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60周年:在當代文學的家園裡收穫一代又一代莊稼 | 關注
今天下午,上海市作家協會大廳里最多被提及的一個詞是「文學家園」。在這裡,紀念《收穫》創刊六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幾乎可用「星光璀璨」來形容——莫言、黃永玉、諶容、余華、賈平凹、蘇童、韓少功、李銳、遲子建、阿來、馬原、格非、畢飛宇、歐陽江河、林白、須一瓜、李輝、張翎、葉彌、東西、李洱、荊歌、艾偉、盛可以、蔣韻、笛安、張楚、弋舟等三十餘位知名作家從全國各地趕來,與王安憶、葉辛、孫顒、王小鷹、陳村、趙麗宏、孫甘露等二十餘位在滬作家匯聚在這裡,共同慶祝《收穫》文學雜誌的六十歲生日,作家們都說,他們「回家」了。
在剛剛結束的座談會上,他們都聊了些什麼?小編第一時間帶您去看看——
《收穫》60周年宣傳視頻
作家眼中的《收穫》
莫言
一甲子歲月,60年《收穫》,應該有五六代作家了。成千上萬篇的作品,築就《收穫》今日的輝煌。作為《收穫》的作者,來到這裡,確實有回家的感覺。講起我在《收穫》發表的十幾篇作品,每一部作品背後都有很多記憶,每一部作品都讓我成長。我向《收穫》投稿、發稿、寫稿的歷史是我個人歷史的構成部分,也是我和《收穫》刊物之間心靈的契約。總之千言萬語兩句話,一句就是好好寫稿,為了《收穫》,另外一句就是好好寫稿,必有「收穫」。
黃永玉
《收穫》雜誌發表了我的「破文章」第九年了,全世界沒有這麼一個寬宏大量的雜誌,連載「破文章」九年的時間,而且還要寫下去。我現在94歲,寫到多少年呢?或者寫到明天就完了,但是我希望寫下去。因為我感覺這個世界太有趣了,我很希望能夠寫下去。
賈平凹
在我初期寫作的時候,《收穫》發表了我的作品,曾經給了我巨大的鼓勵,從此有了信心。在寫作的過程中,《收穫》先進的文學理念,曾經給了我巨大的啟示,從此激發了動力。《收穫》的田園裡生長著新時期以來的所有莊稼,我是一顆土豆,也在其中。我在收穫著,也被收穫,這是我的光榮。
諶容
《收穫》幫助了一批作者,推出了許多好作品,一個文學刊物能立足於當今社會、堅守純文學,非常不容易。我在好幾家國外大學圖書館都看到了《收穫》,為什麼?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純文學的刊物。希望再過十年,《收穫》依然這麼好。
李銳
我們家一家兩代三口人(夫人蔣韻、女兒笛安)同時為一個雜誌寫稿子,今天也是一起來的,這在中國大概也很少有。投稿給《收穫》不僅因為這裡有完全能信任的文學朋友,更因為把自己最喜歡最看重的作品交給自己最信任的人是很重要的,是人生享受,也是創作享受。
韓少功
《收穫》的版式、字體很多年沒有變過,老腔老闆、端莊樸素,這是《收穫》的定力,另一方面,《收穫》也不缺乏年輕的活力。這麼多年輕的面孔在《收穫》這麼活躍,讓我們這些「老傢伙」也感到欣慰高興。
王安憶
今天大家又匯聚一堂,這個場面挺熟悉的,因為我們似乎每過五年十年就會在這裡舉行一次《收穫》的慶典,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世界變化那麼大,經過60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又在這。似乎《收穫》有一種暗示,暗示著生活當中再怎麼變化,都有不變的東西。我們這些作者就是在尋找永遠不變的東西。
葉辛
快40年前,我第一部長篇小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是在《收穫》發的,然後緊接著又發表了一部《蹉跎歲月》。我經常說兩句話,前一部長篇把我帶到中國的文壇,後一部讓我的名字被全國的讀者和觀眾了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感謝《收穫》。
馬原
從我開始寫作到現在,30多年,這麼多「老面孔」一下子看到,幾乎不可想像,一次見到那麼多親切的面孔,這就是《收穫》的魅力。我這輩子最好的小說都是在《收穫》發的,《收穫》就像我的母親。一輩子這個概念挺含糊的,如果有下一甲子,如果說有誰的召喚是非去不可的,那一定是《收穫》。
阿來
在我開始寫作之前十多年,就在看《收穫》,在座大部分人最主要的作品我都是在這份雜誌上讀到的,我還曾去圖書館找來1950年代的《收穫》閱讀。過去我在《收穫》讀比我出道早的作家的作品,得到經驗和啟發;現在時代在變化,文學觀念在變化,寫作方式也在變化,我也在《收穫》上讀比我出道晚、年輕作家的作品,還是給我很多啟示。
蘇童
對《收穫》來說,似乎怎麼讚美都不過分,問題是怎麼讚美出新意?我想到一句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就是《收穫》。
格非
第一次跟《收穫》編輯打交道的時候,覺得《收穫》的氣氛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充滿了團結協作幫助的氛圍,家庭的氛圍。這也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我、蘇童、余華之間也有兄弟般的這種感情。這麼多年來《收穫》在我心中的神聖地位牢不可破。
李洱
一個作家,無論他多麼大牌,向《收穫》投稿時候都覺得這是自己的處女作,而且這個處女作會成為成名作、代表作。只有《收穫》能帶來這種感受。
歐陽江河
中國有那麼多小說,我們用什麼眼光去篩選?這是《收穫》特別重要的意義,它為我們完成了經典化的篩選,讓你一下就看到了最好的中國的小說。在《收穫》上發表的小說,有一種剛剛發生的、新鮮麵包剛烤出來的感覺。
余華
我可以說是在《收穫》發表作品比例占自己作品最高的人了,連莫言都會嫉妒我,我是以一種「無恥」的方式使勁向《收穫》投稿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通往編輯部的螺旋樓梯,走到三樓,《收穫》就到了。
遲子建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收穫》這個園地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每個作家其實都固守一個家園,就像一塊地,每年要出糧食。在對《收穫》抱著敬意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醒自己,我們的這片地是否在耕耘的時候有機的含量少了,是否深耕的機會少了,我對此很警醒。有好的作品,我第一時間考慮的就是《收穫》。
金宇澄
我記得十幾年以前上海媒體做過一個評選最美的辦公室,最後的結果是《收穫》的301房間當選。301這個房間特別好看,東面有窗,南面也有窗,而且都有爬山虎,東面牆下面有我們院子里唯一一棵木香,每到4月會開一種黃顏色的小花,特別好看。這是我對《收穫》雜誌的印象。
畢飛宇
我讀《收穫》是非常早的,因為我父親當年是一個文學青年,家裡面有《收穫》,我在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刊物,其實主要是我父親帶我識字用的,這麼多年幾乎就沒有斷過。固然《收穫》上也有許多精彩的小說,可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看《收穫》的那些專欄,不管《收穫》發多麼好的小說,好的專欄這個傳統一定要持續下去,我們在等待。
「中國當代文學的簡寫本」
站在《收穫》創刊六十年之後回過頭來俯瞰曾經的歲月,肯定是色彩斑斕的情景。在長長的《收穫》之路上,曾經發表了許多耳熟能詳的作品,佳作林立,無數的作家在《收穫》這塊土壤成長、收穫,這些作品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不可缺少的構件。
——摘自《收穫》副主編鐘紅明《〈收穫〉相約 文學無限》
(以下為部分作品刊登時間軸)
新中國第一本大型文學雙月刊《收穫》雜誌創刊。創刊號上首篇作品,是魯迅先生未發表過的一篇重要講稿《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另有老舍的三幕話劇劇本《茶館》、柯靈的電影劇本《不夜城》等作品。
1957年7月24日
《收穫》復刊,刊發了周而復的長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劉心武的短篇《等待決定》、老舍遺作《我怎樣寫駱駝祥子》等。
1979年1月
從維熙《大牆下的紅玉蘭》
1979年第2期
葉辛《我們這一代年輕人》
白先勇《遊園驚夢》
1979年第5期
路遙《人生》
1982年第3期
陸文夫《美食家》
1983年第1期
鄧友梅《煙壺》
1984年第1期
莫言《球狀閃電》
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馬原《西海的無帆船》
1985年第5期
鐵凝《麥秸垛》
蘇童《青石與河流》
1986年第5期
這一期集束刊發了先鋒文學的作品,其中有馬原的《上下都很平坦》、洪峰的《極地之側》、余華的《四月三日事件》、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魯一瑋的《尋找童話》、孫甘露的《信使之函》等。
1987年第5期
王朔 《頑主》
格非《迷舟》
1987年第6期
連載六期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
1988年第1-6期
再次推出青年作家專號,中篇有史鐵生的《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蘇童的《罌粟之家》、孫甘露的《請女人猜謎》、馬原的《死亡的詩意》、余華的《難逃劫數》、趙伯濤的《傳奇:永不熄滅》、潘軍的《南方的情緒》。短篇小說有格非的《青黃》、扎西達娃的《懸岩之光》、皮皮的《異邦》,還有張獻的劇本《時裝街》等,有意識地以青年作家專號的方式推介青年作家。
1988年第6期
王朔《動物兇猛》
1991年第6期
張煒《九月寓言》
1992年第3期
余華《活著》
1992年第6期
宗璞《東藏記》
1995年第3期
史鐵生《務虛筆記》
1996年第1-2期
王安憶《富萍》
2000年第4期
賈平凹長篇小說《秦腔》
2005年第1期
畢飛宇《平原》
2005年第4-5期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2005年第6期
余華長篇小說《兄弟》
2006年第2-3期
張悅然《誓鳥》
徐則臣《跑步穿過中關村》
2006年6期
路內《少年巴比倫》
2007年第6期
黃永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開始連載
2009年第1期
莫言《蛙》
2009年第6期
王安憶《天香》
2011年第1期
馬原《牛鬼蛇神》
2012年第3期
金宇澄《繁花》
2012年長篇專號秋冬卷
韓少功《日夜書》
2013年第2期
蘇童《黃雀記》
2013年第3期
李輝《封面中國》
2014年1期起
格非《雪隱鷺鷥》
2014年第3-5期
遲子建《群山之巔》
2015年第1期
王安憶《匿名》
2015年第5-6期
格非《望春風》
2016第1期
老舍《四世同堂·饑荒》(英文回譯)
2017年第1期
張翎《勞燕》
2017年第2期
推薦閱讀:
※專題 | 敢於不同,才會收穫進步
※【TY】花夫人:我原想收穫春風你卻給了我春天
※紀念傅雷 | 劉太格:收信人的話(2016-5《收穫》傅雷書簡)
※*******這周取得最大突破的領域應該是收入宮,就像長久辛苦勞作之後終於收穫,或通過已經認識的人突然獲得一個機會,這個人可能是朋友的朋友。(周運)克里斯汀每周星座運勢5.10-5.16
※收穫美麗[清風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