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具特色的民居

  住——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住,自古以來就和衣、食、行並列,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條件。今天,住宅問題不僅在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受到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  住宅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它的形式和內容,有個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住宅是由於人類生存的需要而產生,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又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變化,並為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必要條件。  住宅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標誌住宅,作為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從來就受到社會生產力的制約,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明顯標誌之一。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建築材料的生產,從傳統的磚、木、灰、沙、石,發展到水泥、鋼材、玻璃、塑料等上萬個品種,以機械化施工為主要內容的建築工業化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操作方法,出現了多層和高層住宅樓以及配套齊全的公用設施組成的居住小區,一座樓就可容納上百個家庭居住,小區規模從幾萬平方米到幾十萬平方米,甚至上百萬平方米。  住宅的式樣和功能與家庭的結構相適應人類從過定居生活開始,就以家庭為單位使用住宅。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它的規模、結構和職能是逐漸發展變化的。以家庭為服務對象的住宅,必然要在形式和內容兩方面發生變化,以適應家庭規模、結構和職能的發展變化。  現代社會,家庭趨向小型化,一對夫婦和未成年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成為城鄉家庭的基本類型。而且,由於生產的社會化,家庭作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職能,在農村正日趨淡化,在城市幾乎已不復存在,保留下來而且有所發展的,是作為基本生活單位的職能,即飲食、休息、養育子女、文化娛樂以及人際交往、信息交流等活動。適應家庭規模和職能的這些發展變化,住宅的式樣和功能也日趨多樣化。  住宅體現居住者的個性、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就曾指出,「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往往可以發現,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家庭,書房佔有重要地位,並營造窗明几淨、幽雅寧靜的讀書環境;青年家庭大多喜歡突出客廳,室內裝飾及陳設追求新潮。  住宅是文化教育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場所教育子女是家庭的重要職能之一,父母是啟蒙教師,住宅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場所。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仍然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住宅是信息交流的重要場所。家庭成員每天在住宅里談論生活、學習、工作情況和社會見聞;親朋好友互相串門,在住宅里話家常、談心、討論問題,比在公共場所更無拘無束,更能暢所欲言。  各具特色的中國民居    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把宮殿、衙署、寺觀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也就是量大面廣的民間住宅。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自然地理環境不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也不同,因而,物質、文化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這些差別也必然在住宅建築上反映出來,使不同地區的民居各具特色。  中國傳統民居中華民族建築文化的一塊瑰寶,體現了中華民族在生態、形態和情態上的融合統一。  中國傳統民居的生態內涵可概括為:順應自然,為我所用;改造自然,加以補償。  中國傳統民居的形態內涵是因地制宜地將建築環境、空間、造型上的內與外、虛與實、動與靜、奇與正、簡與繁、秘密與公開等做到對立統一,強調韻律美,和諧美。  中國傳統民居的情態內涵是人與建築、環境相互交流著感情,使人產生歸宿感、聚合感、安全感、親切感、秩序感、私密感和領域感等等。  如雲南的一顆印民居,四周房屋向內圍成院落,佔地緊湊,很適合當地的氣候特點。  廣西竹樓外廊開敞,房間開窗少,房屋架空離開地面,空氣可隨架空層自由流通。為了不佔耕地,向山向水爭取空間,遇岩而附,逢溝而跨,與自然地貌有機結合。  北方的四合院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中國傳統木構架房屋組成的庭院式住宅的一種主要形式,為華北、山東及東北廣大地區內各族居民採用。北京的四合院就是這種住宅的典型代表。  這種住宅的布局,通常在南北向縱軸線上建正房,在正房前面東西向橫軸線上建對峙的廂房,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大門內迎面建一影壁,使人從外面看不到宅內的活動。二門建在縱軸線上,常為華麗的垂花門。進二門為內院,即主要的庭院,是住宅的核心部分。  江南民居採用較為普遍的平面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緊湊,院落佔地面積較小,以適應當地人口密度較高,少佔農田的特點。住宅的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迎面正房為大廳,後面院內常建二層樓房。由四合房圍成的小院子統稱天井,僅作採光和排水之用。因為屋頂內側坡的雨水從四面流入天井,所以這種住宅布局俗稱「四水歸堂」。  窯洞式民居是歷史悠久的一種民居形式,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在一定的高程內向縱深掘進,挖成拱形窯洞,施工技術和工具簡單,也不需要貴重的建築材料,就能獲得防風避雨、東暖夏涼的功能。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華北及河南等黃土層較厚的地帶。  廣東民居僑鄉民居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叫做「廬」,是一種別墅式住宅的雅稱,多由經濟條件較優裕的華僑所建,通常建在村外平坦、開闊、環境幽雅的地點,一般為低層樓房,平面布局靈活,採用磚石或混凝土結構,室內通透開敞,採光通風良好,立面有中國傳統式或西方古典式,造型活潑多彩。另一種是城堡式住宅,其中以裙式城堡獨具特色。一般是在主樓前部加一座兩層建築,布置客廳、餐廳、廚房。客廳比較寬敞,通風采光也好,適於平日家人起居、會客和用餐;後面主樓各層房間則作為卧室。  福建民居和其它地區的院落式住宅共同之處,也是以天井為中心。不同之處在於,北方的四合院和江南的四水歸堂及雲南、四川的一顆印式住宅,都以室內空間為主,而福建民居以室外院落為主,大廳和天井之間沒有任何隔斷,完全通敞,天井周圍是敞廊或較大的出檐,整個空間給人以統一的整體的視覺感受。另一特點表現在建築內部的裝修重於外部,突出表現在對大廳的強調,大廳空間高敞,梁棟暴露,木穿斗結構本身有韻律的穿插以及流暢的曲線型月梁與竹編白灰間壁的對比,構成了很強的裝飾效果。  

雲南民居「一顆印」

廣西竹樓

廣西竹樓

廣西竹樓

北方四合院

北方四合院

北方四合院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局部

江南水城-烏鎮

江南民居-烏鎮

江南水城-烏鎮

北方窯洞

廣東民居

廣東碉樓

江南民居

福建土樓

福建圍屋

福建圍屋

福建圍屋

福建圍屋內部

各族的民居

聚居在雲南大理的白族自治州的白族人,他們的居住房屋樣式很多.

最高有白族風情的是「長間」.所謂「長一間」.由兩層的主樓及分開建造的廚房,畜欄組成.這三間房子之間都有一小塊場院分隔,用處各不相同,全是泥磚,木構頂架,茅草鋪頂.主樓正房樓上,用以儲存糧食及其它食物.樓下住人,做飯到另一間櫥房,畜欄專門用來圈羊牲畜 半山區的白族民居,是兩層木構的茅房,竹木結構的蔑笆房和用石塊堆疊成牆』木架』茅草做頂的房屋.山區高寒地區的白族人住的是用哈橫木段來垛成的」木垛房」,」木垛房」有單間和雙連間兩種.為避寒取暖,室內沒有火塘.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住所。蒙古包為天穹式,呈圓形,木架外邊用白羊毛氈覆蓋。因為它是圓形的,所以立在草原上,大風雪中阻力小,再大的地震中也不會變形,頂上又不積雨雪,寒氣不易侵入,是非常安全的住所。包內的壁叫哈那,把粗細均勻約七、八尺長的柳條棍用皮條連結而成,上邊再把用柳條棍製成的「烏尼」與頂端的圓形「套腦」連結架好,外邊搭上毛氈,並用繩索繃緊。 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產物。蒙古包「哈那」,可分幾塊,並能摺疊,搭、卸、拖運都非常方便。一頂蒙古包,用一輛勒勒車就能拖運,搭、卸只需要幾十分鐘,非常方便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多少所決定。小型蒙古包一般用五塊哈那,大一點蒙古包一般用八塊哈那。蒙古包內的裝飾和用具,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草原游牧文化特點。蒙古包內有方桌、豎櫃、火撐等。包內可鋪木地鋪或床。可用綢緞和地毯裝飾包壁和地面,使蒙古包更具有民族特點。。 苗族主要建築形式:吊角樓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榦交叉搭成的「杈杈房。苗族多居住在山區,住房多以樹柵為牆,削樹皮為壁,編時為瓦,或以士善牆,竹片或木片做瓦,內分卧室、廚房和畜廄,擺設簡單。部分苗族居住在壩區,住房亦有水土結構的瓦房,內分三室,左右室各設一側門,中室設大門,亦即正門。在部分苗族中,正門一般不得隨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喪嫁娶或祭把等活動,方能由正門出入。 哈尼族主要建築——蘑菇房 哈尼族創建村落時,村址的選擇必須具備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緩肥沃的山樑等墾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條件。從建築形式來看,哈尼族建築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樓、土掌房、千腳落地的干欄房、土司政權的衙署建築、一正二廂三合院瓦房以及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房等幾種類型。其中,蘑菇房是哈尼族傳統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建築樣式。梯田、蘑菇房、寨神林、棕林、竹林、茶園、寨門、磨秋場和水碾,既是哈尼族蘑菇山寨的基本景觀,又是尚待開發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元陽縣勝村一帶的哈尼山寨和梯田,已被列為雲南省級風景名勝區。哈尼族的蘑菇房狀如蘑菇,由土基牆、竹木架和茅草頂構成。屋頂為四個斜坡面。房子分層:底層關牛馬堆放傢具等;中層用木板鋪設,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有一個常年煙火不斷的方形火塘;頂層則用泥土覆蓋,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蘑菇房玲瓏美觀,獨具一格。即使是寒氣襲人的嚴冬,屋裡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裡卻十分涼爽。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紅河州元陽縣麻栗寨最為典型。

漢族四合院漢族住宅主要形式是木構架庭院民居,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這種住宅坐北朝南,有南北軸線,北屋為正房,兩側為廂房,南側也建有房屋,形成一個四面被方屋圍圈的封閉式院落,故名「四合院」。長輩一般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住外院。四合院的構造嚴密,給人以靜謐吉祥之感;它不但是住宅,也是傳統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縮影。

我國地大物博,56個民族的習俗各不相同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多多了解這些文化,有機會的話,能到處走走,去領略一下大好河山和體會不同的民風民俗,那會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我好期待。

簡介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房屋萌芽於新石器時代後期。公元前五千年的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文化遺址反映出當時木構技術水平。洞房也是傳統民居。公元前

中國傳統民居矢量圖

五千年的中國中西部的陝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顯示了當時村落布局和建築情況,說明依南北向軸線、用房屋圍成院落的中國建築布局方式已經萌芽。先秦(公元前二二一)時代,"帝居"或"民舍"都稱為"宮室";從秦漢起,"宮室"專指帝王居所,而"第宅"專指貴族住宅。漢代規定,列侯公卿食祿萬戶以上、門當大道的住宅稱"第",食祿不滿萬戶、出入里門的稱"舍"。近代則將宮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在中國民居中,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齊名並列,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說法,明清時期,深居內陸的晉商、徽商勤儉自強、誠信經營而富甲海內。在家鄉修建的深宅大院,成為中國民居文化的一筆寶貴財富。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現存的民間住宅類型,歸納為六種形式。此外,中國還存在不少比較特殊的住宅形式。到了近現代,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和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多居住在樓房裡。且用於居住的樓房樣式不斷變化更新,樓層也有不斷增高的趨勢。建築特點民族特徵民居中的特徵,主要是指民居在歷史實踐中反映出本民族地區最具有本質的和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要反映出與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習俗、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徵。民族的經驗,則主要指民居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如何滿足生活生產需要和向自然環境鬥爭的經驗,譬如民居結合利用地形的經驗、適應氣候的經驗、利用當地的材料的經驗以及適應環境的經驗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經驗。民居分布在全國各地,由於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習俗、人文條件、審美觀念的不同,也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結構方法、造型和細部特徵也就不同,呈現出淳樸自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審美觀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愛的東西,用現實的或象徵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裝飾、花紋、色彩和樣式等結構中去。如漢族的鶴、鹿、蝙蝠、喜鵲、梅、竹、百合、靈芝、萬字紋、回紋等,雲南白族的蓮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檳榔樹圖案等。這樣,就到、導致各地區各民族的民居呈現出豐富多彩和百花爭艷的民族特色。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採取中軸對稱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後兩院,居中的正房體制最為尊崇,是舉行家庭禮儀、接見尊貴賓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內,以游廊相連接。北京四合院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築上的具體表現,但庭院方闊,尺度合宜,寧靜親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華北、東北地區的民居大多是這種寬敞的庭院。民居建築沒有像官方建築都有一套程序化的規章制度和做法,它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自己的經濟水平和建築材料特點,因地因材來建造房子。它可以自由發揮勞動人民的最大智慧,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建築的內在規律來進行建造。因此,在民居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功能是實際的、合理的,設計是靈活的,材料構造是經濟的,外觀形式是樸實的等建築中最具有本質的東西。特別是廣大的民居建造者和使用者是同一的,自己設計、自己建造、自己使用,因而民居的實踐更富有人民性、經濟性和現實性,也最能反映本民族的特徵和本地的地方特色。結構形式木構架庭院式中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數量多,分布廣,為漢族、滿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數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這種住宅以木構架房屋為主,在南北向的主軸線上建正廳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對峙建東西廂房。由這種一正兩廂組成院子,即通常所說的"四合院"、"三合院"。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和男僕住外院,這種分配符合中國封建社會家庭生活中要區別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要求。這種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國城鎮鄉村,但因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點。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代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四水歸堂式中國南部江南地區的住宅名稱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只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採光之用("四水歸堂"為當地俗稱,意為各屋面內側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這種住宅第一進院,正房常為大廳,院子略開闊,廳多敞口,與天井內外連通。後面幾間院的房子多為樓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頂鋪小青瓦,室內多以石板鋪地,以適合江南溫濕的氣候。江南水鄉住宅往往臨水而建,前門通巷,後門臨水,每家自有碼頭,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一顆印式雲南省(中國西南部)的"一顆印"式住宅可以作這類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國南部)等省稱為"印子房"。這類住宅布局原則與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轉角處互相連接,組成一顆印章狀"一顆印"式住宅建築為木構架,土坯牆,多繪有彩畫。大土樓大土樓是中國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圍成環形的樓房。一般為三至四層,

四角樓【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

最高為六層,包含庭院,可住五十多戶人家。庭院中有廳堂、倉庫、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這種住宅防衛性很強。客家人為保護自己的生存創造獨特的建築形式,至今仍在使用;如客家古民居--四角圍龍【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等。窯洞式窯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國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黃土層較厚的地區。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窯洞。這種窯洞節省建築材料,施工技術簡單,冬暖夏涼,經濟適用。窯洞一般可分為靠山窯、平地窯、磚窯、石窯或土坯窯五種。干闌式干闌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桿欄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概述中國黃河中上游地區窯洞式住宅較多,在陝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並常將數洞相連,在洞內加砌磚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省土地,經濟省工,將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有機結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北京民居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

北京四合院圖

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布局,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牆,整個院落被房屋與牆垣包圍,硬山式屋頂,牆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中國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開在東南角,稱"坎宅巽門",認為是吉利的,實際上也有利於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間的變化。進入大門西轉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廚、廁。從外院向北通過一座華麗的垂花門進入方正而大的內院,北面正房稱堂,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舉行家庭禮儀,接待尊貴賓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長輩和用作書房。院兩側的廂房是後輩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連,不必經過露天,在廊內也可坐賞院中花樹。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因為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人居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除去風水學說外,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北京四合院親切寧靜,庭院尺度合宜,把大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庭院方正,利於冬季多納陽光。東北氣候寒冷,院子更加寬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晒嚴重,院子變成南北窄長。西北風砂很大,院牆加高。寧夏民居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降水少、溫差大,氣候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冬春乾旱多風沙,盛行偏北風,故住宅一般不開北窗。為保溫防寒,採取廂房圍院形式,且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為一面坡和兩面坡並存。陝北民居窯洞式住宅是陝北甚至整個黃土高原地區較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為靠崖窯、地防窯和磚石窯等。靠崖窯是在黃土垂直面上開鑿的小窯,常數洞相連或上下數層;地坑窯是在土層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開挖窯洞;磚石窯是在地面上用磚、石或土坯建造一層或兩層的拱券式房屋。黃土高原區氣候較乾旱,且黃土質地均一,具有膠結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質疏鬆易於挖掘,故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挖洞而居,不僅節省建築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優越性。由於地坑式窯洞難於防禦洪水的侵襲,且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近年來,一些地方已經放棄了地坑式窯洞的修造,並陸續在地面上營建磚木結構房屋而居。窯洞是一種特殊的"建築",不是用"加法"而是以"減法"即"減"去自然界的某些東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間。流行在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中國西北部地區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 窯洞有崖窯、地窯和箍窯三種:崖窯:即沿直立土崖橫向挖掘的土洞,每洞寬約3~4米,深5~9米,直壁高度約2米余至3米余,窯頂掘成半圓或長圓的筒拱。並列各窯可由窯間隧洞相通。也可窯上加窯,上下窯之間內部可掘出階道相連。地窯:是在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地院,再在地坑各壁橫向掘窯,多用在缺少天然崖壁的地段。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樹梢,不見房屋。箍窯:不是真正的窯洞,是以磚或土坯在平地仿窯洞形狀箍砌的洞形房屋。箍窯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魯晉民居山西太行山區與山東膠東丘陵一帶兩地民居形式類似,單門獨院,有門樓,兩面坡屋頂。由於山高石料普遍,依照傳統上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原則。故磚石住宅較多。山西民居還多見磚雕等裝飾。兩地緯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異,故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勢較高,東南面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後者廣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較多(>700毫米/年),為便於排水屋頂坡度較陡。陝南居民陝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多種居民,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頭房:多建於山區,鎮巴、安康、西鄉山區很普通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為基本材料。通常是後牆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牆,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風耐雨,造價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圓木壘成,並留有門窗。屋頂用毛竹搭在木樑上,再以竹篾條結成以蓼葉覆蓋。有的人家在橫樑上架木,上鋪密竹,抹上灰泥,成為頂樓,上置火塘,用以熾烤和存放糧食。竹木房多建於抹邊及山坳,南鄭、寧強和城固等山區常見。吊腳樓:多建於沿江集鎮。吊腳樓以木樁或石為支撐,上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塗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是遠古巢居的發展。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見於平壩城鎮。三合院有正房3間,中間為堂屋,東西為廂房2-3間。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來吃飯、歇腳。廂房開間比正房小,兩端有圍牆相連,牆中間朝南開門。四合院由正房、廂房和過門房組成,中間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講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磚石、木料為基本材料,大門多向南。忌朝西。 隨著款方經濟的發展,農村磚房和城市樓房日益多起來。中國北方民居的代表山西民居是北方民居的代表,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平遙和祁縣兩地。平遙古城相

平遙古城

當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期的風貌,素有"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薈萃和寶庫"之稱。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實為國內罕見。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古城中保存有400多處近代民居,典型地體現著我國近代北方民居建築的風格和特點。在祁縣最出名的要數喬家大院。喬家大院位於晉中地區祁縣東環鎮喬家堡村,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晉中地區民俗的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它有院落19進,房屋313間,中式結構的院落構思精巧,平面布局呈"雙喜"字形。館藏文物豐富,反映了晉中濃郁的鄉土人情,風俗習尚。喬家大院的特點之一是外實內靜,也就是民居的外圍是高大的實牆,而內部自成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空間,形成一個外實內靜的神韻。喬家大院外圍的磚牆厚實穩重,阻隔了外面摩肩接踵,熙來攘往,吆喝叫賣的嘈雜之聲,使宅內形成一種安寧恬靜的生活環境。喬家大院建築的另一個特點是單坡屋面,屋面內傾。這樣單坡屋頂背後的高牆對準院外,牆體高大,具有防禦功能。山西一帶氣候乾旱,春季常有大風、沙塵暴,外牆的高大具有封閉性,可以防風沙。屋面內傾,雨水向內流,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晉商勤儉持家的優良作風。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江蘇民居江蘇民居以蘇州為代表。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水網密布,地勢平坦,

浙江紹興民居

房屋多依水而建,門、台階、過道道均設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於水、路、橋之中,多樓房,磚瓦結構為主。青磚藍瓦、玲瓏剔透的建築風格,形成了江南地區纖巧、細膩、溫情的水鄉民居文化。由於氣候濕熱,為便於通風隔熱潮防雨,院落中多設天井,牆壁和屋頂較薄,有的有較寬的門廊或寬敞的廳閣。上海民居位於長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優越,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經濟發達,住宅質量較好,多為磚瓦結構樓房,式樣新穎美觀大方,建築風格充分顯示出人文因素的影響,頗有"海派"文化的影子。福建民居閩西南地區的客家人土樓是一種特殊農村住宅。土樓外形有方、圓之別,酷似寵大碉堡,其外牆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實,厚1米,可達5層高;由外向內,屋頂層層下跌,共三環,主體建築居中心;房間總數可達300餘間,十幾家甚至幾十家人共居一樓。福建是東南沿海的"山國",境內山地丘陵佔80%以上,地形複雜,歷史上匪盜現象較為嚴重,中原漢族遷居此地後,為御匪盜防械鬥,同族數百人築土樓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樓,防禦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氣候暖熱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熱,可謂一舉數得。福建土樓,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區,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龍岩地區為眾,其中位處西部的永定縣和南部的南靖、平和、華安等縣最為集中,是一種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它源於古代中原生土版築建築工藝技術,宋元時期即已出現,明清時期趨於鼎盛,延續至今。一般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工程技術高超,文化內涵豐富。結構上以厚實的夯土牆承重,內部為木構架,以穿斗式結構為主。常見的類型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府第式)、宮殿式樓等,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福建土樓

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華安的二宜樓,永定的承啟樓、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南靖的和貴樓與田螺坑土樓群,平和的繩武樓,是福建土樓的典型代表。二宜樓、承啟樓、振成樓、繩武樓以及田螺坑土樓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聞名於世的圓形土樓,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閩南的福佬語系和閩西的客家語系土樓建築的異同,又體現了不同時代土樓建築的特色。從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啟樓,位於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整座樓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成,石基土牆磚木結構,通廊式。環與環間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樓牆周長1915.6米,總面積5376.17平方米。其中,外環4層,高12.4米,設4部樓梯上下,每層用穿斗式木構架和漿砌泥磚分隔成72開間;底層為廚房,2層為穀倉,3、4層是卧室,並在外牆開窗;二環高兩層半,每層44開間;三環為單層,作為書房,計36開間;四環是廳堂與迴廊組成的單層"四架三間"兩堂式院落,是樓內族親議事、婚喪喜慶等活動場所。公共設施除了鑿有2口飲用水井外,還有一個大門、3個中門、8個側門、8個檐廊拱門、8個防衛巷門和百餘米的上下樓梯、千餘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時期這裡居住著江氏族親達80多戶、600餘人,現尚住有50多戶、300餘人。這種通廊式土圓樓,是福建閩西客家土樓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為圓形土樓的傑出代表載入《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名勝詞典》、《中國住宅概說》等書,製作成模型參加國際聯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向國內外發行,被日本組織的世界郵票年度評審定為當年最佳郵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歷時十二年竣工的華安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是蔣氏家族36戶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樓背靠杯石山,面臨交匯於樓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為樓名。樓的平面呈圓形,石基土牆木結構,內外環,單元式內通廊,對外開一大門和左右兩側小邊門。外環四層,高18米,每層52開間,除三個樓門和祀堂佔4開間外,其餘48個開間分隔成12個單元,各備樓梯上下,相對獨立。底層為客廳或卧房,2、3層作卧室,頂層是祖廳。內環單層,高4米,分12單元,作為廚房、餐廳和穀倉等,並有過廊與外環樓連接,圍合成每個單元內的小天井。樓中央是公用的庭院,鑿水井2口。外牆底層以花崗岩塊石壘砌,二層以上用生土夯築,1-3層不設窗,僅在外環的四層樓設通廊將各開間聯成一體,向外鑿牆開56扇窗戶,廣布槍眼以備防衛匪患。樓內裝飾繁簡有度,重點突出:正對大門的祖堂、各單元頂層的祖廳和底層小天井的檐廊,雕鑿彩繪,精巧絢麗;每家每戶的壁畫,更多出當地名家之手,惟妙惟肖。這種單元式土圓樓,整體空間布局獨具特色,防衛系統構思獨創,建築裝飾精巧華麗,是福建閩南土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顯有別於閩西的客家土圓樓。由一座方樓(步雲樓)和4座圓樓(和昌樓、文昌樓、振昌樓、瑞雲樓)組成的田螺坑土樓群,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上坂村。它以方樓居中,4座圓樓立於左右上下,疏密有間,錯落有致。樓與樓之間,鵝卵石階曲折相連。每座樓皆為三層的石基土牆木結構,通廊式,底層是廚房,中層為穀倉,頂層是卧室,中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樓設四個樓梯上下外,4座圓樓皆設2個樓梯上下,一個大門出入。從第一座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至最後一座竣工於1966年,繁衍生息在這裡的黃姓子孫前後歷經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間此般奇景。從山頂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奧林匹克的五環,酷似山間綻開的梅花,外國人說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中國人講更像"地上長出的蘑菇",倍受讚賞;從山腳往上看,座座土樓順山勢而建,壯麗得宛若江南"布達拉宮",令人傾倒。充分展現了土樓建築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特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後讚美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築模式"。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研究員見狀,讚不絕口,賦詩曰:"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雲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或雲宇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球建苑出奇葩。"此外,振成樓,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築質量而言是近代土樓建築的上乘之

振成樓

作。繩武樓,結構精巧,雕飾精美,是單元式與通廊式土樓相結合的典範。和貴樓,為方形土樓,興建於淤泥地上,以木樁墊基,高達五層。福裕樓,為五鳳樓,又稱府第式土樓,是客家土樓與閩西南傳統民居建築手法的有機結合。奎聚樓,為宮殿式土樓,顯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財力。皆各有千秋。2001年6月25日,福建土樓被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承啟樓、振成樓、和貴樓、奎聚樓、福裕樓、繩武樓和田螺坑土樓群與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二宜樓合併,名稱福建土樓。保護範圍:華安的二宜樓,永定的承啟樓、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南靖的和貴樓,平和的繩武樓,圍牆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前至田,後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徽州民居"天井"其實也是院落,只是較小。中國南方炎熱多雨而潮濕,人稠山多地窄

徽州民居

,故重視防晒通風,布局密集而多樓房。天井民居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後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正房即堂屋前向天井,完全開敞,狹高的天井起著拔風的作用。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圍聳起馬頭山牆,可防火勢蔓延。牆頭高出屋頂,作階梯狀,磚牆抹灰,覆以青瓦牆檐,白牆黛瓦,明朗而素雅,是南方建築一大造型特色。天井民居以中國東南部皖南贛北即徽州地區最為典型。 徽州民居具有以下特色:1、村落選址的重要性。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的條件 ,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陽,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 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臨街巷。整個村落給人幽靜、典雅、古樸的感覺。2、平面布局及空間處理。民居布局和結構緊湊、自由、屋宇相連,平面沿軸向對稱布置。民成多為樓房,且以四水歸堂的天井為單元,組成全戶活動中心。天井可少2~3個,多則10多個,最多的達36個。一般民居為三開間,較大住宅亦有五開間。隨時間推移和人口的增長,單元還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幾代同堂的習俗。建築形象突出的特徵是:白牆、青瓦、馬頭山牆、磚雕門樓、門罩、木構架、木門窗 。內部穿斗式木構架圍以高牆,正面多用水平型高牆封閉起來,兩側山牆做階梯形的馬頭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黑白輝映,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方整的外形,形如"一顆印"為徽州民居的獨特風格。民居前後或側旁,設有庭園,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魚池,植果木花卉,甚至疊山 造泉,將人和自然融為一體。大門上幾乎都建門罩或門樓,磚雕精緻,成為徽州民居的一個重要特徵。中國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是中國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

皖南民居

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餘幢。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青瓦、白牆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禦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採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牆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少數民族民居藏族碉房碉房是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內蒙部分地區常見的居住建築形式。當地並

藏族碉房

無專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築,形似碉堡,故稱碉房。碉房一般為2~3層。底層養牲畜,樓上住人。過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還有"氈帳",這是一種便於裝卸運輸的可移動的帳篷。 從《後漢書》的記載來看,在漢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築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層。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碉房的名稱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藏族民居的牆體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築平面都較為簡潔,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勢起伏,建築佔地過大將會增加施工上的困難,故一般建築平面上地面積較小,而向空間發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帶曲尺形,中間設一小天井。內部精細雋永,外部風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強烈,民居處於一片銀色中,顯得格外晶瑩耀眼。藏族民居在處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為簡單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難避免立面的單調,而木質的出挑卻以輕巧與靈活和大面積厚寬沉重的石牆形成對比,既給人以稱重的感覺又使外形變化趨向於豐富。這種做法不僅著眼於功能問題而且兼顧了藝術效果,自成格調。內蒙民居在中國西北部蒙古族住的氈帳稱"蒙古包",是用木枝條編成可開可合的木柵做壁體的骨架,用時展開,搬運時合攏。小型的氈帳直徑為4~6米,內部無支撐,大型的則需在內部立2~4根柱子支撐。氈帳的地面鋪有很厚的氈毯,頂上開天窗,地面的火塘、爐灶正對天窗。蒙古包是內蒙古地區典型的帳幕式住宅,以氈包最多見。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由於游牧生活的需要,故鄉以易於拆卸遷徙的氈包為住所。傳統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遷徙有4次,有"春窪、夏崗、秋平、冬陽"之說,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雲南民居干欄式竹樓是滇南傣、佤、苗、景頗、哈尼、布朗等少數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

雲南民居

南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竹樓下部架空,以利通風隔潮,多用作碾米場、貯藏室及雜屋;上層前部有寬廊和曬台後部為堂和卧室;屋頂為歇山式,坡度陡,出檐深遠,可遮陽擋雨。多彩多姿的中國傳統民居折射出我國地大物博、自然條件差異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適應環境的生動體現。講課時不妨引用"郵票上的各地居民",讓學生認識各地特色不一的民居文化,有助於進一步使學生加深理解地理環境的區域分異及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維族民居阿依旺是新疆維吾爾族的住宅形式。這種房屋連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帶天窗的前室稱阿以旺,又稱"夏室",有起居、會客等多種用途。後室稱"冬室",是卧室,通常不開窗。住宅的平面布局靈活,室內設多處壁龕,牆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飾。西南少數民族民居干闌住屋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 干闌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傣家竹樓由十根柱子支撐,鋪以樓板竹篾,用編織的草排蓋頂,帶有欄杆、走廊,美觀別緻。永寧納西族的樓房為木質結構,中央住人,也是經堂、休息的處所。崩龍族矮腳竹樓分前廳後廳,以竹籬笆隔開,男人住前廳,女人住後廳,前後廳各有火塘。景頗族竹樓以長脊短檐式屋頂為特色。壯族的"麻欄"則比較接近木構建築。廣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樓房,全部木結構,有外廊式小樓,也有連幢的大樓,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瑤族的竹樓,樓下住人,樓上儲糧食雜物,畜廄不在樓內,而在樓後。白族的樓房,以坐西朝東為正向,三間為普遍,布局平均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廚房、畜圈分開,人亦住樓下,中間一間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樓十分簡單,用竹片編成,茅草蓋頂。樓上,中央設火塘,火塘邊吃飯、待客,四周安置床位。1.侗族鼓樓每逢節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或看侗戲。夏天,人

廣西侗族鼓樓

們到鼓樓聊天乘涼;冬天,大家圍坐在火爐邊講故事。鼓樓至今仍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鼓樓是侗族人民的標誌,也是侗族人民團結的象徵。侗族民間有"建寨先樓"之說。每個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一面牛皮長鼓,平時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菲盜、也擊鼓呼救。一寨擊鼓,別寨應聲,照此擊鼓。就這樣,一寨傳一寨,消息很快就傳到深山遠寨,鼓聲所及,人們聞聲而來。因此,侗家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1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型,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杆,設有長條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玲瓏雅緻,如飛似躍之感。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歷史的貴州從江增沖鼓樓為寶塔形,雙葫蘆頂,樓高25米,佔地面積160平方米。內有四大柱,每根直徑為0.8米,高15米,每柱之間距離為3.6米,構成高聳的錐形方架,為鼓樓的櫟梁骨幹部分。距內四大柱的外圍3米處,豎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將四大柱團團圍住,並以穿枋與內四柱相連,呈輻射形狀。再疊上數層,每層則用8根短瓜柱層層疊豎,依內四柱將穿枋逐層縮短,緊密銜接,豎到第11層。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層的上面,另立有兩層八檐八角的傘頂寶塔,為鼓樓的頂部。2.傣族竹樓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

西雙版納

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築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竹鄉,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十種,都是築樓的天然材料。傳統竹樓,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築成。竹樓為干欄式 建築,以粗竹或木頭為柱椿,分上下兩層。下層四周無遮欄,專用於飼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上層由豎柱支撐,與地面距離約5 公尺左右。鋪設竹板,極富彈性。樓室四周圍有竹籬,有的竹籬編成各種花紋並塗上桐油。房頂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蓋而成。一道竹籬 將上層分成兩半,內間是家人就寢的卧室,卧室是嚴禁外人入內的。外間較寬敞,設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場所,又是生火煮飯取暖的伙房。樓室門外有一走廊,一側搭著登樓木梯,一側搭著露天陽台,擺放著裝水的壇罐器皿。傣家人的習慣進屋都要脫掉鞋子,光腳踩在竹席上 ,天長日久竹席就變成亮鋥鋥的。當人們步上木梯,坐在金黃色的篾席上,喝著主人送來的茶水或米酒,眺望著窗外綠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樹,聽著鳥兒的歌聲 ,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傣族喜歡獨家獨院,當孩子成人娶親,便有新的院落出現。誰家建造新竹樓,全寨子的人都會來幫忙,送 草排,贈青竹,來幫工。因此建房速度相當快,一幢樓一兩天即可竣工。新樓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賀。傣族人民喜愛的"贊哈",更是以自己的歌聲,祝福主人遷入新居後的美滿生活。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竹樓也在演變進化。不少竹 樓已不是全竹結構了。有的用木板作牆鋪地,有的用磚塊砌牆,有的屋頂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氈,青瓦或鐵皮鋪成。樓下不再飼養畜禽,只供堆放雜物。室內的陳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彩電、錄音機、音響等家用電器,已習以為常。特殊形式的水上民居瓜嶺古村寨是廣州惟一建在水上的清代建築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2003年發現後被廣州市立為內控歷史文化保護區。增城瓜嶺村寨是典型的嶺南水鄉風格。水道、荔枝林、碉樓、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戰亂時代,有戰略性意義,水道環繞全村,起到護村的作用,岸邊有全村最高的建築碉樓(相當於現在9層樓高),可以觀察遠方的敵人;對岸有生長上100年的荔枝林,相當茂密,豐收的季節,場面應該十分熱鬧;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築成一字擺開在水道的岸邊,能防禦外敵入侵,起到保護村民的作用。
推薦閱讀:

湯因比預言:中國文明將統一全球
嫁給富豪的10位中國奧運冠軍
.中國的四大名著人物辨析《紅樓夢》15
中國國學網-- 簡述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
呲必中國(近代史實踐課用)

TAG:中國 | 特色 | 民居 |