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大書法家及作品欣賞
鐵保,字冶亭,號梅庵,本姓覺羅氏,後改棟鄂氏。滿洲正黃旗人,清代書法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後學顏真卿,糾正「館閣」帶來的板滯之病。
鐵保對於書法十分深愛,這可以從他的一首詩中看出:「半生塗抹習難除,一任旁人笑墨楮,他日兒孫搜畫篋,不留金幣但留書。」雖然久居高位,但他只想留給子孫他的書法。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父親劉統勛是清乾隆年間重臣。
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其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風致。劉墉還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翁方綱,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 清代書法家。
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行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作品中溫潤豐厚濃墨與纖細的遊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衝。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從柔潤流暢的筆意中,可推想作者書寫時靈活的用腕。綜觀此作品,運筆沉酣,墨色濃厚,筆劃豐滿,筋勁骨健,妙得神韻,是他的精品之一。
愛新覺羅·永瑆,乾隆帝第十一子。他最開始學趙孟頫的書法,後來也學習歐陽詢書法的特點,並廣泛地臨摹晉、唐、宋、明各家書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麗、勁俏流暢的風格。他的書法風格更多地承襲了趙孟頫書法的特徵,顯得十分圓潤、端美,具有朝廷廣閣體的特點,但同時又具有歐陽詢書法轉折方勁的特徵,這一點有別於廣閣體一味追求端正俊美。成親王以楷書、行書著稱於世,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
推薦閱讀:
※合情與變化 ——以浙江省博物館所藏明清書法為例 |【藝術品 · 典藏】
※中堂書法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等多篇 書法收藏
※古人修身八則,今天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