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告別文化浪漫主義才是中國之幸

作者:宋魯鄭

 處於轉型和大變動階段的中國確實無奇不有,竟然有了「民國粉」。更為奇異的是,「民國粉」所投射的台灣竟然倍感尷尬,難言自豪。或許最近台灣《旺報》的一則評論《台灣的真實面貌》,最為典型,也最為令人深思。

  社評稱,同樣這片土地,大陸民眾眼中台灣是人間福地,更是網民鍵盤上的「民國范兒」;台灣民眾自己眼裡,卻是經濟沉淪、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一塊被詛咒的惡土。不禁讓人深思,這種兩極反差現象是否矛盾?何以致之?

  確實,今年以來,台灣多數人對現狀充滿焦慮,媒體無分藍綠充斥著負面報導,談話性節目一片謾罵,罵得越凶,收視率越高,反對黨更是炮火全開,意圖逼迫馬英九撤換陳冲內閣,社會顯得極為不安。社會菁英則以冷靜語氣評價現狀是「物價高漲、經濟衰退、馬英九無能、年輕人沒有前途」。更讓人憂慮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責罵,已讓馬英九和政府施政失去方向與動能,民眾對台灣前途失去希望。

  然而就是這樣的台灣,卻一再被大陸部分媒體、部分知名人士以及部分網民讚譽有加,心致神儀。《旺報》兩岸徵文版「大陸人看台灣」欄目,投書無分學生、學者,還是一般商人、遊客,甚至基層公務員,幾乎百分百稱讚台灣。最引人矚目的則是韓寒《太平洋的風》吹遍兩岸。

  不過,韓寒以及眾多「民國粉」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極力讚許之際,此時的台灣不僅處於內外交困之中,更重要的是台灣正在實行嚴重歧視——甚至性質惡劣形同侵犯人權——大陸民眾的政策,而且是僅僅針對大陸民眾!

  一是來自大陸的新娘六年才能取得台灣的身份證,其他外籍新娘則是四年。而在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前,竟然是8年!在台灣沒有身份證,不能工作,不能外出,不能住賓館,不能旅遊(須當天返回)。放眼全球,沒有任何一個社會——不管是民主還是專制——敢於如此赤裸裸僅僅針對某一外來人口進行如此公然的歧視。而直到今天,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還振振有詞的表示,當初(民進黨)對陸配取得身分證訂下較嚴格規定,有理由與必要性。馬英九要改,「相關問題應由『國會』與社會討論,不應由馬『總統』片面決定」。

  二是對來自大陸的留學生實行嚴格的「三限六不」。三限」指的是,限制采認大陸高教數量、限制來台陸生總量和限制采認醫學學歷,「六不」指的是,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大陸學生無法得到居留證,也就無法享受台灣的醫療保險。而其他外籍留學生、僑生甚至外籍勞工則絲毫不受影響。這一點甚至連民進黨民意代表都無法忍受。民進黨立委吳秉睿提議,基於人道考慮,應將陸生納入健保。人道是普世價值,又是民進黨一向自我標榜的中心信仰,以人道立場為由,將陸生納入健保,既可彰顯台灣對基本人權的重視,也無悖於民進黨的核心價值,更不影響台灣學生的權益和健保資源利用;尤其重要的是,民進黨藉此可以扭轉長期以來「逢中必反」的負面形象,對民進黨可謂一舉數得。

  然而,這樣基於人道的提議竟遭到民進黨上下的口誅筆伐,要求吳秉睿趕快澄清,否則「應辭去不分區立委」;更有人宣稱「蘇主席接受此議,那麼民進黨就準備輸光了」。

  於是自2011年台灣首度開放2000個名額招收大陸學生以來,第一年只有928人報到。今年錄取確定來台的陸生僅有677人,比去年減少251人。

  我們很難想像的是,一個如此歧視自己同胞的台灣,竟然能夠成為大陸某些人士頂禮膜拜的對象!

  韓寒們可能還想不到的是,這個第一個打著「民主和人權」的華人社會,竟然在經濟危機之中推出如下勞工措施:放寬外籍勞工的比例可以超過40%,外籍勞工不受台灣勞工基本薪資的保障!也就是說台灣怎麼壓榨外籍勞工都可以。為此,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立刻宣布辭職。由此也可知台灣經濟已淪落到什麼境地。

  不過,大陸在某些人眼裡雖然「全然盡默」,但在台灣網民眼裡卻依然光輝耀眼。隨意瀏覽台灣的網站,不經意間就可看到如下類似的留言:

  「今天若不是中國強力回擊日本鬼子竊占釣魚島,使日本不能得逞,否則在奴才台灣人之下,必然將中華民族的釣魚島拱手讓給了日本鬼子,台灣政客及媒體真是民族敗類,怪不得中華民國會在九一八後不抗日,怪不得中華民國會被人民起義推翻。」

  「大家整天吵的就是枝節性雞毛蒜皮的小事,台灣的文革遠勝大陸,愚民政府足堪告慰?」

  最後幾句話不知「民國粉」們情何以堪?

  不僅僅是普通的網民,就是知識精英對台灣也持幾乎全面的否定態度。台灣最著名的媒體評論員南方朔最近發表文章《台灣只剩下反動的空話》。其最後結尾如下:

  「早年我讀黑格爾所著的《歷史哲學》,黑格爾指出希臘文明一度十分光耀,但到了末期,務虛不務實,凡事不肯誠實面對,哲學變成空言只剩語言遊戲,美學只剩墮落浮誇。今天的台灣當權者面對問題,也只是一堆反動的空話,台灣怎麼會有未來?」

  只是一個沒有未來的台灣怎麼就成了自由派群體的偶像呢?

  客觀來講,兩岸網民們的言行絕非孤案,實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極為常見的「文化浪漫主義」現象。其根源都在於因為不滿自身的問題,而把另一個參照物美化。

  這種文化浪漫主義在西方可謂源源流長。法國啟蒙運動大師伏爾泰,崇拜中國儒家思想,並將中國的政治體制視為最完美的政治體制(因為中國的文官制度能讓下層階級人民得以晉陞為統治階層)。而他對今天中國不少自由派讚譽有加的天主教則是大加鞭撻,把天主教教宗比作「兩足禽獸」,傳教士是「文明惡棍」,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他視孔子為真正的哲學家,他曾說「那個聖人是孔夫子,他自視清高,是人類的立法者,決不會欺騙人類。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不知大家還記得五四精英們「打倒孔家店」的歷史聲音嗎?(胡適年青時提出這樣的口號,但晚年時卻又在為人、處事、律己和價值觀上皈依了儒學)。

  不僅法國,十八世紀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就想讓瑞典成為中國一樣的國家,他的老師卡爾.舍費爾為國王做了多場演講,把中國美化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努力宣揚中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就是到了現當代,這股文化浪漫主義也不絕於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今天我們自已稱之為「十年浩劫」,但在當時的西方,普遍認為中國非常好,走向一個會使大部分人的生活改善的道路。如果我們現在再回頭看看當時西方左派學者的著述,簡直把中國美化到荒唐無以復加的地步。就是在今天,法國著名地緣政治學者、歐盟委員會專家、現代中國國際研究發展中心創始人PierrePicquart先生就一再的聲明,中國的制度是全球最好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文化浪漫主義,原因不過兩個:一是本國問題叢生,需要一個外部的榜樣做為變革的動力;二是被文化浪漫的一方文明領先世界。

  中國在領先了世界數千年後,在十八世紀逐漸陷入停滯,並於1840年後一再敗於西方文明。於是主客易位,來自西方的文化浪漫主義也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曾經走在國人前列的康有為認為中國人只要穿了西服就有了西方的思想,隨後的孫中山認為只要建立西方一樣的制度就會一步登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六十年的努力,終於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再次躋身世界大國行列。然而一百多年的歷史慣性絕非六十年所能化解。所以今天,不僅西方對中國有文化浪漫主義,同樣的,中國對西方也有文化浪漫主義。相對而言,處於趕超、重新崛起的中國對西方的文化浪漫主義更為嚴重,也更需要警惕。這裡不妨僅舉一例,西方發生如此嚴重的自稱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卻依然被自由派學者當作我們學習的榜樣。甚至於2008年西方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候,中國竟然出現了「憲章派」。

  這種文化浪漫主義產生的誤導效應當然危害無窮。這不妨僅舉一例:香港《南華早報》10月14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富人移民美國後,大呼後悔死,他們中越來越多人正考慮放棄美國公民身份。因為美國的稅負高的超出想像。根據美國法律,公民和永久居民(綠卡持有者)不論住在哪裡,其世界範圍的收入都要被徵稅。只是放棄美國公民身份也要付出很大代價。完成這一過程需花上一兩年,還有高額法律諮詢費用。當然直到今天,仍然有富豪帶著不切實際的憧憬要前往美國,也仍然在重複著「後悔死」。

  富豪們的「後悔死」其影響最多不過一個家庭,但假如一個國家也步上歧途,則後果不堪設想。戈爾巴喬夫接任總書記的時候,蘇聯還是世界超級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到了他統治的末期,連買一雙襪子也要憑票購買了。到了葉利欽時代,這個昔日強國的退休金僅合每月8美元!而且經常拖欠!就是在首都莫斯科,警察也公然勒索外國遊客。無論是戈爾巴喬夫還是葉利欽,這兩個人的共同點都是把西方當作自己的榜樣!

  今天的中國在提前四十年完成鄧小平三步走戰略,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際,也同樣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點。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客觀探索得失,制訂未來發展的戰略。顯然,文化浪漫主義就十分的不合適宜。以中國規模之大,歷史之悠久,人口之眾多,問題之複雜,這個世界不會有任何榜樣可資借鑒。更何況,陷入危機長達四年的西方歐美,也同樣在苦思未來的出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不平等的代價》中明確提出「民主處於危險中」(第五章)。中國怎麼可能把一個處於危險中的模式當作自己未來發展的榜樣呢?

  由於十八大臨近,法國各大出版社都爭先出版有關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大小專著,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應該首推由法國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弗朗索瓦 高德盟Fran ois Godment撰寫的書作《從毛澤東主義到資本主義,中國想要什麼?》(Que veut la Chine? De Mao au capitalisme)。高德盟在他的書中對北京政權這麼一個難於命名的政治體制模式能夠延續這麼多年感嘆不已,他說,中共目前的政治體制實在是世界上絕無僅有,只有古代的威尼斯共和國和今天的梵蒂岡可以與之相比較。顯然,東西方都在擺脫各自不切實際的文化浪漫主義,而走向真實。

  無獨有偶,一向支持台獨、反華、反中的《自由時報》竟然出人意料的刊登了一個大陸大學生的調查報告。報告稱大多數人共識是:中國的制度大致符合國家需要、美式民主不適用中國、依樣炮製美式民主在中國將引發許多問題,即使為了進步,我們必須步上民主亦然。顯然,被視為國家未來的青年,也在整體上告別文化浪漫主義,這才是中國之幸。


推薦閱讀:

中國糖尿病診療手冊(2015)節選之——口服藥物
對中國當代文學學術知識分子的觀察與解讀 ? 國學網
印尼為何蔑稱中國為「支那」
花千芳:讓國民待遇惠及每一個中國人
中國體壇5大吸金運動員 姚明20億僅排第二

TAG:中國 | 文化 | 浪漫 | 浪漫主義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