓」。【林則徐這樣學英語!】

到了晚清,著名外交家李鴻章雖不會外語,卻深諳「臨時抱佛腳」之道:每每出使之前,他都會找翻譯學幾句寒暄語。有一次出使沙俄前,李鴻章又請來翻譯,怎奈俄漢發音差異巨大,李鴻章怎麼也記不住。最後,索性在隨身攜帶的扇子上,用漢語記錄了俄語發音。雖說方法不考究,但溝通效果卻不差。

文人:口誦筆譯

相比政客們漢字注音的外語學習法,真正值得當代人追崇的,應當是民國的學院派文人。

「辮子教授」辜鴻銘屢屢被自由主義者們罵成「老古董」,但在英文水平上,譏諷者們卻很難望其項背。辜鴻銘10歲時就隨義父布朗在蘇格蘭接受嚴格的德文和英文教育。布朗的教法是死記硬背。他要求辜鴻銘背誦《浮士德》,並說「只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時我再講給你聽吧!聽懂再背,心就亂了,反倒背不熟了。」這樣,半年多的工夫,辜鴻銘就稀里糊塗地把一部《浮士德》背了下來。

之後辜鴻銘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把莎翁的37部戲劇都記熟了。辜鴻銘後來在北京大學教英語時,有學生向他請教掌握英語的妙法,他回答得很簡單:「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

對於張愛玲來說,提高英文的好方法就是不斷地把自己的習作由中文譯成英文,再由英文譯成中文,並盡量避免重複的詞句。反反覆復,英語水平就會大有提高。

商人:英漢夾雜【洋涇浜】

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後,一時間外商雲集。商人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學起了英語。

上海商人在與外商交談時,連估帶猜、中英夾雜,再融入些上海口音,就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混合語。因為當時上海的商業機構多聚集在英法租借的界河洋涇浜的兩岸,於是人們把這種語言稱為「洋涇浜英語」。

當然,「洋涇浜英語」並非上海特有,在廣州、澳門、哈爾濱等地也出現了漢語與當地通行外語相結合的洋涇浜語。1949年之後,中國各地相繼解放。洋涇浜英語也喪失了生存土壤。但不要以為它就此絕種,你早上吃的「吐司」(toast)、喝的「咖啡」(coffee)、抽的「雪茄」(cigar)都是「洋涇浜」。

(《國家人文歷史》2013年第23期蔣波)

推薦閱讀:

中國妻子10大致命傷
日本以為中國造不了,拒絕提供核心技術,中國人花20年成功攻克
這些老外在中國竟如此囂張,街頭強撩中國女孩,國人看完都怒了
中國自春秋,戰國至當今各時期版圖
紫光收購武漢新芯,想打造中國第一「芯」(16.7.27)

TAG:教育 | 中國 | 外語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