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精神分裂症
06-21
1病因1.遺傳因素本症患兒家族中有精神病遺傳史的發生率較高(16%~64%)。2.器質性因素本症患兒有圍生期損害史較為常見。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延遲、神經系統檢查有軟體征和腦電圖異常亦較多見,近年來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兒誘發電位P300潛伏期顯著縮短及波幅降低;頭顱CT掃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結果提示額葉、基底節、顳葉損害與精神分裂症密切相關。3.心理社會因素兒童受到強烈精神創傷,如父母離異,親人死亡、升學未成等生活事件誘發精神分裂症者較為常見,而且心理社會因素對於病程的延續及預後也有重要影響。4.病前性格特徵本症患兒病前性格多為內向,在性格偏異或不健全基礎上,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增加發病的危險性。5.生物化學因素一般認為本症與中樞多巴胺能系統活動過度,去甲腎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關。有些研究發現本症患兒血漿多巴胺β-羥化酶增高,而膽鹼能系統受抑制。2臨床表現1.起病形式多緩慢起病,隨年齡增長,急性起病逐漸增多。2.早期癥狀兒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癥狀主要為情緒、行為改變、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部分病例早期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3.基本癥狀特徵(1)臨床癥狀與年齡因素密切相關年齡小者癥狀不典型,單調貧乏;青少年患者基本癥狀逐漸與成人相似。(2)情感障礙大多表現孤僻、退縮、冷淡,與親人及小夥伴疏遠或無故滋長敵對情緒。無故恐懼、焦慮緊張、自發情緒波動等癥狀。(3)言語和思維障礙年小的病例常表現言語減少、緘默、刻板重複、言語含糊不清、思維內容貧乏。年長患兒可有病理性幻想內容,離奇古怪的妄想內容,並常有被害、罪惡、疑病和非血統妄想。(4)感知障礙兒童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礙多較生動鮮明,恐怖性和形象性為特徵,可有幻視、幻聽(言語性或非言語性)、幻想性幻覺以及感知綜合障礙(如認為自己變形、變醜等),尤以少年患兒為常見。(5)運動和行為異常常表現興奮不安、行為紊亂、無目的跑動,或呈懶散無力、遲鈍、呆板、少動,或出現奇特的動作或姿勢,常有模仿動作或儀式性刻板動作。少數患兒表現緊張性木僵和興奮,衝動、傷人和破壞行為。(6)智能活動障礙主要見於早年起病的患兒。大多病例一般無明顯智能障礙。3檢查神經系統檢查、腦電圖檢查、頭顱CT掃描、磁共振影像(MRI)檢查,主要是排除腦器質性改變引起的精神障礙。4診斷兒童精神分裂症診斷的主要指征如下:1.癥狀標準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癥狀,以思維聯想障礙、情感障礙為主要特徵,並與相應年齡行為的活動表現有明顯異常和不協調,同時至少有下列癥狀之一:①思維貧乏,聯想散漫或破裂,思維內容離奇,有病理性幻想和妄想。②情感淡漠,孤獨退縮,興趣減少,自發情緒波動,無故哭笑或焦慮恐懼。③意識清晰情況下,出現感知障礙、行為紊亂、精神運動興奮、作態、違拗或遲鈍少動。2.嚴重標準適應能力明顯受損,與大多數同齡正常兒童相比明顯異常,包括在家庭、學校各種場合下的人際關係、學習表現、勞動和自助能力的變化和缺陷。3.時間標準病程至少持續1個月。4.排除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和發育障礙。兒童精神分裂症往往潛隱起病,緩慢進展,癥狀不典型,診斷比較困難,尤其年小的患兒,故須細緻檢查和深入觀察。並須與兒童孤獨症、精神發育遲滯、多動障礙、品行障礙以及器質性精神障礙等相鑒別,以免誤診或漏診。5併發症可出現情感障礙、言語和思維障礙、感知障礙、運動和行為異常、活動障礙等癥狀。6治療本症療法基本與成人相似,主要採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教育訓練相結合,各種治療的選擇,除了根據主要臨床癥狀之外,還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如年齡、軀體發育、營養狀況加以全面考慮。1.藥物治療原則宜從小劑量開始,遞增至療效滿意的治療量,持續1月左右再漸減至維持劑量(相當於治療量的1/4~1/3),通常維持治療半年以上。2.常用口服抗精神病葯氯丙嗪、奮乃靜、舒必利、氯氮平、甲硫達嗪、氟哌啶醇、維思通、三氯噻噸(復康素),哌咪清等,顯效率50%~60%。3.長效製劑能有效地維持慢性期病人的療效。4.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錐體外系反應是最常見的副反應,可表現為假性帕金森反應、靜坐不能、動眼危象、吞咽或言語困難等,可口服安坦或肌注氫溴酸東莨菪鹼。還可出現肝功能損害、粒細胞減少、體位性低血壓、嗜睡、便秘、泌乳、色素沉著、閉經或性功能障礙等。5.飲食護理(1)兒童精神分裂症應該控制高熱量飲食:精神分裂症病人習慣於高熱量飲食。抗精神病藥物改善病情,而增進食慾。有的病人不知饑飽,一次進食量較多,因此,飲食應定時、定量,按食譜供應。有研究表明,隨意攝入熱量比限制攝入熱量增加了腦細胞的氧化損害,損害學習和記憶,加上精神分裂症病人傾向不鍛煉,故易感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即使不服抗精神病葯也是如此,故精神分裂症病人宜控制高熱量攝入。(2)木僵、違拗者應勸食:必要時給鼻飼流食,如奶類、豆漿、稀飯、果汁、菜汁等。並在床頭備好適量飯菜,以備無人在場時,起床食用。(3)被害妄想拒食者:除勸食外,應提供密閉包裝食品,有條件的可讓家屬提供符合口味的飲食。但應按醫囑調配,達到合理供應。(4)飲食應注意烹調方法和多食綠色蔬菜及新鮮水果:以增進食慾、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7預後起病年齡小、緩慢起病而且進程緩慢;呈進行性發展以及智力減退者預後較差。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採取積極治療等和兒童精神分裂症的預後有重要關係。8預防精神分裂症的複發精神分裂症的複發率很高,且複發次數愈多,疾病所造成的精神缺損也越嚴重,給病人、家庭、社會造成了巨大負擔。因此,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就要千方百計地在預防複發方面採取措施,即在未複發的情況下採取措施。1.堅持維持量服藥治療是最有效的預防複發措施。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的複發與自行停葯有關。堅持維持量服藥的病人複發率為40%,而沒堅持維持量服藥者複發率高達80%。因此,病人和家屬要高度重視維持治療。2.及時發現複發的先兆,及時處理精神分裂症的複發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時發現,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一般都能防止複發,常見的複發先兆為:病人無原因出現睡眠不好、懶散、不願起床、發獃發愣、情緒不穩、無故發脾氣、煩躁易怒、胡思亂想、說話離譜,或病中的想法又露頭等。這時就應該及時就醫,調整治療,病情波動時的及時處理可免於疾病的複發。3.堅持定期門診複查一定要堅持定期到門診複查,使醫生連續地、動態地了解病情,使病人經常處於精神科醫生的醫療監護之下,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量。通過複查也可使病人及時得到諮詢和心理治療,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藥物治療中的各種困惑,這對預防精神分裂症的複發也起著重要作用。4.減少誘發因素家屬及周圍人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後精神狀態的薄弱性,幫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會對待應激事件的方法,鼓勵病人增強信心,指導病人充實生活,使病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精神困擾的環境中生活。5.開展社區精神病防治工作要早期發現病人,早期治療,預防複發,必須在社會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機構,在基層醫療保健組織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識。建立社區精神病防治機構以來,精神分裂症的複發率有較明顯的下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652.看圖說話77~幼兒園的早上
※治好多動,頑皮孩子上名校
※488.拍照片28~第一次去體育場
※一般受歡迎的兒童樂園遊樂項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