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蝴蝶與愛情]梁祝「化蝶雙飛」
「復此從鳳蝶,雙雙花上飛。寄語相知者,同心終莫違。」
「復此從鳳蝶,雙雙花上飛。寄語相知者,同心終莫違。」(南朝梁·簡文帝《詠蛺蝶》)這是現存是早的表現愛情的蝴蝶詩,作者是南朝著名文學家蕭綱。此詩借蝶寄言,希望有情人永結同心,也反映了當時人民對象徵美好愛情的蝴蝶的鐘愛。由於封建勢力和封建觀念對美好愛情的阻撓破壞,多少堅貞不渝的男女為情獻身。人民懷念他們,想像那長相依伴的雙蝶是他們的化身,柔美的蝶翼也被賦予了剛烈的氣概。據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載:戰國時宋康王囚禁門客韓憑,欲霸佔其妻何氏。何氏不從,跳下城樓自盡,康王攬在手中的裙帶也化作彩蝶飛去。唐代李商隱詩讚韓憑夫婦:「青陵台畔日光斜,萬古貞魂綺莫霞,莫訝韓憑為蛺蝶,等閑飛上別枝花。」(《青陵台》) 雲南的白族至今仍流傳著雯姑霞郎不堪俞王逼迫,投泉化蝶的感人故事。
蝴蝶泉的故事 雯姑霞郎情意長,蝴蝶泉邊訴衷腸.蒼山洱海同為誓,相伴相依永成雙.貪暴俞王逞凶狂,強搶雯姑出草堂.阿爸喚女何凄切,阿女心焦盼情郎.霞郎歸樵殺豪強,解救雯姑奔林莽.俞王官兵追逼苦,斷崖深潭怨恨長.相囑來世莫相忘,共赴清泉為情殤.精魂化作彩蝶舞,情留萬代水流芳.然而,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當屬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蝶的凄美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故事始見於唐代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後經不斷增補潤色,更趨完整。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記載如下:
「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欲為擇偶,曰:『兒當出外遊學,得賢士事之耳。』因易男裝,改稱九官,遇會稽梁山伯,遂偕至義興善權山之碧鮮岩,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為女子。臨別,與梁約曰:『某月日可相訪,將告父母,以妹妻君。』實則以身許之也。梁自以家貧,羞澀畏行,遂至愆期。父母以英台字馬氏。後梁為鄞令,過祝家,詢九官。家僮曰:『吾家但有九娘,無九官也。』梁驚悟,以同學之誼,乞一見,英台羅扇遮面,出一揖而已。梁悔念成疾,卒遺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將歸馬氏,命舟子迂道過其處。至則風濤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聲哭,地忽開裂,墮入塋中,綉裙綺襦,化蝶飛去。丞相謝安聞其事於朝,封為義婦。此東晉永和時事也。……今中山桂鵑花發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俗傳是兩人之精魂。今稱大彩蝶,尚謂祝英台雲。」故事曲折而富有情趣。在越劇等民間戲曲中,「草橋結拜」、「十八相送」、「祭墳化蝶」等情節尤為民眾所喜愛。「梁祝化蝶」為故事增添了神話色彩;借幻境來解決現實的矛盾,使故事結局富於詩情畫意,達到了浪漫與寫實相結合的極致。清代史承豫《詠梁祝》云:讀書人去剩荒台,歲歲春風長野苔。山上桃花紅似火,雙雙蝴蝶又飛來。
推薦閱讀:
※[轉載]收藏的diy蝴蝶結教程 小竅門之花朵篇(1)
※趕走因氣滯血淤而飛上臉的「蝴蝶斑」
※君子蘭蝴蝶蘭,那麼貴別買了,這麼做1盆變100盆
※蝴蝶結mm楚楚動人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