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事裝備—冷兵器與火器的發展

冷兵器的發展史

所謂冷兵器,就是用人力或簡單機械力作為動力,殺傷敵方有生力量和摧毀敵方守備設施的戰鬥工具。總體上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禦性兵器。其中進攻性又分為:短距離,形如刀、劍、匕首等 長距離 :弓箭、矢、拋石機等。防禦性的有:盾,鎧甲等。

1.史前時期,為石質兵器時代

石斧

石兵器時期從原始人學會製作勞動工具--石斧、石刀等開始,到夏朝青銅兵器問世以前,大約歷經五六十萬年之久。從出土的石兵器判斷,中國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採集石英石、砂岩、煌石等原料,經過敲打、磨製而成的。有扁、圓、方、關各種不規則形,有帶刀的,有呈校狀的。我們很難跨越這歷史鴻溝,去 把現代的火箭、導彈、高射炮、自動步槍與這些不起眼的石塊相比較。但這些現代化武器的起源,確確實實正是以遠古的石戈、石矛為開端的。

在那草莽叢生,野獸出沒的原始生東環境中,我們的祖先正是依靠那些既是勞動工具又當防衛武繳的器具,圍獸捕獵,刀耕火種,頑強生存並得以進化發展的。到舊石器時代末期,人們已能製造出可安裝竹木桶的石矛、標槍、石斧等 兵器,進而發明了拋射兵器--弓箭。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能,人們就此告別愚昧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石兵器的製造技術已有很大進步,種類日漸增多。1935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古薄一帶發掘出土了一批石兵器,有石斧、石鋒、石毯、石鏟、石鋤、石叨、石鐮、石戈等。這些石兵器多採用迷石、硅質石炭岩、千層岩等石料,經過精心敲打、琢磨、鑽鑿而成。從這些石器中我們已能初步劃分出打擊型兵器:錘、斧等。切砍型兵器。刀、鐮、戈、鐵等。當時較為先進的石兵器有石戈、石刀、石矛、石鐵等,它們為後來冷兵器的發展奠定了根基。與此同時,人們還借用獸骨、蚌殼、竹木等材料製做兵器。

在原始社會,石兵器本身也是勞動工具。那時人與人之;間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結成一個個部落。為了爭奪有限的生F存資源或掠奪婚姻,部落與部落之間常常發生械鬥,甚至爆發較大規模的戰爭。出於戰爭的需要,人們手中的勞動工具一番越來越多地演變為兵器,促使兵器走出原始時期,與勞動工具分道暢銷。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後,戰爭具有了階級鬥爭的性質。這些具有獨特形制和專門作用的戰鬥器具才演變成真正 意義上的兵器,它連同軍隊一併成為統治階級的壟斷工具。

2.夏商—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兵器時代。

青銅兵器

青銅兵器時期從夏朝算起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這一時期伴隨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從興盛走向沒落。在商朝青銅文化日益繁榮的盛況下,青銅兵器迅速崛起,很快成為奴隸主貴族士大夫階層掌握的工具,並徹底取代了古老的石兵器, 成為了車戰時代軍隊中裝備的主要兵器。古代的青銅,實際是紅銅與銀錫熔煉的合金。用它鑄造的器物呈現青灰色或青綠色,所以稱之為「青銅器」。青銅兵器時期恰好與奴隸制社會相始終。在這長達1600多年的戰爭歲月里,各朝代的奴隸主貴族統治階級無不以其軍事勢力 、為支柱,強化其專制地位,征服廣大奴隸。於是他們建立起作坊,監智奴隸們鑄造大量青銅兵器用來裝備軍隊。那時軍隊作戰,等級十分嚴明。由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子弟為將領或甲士,乘兵車,著皮甲,持銅製的戈矛訴我馳騁戰場。而奴隸們只能充當徒兵,手持什杖等簡單兵器,跟隨兵車左右, 步行衝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兵器製造業日趨發達。各類青銅兵器如戈、載、刀、矛、蕭關、弓努,都得到進一步進和發展。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在廣袤的平原地區,連年征戰,車戰規模也越來越大。各諸侯又為爭奪地化擴大個力範圍,進而登上霸主均寶座,不惜重金。花費人力物力時間來鑄造先進兵器。

青銅兵成為車戰時代軍隊中裝備的主要兵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兵器製造業日趨發達。 各類青銅兵器如戈、載、刀、矛、蕭關、弓努,都得到進一步和發展。

2.戰國末年,出現了更為先進的鐵質的兵器。戰國末年,也有鋼鐵兵器開始正式裝入部隊。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大量銷毀青銅兵器,促進了鐵兵器的進一步發展。東方六國中有部分國家給小部分軍隊裝備了一些鐵質兵器,但由於技術不成熟,質量確實不怎麼樣,相較而言秦國則將鐵器用於農具,而是用最成 熟的青銅冶煉技術來製造兵器。

秦劍

3.漢代是冷兵器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一方面,鋼鐵的兵器逐漸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成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的材質。另一方面,主要的兵器種類發生了新舊更替。像鋼鐵的戈和戟取代了銅質的戈和戟。東漢末年,劍退出了戰爭舞台。

漢朝冷兵器霸主--環首刀。環首刀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到西漢已達到爐火純青之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冷兵器。衛青、霍去病的騎兵大量裝備環手刀,將匈奴徹底打敗,直接造成歐亞民族大遷徙。在古代冷兵器中,漢朝環首刀最為霸氣,從西漢起裝備軍隊,一直在戰場上佔據霸主地位,稱霸世界三百年,到了唐朝才被陌刀取代。

環首刀

4.兩晉以後,特別是南北朝時間,兵器發展的重點是改進騎兵的準備方面。如人穿的鎧甲,以及馬具都已鐵製為主。隋唐時期,繼承南北朝的傳統,但是重裝騎兵的重要行下降。,可以說是世界的大哥了,經濟,政治與文化高度發展,讓中國更有資本去發展科學研究,一不小心就發明了讓世界震驚的火藥。有名的武器便是火槍與火炮。

唐朝冷兵器霸主--陌刀。陌刀唐朝四大軍刀之一,威力位列四大軍刀之首。屬長刀類,兩刃,刀刃為特級彈簧鋼,耐砍不變型,裝俱為中碳鋼,表面發藍,外纏麻繩上漆,刀重22斤以上。《新唐書張興傳》:「舉陌刀重五十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唐代50斤相當於現在22斤左右。陌刀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令「四夷」騎兵望而卻步。唐軍持陌刀與「四夷」騎兵作戰時排成兵牆,刀鋒向前,其威力相當於如今的坦克,下斬馬腿,上削人頭,就像削瓜切菜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碾壓敵軍。在冷兵器時代,唐軍陌刀堪稱兵器之王,天下無敵,曾創下一日掃平一國的戰績。唐天寶六年,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討伐小勃律國,李嗣業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他們一個時辰不到便攻克小勃律國要塞連雲堡,不到一日便直搗小勃律國,俘虜了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奪回了克什米爾以西和以北的軍事霸權。陌刀盛極全唐,一直是戰場上的霸主,後被日本仿造,但其性能遠不及陌刀。

大唐陌刀

5.五代十國到兩宋時期,是國力衰退,軍隊無戰鬥力,這個時期的武器比起唐朝沒有太多的發展,但是也有新兵器及裝具的發展。傳統的仍以刀槍為主,同時每類下又各形成若干分支,同時大量採用各類棒式兵器,還有錘擊兵器。弓箭仍是當時最主要的遠射兵器。

鐵骨朵

鐵骨朵

宋代的長兵多沿襲唐制,槍還是主流,夾雜有大刀,棍棒等。宋朝的槍共同特點是安有長的木杆,上裝刃,下裝鐏。這些槍有些是供騎兵用的,有些是供步兵用的。騎兵用的槍常在槍首側面加有雙倒鉤、單倒鉤,或是在桿上裝環,被稱為「環子槍」。步兵使用的多是素木槍、鴉頸槍等。梭槍(標槍)是一種值得注意的兵器,它的柄較短,只有幾尺長,是北宋時從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那裡汲取來的新品種。它是和盾牌配合使用的,戰士一手舉著盾牌保護自己,另一隻手拿著梭槍,它可以用來與敵人格鬥拼刺,還可以投擲,以擊中幾十步以外的敵人。在當時,又可以叫標槍。在大宋的槍類總中,有些帶有胡風的類型,比如蒺藜槍,就是在槍頭和槍柄間加一個蒺藜骨朵,使槍不僅可以用於刺,還可以用於砸人。而在《武經》中有記載的事九種槍,分別是雙鉤,單鉤,環子槍,素木槍,鴉頸槍,錐槍,梭槍,錘槍,大寧筆槍。這裡也就不一一說明了,有興趣的可以翻翻書。宋朝的大刀在前面已經說過,這些刀主要還是自唐朝流傳下來。這裡就有人問了,怎麼沒有著名的陌刀啊?我在此說明,陌刀在五代以後就漸漸退出中原的戰爭舞台,因為陌刀首先打造費時,費力而且宋朝有更加先進的弓弩,所以陌刀自然就慢慢淘汰了。棍棒是宋朝又一流行長兵,宋太祖就有「一棍平天下」的美稱。當然,據稱,太祖的盤龍棍是類似雙節棍的武器,只不過是一長一短。在棍棒中,又較流行狼牙棒等武器。在戰爭中,槍只能單純的刺,而棍棒的打擊顯然比槍更能適用於甲胄下的士兵,這一點爾朱榮和成吉思汗做了很好地實驗。

遠程武器

床子弩

說到遠程武器,大宋可以說是中國冷兵器的遠程武器巔峰。大宋的弓弩繼唐朝之後,更發明數發大弩,用於守城,如床子弩等。床子弩是在唐代絞車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將兩張或三張弓結合在一起,大大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張弩時用粗壯的繩索把弩弦扣連在絞車上,戰士們搖轉絞車,張開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時,要由士兵用大鎚猛擊扳機,機發弦彈,把箭射向遠方。《武經總要》里記錄的這種使用複合弓的床弩有八種,可以依弩的強弱和射程分為兩類。一類是雙弓床子弩,上面裝有兩張弓,分別置於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後部,兩張弓相對安置,發射時,先用一條兩端帶鉤的粗大繩索,一端鉤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絞車的軸,然後用五、七個或十餘個戰士合力絞動絞車,把弩弦張開,扣在機牙上,專管裝箭的弩手安好弩箭,並瞄準目標。放射時,用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動扳機的,要由專管發射的弩手高舉起一柄大鎚,以全身力氣錘擊板機,於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嘯著飛向敵方。這些箭很粗大,箭鏃是扁鑿形的,所以叫「鑿子箭」,射程約為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五步。另一類是三弓床子弩,較前一類更強大,射程也遠一倍。弩臂上的三張弩弓,前端安兩張,後面裝一張,也是前後相對安裝。由於這類床子弩力量更強,所以又叫「八牛弩」,表示用八頭老牛的力量才能拉開它。用人力開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一般射程在二百至三百步,即三百七十至五百六十米左右。三弓床子弩使用的弩箭更為巨大,有粗壯的箭桿和鐵制的箭羽,前端裝有巨大的三棱刃鐵鏃,因為它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長槍差不多,所以又叫「一槍三劍箭」。它還有另一個名稱叫「踏橛箭」,那是因為它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即在攻打敵方城堡時,將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敵方城牆,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牆內,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桿和尾羽露在牆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護下可攀著這些射插在牆上的巨大箭桿登上城牆,攻陷城池。於是,這種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稱。

神臂弓

說完了床弩,該說說神臂弓了。神臂弓是一種弩。「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秥。」這是史料中對神臂弓的記載。鑒於神臂弓的威力,所以對神臂弓,要麼是用於野戰,對抗敵人的重甲兵種或者加一個支架,可以像床子弩那樣用於守城。說了弩還要稍微提一下箭。《武經》中記載的有點鋼箭、鐵骨麗錐箭、木撲頭箭、三停箭、飛羽箭等。這些箭都是配合單兵用的弓弩利用一個士兵的力量就可以發射的,便於行軍野戰,是部隊中大量配備的兵器。

6但是隨後的元朝可以說冷兵器發展到了頂峰。有弓,有弩,還有拋石機等。

拋石機

拋石機

即原始的炮,是利用槓桿的原理製造的。把一根長長的炮梢,也就是巨大的槓桿裝在可以轉動的橫軸上,再把橫軸架在用粗大的木材構成的炮架上。在炮梢的一端用繩索連著一個用來兜裝石彈的皮窩,另一端繫上幾十根長長的拽索。放射時,由一個戰士負責把石彈安置在皮窩裡,另外幾十個戰士猛地拽動拽索,梢桿一下子反轉過來,把安在皮窩中的石彈拋射出去。巨大的石彈可以摧毀敵方的防禦工事,也可以摧毀敵人的攻城器械,也可以殺傷敵人,擊亂敵人的陣線。武經總要》中一共記錄了十幾種不同式樣的炮,有單梢炮,雙梢炮,五梢炮,七梢炮,虎蹲炮,柱腹炮,旋風炮,合炮,卧車炮,車行炮,行炮車等。還有一種只用兩個人的輕便的「手炮」,能發射半斤重的炮彈,但沒有附圖,故難以了解它的形狀。以上列舉的各式炮中,單梢、雙梢、五梢、七梢等炮,基本結構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個由四根腳柱構成的方形炮架上裝置炮梢,按輕重之分,最重的七梢炮,可以把九十至一百斤重的石彈拋擲到五十步遠,有拽索一百二十五根,需用二人定炮,二百五十人拽索。比較輕便的單梢炮,只用一人定炮,四人拽索,可以把二斤重的炮石拋擲五十步遠。虎蹲炮和柱腹炮也安有炮架,但不是四根腳柱構成的方形,而是斜三角形,所以較為靈活,這種炮需戰士七十一名,發射十二斤重的炮石,投擲到五十步外,另一種是旋風炮,這類炮上沒有上面講的那種架子,而是豎立一根巨大的「衝天柱」,在柱頭安放炮梢的軸,於是炮梢可以變換方向,向四面發射,不用像單梢炮改變方向時還要移動炮架。缺點是因無架座,故不如單梢炮等穩固,發射的炮石也不能太重,只有三斤左右。把上述這幾類炮裝置在輪車上,就形成各種炮車,炮車有兩輪的也有四輪的。

熱兵器(火器)發展史

熱兵器又名火器,古時也稱神機,與冷兵器相對。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

經宋、元、明到清朝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延續約9個世紀。在此期間,隨著火藥性能的提高和新技術的應用,新的威力大的火器不斷被發展出來。並在戰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到清朝特別是18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火器發展的停滯,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古代火器始終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而是並用。

1.早期的火器 從北宋到南宋約3個世紀,是早期火器的創製階段。這個時期火器已用於戰爭,並有一定規模,有些火器的儲備已是數以萬計,在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全局來說,當時大量裝備軍隊起決定作用的兵器還是冷兵器。北宋發明的火藥箭、火球類火器,主要是用以縱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燒傷敵人和驚嚇敵軍人馬的作用。南宋發明的鐵火球、火槍類火器,已有較大的殺傷和破壞作用。但這兩類火器除少數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球等冷兵器來發射和投擲,飛火槍也是把噴火筒和矛槍結合起來使用,都離不開冷兵器。因此,這個時期雖然已經是火器和冷兵器並用,但還是一個以冷兵器為主的時期。

火箭

據《宋史·兵志》等史書記載,自開寶三年至咸平五年(970~1002),兵部令史馮繼升、神衛水軍隊長唐福、冀州團練使石普等人,先後向朝廷進獻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燒性火器。《武經總要》中記載著這些火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並列出3種火藥配方,這些配方是世界上最早以火藥命名並用于軍事的配方。這些火器,在北宋時期的戰爭中經常使用。如靖康元年(1126),宋軍在丞相李綱指揮下,使用火箭、霹靂球同其他冷兵器相結合,打退了金軍對汴京(今河南省開封)的進攻。之後,金軍也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火器的技術,攻佔了汴京城。北宋時期火器的製造已初具規模,在汴京設有廣備攻城作,工匠5000餘人,下轄10作,其中就有火藥作和專門製造火器的火作。元豐七年(1084)二月,從汴京一次調發煦州、河州駐軍的火器,就有神臂弓火箭10萬支,火藥弓箭2萬支,火藥火球箭2000支,火彈2000枚之多。

宋代,軍事工業相當龐大並且比較完備,軍器製造部門有專門的機構來研製新型火器,軍事家與兵器研製家便利用火藥製成火器,用於戰爭,並且國家鼓勵人民的研製。因而火器火藥的范明十分興盛。

2.南宋與金時期,金人學習火器推陳出新:後又被蒙古人民充分學習吸收漢民族的先進文化,到宋朝末年在兵器製造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並在統治中得以發展。

南宋時期,曾發明突火槍,霹靂炮等原始火器。如果要分類,突火槍只能和我上次說的大明的三眼銃一樣,是原始的火門槍。而大宋的火器,也並不是以爆炸射殺為主,主要還是取爆照的煙火驚嚇敵人,或是在其中添加有毒物質,產生毒煙,或者是拿來在火攻之中用以助火。是很原始的火器。

突火槍

火槍的出現和演變,表明火器的又一方面的進步。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火槍,是南宋紹興二年(1132)陳規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使用的長竹桿火槍,以竹為筒,內裝火藥,臨陣點燃,噴射火焰,焚毀了敵人的攻城器械「天橋」。這是最早的管形噴射火器,它能使點燃的火藥定向集中噴射火焰。這種技術以後又有了發展。南宋紹定五年(1232),蒙古軍進攻金南京時,守城金軍使用的飛火槍,將紙制的火藥筒綁縛在矛柄上,近戰中既可噴火傷人,又能格鬥拼刺。雖然是「飛火」,但在火藥中還摻雜著鐵滓、磁末等,與火焰同時噴出,也能起一定的殺傷作用。南宋開慶元年(1259),又進一步創製出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以巨竹為槍筒,內安子窠(彈丸),用火藥發射。這是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長期探索,終於在用人力發射的弓箭和球之後,人類第一次用化學能發射彈丸的成功嘗試,也是早期火器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為進一步發明金屬管形射擊火器解決了一個重大技術問題。

鐵火球

此時火藥的性能已有顯著的提高,金和南宋都使用了鐵殼爆炸性火器「鐵火球」。這種球是金人於13世紀初葉首先使用的。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金軍在進攻蘄州(今湖北蘄春)時,使用了用生鐵鑄成、殼厚2寸的鐵火球。紹定五年(1232),蒙古軍進攻金南京(今開封),士兵在大型活動掩體「牛皮洞子」遮擋下掘城,守城金軍用鐵索懸吊爆炸威力更大的鐵火球「震天雷」,至掘城處爆炸,其聲如雷,聞百里外,產生強烈的燃燒和四散飛擊的鐵殼碎片,毀壞了蒙古軍的鐵甲和牛皮洞子。景炎二年(1277),元軍攻靜江(今廣西桂林),守城宋將在城陷糧絕的情況下,率部下250名點燃一具大鐵火球集體殉國。歷史上的這些記載,說明鐵火球已具有很大的殺傷作用,火藥性能已經有較大的提高,火器已從縱火器材發展為直接殺傷、破壞的兵器,這是火器發生飛躍的重要標誌。

3.大元時期,真正的金屬火器始於元朝,古代鐵比銅金貴,那個時代大多的金屬器具多指銅器具,元朝時,管形火器得到發展。火槍,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屬製作, 起初是用銅鑄造,叫做"銅火銃",後來又改用生鐵鑄造,稱為"鐵火銃"。這時金屬管形火器不僅裝填火藥,而且還裝有球形鐵彈丸或石球,從而開創了在金屬管形火器中裝填彈丸的先例。是中國勞動人民對兵器發展的重要貢獻。這一時期火銃的發展,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特別是專用火器軍隊的組建,使交戰雙方開始發生了變化。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便它成為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始於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獻記載。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至順三年(公元1332 年)的製品。火銃採用青銅鑄造管身,能耐較大膛壓,可以填較多的火藥和較重的彈丸,因而大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銃使用壽命長,能反覆裝填使用發射。因此,在發明以後不久就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

鐵火銃

目前存世並已知紀年最早的元代火銃,是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件元至順三年(公元一三三二年)銅銃。銃體粗短,重六點九四千克。前為銃管,中為葯室,後為銃尾。銃管呈直筒狀,長三十五點三厘米,近銃口處外張成大侈口喇叭形,銃口徑十點五厘米。葯室較銃膛為粗,室壁向外弧凸。銃尾較短,有向後的銎孔,孔徑七點七厘米,小於銃口徑。銃尾部兩側各有一個約二厘米長的方孔,方孔的中心位置,正好和銃身軸線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推知原來用金屬的栓從二孔中穿連,然後固定在木架上。如這一推測不錯,那這個金屬栓還能夠起耳軸的作用,使銅銃在木架上可調節高低俯仰,以調整射擊角度。

那麼這種笨重的火器威力如何呢?

發射時,先把火藥從銃口裝進葯室,再塞入用木頭做成的馬子,用來閉氣,然後將子彈裝入前膛,用火繩通過火門點火,點燃葯室里的火藥,火藥燃燒生成大量的高溫氣體,就可以將前膛的子彈推射出膛。據史料記載,五百步之外,可以傷人,五百步之內,可有效拒敵,敵人進入百步之內,則點火不及。所以,火器部隊臨敵布陣時,如果沒有步、騎兵的配合與保護,還不足以穩操勝券。所以火銃的威力很大,但要怎麼發揮出來這是一個大問題。

4.明軍的火器種類非常多。有火銃、鳥銃、嚕密銃、佛郎機銃、三眼銃、四眼銃、五排槍、五雷神機、七星銃、十眼銃、十連珠銃、連子銃、馬上佛郎機銃、震疊銃、鉛彈一窩蜂、快槍、夾把銃、飛天神火毒龍槍等。

明軍的鳥槍槍管用熟鐵打造,重約5—6公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托之上。銃口長出木托2寸,托後7寸向下彎曲,通條一根,重3兩,另有火繩,每次裝粒狀黑色火藥3錢,鉛子重3錢。火門有蓋,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發射時將火繩點燃安入龍頭,右手開火門後緊握槍尾,用食指扣板機向後,龍頭落在火門,燃葯發射。成為當時戰鬥中的「利器」。鳥槍口徑在9—13毫米之間,射程可達300米左右。槍全長112厘米—150厘米,和明代中葉以前的各種火銃(類似西方同時期的火門槍)相比,具有身管長、口徑小、重量輕、便於步、騎兵使用的特點。明代後期,鳥槍已經是明軍的主要裝備。每名鳥槍手配備火藥罐2個,一個裝發射葯,—個裝引火藥,攜帶鉛彈300發。

鳥槍

佛郎機銃則是大口徑火繩槍,介乎於炮槍之間。在繳獲的佛郎機(葡萄牙)人艦船中得到的火繩槍基礎上創製。有子銃9桿,可連續快速開火,重量比普通火繩槍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遠。

掣電銃是單兵火繩槍,明朝火器專家吸取魯密銃及佛郎機的優點自行創造。銃長約6尺,重5斤,採用後裝子銃的形式,子銃6個。發火裝置與魯密銃不同,是撞擊式燧發槍,構造和性能與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將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擊錘上夾燧石,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燧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射擊精度更為準確,並在各種情況下,隨時都可發射。且下面加有護圈。子銃預先裝填好,輪流裝入槍管發射,可以加快射擊速度。但由於結構複雜,製作成本高,易出現故障.

迅雷銃是5管火繩槍,明朝火器專家趙士楨吸取鳥銃及三眼銃的優點自行創造近似近代多管式機關槍。單管長2尺,正五菱形分布。5管各有準星火門,火線以薄鋼片隔。5管中有長木柄,中空成筒,內有火球一個,銃彈射畢可點火焰,柄端有槍頭,可近搏。柄有機匣引火,5管共用。銃前有牛皮牌套可保護射手。隨銃有叉架一個。跪姿使用,先射一彈,後轉72度射第二管,以此推。能連發五彈,至萬曆三十年經過改進的迅雷銃「戰酣連發」,可以一氣發射十八彈。

三眼銃是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15毫米,全長350—450毫米,都有葯室和火門,可連射。射後可當錘擊敵。

四眼銃是4管單兵手銃,由4支單銃平行繞軸箍成,與三眼銃類似。

五排槍是5管單兵火繩槍,凈鐵打造槍管,每管重1斤4兩,長4尺,各有一個火門,可裝鉛彈4、5枚及火藥若干。5管平行排列,合安一個木柄,點火後5管依次射擊。

五雷神機是5管單兵火繩槍,管用鐵造,各長1尺5,重5斤,圍柄而排,有準星,管內裝葯2錢,鉛彈一枚,共用一個火門,槍管可旋轉,點火射擊後轉到下一火門,平射可達120步(每步5尺)。不準而且裝填麻煩。

七星銃是車載7管銃,管用鐵造,長1尺3寸,7管平行排列,一管居中,6管圍繞,外有鐵皮,加箍三道,均有火藥彈丸,尾部合為一處,後按一根5尺長木柄。車輪徑1尺5寸,戰時7銃齊射,管口能高能低,威力較大。

十眼銃是單兵單管銃,管用熟鐵打造,重15斤,長5尺,中間1尺為實體,兩頭各長2尺為管,每頭平分5節,每節長4寸,有箍一道,火門一個,每節裝火藥和鉛彈一枚。用時先點一頭,依次發射,然後掉頭再發射另一條。

三連珠銃是單兵多發銃,銃管較長,分三段裝填,每段各有一個火門,逐段裝填,依次發射。裝填麻煩。

十連珠銃是10管銃,每管裝10彈,共100彈,10管繞軸平行,箍合成10管銃,射擊密集齊進之騎兵。不

連子銃是連射單兵銃,銅鐵鑄造,尾安木柄,銃膛後有火藥,裝於一節一節之小紙筒中,共用一引線,每節火藥射一彈丸。銃筒中間豎插一鐵筒,彈丸依次裝滿,首枚彈丸於銃筒中,射後第二枚彈丸自動落下,由第二節火藥射發,如此反覆可連射多發!但由於此時的技術的限制,介面不嚴密,易發生故障。————可見,戴梓不能算是第一個發明連發統的人嘛,估計戴梓後來的連發統也是借鑒和改進了這個東西。

馬上佛郎機銃:騎兵用小型佛郎機,銃身短小,長154毫米,口徑28毫米,重1斤10兩和1斤12兩,有4道箍,第二和第三箍中間有方型圓孔,可栓繩。

鉛彈一窩蜂是多彈火槍,身用鐵鑄,口徑小身管短,能裝百枚小彈丸。槍小可挎腰而攜。用時先將前端鐵腳插於地,尾抵小木樁,使槍口昂。點火後百彈齊飛散射面大。這有點像迫擊炮,不過威力不大。

快槍是長柄火槍,長5.5尺,重5斤,前為鋒利槍頭,後接2尺長槍筒,有4道箍,內壁光滑,從口裝入三四錢火藥及鉛彈,筒後為長柄。用時先去槍頭,1.5寸火線插入筒內,點發後再裝槍頭,同敵近戰而搏。

夾把銃是雙管單兵手銃,由兩個聯體單銃組成,中夾一長桿冷兵器,用多道箍與銃緊固。戰時先發銃彈,後為冷兵器近搏。但難以進行再裝填。

飛天神火毒龍槍是多用途單兵槍,身用銅鐵鑄造,管長1尺3,裝彈一枚,管安長柄,上有槍鋒,筒旁有毒火噴筒2個。敵遠可發彈射敵,敵近噴射毒火,敵至則以槍鋒格鬥。成本過高,易發生故障。

軍用火箭「神火飛鴉」外型如烏鴉,.用細竹或蘆葦編成,內部填充火藥,鴉身兩側各裝兩支「起火」,「起火」的葯筒底部和鴉身內的火藥用藥線相連。作戰時,用「起火」的推力將飛鴉射至100丈開外,飛鴉落地時內部裝的火藥被點燃爆炸。爆炸時的飛鴉宛如今日的火箭彈。明代史書還記載了一種原始的火箭彈——震天雷炮,可依靠自身裝葯燃燒推進。名為「火龍出水」的軍用火箭,專用於水戰。竹筒制的龍內裝火箭,外裝「起火」。「起火」將龍身射至空中,又點燃龍身內的火箭,於是火箭再次射出。這已經相當於一種兩級火箭了。神火飛鴉 13世紀以後的中國元、明時代,火箭武器已有很大發展。到了16世紀,抗日名將戚繼光已在軍中大量裝備火箭。箭長5尺以上,綁附火藥筒,能遠射300步,倭寇見之喪膽。

神火飛鴉

5.到了清代製造的火藥兵器。重火器主要是火炮,輕火器主要是火槍。清人製造火器始於後金天聰五年(1631),清代前期仍大量製造,到康熙時,火器製造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例如清朝「機關槍」發明者曾被康熙流放到瀋陽戴梓自此火器發展漸趨停頓,直到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前後,清政府又大量趕製火器,但結構仍沿襲祖制,性能已大大落後於西方列強所制。

清朝有不少關於火器的著作,為平定三藩之亂,康熙特命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製造適應南方地形特點和便於戰場上機動使用的火炮。南懷仁「依洋式鑄造新炮」,並進呈《神威圖說》一書,介紹西方的制炮理論和方法。在康熙十四年(1675)至康熙末年四十餘年間,乾隆二十一年(1756)頒行的《欽定工部則例造火器式》載有各種火炮共85種,同年的《皇朝禮器圖式》中鳥槍,紅衣大炮,子母炮這三樣火器成為制式武器。其他的著作分別有薛熙撰的《練閱火器陣紀》,沈善蒸撰的《火器真訣解證》,王達權、王韜同撰的《火器略說》,薛鳳祚撰的《中西火法》,陳暘撰的炮規圖說以及董祖修撰的《炮法撮要》等。

但是清代中期之後,由於國家政策傾斜,沒有重視軍事技術,始終抱著「弓馬取天下」的冷兵器觀念不放在其統治的300年間,我國的火器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在有的方面,像槍器中的鳥槍和抬槍的形制基本沿襲明代,沒有大的發展。因而影響了近代軍事技術的發展。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朝又開始大量製造火器,並積極從西方引進先進武器。到洋務運動時,火器的製造和引進達到最高峰。這期間,清朝建立了大量近代槍炮製造廠,如安慶內軍械所、湖北槍炮廠、天津機器製造局等等。

紅衣大炮

清代火炮

紅衣大炮改良自明代仿製西洋人的紅夷大炮,因滿人惡「夷」而改「衣」。這種炮身管較長,口徑較大,前細后豐,炮身鑄有多道固箍,滑膛,中部有炮耳,炮口和炮尾分別裝有準星和照門。其裝藥量大、炮彈重、射程遠、威力大。存世的實物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1643年制神威大將軍炮,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是現存最早的清代火炮,口徑13厘米,全長2.64米,炮身後半部用滿、漢文陰刻:「神威大將軍 大清崇德八年十二月日造 重三千七百斤」。《清會典圖·武備》記此炮「受葯五斤,鐵子十斤,載以四輪車,通髹朱」。此炮為鐵心銅體,即在銅炮身內鑄有鐵炮膛,鐵膛較銅膛耐蝕,銅炮身又可避免鐵炮易炸裂的缺陷。康熙十五年(1676)制「神威無敵大將軍」銅炮,1975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發現,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口徑11厘米,全長2.48米,重1000千克。用滿、漢文銘:「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 神威無敵大將軍」。此炮曾參加過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雅克薩抗擊沙俄入侵的戰爭,立有戰功。戰後清政府在齊齊哈爾專門修建炮庫收藏,留存2018年。衝天炮

衝天炮

衝天炮型是一種曲射炮,身管較短,口徑較大,多發射爆炸彈,最典型的實物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九年(1690)制「威遠將軍」銅炮。口徑 21.2厘米,全長 69 厘米,重 375公斤,載以四輪炮車。炮身銘滿、漢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內御制威遠將軍」等50字,景山是清代重要的鑄炮場所。此炮前侈後斂,形如仰鍾,炮膛分為大膛(裝彈)和小膛(裝葯),炮彈為空心鑄鐵彈,直徑 20 厘米。裝放方法是先把火藥裝入葯室,再入木馬子,上加土寸許,然後將炮彈放入大膛,發炮時先點燃炮彈引線,再點燃火門烘葯,「炮發子出,迸裂四散,為用最烈」。從小輪炮車看,此炮只宜於在城垣上防守,不適於行軍野戰。該種炮是榴彈炮的原型,只是彈藥上略有差別!

子母炮

子母炮

子母炮型源於明代從西班牙傳入中國的佛朗機銃,身管較細長,有瞄準具,輕便利攜,在母炮的後部輪換裝填子炮,發射快速。實物有康熙年間製造的「子母炮」,故宮博物院收藏,鐵鑄,母炮口徑 3.2厘米,全長1.84米,「重九十五斤」,底雕蓮花紋,通髹以漆,配子炮 5枚,還專門備有馱在馬背上的炮鞍,利於行軍涉險。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制「奇炮」,鐵鑄,口徑 2.7厘米,炮管長 1.8米,「重三十斤」,亦屬於子母炮型,但形制有所改進:裝填方式類似雲南邊境毒梟的雙筒獵槍,炮管後接木柄,可上下開合,子炮直接從母炮膛底推入,而不是從母炮蓋面開孔納入,由木柄起閉鎖作用;點火方式改用火繩槍機,點火快速、準確。奇炮較子母炮更加輕便靈活,有利於炮兵的機動作戰,威力十分感人。

燧發槍

清代火器

燧發槍是在槍機上安有燧石,利用撞擊時發出的火星點燃火藥,較火繩槍安全、可靠。康熙「御制自來火二號槍」是轉輪式燧發槍,口徑1.1厘米,槍筒長90.3厘米,全長1.35米。槍口有錯金獸面紋,近槍機處嵌五螺鈿圓星作梅花狀,槍托底端鑲銅金托,轉輪槍機鍍金鏤花。發射時,用鑰匙將轉輪上滿弦,扣動扳機,機輪轉與火石迅速摩擦生火。在明代《軍器圖說》於明崇禎八年(西元1635)成書刊印,本書羅列了各種火器,圖文並舉,敘說軍器之製造,使用與威力等。本書載有的「自生火銃」,就是一種燧發槍,只不過到乾隆四庫全書時候被全部焚燒殆盡,之後年制鑲骨燧發槍源自俄國進口,口徑1.7厘米,槍筒長88厘米,全長1.185米。槍筒鐫花紋,槍托用虎皮木製,中後部嵌銅銀花,尾嵌獸骨。槍機前豎火鐮,扣扳機後,火石與火鐮猛烈撞擊起火。撞擊式燧發槍較轉輪式結構簡單、可靠,造價低廉,被世界各國廣泛使用,並最終取代了火繩槍,中國當時例外因為鋼鐵不合格的緣故還是技術斷代後,對此依然使用舊式的加長鳥統進行對外作戰。

擊發槍

擊發槍是使用雷汞發火裝置的槍,19世紀初英國發明。它是將雷汞製成火帽,靠擊錘撞擊火帽引發火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支道光年間制擊發槍,口徑 1.2厘米,槍管長1.25米,全長1.54米,槍口雕蓮花紋,槍托嵌以象牙雕刻的花飾,火帽用紅銅薄片製作。擊發槍提高了發火的可靠性,在歐洲很快就取代了燧發槍。晚清鴉片戰爭後1842年,意識到自身落後的清政府曾仿製數百桿裝備軍隊。

擊發槍

雖然熱兵器如火如荼的發展,並取一主要態勢,但並不意味冷兵器得到了冷落,像刀,矛,弓箭等鐵兵器依舊在戰爭中充當返身拼殺格鬥的主要兵器。
推薦閱讀:

中機院解讀《環保裝備製造行業(大氣治理)規範條件》
中國pol.ice與罪犯裝備對比經典散論
何為古代五兵?有槍有劍有戟,為何沒這種冷兵器?至今仍裝備軍中
海工裝備中長期規划出台 提升至國家戰略
溪流釣的釣具裝備搭配及釣法技巧詳解

TAG:中國 | 軍事 | 軍事裝備 | 裝備 | 發展 | 古代 | 冷兵器 | 古代軍事 | 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