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大全– 鐵血網

秦國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傳說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養馬,因此將他們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它是一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一個大國。前237年嬴政登基,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齊國

夏商時期,淄博地區先後出現了夏商王朝的屬國爽鳩、季、適伯陵、薄姑等古國。西周建立後,功臣姜尚被封為齊侯,都營丘,建齊國。淄博由此成為齊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後經西周、春秋、戰國,長達800餘年。前221年滅於秦國。中間什麼齊桓公呀管仲啊稱霸啊什麼的略,不廢話。

晉國

晉國,周代諸侯國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三家自立為諸侯,晉國被分裂為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家。晉國國都為唐(今山西翼城),晉獻公遷都絳(今山西翼城東南),別都為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今山西翼城西),為當時重要封國之一。叔虞子改稱晉,後曾遷都於曲沃(今山西聞喜)、絳(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馬)等地。西周末年,晉文侯擁戴平王東遷洛邑,殺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攜王,為東周的締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獎賞。

春秋初,晉國內部出現公室與貴族爭奪君位的長期鬥爭。從晉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師於曲沃,到晉緡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為晉侯,經過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國。新建的晉國充滿活力,武公之子獻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擴張,曾伐滅耿、霍、魏、虞、虢等國,並戰勝驪戎、赤狄等族。其後因爭奪君位,晉國發生短期內亂,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開創霸業。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大會諸侯,被周襄王正式賜命為霸主。以後象秦、齊這樣的大國都無法與之對抗。能長期和晉較量的只有楚,但雙方互有勝負,形成兩強更迭把持中原霸權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於曲沃的公子成師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終於奪得君位。獻公吸取這一歷史教訓,對同姓公族採取殺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異姓大臣為輔佐。靈公時,趙盾殺君更立他人,開晉大臣專權的先例。以後,各異姓大臣的勢力愈來愈大。厲公(前580-前573在位)為加強公室、削弱強臣,曾利用大臣間的矛盾誅滅掌權的異姓大臣,但接著自己也被另兩家大臣欒氏、中行氏所殺。悼公時(前572-前558在位)君權曾有所加強,但也未能扭轉局勢。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後,晉國形成強大的范、中行、知、韓、趙、魏六卿,公室已不復成為重要力量,六卿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加激烈。定公時(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哀公四年(前453),韓、趙、魏三家又共滅知氏,三分其地,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靜公二年(前376),韓、趙、魏三國廢靜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晉國滅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桓叔,晉國被分成兩個行政區

前679年,曲沃武伯統一晉國,周厘王封曲沃武伯為晉國君主,並列為諸侯,曲沃武伯改名為晉武公

前661年,晉國佔領了耿國、霍國和魏國 附:1

前656年,驪姬之亂,世子被迫自殺,重耳逃走

前655年,晉國使用假途伐虢之計,佔據虞國和虢國

前651年,晉獻公逝世,驪姬之亂結束,晉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為晉惠公拒絕向秦國賣糧食賑濟饑荒,秦穆公大怒,在韓之戰攻打併打敗晉國。

前636年,重耳(晉文公)即位

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

前628年,晉文公駕崩,其子晉襄公即位

前627年,晉秦餚之戰,晉國打敗秦國

前621年,晉襄公逝世,其子晉靈公尚幼,國相趙盾掌握政權。

前607年, 晉靈公被殺,其叔晉成公即位

前600年, 晉成公逝世, 其子晉景公即位

前453年, 韓、趙、魏三家滅知氏

前403年, 韓、趙、魏三家為諸侯。

前349年, 韓、趙兩國殺晉君,晉國滅亡

後來的三晉就不說了,除了比較弱的韓,後來其他兩國有哪些將軍和戰役,不用廢話。再說大多也是戰國時候的事了。

魏國

在中國東周春秋時期是諸侯國名,處於現代的中國山西芮城,前661年被晉國滅亡。 東周戰國時期,三家分晉以後,在晉國的版圖上,建立了新的魏國。

燕國

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燕國建國以後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

前323年,公孫衍發起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前314年,燕王噲禪讓於相國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亂,失敗被殺。齊國、中山國趁機伐燕,燕國大敗幾乎被滅,燕王噲和子之被殺。齊國退兵後,燕人擁立在韓為貭的公子職,是為燕昭王。昭王即位後禮賢下士,築黃金台,各國士人「爭趨燕」。樂毅自趙國來,鄒衍自齊國來,劇辛自趙國來。

昭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又以樂毅為亞卿主持國政,經過二十八年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前284年,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趙、楚、韓、魏五國伐齊,連下齊國70餘城,殺死齊閔王。齊地只剩除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田單施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前279年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趁勢復國。

燕太子丹年輕時在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後太子丹並沒有致力振興燕國,而是尋找到一位叫荊軻的刺客。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前228年,秦國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逼近燕國。前227年,太子丹送荊軻和他的13歲的助手秦舞陽到易水之畔(現河北易縣)。荊軻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後荊軻刺秦王嬴政未遂。這一事件給了秦國一個進攻燕國的借口。前226年,大將王翦率秦軍佔領了燕國的大半。燕王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滅於秦。

楚國

西周初年,荊人的殘部主要是季連的羋姓後人,已西遷至丹水與淅水之間。鬻熊為首領時,審時度勢,率楚民背棄商紂王,西行投奔周文王,並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繼位後,有圖南之意,楚人覺察後,在鬻熊之子熊麗的率領下,舉部南遷至睢山與荊山之間,暫時避棲於荒野之地。周成王時,周公避禍於楚,楚人敬之如上賓,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後訴說此事,感動了周成王,於是周成王封熊麗之孫熊繹為楚君。荊楚開始躋身於諸侯之列,楚國正式誕生了。

楚人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慘淡經營,至熊渠時初露崢嶸。熊渠是熊繹第四代孫,是一位既有才識又有進取精神的君主,他整軍習武,趁著中原動亂之機,開始了開疆拓土的進程。三苗早已歸順荊楚,熊渠把征伐重點放在西部和東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國(今湖北竹山境內),拉開了拓疆序幕。在東討中,楚人攻打了位於今湖北中部的揚越,勢力推進至江漢平原。接著遠征,攻打了位於今湖北鄂州境內的鄂國。

征戰既後,楚國逐漸興盛起來,真正立於諸侯之林,熊渠離經叛道,分封3個兒子為王,鎮守長江中游的3個要地:雖然在周王朝的壓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個兒子的王號,但楚國仍然在江漢平原扎穩了根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為楚地之王,繼續了熊渠的開篇拓土歷程,公元前706年,楚國攻打姬姓諸候國隨,並逼周天子晉陞其爵位。遭拒絕後,熊通親率大軍再次征討隨國,大獲全勝後,熊通自稱"楚武王",成為天下諸侯中第一個敢於自己稱王的國君。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楚國的大國聲威真正建立起來了。

成王兩傳至庄王。庄王勵精圖治,終成霸業。庄王曾率領楚軍,浩浩蕩蕩開赴伊水與洛水之間,對周天子耀武揚威。庄王武功之時,選拔孫叔敖實行文冶,楚國出現了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的鼎盛局面。

吳楚大戰後,楚國經過8年的休養生息,逐漸恢復了元氣。惠王時,歷史進入戰國時代,其間,楚國和諸侯列國戰戰和和,並無大的建樹,一直延續到簡王、聲王。公元前400年,韓、趙、魏合兵數次攻楚,向楚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楚悼王謀求富國強兵之道,任用吳起開始變法,並取得了成效,一時間,楚國兵強馬壯,橫歸中原,初露稱雄之勢。

威王后期,楚國成了七雄中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大國,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員空前廣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的時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隨即開始統-全國的迸程,諸侯國紛紛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滅亡的命運。在攻滅韓、趙、魏後,秦軍於公元前224年大舉伐楚,楚國只有招架之功,而無反擊之力。公元前223年、秦軍席捲淮北淮南,攻陷壽郢,俘獲負芻,綿延800的楚國就此滅亡。

魯國

原為奄國(今山東曲阜)曾隨武庚叛周 。

公元前1045年,周滅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於舊奄國地曲阜,周公輔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滅 。

吳國

吳國是中國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境位於今天江蘇省南部蘇州、無錫、常州一帶。吳國的開始不明,傳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為了將他們的王位讓給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出逃到江南建立吳國。這個傳說的準確性無可考證。到春秋時期為止,吳國是中原邊上的一個不重要的小國,有可能吳國到春秋時剛剛開始使用從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闔閭的兒子夫差不顧國家連年征戰空虛,與齊國和晉國爭霸,令伍子胥自殺,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兵敗而逃,被圍困在秦餘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向勾踐求和,勾踐不準,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越國

越國是以紹興為核心地域建立的浙江大地上第一個古朝,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後,越國的勢力範圍曾北抵山東,南入閩台,東瀕于海,西達皖南、贛東,雄踞東南,公元前三一二年正當秦、韓、魏與楚齊對峙、楚調發大軍包圍秦兵於曲沃和商於的時候,越王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揮作戰的大船)、戰船三百艘、箭五萬支,送給魏國(《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支援魏國。這樣運送大批水戰所需的軍用物資到魏都大梁,必須從長江經邗溝,再經淮水和鴻溝,可知當時越的國力仍能控制邗溝和淮水的航行。這時越王原要伐齊,經齊王使人遊說越王,越不攻齊而攻楚,被楚打敗。因此楚圖謀滅亡越國,消除後顧之憂,並擴展領土到江東一帶。公元前三○七年秦武王舉鼎絕臏而死,秦國有爭立君位的內亂,一時無暇對外兼并,楚就趁這個時機圖謀攻滅越國。楚國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國去活動了五年,到公元前三○六年(楚懷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內亂,把越國滅亡了,把江東建設為郡。

宋國

宋國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

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武王分封諸侯時,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於商邱,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

宋國後來逐漸發展強大,宋襄公曾經成為春秋時期五霸之一,但和其他四霸不同,其他四霸(齊、楚、秦、晉)稱霸時都有強大的實力,召集各國會盟較為有成效。宋襄公只是在齊國內亂時,幫助齊公子復國,想代齊作為盟主,但沒有軍事實力。歷史記載宋襄公在軍事作戰時實行不切實際的「仁義」,結果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

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公元前546年,宋國令尹向戎因為和晉楚兩國令尹有私交,又正當兩國交兵疲憊之際,發起和平大會,在宋國召開十國參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國保證了十餘年的和平時期。

戰國時期,宋國終被齊國所滅。

鄭國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東),是為鄭桓公。周幽王時,身為周王室司徒的鄭桓公,看到西周行將滅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議下,將財產、部族、宗族連同商人遷移到東虢(guó,國)和鄶之間(今河南嵩山以東地區)。兩年後,犬戎殺死周幽王,並殺鄭桓公。繼位的鄭武公攻滅鄶和東虢,建立鄭國,都新鄭。鄭武公以和鄭莊公相繼為周平王卿士,且能控制內部卿大夫的勢力,在春秋初年的歷史上,鄭國甚為活躍。就連當時的齊國還經常聽命於鄭國,跟隨鄭國東征西討。到鄭莊公統治末期,鄭國由於連年征戰,國勢日衰,齊國才逐漸取得有利地位,開始對周邊小國發號施令。鄭國以後由於內亂疊起,國勢逐漸衰弱,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

鄫國

少康的小兒子曲烈,被分封到一個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國。

夏被商滅掉之後,其同姓親族,或被俘虜作了商的臣僕,或被迫向四方遷徙。惟獨曾人卻留居中原。

周武王滅商後,封鄫為子爵,移封鄫于山東臨沂蒼山縣西北部城。由於鄫國是春秋時的一個小國,常常被莒、邾和魯國欺凌。為了改善同鄰近侯國的關係,鄫便與較為強大的魯國建立了姻緣關係。襄公四年 (前569年),魯國向春秋霸主晉國要求,願把鄫國作為自己的附庸國,並代魯國負責向盟主國提供一部分貢賦。

疆域:駐蒼山縣向城西南,包括蒼山大部分,棗莊部分,以及郯城沂河以西部分。此前,魯僖公之女嫁給鄫君時泰,生公子巫。不久,時泰又娶莒女,生子後欲立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國靠近晉魯的行為,自然受到莒國的反對。同年十月,莒國聯合邾國攻伐鄫國,魯國派大夫臧紇出兵救鄫,結果吃了敗仗。次年,鄫人又在戚 (今河南濮陽)參加晉、宋、陳、衛、鄭、曹、莒、邾、滕、薛、齊、吳等國的盟會,聯合抗楚,鄫國才得到喘息的機會。公元前567年,鄫國因自恃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掉了鄫國。

邾國(鄒)

顓頊帝之後代曹挾於周武王時被封於「邾」,建立邾國,最初附庸於魯,春秋時漸強,進為子爵之國,稱「邾婁」,後又改為「鄒」,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後來,春秋時魯穆公改邾國為鄒國。因建都鄒邑而得名。曹姓,戰國初亡於楚宣王。

莒國

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隱公元年,這一段的莒國歷史,史文缺略,為空白期。太史公多見舊籍,於此當有所見,惜他因莒國小弱,未立《莒世家》,後人於此空白期之史跡,無法妄測。僅知自茲輿期始封至魯僖公年間之茲平公,共歷十一世。茲平公之後,始有國君世系,但是因為承襲了東夷風俗,國君無謚號,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作為生前稱號。由此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間,周人慾以周魯為代表的華夏文化去同化東夷孑遺,尚未收到顯著效果。

自魯隱公二年後,《春秋》經傳始見莒之事迹,至戰國楚簡王滅莒(時在公元前431年),290年間,莒國大事可述者甚多。茲僅就其與齊、魯兩大鄰國關係及參與中原霸主盟會之主要事迹,略為綜合排比之,以說明夷夏之鬥爭與民族融合過程,在東方仍在繼續進行中。

為了便於了解莒與當時諸國之關係,分四個階段敘述。

第一階段,自魯隱公二年(前720年)至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73年)。開始時,莒的疆域似已較初封國時有所擴張(也許是又逐漸恢復了周公東征前之舊疆)。它南入向(在今莒縣南70里處),北伐杞,取牟婁。杞,本為舊國,卜辭(《殷虛書契後編》下375)中有「杞侯」字樣出現。周武王重封夏之後樓公於杞,初都於今河南杞縣,春秋前,不知何故東遷。先遷於今新泰縣境,繼又遷淳于(今安丘東北)。杞之國土,東起今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橫亘於莒之北部。莒欲擴地,向南已滅向,向北不能遽吞杞,故取蠶食手段,先取其一邑。杞本夏族,但因處東夷故地,用夷禮,故齊魯等國鄙之。

莒之西疆臨魯境,西北疆有州、紀二國。州為小邦,姜姓,不久似被齊所滅。紀(已)曾因調停魯與莒的關係,與莒盟於密。前715年,魯與莒因而盟於浮來。可見莒對西方及西北方之鄰國,是維持著友好關係的。但齊桓公即位後,齊為霸主,局面為之一變。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出奔莒國避難。返齊為君之後,卻不念舊德。舊籍載桓公與管仲謀伐莒為東郭牙所覺之事②是否事實,姑置不論,而不久卻向東方擴張,則是事實。紀和杞首遭壓迫,亦開始見「伐莒」之文。莒似乎判明了這個情勢,以後不再向北發展,轉向西、南兩方,開始與魯、鄫發生糾葛。

當時,莒是齊魯之外的東部大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住不下去時,多愛暫奔莒國。這一階段,齊公子小白之外,還有譚君及魯慶父。由於魯人賂莒交出慶父,反又食言不送賄賂,魯莒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敗。魯也有了戒心,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城諸及防(東防,在今費縣東北40餘里處)即所以備莒。

桓公由於標榜攘夷,所領導的幾次會盟,莒都不得參加。後宋襄公欲霸諸侯,也領導了幾次會盟,莒亦未獲准參加。

前660年齊逼遷陽(今沂水西南)國之民而有其地。前644年,完全滅紀國。齊向東擴張的面目已經不再掩飾了,莒國為了對抗咄咄逼人的齊國,便完全倒向新起的霸主晉國,這在下一階段中表現得明朗了。

第二階段,自魯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成公十四年(前577年)。這是晉文公為霸主以及邲之戰後楚莊王繼為霸主時代。莒國在這一階段,歷茲平公、紀公庶其、厲公季陀、渠邱公朱四個國君。他們先後參與中原各國的一些會盟,是外交上初步活躍的時期。

晉文公雖也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卻未在會盟中表現出來,因而莒國得以參加了有名的踐土之盟。與此同時,齊繼續向東開拓國境。見於記載的是前600年伐萊。取根牟。萊為東夷族,根牟又在莒之鄰境,因而齊於前598年及前596年有兩次伐莒之事。《左傳》對於後一次伐莒記曰:「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部分地道出了齊、莒雙方的打算。原來,與莒同時被晉文公邀請參加會盟的小國邾,本是魯的禁臠。此後,齊欲並莒,魯欲並邾,二大國會晤頻繁。前599年,魯出兵伐邾,次年,兩國連兵伐莒。又次年,楚敗晉於邲,齊國見莒失去了奧援,遂無所顧忌,復於下一年再次伐莒。在這以後的十年間,齊恃其強,開始欺壓魯國,又侮辱晉之使臣,形勢又為之一變,晉、魯、衛、曹於前589年合兵伐齊,敗齊於鞍。於是,前584年以後,莒國又參加了以晉為盟主的馬陵之會及蒲之會。

這一階段的後期,可能由於齊魯交侵,也可能由於莒君渠邱公的無能,莒有三城一度為楚所攻破,但楚不能據而有之,不久退出了。前574年渠邱公死,子密州即位,史稱黎比公。

第三階段,自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這一階段的前期,晉悼公復霸,後期,宋向戌倡議晉楚弭兵,爭霸局面稍得緩和。

晉勢復強之後,30年間,大會盟24次,莒都參加了。由於多次參加復盟,莒似乎逐漸以大國自居,開始對外用兵。初期,即與邾聯合,共同侵鄶,鄶在莒之西南,距魯不遠,便向魯求救,然而魯的兵力不能勝莒,鄶終於為莒所滅。魯感到受到了威脅,開始修建東疆的費城。前565、563、561年,莒三度侵犯魯境,表面上看,似僅是爭奪邊境上的田地,然而魯國卻以為:「莒人間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東鄙。」當時晉楚繼續爭霸,齊、魯全參加進去,莒乃鑽了空子。由此看來,莒稍強之後,也會走上擴張領土的道路。「春秋無義戰」,莒也不例外。莒國的兵力,這時似乎很強。前555年,以晉為首的12國伐齊,莒曾要求以「車千乘」從東南方向攻齊。這一次齊兵不敢出,晉軍焚臨淄。12諸侯之兵到達齊之南疆。齊堅守城池,未導致大敗。然而齊開始有了向莒報復之心。

莒君黎比公之治民,《左傳》稱之為「虐」,又說「國人患之」。大約指的是他不顧國力,連年與齊魯爭戰,民不堪命的情況吧。黎比公處於齊、魯兩國大啟疆土之際,利用強晉為援,以攻為守,還不失為較好的策略,因而這一階段為春秋時莒最活躍之時期。黎比公死後,莒逐漸走向衰亡了。

第四階段自魯昭公元年(前541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這一時期,晉公室強大,國力內耗不復外顧,莒亦失去了奧援。莒君可考者,有展輿、著邱公去疾、庚輿、郊公與狂5人。嗣後入戰國,莒事無記載,公元前431年,楚滅莒。

這期間,莒之國土屢被齊魯侵佔,國勢已弱,只好採取守勢。加上本身有內亂,展輿立為莒子後,奪群公子秩,群公子把公子去疾從齊國召回,立為莒君。展輿逃往吳國,其黨羽務婁等3人奔齊,帶走了大龐、常儀靡二邑。後牟夷又奔魯,獻了牟婁及防二邑。前532年魯伐莒,取郠。郠位於今沂水縣界,因此莒國西疆藩屏盡撤。在此情況下,莒之內亂仍不止,國君去疾死,蒲余侯殺了公子意恢,從齊國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輿,此後莒國依附於齊。到了前523年,又想擺脫齊之控制,兩次引起了齊兵來伐。莒已不複比於列國。入戰國後,楚的勢力擴張到淮上,滅蔡,進而滅莒。然而到底距其本土過遠,不能長期佔有,莒之全境終於入於齊。

呂國

該部落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周宣王時,呂國改名為甫國,春秋時甫(呂)國為楚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

許國

據史書記載,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西周滅商後,周成王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為太岳之嗣,也稱為許文叔。許國地在今河南許昌市,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葉地,為楚國的附屬;前534年許憚公又被遷城父;前 538年又遷荊山;前529年復遷葉地;前506年再遷容城。戰國初期終於被楚國所滅,遷於容城,後子孫分遷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國為氏,稱為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詳細: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於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後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許國遷到容城後,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大約到戰國時期許元公在位時,便被楚國攻滅了,一說為魏國所滅。許國滅亡後,許國宗親四散逃走,他們雖散居異鄉,不忘故國,便以國為姓,這是許姓的一個來源。

虢國

虢國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一個為雍地的西虢,一個為制地(今河南滎陽)的東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西虢東遷後,據守上陽的虢叔被稱為南虢,據守下陽(今山西平陸)的虢仲被稱為北虢(據《左傳》「正義」引)。與此同時,西虢支庶與羌人在西虢故地又建立一個虢國,時稱小虢,這就是古代典籍中先後出現過的5個虢國。公元前767年,東虢為鄭國所滅(據《竹書記年》)。公元前687年,小虢為秦國所滅(據《史記·秦本紀》)。

補充

東虢於公元前767年被鄭國所滅。西虢東遷三門峽後,在原地留有一小虢,於公元前687年被秦國所滅;東遷後的三門峽虢國建都上陽,地跨黃河兩岸,史稱南虢、北虢,實為一虢,於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虢公丑帶領一部分貴族逃往洛陽,後到其岳父家所在的蘇國(即河南焦作溫縣一帶),現有東虢村、西虢村;被俘的一部分貴族、平民被晉軍帶到山西汾陽一帶,形成望族;另一部分貴族、平民在當地居住或逃到他處。

虞國

虞--周代姬姓國。虞也同吳,史書記載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時曾爭霸中原的吳國,此略。一是山西晉南的北虞。《史記·吳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為虞仲,列為諸侯。"此謂山西平陸、夏縣一帶的虞國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國。然而,劉曉景等根據金文及相關資料論證,山西虞國乃陝西隴縣一帶西周矢國的後裔。前655 年,虞國君貪圖晉獻公的寶馬珍玉、借道給南下伐虢的晉國軍隊,晉軍滅虢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又滅亡了虞國。

州國

古州國之都。在今湖北監利縣東。州為偃姓國,皋陶的後裔。朝斟灌國姜姓封在州邑(今山東安丘縣),建立州國,因位居公爵,世稱州公。春秋時期有州公實,亡國於杞,州國公族定居於淳于城( 今安丘縣東北,原為州國都城),後來複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小國之一 。

淳于國

周武王把安丘縣東北部封給淳于公,建立淳于國.淳于公為姜姓,和當時的菜,紀等國為鄰.春秋初年,從河南搬來的杞國不斷侵逼,淳于無力抵抗,國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難,淳于國亡。

杞國

周朝建立後,求先賢的後代進行分封,從諸城的牟婁尋到大禹的後代東婁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國.西周末年,由於鄰國的侵逼,杞在河南無法立足,便舉國東遷,回到國君的祖籍(今濰坊市),後來在昌樂,安丘等地建國,現在安丘黃旗堡鎮西南有杞國古城遺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國被楚國攻滅。

萊國

萊國商代以前,萊國的統治中心在昌樂.臨朐等縣,東部直到黃縣沿海地區.姜太公初封齊國,建都營丘(今昌樂縣境內),離萊都較近,萊候曾多次率眾爭奪營丘.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強大,齊國打敗萊國,佔有今平度縣以西的領士,萊公被迫遷都黃縣,稱東萊.戰國時,東萊亦被齊國吞併。

蕭國

伯益的巨大功績使他的子孫得到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被分封至蕭地(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春秋時滅於楚莊王。

徐國

相傳帝顓頊玄孫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贏姓,伯益的小兒子若木因其父親的功勞在夏禹時被分封於徐,建立徐國(故地大約在今江蘇西北部及安徽東北部一帶)。徐國曆夏、商、周三代皆為諸侯,周穆王時,已傳至三十二世孫徐君偃。當時徐國比較強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遊在外時代周稱天子。穆王得此消息,日夜兼程趕到京都,調軍平叛,徐偃王棄國而走,躲進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一帶的山中。由於他甚得民心,隨他進山的百姓數以萬計,這座山後來就叫徐山,徐州也由此得名。後周穆王降偃王兒子宗為子爵,仍封於徐(今江蘇省泗洪市一帶),春秋時徐國敗於楚國,國力漸衰。至宗十一世孫章禹,於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終為吳國所吞併,其後子孫便以國為氏。

舒國

春秋時期,江淮一帶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這些小國都是周武王滅商後,分封皋陶後裔時所建封國,號稱「群舒」。群舒國先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滅於楚國。滅國後,群舒國的公族後代就以原國名為氏,稱舒氏。

紀國

紀國是商朝在東方的與國,都城在今壽光縣紀台鄉,周滅商,紀國又臣服於周.春秋初年,齊國強大起來,逐步向東發展,紀國成為主要障礙,經過長期戰爭,到公元前690年,紀便被齊國吞併。

譚國

周朝初年大封諸侯時,建立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由於國勢一直不強盛,不久淪為齊國的附庸。春秋初年, 齊桓公出奔時曾經過這裡,當時譚國君對齊桓公很不禮貌,齊桓公繼位,譚國也沒派遣使臣祝賀,齊桓公稱霸諸侯後,藉此故吞併了譚國。

管國

管國作為西周初期的一個重要封國之一,屢見史書。西周早期武王滅殷,建立周朝之後,封其三弟管叔姬鮮於管(今河南省鄭州市管城),稱管國,為當時周朝之東方重鎮。周公攝政後,管叔因勾結蔡叔、武庚叛亂被誅,管城由此而廢。後裔以管為氏,管叔鮮為管氏(姓)的開氏始祖。

蔡國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後裔,滅於楚國。建都於蔡,轄地大致為現在的上蔡附近。公元前447年,楚滅蔡。

鄖國

鄖國之都。在今湖北安陸縣境。鄖為嬴姓國,祝融的後裔。周時居此。春秋時期滅於楚。

蔣國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後來蔣國被楚國所滅。

芮國

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於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縣,一說在今陝西省朝邑縣南有芮城),周成王時改做諸侯國,稱芮伯。在周王室任司徒。春秋時,芮國被晉國所滅(公元前1046年到前641年)。

沈國

同樣和姓名有關,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實沈,是黃帝的後裔帝嚳之子。實沈氏族後來因與少昊氏部落雜居而東夷化,故為嬴姓。後來,他們建立了沈國。周昭王南征時,嬴姓沈國被滅,其子孫就以國為姓。

夏朝時,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國。至周初,蔣國滅了姒姓沈國,沈人南遷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孫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個兒子季載被封於沈(今河南平輿北)。姬姓沈國又名聃國。季載又稱冉季載。

聃又寫作冉,古時,冉、沈讀音相同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國被蔡國吞併(一說被晉國滅掉),沈國的後人就稱為沈氏。

曹國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伯爵,國君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鐸(姬振鐸)後裔。建都陶丘,轄地大致為現在的定陶附近。公元前487年,宋國滅曹。

霍國

周代姬姓霍國有兩處,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另一霍國位於山西省霍縣西南,是西周時期山西境內最北的姬姓封國,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改封霍叔後裔於此。晉獻公十六年冬(前565),晉太子申生滅霍。

庸國

史載公元前1059年,周請庸人築都於洛邑,今竹山縣文豐鄉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遺址的城牆歷經三千餘年風雨仍然屹立,表明庸人的建築藝術的確很高;庸人又是史料中所稱的最早飲茶的先民,「茶風源於巴山楚水間」。然而最為世人稱道的是庸人的軍事藝術水平,「惟庸人善戰,秦楚不敵也」(《古代戰事考》)。

商代,庸為侯國。定都於竹山城東南四十一里的方城山。《括地誌》載:「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湖北通志》載:「方城天險之保障」。《民俗博覽》載:「庸人好巫,端公療疾,其效神驗,乃上古遺風也」。在商代崇尚巫風祭祀的時代潮流中,堵河的巫文化得以張揚。

至周代,庸國因率群蠻伐紂有大功被封子國。《尚書》說:「武王興兵伐紂,庸率盧、彭、濮等八國以兵相從。」滅商之後,庸國作為南方群蠻的領袖以軍事實力奠定了,疆域也拓展為佔有今陝西的山陽、鎮安、柞水、安康、漢陽、紫陽、嵐皋、平利、鎮坪,四川的巫溪、巫山、奉節,湖北的竹山、竹溪、房縣、神農架、興山、姊歸、巴東等縣,即整個秦巴山區的大部為庸之轄屬。國都仍在竹山的方城。

至春秋時代,庸國與楚國抗衡,東威攝楚國的崛起,西牽制秦國的擴張。庸人主要的敵人是楚國。楚國後於庸而崛起,有代庸而為「百濮之長」的態勢。

公元前611年,楚國遇上嚴重災荒,餓死不少百姓,楚莊王在韜光養晦「三年不鳴、不飛」。楚之四鄰乘其危難群起攻楚。庸國國君遂起兵東進,並率領南蠻附庸各國的軍隊會聚到選(今枝江)大舉伐楚。楚國危在旦夕。

楚莊王火速派使者聯合巴國、秦國從腹背攻打庸國。公元前611年,楚與秦、巴三國聯軍大舉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為三國所滅。實現了「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壯志。


推薦閱讀:

鳳鳴西周(五)——從恭王到夷王:盛世傾廈
古 玉 拾 粹(第五期)--夏、商、西周玉器(下)
末中興
如何評價周厲王,真是暴君,還是一個希望加強王權,限制貴族利益變法的失敗者?
西周開國功臣太公望

TAG:西周 | 鐵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