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一間健全的教會 James M. Boice

如何擁有一間健全的教會   ——教會的六個標記         James M. Boice 趙中輝 譯 經文:約翰福音十七章      你認為基督耶穌的教會應當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記號?換言之,你認為教會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我們怎麼知道教會是健全的呢? 我想,要是幾年前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一定回答,教會最重要的特點是相信教義,其次是聖潔、合一與愛。現在我並不是說,教義、聖潔、合一與愛不重要;這些實在是重要。但當我念到偉大的約翰福音十七章──基督為祂教會的禱告後,我才深深覺得,教會的第一標記是耶穌所說的喜樂。   教會的第一標記:喜樂 大多數人不會認為喜樂是教會的基本特點,這可能顯示我們對喜樂的概念是何等忽視,又顯示我們離開早期教會的精神是何等遙遠,因為,若是早期教會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眾皆喜樂。    耶路撒冷教會在首次教會會議以後,寄信給安提阿、敘利亞、和基利家眾教會時,一開頭就同他們問安:「願你們喜樂」(徒十五23)。雅各布的書信開頭也是問安:「願你們喜樂」(雅一1)。保羅書信中也有許多這樣的問安。如此,當保羅在字裡行間流露著喜樂時,他希望最後還能給他的朋友腓立比人一點忠告,他寫到:「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四4)。   然而今天教會喜樂嗎?基督徒喜樂嗎?    無疑我們理當認為,喜樂是教會的標記,而且當那日我們聚集在施恩寶座前歌頌神的榮耀時,喜樂將無疑是個標記。但目前呢?目前經常可以看見,愁眉苦臉、發牢騷、生氣相、以及其它愁苦不堪的表現。   我們應當喜樂,但我們卻經常憂慮。我們頹喪不堪,環境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我們原應過得勝的生活,但我們卻屢遭失敗與挫折。    既然我們沒有人願意永遠那麼凄慘,那麼現在就讓我們看看是否有靈丹妙藥。    第一劑靈丹妙藥可見於約十七13,耶穌明明白白地說:「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這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喜樂的基礎是純正的道。耶穌早在約十七不久前的幾次講道中就說過:「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愛里。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10-11)。喜樂乃發自於對神的性情和命令的認識,這認識乃基於祂的話語。一旦我們下功夫去認識神以及祂的旨意後,不論環境如何,我們就能平安與喜樂地信靠祂了。   有人會說:「噢,你說得倒容易,可是你不知道我的情形。我今年卅二歲,未婚,父母雙亡,留下我一人孤伶伶的。若是一定要這樣下去過個三四十年,真不知該作些什麼。」也有人說:「我一無是處,寸步難行,我的境遇是何等坎坷……。」如果你硬是這麼說,就表示你忽略了神的主權,並且承認你的意念並非真正在祂裡面。希望我們不要這樣。要知道是神計划了那些環境,我們應該由其中明白祂的旨意才對。   讓我們說一說環境。我們常常怪環境不好。其實環境是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的。「環境」一詞是由兩個拉丁字組成:circum意思是周圍,stare意思是站立,所以合起來circumstare 就是英文的circumstances,就是圍繞在我們四周的事物,它們是外在的。而在這幅畫中,主在何處呢?祂不存在嗎?不,祂在裡面,乃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榮耀的盼望」(西一27)。所以若是基督在你裡面,為什麼還憂慮外面的事呢?知道祂在我們裡面,知道祂隨時指引我們,乃是我們重生稱義作神兒女後而有的超自然的喜樂秘訣。   要治好信徒生活中缺乏喜樂的癥狀,第二劑良藥是交通。這交通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垂直的交通──與神的交通;另一方面是水平的交通──信徒彼此間的交通。在這兩方面而言,基督均是我們的典範。    當我們看教會的這六個標記時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基督在每一項標記上都是典範。當然,這裡也不例外。因為耶穌是喜樂的,雖然經上說祂「常經憂患」,但祂在患難中仍有喜樂。我們從經文中就知道祂是喜樂的,因為祂在約十五10所說的不只是「喜樂」,乃是「我的喜樂」。祂的喜樂是什麼呢?乃是時時刻刻與父交通的喜樂。這使祂能繼續禱告;這使祂甘心上十字架。   如果我們跟神之間也有交通,那我們也能獲得這種喜樂。請不要說「但那是為耶穌定的;祂是神的兒子,而我只是我」。我們不也是神的兒子嗎?耶穌自己不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嗎?祂教導,我們可以重生入神的國 (約三3、7);祂教導,神會成為我們的父 (約廿17)。因此,我們也可以借著與父神不斷的交通,而享受基督的喜樂。   此外,我們也要借著與眾聖徒交通而得享喜樂。事實上,聖徒相通是必然帶來喜樂的,因為每位聖徒都與神交通。所以若是你不喜樂,這可能是因你切斷與其它基督徒的交通,甚至也許是因為你一味想建立你自己與神的私下交通。這樣是行不通的。你需要別的信徒,他們也需要你。沒有他們,你與神的交通可能會減少,你的喜樂也不會得著滿足。   還有最後一劑神給不喜樂者開的靈丹妙藥是:過聖潔的生活。因為罪會使我們遠離神,中斷我們與神的交通。在約翰福音十七章中,耶穌講完我們須要喜樂後,馬上就繼續說我們須要聖潔:「求禰用真理使他們成聖」(17節)。這件事在羅馬書十四17也提到了,保羅說:「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許多基督徒都沒有應有的喜樂,因為他們走自己的路,不走神的路,他們不聽神的命令。若能過聖潔的生活、安息在主懷中,讓祂「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我們的心」,該是何等美好阿!     教會的第二標記:聖潔    聖潔乃是聖經中最常提到的神的屬性,因此名正言順它也應當是神教會的特性。我們當成為「聖潔的子民」(彼前二9);我們當「追求聖潔」。的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耶穌在禱告中說到教會這個特性,也說神會消滅邪惡。    但聖潔是什麼呢?有些人以為聖潔是一種文化上既定的行為模式,故將賭博、抽煙、喝酒、打牌、看電影,或類似的事看為不聖潔。但這是一種根本上的誤解。一位聖潔的基督徒確實有些事是不該去作的,但聖潔的本質卻不在於此。因此,堅持教會不許怎樣怎樣,並不是促進聖潔,而不過是促進守法和假冒為善而已。有的教會走極端,甚至可能強迫信徒以一些公認的道德行為來顯示自己的聖潔,以致於教會中出現許多假基督教。   使徒保羅發現當日的猶太基督徒有此情形,正如耶穌發現祂周圍也有這情形一樣,所以他竭力駁斥這種「聖潔」,強調它和真正的聖潔有所不同。他說以色列人「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羅十3)。   要明白這個聖經的聖潔觀,我們可以思考一些相關的詞,例如「聖徒」或「成聖」。基督在約十七17曾用到「成聖」二字。何謂聖徒呢?聖徒並非達到某種道德標準的人,而是神分別為聖的人。   然而現在我們須要問個問題。若是聖潔與分別為聖有關,若是信徒因神將他們分別為聖而已經聖潔了,為什麼基督還要為我們的成聖而禱告呢?為什麼要為我們已有的東西禱告呢?答案顯然是:雖然我們已被神分別為聖,但我們卻經常未響應這個呼召。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屬世的;世界看為寶貴的,我們也看為寶貴;世界以之為優先的,我們就惟之馬首是瞻。   我們經常羨慕世界的智慧。教會舊有的智慧,在每一時代、每個宗派中,都是聖經的智慧。基督徒站在神的話語面前,承認他們自己在屬靈的事上一無所知。他們甚至承認自己無法了解聖經的啟示,除非神施恩借著聖靈的運行,將聖經向我們開啟。基督徒承認他們反抗屬靈之事,並且承認倘若神讓我們選擇自己的路,我們必然走回敗壞的路上。這是種自我否定,是教會的智慧。但我們這個時代,卻將此古老智慧擱置一旁,去尋別的智慧,結果忽略了神借著聖經所發出的權威的聲音、使人歸正的道理。    其次,不僅在世界智慧的範圍里,我們會面對世俗主義,就是在神學的範圍里,我們也會碰到世俗主義。世俗主義神學很容易定義:世俗主義神學說,人基本上是善的、沒有人真正失喪過、得救並不一定要相信主耶穌基督。    教會經常使用屬世的方法做事,這讓我們看見,世俗主義也存在於教會中。屬神的方法是禱告和福音的大能,借著聖靈使神的百姓從邪路上轉回,讓他們恢復與神的關係。這一直是耶穌基督教會力量的來源,但今天這力量卻被藐視、被人嘲笑,因為那些發笑的人想用的方法是策略與金錢。    教會的世俗主義太糟糕了,要治好教會世俗主義之症,必須以教會的第三標記為藥劑:真理。當然,我們早該注意到這藥到病除的一劑了。耶穌在禱告中說得很明白,一開始祂說:「我已將禰的道賜給他們」(14節),然後末了又說:「求禰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禰的道就是真理」(17節)。借著聖經,就是神的話語,我們才漸漸分別為聖歸給神,並在實質上漸漸成為聖潔。    沒有常規化、系統化地查考聖經,教會必然會世俗化,落入保羅對提摩太所描繪的景況中:「當末日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瀆、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善良、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虛的實意」(提後三1-5)。「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虛的實意」,就是世俗的教會。而靠著聖經,神的百姓就不會這樣了。當教會使用世界的智能、世界的神學、世界的計劃、世界的方法時,真理能夠將教會扭轉回來,她就轉而使用神的智能、聖經的神學、神在聖經中所指引的計劃和方法,直到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     教會的第三標記:真理    有件事十分奇妙:神今日在教會中所作的一切事,幾乎都是由聖靈借著祂所寫下的啟示作成的。分別為聖的意思是:分別出來歸神使用。約十七告訴我們,我們分別為聖的唯一方法就是:信靠神的真理,這真理已為我們寫在聖經里。   若是我們要接受神給祂教會的祝福,我們就必須以神所計劃賜福的方式接受祝福。這意思是說,有許多外在的途徑並不一定使我們聖潔。比方說,講道或聽道並不一定能使我們聖潔。我們大多數人都認識一些經常參加培靈大會的人,他們聽道的技術之成熟,到了一個程度,講員站上講台尚末開口時,他就知道講員要說什麼了。但單靠這樣,是無法成聖的。錯在哪裡?很簡單,他們聽來聽去都是跟人走,而不是跟神走。   第二個不一定能使我們成聖的外在途徑是禱告或禱告聚會。禱告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卻不是神所定下讓人成聖的途徑。禱告是使人愈來愈聖潔的準備工作,但神什麼時候才會在禱告中對我們說話、顯明祂的心意呢?唯獨當聖靈按著我們的需要,將聖經的原則帶到我們心裡的時候。   第三,我們不要期望借著特殊經驗來成聖。每當你發現自己在尋找經驗時,你就是誤入歧途,在屬靈生活上遇到了紅燈。成聖通常是當你一心渴慕在生活中高舉主耶穌基督時所得來的,方法就是從祂所啟示的聖經中,發現祂對我們的期望。   現在我們就來看我們的重點:成聖唯一的必要途徑是讀聖經。因此,教會第三個標記必是神的真理。戴維說:「少年人用什麼潔凈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禰的話。我一心尋求了禰,求禰不要叫我偏離禰的命令」(詩一一九9-10)。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分幾方面來解釋。第一,我們必須讓人知道,我們所以要做某些事,是因為聖經如此吩咐。聖經是我們的權威,我們必須遵行聖經的教導。我們必須努力試著達到聖經的標準,我們必須探究神的話怎麼說,我們必須常常不斷地讀聖經。然後我們一定會問:從聖經原則來看,神在今天對教會及信徒有何要求?   第二,我們的神學必須清楚明了。這是有益處的,因為凡渴望聖經真理的人都會來聽這樣的神學。    我們須要闡明聖經的偉大教義,而不可藉由神學的名義來傳揚我們的文化。我們須要闡明人的墮落、人背叛神,叫人看見除了神的恩典,沒有任何希望。我們須要傳講神的愛、神無條件的揀選,以及神如何在恩典中借著聖靈進入個人的生活中,加強人的悟性,排除反叛神的意念。我們必須強調神能保守,也的確保守了那些祂所揀選的人。這些教義都須要講明白。    第三,我們必須明白我們的優先順序。我們的優先順序跟世界不一樣。我們是以神的話語為標準。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忽視社會上的事。但我們要搞清楚我們的優先順序,例如,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使社會上每個人得溫飽,而是傳揚神的福音,榮耀祂的名。    第四,我們須要在生活方式上與眾不同。我們必須優先關心的事之一是我們的時間。體育運動幾乎已成為世界各國所信仰的宗教,是許多人周末必行之事。許多福音派人士發現,自己的時間都讓運動佔去了,以致無法參加教會活動。這樣對不對呢?    其次是浪費許多時間去看電視。美國平均看電視的時間是一天四小時,我曉得,基督徒並不例外。看電視的時間值得一天四小時嗎?聖經說:「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   周日如何利用呢?我不是想強迫讀者排出某種特別的周日活動表。但我們如何利用周日呢?我們想敬拜神么?周日早晨約六十分鐘、七十分鐘、或八十分鐘,難道就足夠讓我們好好敬拜神嗎?   兒童主日學有為主日所準備的一系列功課,這對我們孩子的影響很大。我們應當看遠一點,此乃基督徒會一再碰到的問題:那些戶外活動會比讓我們的孩子待在教會裡更重要嗎?甚至如果我們的孩子因此而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受人歡迎,我們也應該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這些乃是基督徒須要表現出的與眾不同之處。    我們最應當表現出的與眾不同之處,可能是性道德方面的,尤其是我們的婚姻觀與表現婚姻觀的方式。在今日擁有聖潔的婚姻實非易事,世上的各種思潮幾乎都和基督教的婚姻觀唱反調。我們這時代就是太過注重個人的滿足,而現代人常常感到,婚姻中的性關係不能為個人帶來滿足。但問題是:兩人結婚為的是什麼?難道是為個人的滿足?或是因為我們相信,神讓我們結合在一起,為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好使祂的真理被高舉、為基督教信仰的價值作見證,並使孩子能在主的教育和規勸下長大成人?    最後,我們在用錢和使用其它資源上必須與眾不同。我們如何用錢呢?我們大家都被通貨膨脹搞慘了,但是如果拿美國的生活水平和世界其餘國家比,我們都還是百萬富翁呢!我們大家都該將錢用在主的工作上。但我們真這樣用嗎?在這方面我們對神有信用嗎?有些人甚至沒有納過什一奉獻!讓我們把我們的生活、靈魂和所有的一切,都用在主的聖工上吧!    我已經舉了基督徒必須與眾不同的四方面,就是我們所遵循的權威、我們的神學、優先順序和生活方式四方面。但我得附帶再說一點,我們須要用可見的形式來倚靠神。我知道,沒有比這一點更容易抓住世人的注意了。    基督徒如何才能改變世界呢?主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中曾回答了這問題,祂並沒有說我們非操縱世界不可。祂沒有說:「去,在羅馬帝國里找個高位,命令大家都信主。」非也!當然,這還是有可能的,祂未加以禁止,但那並不是祂所教導的方法。祂說:「你們是世上的鹽」(太五13),之後又說,「你們是世上的光」(14節)。    鹽有許多功用,但若失了味,它就沒有一點用處,唯獨當保有鹹味時,才有效用。所以,神的靈若在我們心裡召喚,要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我們就一定真正是基督的子民,而且借著祂的恩典,我們顯然不再是從前的我們。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了,努力的方向不一樣了,神學觀也非比從前。但我們仍在世界裡,要成為世界的鹽。   我們也是「光」。光的目的是照耀,照射出去。所以主說:「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我們應當怎樣呢?應當作黑暗世界中的燈塔。但燈塔不能變成港口,罪仍存在著,威脅著人的生命。然而靠著神的恩典,光能變成指標,領船安全入港。那就是分別出來歸神使用,或分別為聖的意義。我們應當作一個燈塔為人指路,這樣的教會是神所祝福的。凡因她的見證而尋到主耶穌基督的人,都將銘感肺腑。      教會的第四標記:宣教    多年前,當著名的佈道家凱波爾 (Ralph L. Keiper) 在紐澤西州迪菲街所舉行的一次宣教大會上講道時,說到一位小姑娘在未講道以前來看他。她大約八歲,曾參加過教會的暑期聖經班。這一天她踏進他的書房,問到:「凱波爾先生,我可以自殺嗎?」   這位年輕的牧師聽到後很驚訝,但是他知道若不先找出她為何問這問題的原因,不可妄下斷語,因此反問到:「瑪利,你為什麼想自殺呢?」   瑪利說:「那是因為今天早上我在查經班裡學到一些東西。」 凱波爾心想:「這孩子聽了些什麼?」 她說:「老師告訴我們,天堂是一處很好的地方,沒有懼怕、沒有哭泣、沒有打架,單是與主同在。那豈不太棒了嗎?老師說,我們死後才能與主同在。我聽得對不對,凱波爾先生?」 「對的,瑪利,但你又為什麼想自殺呢?」 「嗯,」她說,「你曾經到過我家,你是認識我父母親的。他們不認識耶穌,許多次他們喝醉了,我們早上就得自己起床,自己準備早點,然後穿臟衣服上學,同學就笑我們,回家以後,爭吵聲不絕於耳,嚇得我要命。為何我不可以自殺呢?」 明顯瑪利不相信理論神學,她相信實踐神學,她正面臨著一個十分實際的問題。她其實是在問:為什麼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活在世上?這個世界若是這樣一個充滿咒詛的罪惡之地,天堂又是那樣一個福樂之地,為什麼我們還一定要流連於此呢?神為什麼不在我們悔改信主後就立刻帶我們上天堂呢?或者,為什麼我們不自我了斷,以加速度過那無論如何不可避免的結局? 凱波爾回答說:「瑪利,神讓我們待在這裡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借著我們生活與話語的見證,帶領人來認識主耶穌的救恩。」然後他指出,像瑪利這樣信靠主,就是在父母面前為主作見證。之後,她的母親果然信主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談了那麼多關於教會本身或關於基督徒個人的事。依次看過喜樂、聖潔、真理,就是要來到這一點。喜樂、聖潔、真理雖然重要,而且無疑可以在此生中達到相當的標準,但是只有等到我們被接上天,這三者才得以完全。我們今生有喜樂,話是不錯,但是這個喜樂怎能和我們面對面見到喜樂的源頭而有的喜樂相比呢?聖經承認這點,也就是在講蒙拯救的聖徒得福之事時,說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啟七17;廿一4)。此外,在這世界裡,我們無疑知道些關於成聖的事,但是要等到那日,我們才能完全像祂 (約壹三2)。並且,我們在今生得以領會神真理的幾方面,甚至可以很清楚地認識一些真理,但在末後得贖的日子中,我們才會完全明白。「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十三12)。若是這樣,為什麼我們不立刻去天堂呢?    答案在於教會第四個標記上,因為教會不僅要往裡看,看見喜樂;往基督看,看見聖化;往聖經看,看見真理;我們還要往外面的世界看,看見神所吩咐的宣教事工。    「宣教」(mission) 一詞來自拉丁文的mittomitteremisimissum, 意思是「差出去」或「派遣」。但教會派誰出去呢?我們這些基督教的宣教士被派到哪裡呢?答案是:到世界上。耶穌說得十分明白:「禰怎麼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十七18)。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福音派教會不像她所宣稱的一樣是宣教的教會。問題不在於福音派教會不支持國外宣教,而是在於福音派人士遠避文化,許多基督徒似乎懼怕他們的文化,因此他們設法盡量遠離世界,深怕世界玷污了他們,因而發展出他們自己的小文化。正如有一位傳道人所說的,有些人是基督徒父母所生、在基督教家庭里成長、交基督徒朋友、上基督教學校與大學、讀基督教的書、上教會做禮拜、作基督徒的生意,最後兩腿一伸,死了,給基督教殯儀館的人埋進基督教墓地。這難道就是耶穌要祂門徒「到世上」的意思嗎?    基督差我們「到世上」,究竟是什麼意思?祂並非要我們效法世界;教會的標記就是與眾不同。並不是說,我們要放棄與基督徒的交通,或放棄基本的基督徒生活態度,乃是說,我們要去認識非基督徒,和他們交朋友,進入他們的生活中,開始以福音來影響他們。但不可讓他們屬世的思維影響我們,那全然是錯誤的。    約十七18所提到的第二件事是那些擔任宣教事工者的特性,這裡重點是我們要像基督到世上一樣。18、19節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耶穌在兩方面將門徒比作祂自己,一是祂曾被父差遣到世上,二是祂將自己分別為聖,完全投身於神的聖工上。祂說:「神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換言之,我們的宣教要像耶穌的宣教一樣,我們當效法耶穌。    也許你會說:「我不知道我像不像耶穌,我應該在哪些方面像祂?」顯然我們應當在每一方面都像祂。換言之,祂的生活是喜樂的,我們也應當喜樂。祂聖潔,我們也要成聖。祂宣講真理,我們也當宣講真理。    我們也要像主耶穌基督一樣作和好的工作。這世界已被撒旦用各式各樣的伎倆弄得四分五裂。基督徒要勝過世界,才會有真正的彼此和好與合一。    最後,若是教會能像基督在世所行的,那麼教會所表顯出來的一定是愛。耶穌愛世人。祂是為了愛我們而死,因此,我們若要勝過世界,我們就必愛世人,不是愛世界的體系或罪惡,乃是愛世上的人。    有一次我們全家上館子,我小女兒不知有多少次地弄翻了她的可口可樂。我像往常一樣大為生氣 (我們從來沒有因不發生類似事故而能好好吃上一頓飯)。可是等我們吃完飯,離開餐館後,我女兒默默地走了一段時間,然後問我:「爸你很厭惡我們弄翻可樂,對不對?」我說:「我實在討厭你們做這事」。她有一陣子覺得很不自在,但隨後好像想通了,她猛然抱著我說:「可是你還是愛我!」    她知道愛罪人與恨惡罪是兩回事兒,耶穌也是這樣。我們必須像祂一樣愛人,若是真能這樣,世人會看得見的,也會來歸向祂。     教會的第五標記:合一    現今教會所存在的分裂情形太明顯了,我根本不須解釋。這些分裂包括明爭,也包括暗鬥,戰端熾烈。就連教會合併也無法醫治這種分裂,而且通常還導致更進一步的分裂,使那些不喜歡這種合併的人紛紛離去。基督禱告時,已經預先看見這些現象,所以祂只求教會在祂裡面合一。    教會的一切標記都與基督徒與某事或某人的關係有關。合一的標記乃是關乎信徒彼此間的關係,喜樂跟自己有關,聖潔跟神有關,真理跟聖經有關,宣教是與世界有關。現在講的這個合一的標記,與最後一個愛的標記,在某種意義上是總歸納,講的是基督徒與一切同為上帝兒女之人的關係。    這是怎樣的合一呢?教會的合一不是指一個大組織的聯合。不論這種組織是好是壞,它本質上顯然不會產生基督所祈禱的結果,也不能解決教會的諸多問題。而且,教會歷史中多次有人嘗試進行這種組織上的合一,結果都證明是不合神心意的。初期教會中滿有屬靈的生命與成長,但卻沒有組織上的聯合。之後教會在君士坦丁大帝與其繼承者的禮遇下,漸漸中央化,直到中世紀期間,全歐出現了一個聯合的教會體制。一個人不論走到哪裡,或東、或西、或南、或北,都有一個基督教的聯合組織。但這是偉大時代嗎?信仰真正合一嗎?教會剛強嗎?道德崇高嗎?男男女女紛紛來就此信仰,並承認耶穌基督是他們的救主嗎?一點也不!相反地,每個人所信仰的都大相徑庭,教會信仰漸漸偏離聖經。    另一種我們不需要的合一是步調一致,也就是使教會裡每人看來都一樣。這可能是福音派教會最大的錯誤。正如大部分自由派教會追求的是組織上的聯合,部分福音派教會則似乎在追求信徒之間有同一的面貌和行為模式。這不是耶穌在禱告中所求的。相反地,基督徒中間應該有最大的差異:個性、興趣、生活方式、甚至事工上與傳福音方法上的差異。這才使教會看起來有意思、不愚鈍。步調一致就是愚鈍,像一排排放在超級市場的早點食品盒子。口味變化多才有意思!    但若是耶穌所祈求的合一不是組織上的聯合,或由外表一致而達到的合一,那究竟是怎樣合一呢?答案是:元首基督里的合一。因為耶穌曾講過這些話:「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禰父在我裡面,我在禰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我在他們裡面,禰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約十七21、23)。意思是,教會要追求屬靈的合一,包括眾聖徒的心意、基本態度、所渴慕的事情。保羅在寫信給哥林多人時,特別提到這種真正的合一,他說:「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林前十二4-6)。    我們可以從新約所用的一些比喻,來了解這種合一的性質。第一個重要的比喻是弟兄姊妹的關係,基督徒全是神家裡的人,因此他們名正言順地彼此成為弟兄姊妹。有弟兄姐妹的家庭關係,則各人必然彼此互相託付。這關係的根基的是神的作為。聖經將救恩形容為神生了屬靈的孩子,因此他們借著神的揀選,成為神屬靈之家的一份子。    這個事實有兩個重要結果:第一,我們所屬的家若是神所建立的,家庭成員既是神所揀選的,那我們就不能選擇誰將會成為弟兄姐妹,誰將永遠是外人。第二,我們彼此應有確實的交通,彼此互相幫助。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需要幫助,我們也彼此幫助,這是信徒間應有特殊情誼,是我們在世人面前所作的見證。    在聖經中,描述教會合一的第二個重要比喻是「交通」,新約通常是用希臘文的koinonia,意思基本上是指分享某物或共有某物。屬靈的交通是基督徒才有的。在這方面,新約常說到我們與父 (約壹一3)、與子 (林前一9)有交通,有時也提到在基督寶血和身體中的交通 (林前十16)、與聖靈的交通 (林後十三14)等。    但是交通不僅是內在的、無形的交通,也包括外在的交通,意思是,基督徒應該實際地與其它基督徒分享他們的思想言行、生活處境,以及物質資源。    這在實際操作上,並沒有一套固定的規定,完全視當時當地的情勢與需要,方法不盡相同。有些教會是小教會,因此比較容易找時間分享、交通,如全教會的聚餐、事工討論和其它類似的方法,都有幫助。大教會則需要將會眾分成較小的團體,因為一兩千人在一起,實在很難舉辦聚餐或是事工討論會。    聖經描述教會合一所用的第三個重要比喻是「身體」。這個比喻有許多重要的內涵。它說到基督徒合一的性質:若是將身體各部份分開,怎能存活呢?它說到互相依賴,甚至提到一種從屬關係,包括各種功能的互相依賴;因為手非腳、腳非眼,一切都是以基督為首。    可是,身體最特殊的一個功用是服事。家庭的比喻強調彼此間的關係,交通的比喻強調彼此分享,而身體的比喻強調工作。有身體才能做事,因為我們現在談的是合一,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有身體才能使我們一起做工。    你屬於基督身體上的哪一部位呢?你應當作什麼呢?顯然你不能改變整個教會。但首先,你會漸漸了解你所屬的大家庭、交通和身體。你也會為此感謝神。第二,你可以加入一個小團體,例如某個團契,在那裡你會經歷到基督徒實際的合一。第三,你可以和那個團體一起工作,表現基督徒的愛與服事。若是你願意這樣作,你會發現神與你同在,你會看見神在其它人身上的作為,因而大感折服。      教會的第六標記:愛    教會最大的標記是什麼?我不是指基督在禱告中所提到的第一個標記,而是最大的標記。這也許是我們最缺乏的標記。我的意思是:能為其它的標記作總結的最大標記是什麼?有了它,別的標記才有意義;沒有它,則教會就不是神心意中的教會。此標記究竟是什麼?唯一的正確答案:教會最大的標記是愛。    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十七章極敬虔的禱告中,說喜樂、聖潔、真理、宣教與合一,乃教會的重要標記,然後把重點放在最後,提到愛,這是重複十三章34和35節所賜給我們的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如果我們將這命令與剛才所提到的五個標記加以印證,就發現愛實在是太棒了!如果其它的標記缺乏愛,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假使你只管喜樂,卻沒有愛,你會有什麼呢?你有的是享樂主義,你有的是日常生活逸樂滿盈,卻不會在與主耶穌基督的關係上有成聖的喜樂。    聖潔卻沒有愛,你覺得會如何?你會發現自己自以為是,就是基督當日的法利賽人所代表的那種德性。按當日的標準來看,法利賽人過的是非常聖潔的生活,但是他們不愛別人。所以當主責備他們後,他們就千方百計想殺祂,最後也終於殺了祂。他們全是偽君子。    真理若沒有愛,你就只有死的正統主義,那種沒有錯誤的卻不能幫助任何人的死教義。    宣教若沒有愛,你只會圖個帝國主義、披著宗教外衣的殖民主義,這是近代歷史最常見的。    合一若沒有愛,不久教會中就會出現暴政,在教會裡分階級,對任何人均無情感,也不想領人認識基督。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你在對神與人的關係上表現愛,那會發現什麼呢?你會發現教會擁有所當有的每個標記。愛父神的結果是:喜樂!我們因神喜樂,也因祂為我們所作的一切事喜樂。愛主耶穌基督的結果是:聖潔!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愈愛祂,就愈像祂;因此,「凡向祂有這指望的,就潔凈自己像祂潔凈自己一樣」(約壹三3)。愛神的話語,結果是什麼呢?真理!因為我們若愛神的話語,我們就願意去研讀聖經,就一定會愈來愈喜愛神的真理、明白神的真理。愛世人的結果又如何?宣教!將信息傳給世人。愛主內弟兄姊妹的結果是什麼呢?合一!因為憑著愛,我們才能明白,我們應該和弟兄姊妹在生活上緊緊聯繫在一起。    我們再來更深入地討論愛。首先,神是愛的根源。我們所說的愛不是那種由世人想像出來的愛,乃是顯現在耶穌基督身上的神的愛,這是認識神的人才能明白的愛。耶穌說:「公義的父阿,世人未曾認識禰,我卻認識禰;這些人也知道禰差了我來」(約十七25)。之後耶穌繼續說:「我已將禰的名指示他們 (意思是,我要使他們認識禰的屬性),還要指示他們,使禰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耶穌是在說,如果我們認識神,就會知道愛是神的屬性,如果我們不知道愛,我們就不認識神。約壹四7、8將這個概念說得很清楚。    當耶穌說世人不認識神時,意思包括世人不知道神是愛。這在歷史上是有證可查的,當時無論希臘人、羅馬人、埃及人、巴比倫人,或先前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人,都不曾想過神是愛。讀遍所有古代文獻,你都不會發現有人說神是愛,充其量,有人說神是大公無私。或者,有人悲觀地認為,神有時只能被說是愛一切愛祂的人,意思是,有人先愛祂,祂才可能愛人家。但這是一報還一報,你服事我,我就照顧你,不是聖經所啟示的神的那種不能憑功德賺得的愛。東方的宗教講到「有情」的天、菩薩的「慈悲」,但這與「神是愛」的觀念也相差甚遠。不要說古代文獻中沒有提到神是愛,就連在舊約聖經中,這個觀念也沒有完全啟示出來。    但自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以後,人的觀念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因為祂說,神不僅愛,而且是以非常的愛、超乎人想像的愛來愛世人。那份愛差遣基督為我們死,而且據此將一大群蒙救贖的男男女女帶進與神的非常家庭關係中。    再看第二點:啟示本身。我們要問:神究竟如何啟示祂的愛?這問題回答起來真有些複雜。當然神早在舊約中就已啟示自己是一位慈愛的神,祂很明確地說,祂愛以色列人,雖然以色列人根本不配。在基督的教訓中,祂把神的愛啟示給我們,祂稱神為父,就表示神的愛乃父的愛;神借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將祂的愛啟示出來。因為「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    這就是耶穌在結束禱告時心裡所期望的,因為祂說「還要指示他們」,意思就是還要將神的愛指示他們。祂在這裡說的是什麼?若這句話是過去式,我們還可能明白它的意義,因為基督在福音書中已經多次將神的愛指示我們了。但為什麼用未來式呢?耶穌到底在想什麼?一定是十字架!耶穌是在說:「我過去所跟你們說的愛,現在我要借著被釘十字架來證明它。」    如此壯烈地證明神的愛,乃是空前絕後的。你若沒有十字架,你就看不見神借著耶穌基督在愛里說話,你就永遠不會在任何地方找到一位愛世人的神。聖經中的神對你將是一位默默不語的神,宇宙將是一個空洞的宇宙,歷史變成無意義。唯有在十字架上,你才能認識神的愛,你的生命才有意義。   這一節還有未完的話,因為耶穌不僅告訴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神的愛,祂也告訴我們在哪裡可以得到愛的明證。祂繼續說到:「使神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    這讓我們看見,愛就在我們裡面。為什麼耶穌這樣說呢?我相信,祂這樣說,是因為唯有跟隨祂的人才能看見這份大愛。耶穌知道祂就要死了,祂死了以後會復活升天。因此,這位自己就是神的愛的人、這唯一在世界上見過真愛的一位,這個人走了,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不能再見到祂了,所以祂在結束禱告時說,這個愛現在在我們裡面,因為祂在我們裡面,世人將從我們的愛中看見基督。    但我們當如何行呢?真正問題是:我們當如何彼此相愛?我們當如何將這份神的大愛付諸實行呢?讓我提供幾個實際的辦法。   第一,我們須要借著彼此傾聽來彼此相愛。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們不願互相傾聽的時代中,別人說一句,我們馬上回一句,就是不能靜靜地聽別人講完。聖經要我們快快地聽,慢慢地說。因此我們須要作的事情之一是,如果我們真想流露出神的愛,那我們就要傾聽。神也傾聽我們。    第二,我們應該分享。我們應該聽別人說完話,但也應該將我們的信仰告訴人。我們可不是什麼心理顧問,被訓練得只會聽、不會打岔,只會給予一些專業的建議,卻不在愛中關懷別人。我們在主里是弟兄姊妹,我們有家人的關係,所以我們不要像計算器一樣,在那裡分析所聽到的,然後根據心理學、社會科學的鑒定,小心地將答案送回。我們既然和跟我們說話的人在主里有同樣的地位,那麼我們在回答的時候可以說:「是的,我也曾經歷過這事,神這樣作有祂的美意。」    問題是我們不喜歡讓人看見我們的內心,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若說得太坦白,就因為自己是罪人而感到羞恥,而且害怕若是我們把心裡的話全說出來,別人會不理我們、討厭我們,從此一刀兩斷。所以我們怎麼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人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心裡確實知道,我們在神面前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們有缺點、有罪、有不可告人的羞恥,可是,基督耶穌一直愛我們,為我們舍己,我們現在是祂的心肝寶貝。若你曉得神知道你一切的罪、恨惡你的罪,卻仍舊愛你,那麼你就可以讓愛你的弟兄姊妹看見你的內心,你也可以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    第三,我們必須服事。約翰福音十三章一開始就提到,服事乃是基督之愛的表現:「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十三1),接著用洗門徒的腳證明了這份愛的意義 (十三14)。之後耶穌繼續教導這份愛的意義,告訴我們聖靈將在我們心裡動工,使我們能夠去愛。最後祂在禱告里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教會的特殊標記是:喜樂、聖潔、真理、合一、宣教、愛。愛包括服事。這就對了!因為基督的教會不是在世界中被服事,乃是在世界中服事人。 (本文原載於《信仰與生活》1983年10~12月號)
推薦閱讀:

美國印象派畫家Sir James Jebusa Shannon繪畫作品
[轉] 英國名畫家Charles James Folkard的插畫
James Bond at 50:Unshaken五十歲的詹姆斯邦德:風采依舊
藝術家 James Lee作品
美國藝術家James.Tennison油畫作品(2)

TAG:教會 | 擁有 | Ja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